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腔器械手工清洗的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管腔器械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件。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毛刷刷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实验组采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比较两组器械清洗后的质量。 结果 实验组的清洁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蒸汽清洗技术,可显著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JP2〗探讨手工预处理对消毒供应中心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持续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复用手术器械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使用直接机械清洗,试验组为手工预处理后机械清洗,对比两组清洗合格率。结果 对照组与试验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分别为69.23%和9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用手术器械清洗前进行手工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制医用导光检测仪在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用2017年5月—2018年5月手术室使用后的10 800件管腔器械作为实验组,2016年5月—2017年3月手术室使用后的9 000件管腔器械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手工清洗加全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机清洗。实验组采用自制的医用导光检测仪进行清洗后的质量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纯棉白通条检查法。比较两组检查方法的适用范围、管腔器械清洗不合格检出率及临床使用合格率。结果 实验组适用于各类型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对照组适用于直径≥3 mm、两端开口的管腔器械清洗质量检查;实验组清洗质量不合格检出率(8.45%)远高于对照组(2.02%),实验组临床使用合格率(100%)高于对照组(99.8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医用导光检测仪提高了管腔器械清洗检查质量,且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广,制作成本低。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采用蒸汽清洗预处理与减压沸腾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能否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及效率。方法 将术后腹腔镜器械随机分为A和B两组,A组采用蒸汽清洗预处理,B组采用酶液浸泡后手工刷洗管腔内外的预处理方法去除可见污染物,然后用减压沸腾清洗机清洗。采用放大镜目测、白通条法和残留蛋白检测法进行清洗质量检测,比较2种预处理方法的时间及清洗效果。结果 A组腹腔镜器械清洗后目测、白通条检测、残留蛋白检测合格率较B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预处理时间较B组显著缩短(P<0.05)。结论 对腹腔镜器械规范拆卸后采用蒸汽清洗机进行预处理较酶液浸泡刷洗方法省时、省力,提升效率同时能保证减压沸腾清洗消毒机清洗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适合耐湿耐热的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20套耐湿耐热的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随机分成A组和B组,A组采用手工清洗和加酶超声清洗,再手工清洗的方法;B组采用硬式内镜专用清洗架,入串联式四腔清洗机进行清洗。结果 B组的清洗消毒质量合格率和器械功能完好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硬式内镜专用清洗架,入串联式四腔清洗机进行清洗的方法,能提高其清洗消毒的质量和器械功能的完好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并制作改良式髓腔软钻清洗器并探讨其清洗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7月—11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200件骨科髋关节置换手术使用后的髓腔软钻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件,实验组使用碱性清洗剂浸泡后采用改良式髓腔软钻清洗器冲刷,对照组使用碱性清洗剂浸泡后用管道刷刷洗,分别采用目测法和腺嘌呤核苷三磷酸生物荧光测定法比较两组器械的清洗效果,并记录器械刷洗时间。 结果 实验组髓腔软钻的内腔和钻杆的清洗合格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刷洗时间(3.94±0.45) min,短于对照组刷洗时间(6.85±0.417)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31,P<0.001)。 结论改良式清洗器能充分清洗软钻内腔并避免有机物残留,有效提高了髓腔软钻清洗质量和清洗时间。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索特殊复杂器械的清洗模式,有效控制清洗过程中的薄弱点,不断提升清洗质量。方法 将回收的400件结构复杂、有干涸污渍的器械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每组各200件,对照组和试验组器械在进入全自动清洗机前,均采用在15~30 ℃温水中浸泡5 min,然后对照组用毛刷或牙刷刷洗,试验组采用用毛刷刷洗后,再用自动蒸汽清洗喷头冲洗,随后将2组器械均放入全自动清洗机中清洗,比较2种方法对复杂器械预处理后洁净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清洗质量与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使用全自动清洗机之前,器械的预处理尤为重要,采用手工刷洗和自动蒸汽清洗装置相结合的方法能显著提高特殊器械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提高外来器械的清洗质量,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安全。方法 选择胫腓骨手术盒装外来器械90套,将器械盒和钳类器械分别分为手工清洗组、喷淋清洗组和手工+喷淋清洗组3组,每组各30套;将管腔器械、螺钉、钢板分为手工清洗组、超声清洗组和超声+手工清洗组3组,每组各30件。结果 目测器械盒和钳类器械3组清洗方法结果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血试验:钢板3种清洗方法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钳类器械、螺钉、管腔器械3种清洗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来手术器械经过分类清洗能达到满意清洗效果,保证植入性医疗器械的灭菌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b>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管腔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 <\b>将污染管腔器械800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0件,对照组常规清洗,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期间根据目测、放大镜检查以及ATP荧光酶检测仪检测结果不断采用PDCA循环改进清洗方法。结果 <\b>两组管腔器械经不同清洗方法处理后,对照组清洗合格率明显不及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开展品管圈活动对管腔器械清洗方法采用PDCA不断改进,可有效提高清洗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抽查2020年7—12月消毒供应中心500件复用医疗器械,对其清洗质量进行评估,对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00件复用医疗器械中65件清洗质量不合格,占13.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不合格与预处理不规范、未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清洗剂残留和器械浸泡时间不合理有关(P<0.05)。结论 预处理、操作流程和清洗剂残留等是影响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医疗器械清洗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选择适合投入使用前医疗器械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分别应用手工刷洗、全自动机械喷淋、超声清洗+手工刷洗3种清洗方法对平面、有齿和管腔类新器械进行清洗,用10倍放大镜检查清洗效果。