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意义。【方法】选取在本院病理科保存完好的胃癌患者组织标本48例,同时取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48例作为对照,比较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 IGF2表达的差异;分析胃癌组织 IGF2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率为77.09%(37/48),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率为27.09%(13/48),胃癌组织中 IGF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χ2=24.042,P <0.05)。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胃癌细胞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IGF2表达阳性的胃癌患者的5年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32个月(95CI%=31.08~32.92)低于 IGF2表达阴性者的54个月(95CI%=52.49~55.5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25.566,P <0.001)。【结论】胃癌组织中 IGF2阳性率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与胃癌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iam-1和PTE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7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Tiam-1和PTEN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Tiam-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77.2%)高于癌旁组织(7.0%)(χ2=57.576,P=0.000);PTE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64.9%)低于癌旁组织(98.2%)(χ2=21.072,P=0.000);Tiam-1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低、TNM分期高以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PTEN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低、TNM分期高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二者表达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直径均无相关性(P〉0.05);Tiam-1与PTEN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312,P=0.018)。结论联合检测Tiam-1和PTEN对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 Omi/HtrA2(丝氨酸蛋白酶)和 Caspase-8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96例结直肠癌组织,39例癌旁组织中Omi/HtrA2及Caspase-8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Omi/HtrA2的强表达率72.9%(70/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强表达率33.3%(13/39,P<0.05)。癌组织中Caspase-8的强表达率77.0%(74/96)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的强表达率33.3%(13/39,P<0.05)。结直肠癌组织中Omi/HtrA2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浸润深度、辅助化疗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Caspase-8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病理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辅助化疗及TNM分期无关(P>0.05)。Omi/HtrA2及Caspase-8在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没有相关性,均与预后不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中Omi/HtrA2及Caspase-8均强表达,二者无相关性;Omi/HtrA2的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 TNM 分期有关;Caspase-8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Omi/HtrA2和Caspase-8均不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的β连环蛋白(β-catenin)、Fascin-1蛋白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集的术后结肠癌组织标本(癌组织) 60例、30例结肠癌癌旁组织(距离病灶边缘5 cm以内的正常结肠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β-catenin与Fascin-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结果癌组织的Fascin-1蛋白、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 67%、78. 33%均高于对照组的10. 00%、1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癌组织的Fascin-1蛋白与β-catenin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 382,P 0. 05);癌组织的Fascin-1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癌组织的Fascin-1蛋白阳性表达与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侵及浆膜、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P 0. 05)。结论β-catenin与Fasci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表达,并且与肿瘤TNM分期及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整合素α_3和β-catenin在胃癌中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取48例胃癌患者胃癌原发灶组织(胃癌组)和癌旁正常胃组织(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integrinα_3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比较胃癌组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穿透浆膜、不同分化程度患者integrinα_3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分析胃癌组织中integrinα_3与β-catenin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integrinα_3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43.75%、52.08%)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P0.05);胃癌组有淋巴结转移者integrinα_3和β-catenin阳性表达率(60.00%、64.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6.08%、39.13%)(P0.05);穿透浆膜者(61.54%、65.38%)明显高于未穿透浆膜者(22.73%、36.36%)(P0.05);低分化者(47.83%、56.52%)与中高分化者(40.00%、4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integrinα_3表达与β-catenin呈正相关(r=0.360,P=0.016)。结论 integrinα_3和β-catenin在胃癌中异常高表达,二者可能协同参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Wnt1/β-catenin 信号通路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用实时定量PCR(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析70 例ESCC(包括癌组织与癌旁非癌组织)中Wnt1/β-catenin 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癌组织中Wnt1 mRNA 水平(1.9934 ±1.9888 vs.0.8863 ±0.6658,P =0.0000)和蛋白质水平(0.3830 ±0.0947 vs.0.2721 ±0.1474,P =0.0000)均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Wnt1 mRNA 表达与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 <0.05),但蛋白质水平未显示相关.癌组织中β-catenin mRNA 水平(0.2854 ±0.1298 vs.0.8863 ±0.6658,P =0.0000)和蛋白质水平(0.2835 ±0.0844 vs.0.2352 ±0.0670,P =0.003)较癌旁组织中显著高表达,β-catenin mR-NA 表达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 <0.05),但蛋白质水平并未显示相关.在蛋白质水平上,Wnt1 和β-catenin 表达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Wnt1/β-catenin 在ESCC 组织中显著高表达,可能成为判断ESCC 分期和预后的重要分子标记物.且Wnt1/β-catenin mRNA 表达水平与ESCC 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呈逆相关,mRNA 的异常表达者预后不佳,但可能不是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Survivin与Cyclin E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了解其表达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胃癌及癌旁对照组织中Survivin与Cyclin E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Survivin和Cyclin E表达阳性率为分别为68.3%和46.7%;均明显高于癌旁对照组织(P〈0.01),Survivin与Cyclin E的表达强度均成正相关(P〈0.05).Survivin阳性表达与Lauren分型、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等有显著性关系.Cyclin E阳性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关系,而与Lauren分型无关.结论 Survivin与Cyclin E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二者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人胃癌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10号染色体缺失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mRNA表达,探讨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20名正常胃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三者与胃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及患者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胃癌组织中PPARγ及Akt 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P<0.05),而PTEN mRNA 表达水平明显较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低(P<0.05),在癌旁组织与正常胃组织间PPARγ、PTEN、Akt mR-NA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胃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 mRNA表达量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胃癌的 TNM分期、侵犯浆膜、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相关(P<0.05)。PPARγ与PTEN 的表达呈负相关(rs =-0.492,P<0.05),与 Akt 表达呈正相关(rs =0.623,P<0.05),PTEN与Akt表达呈负相关(rs =-0.565,P<0.05)。结论 PPARγ、Akt在胃癌中高表达而PTEN呈低表达,三者中存在明显相关,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ina53和PCNA在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9例患者胃癌组织及淋巴结转移灶中 Mina53、PC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灶中Mina53表达率分别为79.7%和96.2%,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表达(P<0.05)。Mina53在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和75.8%。Mina53和PCNA表达在患者性别、年龄和肿瘤部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 PCNA 表达存在正相关(r=0.598,P=0.000)。结论 Mina53和 PCNA 与胃癌的TNM分期、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对判断胃癌的浸润能力、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Fas、FasL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Fas、FasL和Bcl-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肿瘤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同时,取癌旁5cm以上正常肺组织18例作为对照。结果Fas、FasL和Bcl-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肺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Hc=12.26~37.07,P〈0.01)。Fas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Hc=20.21、18.31,u=-3.38,P〈0.01);FasL蛋白的表达也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Hc=15.09、8.61,u=-2.16,P〈0.05);Bcl-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Hc=14.15、8.84,u=-3.03,P〈0.01)。结论Fas、FasL及Bcl-2蛋白表达失衡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几丁质酶-3样蛋白-1(CHI3L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HI3L1的表达情况,分析CHI3L1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HI3L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7.9%)高于癌旁组织(37.16%)(P〈0.01);胃癌组织中CHI3L1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无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CHI3L1高表达的胃癌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3个月和41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胃癌组织中CHI3L1的高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HI3L1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Foxm1、Gli1及CD147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40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行胃癌根治术治疗。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例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CD147、Foxm1和Gli1的表达情况;并选取同时期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计算D-二聚体阳性表达率,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表达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D-D水平及D-D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织Foxm1、Gli1及CD147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Foxm1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D147表达阳性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侵及浆膜相关(P0.05);Gli1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相关(P0.05);D-D表达阳性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D-D、Foxm1、Gli1及CD147阳性表达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结论胃癌患者中CD147、D-D、Foxm1和Gli1表达显著升高,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且四者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可能共同参与了胃癌的转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Galectin-3和CyclinD1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胃癌患者的切除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标本的Galectin-3和CyclinD1表达,并探讨与胃癌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Galectin-3和CyclinD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8例(66.7%),42例(58.3%),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晚期和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Galectin-3和CyclinD1表达显著高于中早期和淋巴结未转移者(P〈0.05),Galectin-3和CyclinD1共同表达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结论 