结果 平面类新器械用3种方法清洗合格率无明显差异;有齿和管腔类新器械用全自动机械喷淋清洗合格率低于用手工刷洗或超声清洗+手工刷洗法。结论 采用手工刷洗或超声清洗+手工刷洗清洁结构复杂的新器械,可提高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 <\b>探讨蒸汽清洗机对牙科手机清洗效果和损坏性的影响。方法 <\b>将正常使用的80支NSK高速手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工清洗→超声清洗→酸化水消毒→注油后包装灭菌处理。实验组采用蒸汽清洗机清洗消毒,其它程序不变。使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观察两组的清洗效果。观察6个月,统计牙科手机损坏率。结果 <\b>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清洗方法可均达到厂家提供的清洗质量要求(RLU≤45),应用蒸汽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手工清洗方法。统计使用蒸汽清洗机清洗3 000次情况,实验组牙科手机损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采用蒸汽清洗机清洗牙科手机,清洗质量优于手工清洗方法,且器械损坏率低于传统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腔镜器械信息化可拆卸图谱库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将2021年1—6月的8 046件腔镜可拆卸器械设定为对照组,实施纸质未拆卸图谱册管理。2021年7—12月的8 461件腔镜可拆卸器械设定为观察组,实施信息化可拆卸器械图谱库管理:成立腔镜器械图谱制作组,确定腔镜可拆卸器械清单,进行图谱拍摄、制作与审核,将可拆卸腔镜器械图谱库纳入信息系统进行临床应用。结果 观察组腔镜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大大降低、配置准确率、器械处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P<0.01)。结论 消毒供应中心腔镜器械信息化可拆卸图谱库的应用在改善清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配置准确性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观察清洗方法对硬式内镜器械的清洗效果,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流程以提高硬式内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 采用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3种方法清洗硬式内镜器械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检测清洗后的硬式内镜器械,洁净质量以C组方法合格率最高,分别为97.6%和95.8%;B组合格率分别为85.7%和77.4%;A组合格率分别为73.8%和66.1%。结论 对于使用后的硬式内镜器械采用多酶浸泡5 min+超声清洗5 min+高压水枪冲洗5次+蒸汽清洗相结合的清洗方法,能显著提高器械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观察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管腔类器械的效果,寻求高效安全的管腔器械清洗方法。方法 抽取600件外科术后的吸引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件,试验组采用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方法,再用目测及带光源的放大镜和蛋白残留检测清洗质量,并比较2种清洗方法的差异。结果 目测及带光源的放大镜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合格率分别为76.7%和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残留检测,对照组和试验组阳性率分别为26.7%和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减压沸腾式清洗机清洗管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洗方法,不仅清洗效率高,也提高了管腔器械的洁净度,还减少了职业暴露的风险,是值得推广的一种管腔器械清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超声与蒸汽对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将医院回收的520件管腔类器械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件,实验组使用蒸汽清洗机清洗,对照组使用超声波清洗,比较两组的清洗效果。结果完成清洗程序后借助带光源放大镜进行目测检查,实验组有3件不合格,合格率为98.85%;对照组有36件不合格,合格率为83.85%。实验组洁净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清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129,P0.01)。结论蒸汽清洗管腔类器械优于超声波清洗,同时缩短了清洗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 探讨过氧化氢对复用多齿器械的预处理效果。方法 将某手术室的复用多齿器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预处理方法中加用30 g/L过氧化氢溶液浸泡,对照组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流动水冲洗-清水浸泡-流动水冲洗+刷洗),比较2种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93.83%和81.68%,隐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0.33%和24.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氧化氢应用于复用多齿器械预处理浸泡环节,可明显提高复用多齿器械的清洗质量,降低隐血试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吸引管有效的清洗方法,提高清洗质量。方法 以2015年7-8月使用后的宫腔吸引管240件为试验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多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试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手工刷洗+多酶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清洗后通过目测法、白通条检查法和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比较各组清洗及干燥效果。结果 试验组清洗合格率和干燥效果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使用手工刷洗+多酶超声波清洗机+高压水枪清洗能有效提高宫腔吸引管的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器械的清洗效果,提高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管腔器械100件,分为2组,分别用专用清洗架清洗管腔器械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与减压沸腾清洗机两种不同方法清洗后,使用带光源放大镜进行目测、ATP生物荧光监测法和残余蛋白定量法进行洁度检查,比较2组器械清洗效果;同时应用两种清洗方法将管腔类器械拆分到最小化后,对装载所需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清洗质量检测,目测法合格率分别为100%和95%;ATP生物荧光监测法合格率分别为99%和81%;残余蛋白定量法合格率分别为96%和53%。试验组和对照组装载时间比较,腔镜器械清洗平均用时分别为5 min和25 min,呼吸机管道平均用时分别为2 min和10 min。结论 减压沸腾清洗技术对管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优于全自动清洗机,在前期人工处理时间上明显短于使用专用清洗架进行器械清洗的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显著提高了清洗效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观察自制电动旋转式清洗刷在宫吸管清洗中的效果。方法 将临床使用后的宫吸管分别采用手动管腔刷(对照组)和自制电动旋转式清洗刷(观察组)进行清洗,比较2组器械的清洗质量、清洗时长及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人员满意度。结果 2组通过白通条、贝索隐血检测及ATP生物荧光检测发现,观察组的清洗合格率优于对照组(P<0.05),清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CSSD工作人员满意度为100%。结论 该自制电动旋转式清洗刷对宫吸管的清洗效果好,省时省力,可推广运用到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