Galectin-3和CyclinD1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Galectin-3和CyclinD1对于判定胃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IGFBP-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患者肿瘤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病理科收集的胰腺癌组织标本75例(癌组织)、获取的癌旁组织标本40例(癌旁组织),收集时间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检测两组标本中的IGFBP-2、LC3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IGFBP-2、LC3蛋白与胰腺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门脉或腹腔神经侵犯、肿瘤病灶直径的关系。结果癌组织中的IGFBP-2蛋白阳性表达率81.33%显著的高于癌旁组织的4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的LC3蛋白阳性表达率34.67%显著的低于癌旁组织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IGFBP-2蛋白表达阳性与胰腺癌患者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癌组织中的LC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胰腺癌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胰腺癌组织IGFBP-2蛋白高表达、LC3蛋白低表达,两者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IGFBP-2蛋白高表达还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的表达,评价其在胃癌进展、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方法:用RT-PCR检测60例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ACC1 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MACC1 mRNA在胃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0.0%(42/6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3.3%(8/60),χ2=37.34,P<0.01],和正常胃黏膜组织[0%(0/20),χ2=26.73,P<0.01]。MACC1 mRNA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均<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无关。 结论: MACC1 mRNA高表达与胃癌进展、侵袭及转移相关,可作为胃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肿瘤边缘5 cm外的正常组织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标本高(P<0.01);肠型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TNM分期早期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晚期(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且与浸润深度相关(P<0.01);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β-caten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评价疾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β-actin为内参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例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肿瘤边缘5 cm外的正常组织β-catenin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胃癌患者术后胃癌组织标本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标本高(P<0.01);肠型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弥漫型胃癌(P<0.05);TNM分期早期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低于晚期(P<0.05);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1),且与浸润深度相关(P<0.01);胃癌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结论:β-catenin mRNA在胃癌组织中呈高表达,是评价疾病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镜活检组织RAS相关结构域蛋白1(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检测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健康者正常胃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并比较其差异;分析胃癌患者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为62.7%,癌旁组织甲基化率为4.0%,健康者正常胃组织甲基化率为2.7%,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5)。胃癌患者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 TNM 分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RASS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且甲基化率与癌组织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TNM分期有关,可反映胃癌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MP1、TIMP1基因与胃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60例人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正常胃粘膜组织中MMP1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 60例胃癌组织中MMP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胃癌组织中TIMP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胃癌组织中,低、未分化癌M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低、未分化癌TIMP1 mRNA的相对表达强度则明显低于高、中分化癌,Ⅲ~Ⅳ期明显低于Ⅰ~Ⅱ期,伴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但MMP1、TIMP1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病理类型及肿瘤大小和部位等临床参数无关(P>0.05).MMP1与TIMP1表达呈负相关(r=-0.513).结论 胃癌中MMP1、TtMP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MMP1、TIMP1基因可能成为判断胃癌侵袭、转移能力的候选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LN-R和MMP-7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中层粘蛋白蛋白受体(LN-R)和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胃癌组织及42例远癌胃粘膜中LN-R和MMP-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LN-R在胃癌中的表达(63.08%)显著高于远癌胃粘膜的表达(21.43%)(P〈0.01),且与癌肿大小、组织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无关(P〉0.05)。MMP-7在胃癌中的表达(70.77%)显著高于远癌胃粘膜的表达(11.90%)(P〈0.01),且与癌组织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癌肿大小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LN-R和MMP-7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N-R和MMP-7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联合检测LN-R和MMP-7有助于评估胃癌侵袭转移能力,对胃癌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