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抚触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对早产儿体重的影响。方法:选取胎龄32~36周的早产儿6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母乳喂养、早产儿护理常规,治疗组予以抚触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观察两组早产儿排胎便和黄便的时间、出生第5天抚触后第一次睡眠持续时间和一天睡眠总时间、出生第7天体重、第30天的体重,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早产儿第一次排便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第一次黄便时间提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抚触后第一次睡眠持续时间与一天睡眠总时间延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出生后第7天、第30天体重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抚触配合足部反射区按摩对早产儿体重增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芪倍合剂与四联活茵联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芪倍合剂组、四联活茵组、联合治疗组,每组各30例。芪倍合剂组采用芪倍合剂治疗;四联活菌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芪倍合剂与四联活菌联合治疗。三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芪倍合剂组有效率为80.00%,四联活茵组有效率为73.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联合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应用芪倍合剂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是治疗IBS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8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光疗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可加快患儿胆红素下降,促进黄疸消退,疗效优异,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完带汤加减对预防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疗效。方法:将17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完带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予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结果:用药过程中,治疗组有2人放弃治疗,2组停药7天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完带汤对维持阴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细菌性阴道病复发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6.
尚素芬  孔明  石梅英  李红霞 《新中医》2020,52(14):42-44
目的:观察理中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给予理中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血清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CD3+、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D3+、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中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R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独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观察组予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儿童RAP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黄疸实施双歧杆菌四联活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从 2018 年 11 月至 2020 年 10 月中山市黄圃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黄疸新生儿,以确诊时间先后予以分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蓝光照射治疗,观 察组基于蓝光照射治疗辅助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 间为(3.52 ± 0.44)d,短于对照组的(5.37 ± 0.60)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 经皮黄疸指数、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S100–β 蛋白水平、神经行为能力检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 S100–β 蛋白值低于对照组,神经行为能力检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而言,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可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胆红素水平,改善神经损伤, 促进患儿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探究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对迁延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及血清免疫球 蛋白水平的影响。 方法:选取内乡县第一人民医院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收治的 68 例迁延性腹泻患儿,以随机 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4 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给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 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 94.11 % 高于对照组的 73.5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IgA、 IgG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儿 IgA、IgG 水平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 IgA、IgG 水平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蒙脱石散治疗迁延性腹泻患儿, 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使用茵陈蒿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治疗)与观察组(44例,对照组治疗方法 +茵陈蒿汤治疗)。对比2组患儿恢复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皮测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不良反应出现率不具有显著差异(P0. 05)。结论新生儿黄疸治疗中使用茵陈蒿汤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可加快患儿恢复速度、改善临床效果,并且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秋季腹泻的治疗效果,并对相关因子进行检测。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陕西省延川县医院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6个月的患儿1粒/次,2次/d;6个月~1岁幼儿2粒/次,2次/d;1~6岁幼儿3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蒙脱石散,〈1岁患儿,1包/d,分3次服用;1~2岁幼儿,0.5包/次,3次/d;≥3岁幼儿,0.5包/次,4次/d。在治疗期间给予80例患儿相同的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同时检测治疗前后两组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有效控制患儿的症状与体征,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脐血及母血β-内啡肽浓度与胎龄、体重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产儿脐血及母血β-内啡肽(β-EP)浓度与胎龄、体重的关系。方法:选择早产产妇60例,在第一产程采母亲静脉血3mL,脐血3mL,早产儿30例分别于生后12h、24h、3d、5d采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β-EP浓度。结果:胎龄≤32周、体重≤1500g组早产儿脐血pEP浓度高于胎龄〉32周、体重〉1500g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胎龄≤32周、体重≤1500g组母血β-EP浓度高于胎龄〉32周、体重〉1500g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早产儿出生后不同时间血浆β-EP水平不全相同;早产儿脐血β-EP水平高于足月儿(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早产儿母血β-EP水平高于足月儿母血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脐血及母血β-EP浓度越高,生后5d内β-EP浓度高于足月儿,与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发生呈负相关,为出生后立即应用纳络酮预防原发性呼吸暂停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道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30例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实验组给予布拉氏酵母茵+氟哌噻吨关利曲辛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77%、9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腹胀、腹痛、便秘及腹泻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是肠道易激综合征常见的临床表现;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杨仲央  林小春 《新中医》2022,54(22):106-109
目的:观察小儿消食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8 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 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儿消食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 水平,记录2 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为84.0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GAS、MTL、SS、VI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GAS、MTL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SS、VIP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对照组为2.2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消食颗粒联合双歧四联活菌片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无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早产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优化治疗环境、减轻疼痛、鸟巢式护理、实施非营养性吸吮等早期发育支持护理方法。结果2组患儿出生体质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第5天以及第10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儿出生后第1天进奶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生后第5天以及第10天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8%,对照组发生率19%,腹胀缓解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可以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使早产儿有安全感,改善睡眠状态,提高了其喂养耐受性,加快体质量增长,增加存活率及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粘膜保护剂早期预防能否降低危垂新生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方法:选择未发生胃肠功能衰竭的危垂新生儿7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或鼻饲,每次1g,每日3次,连用3天。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为5.71%,对照组发生率为25.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肠粘膜保护剂早期预防能降低危垂新生儿急性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从而降低多器官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对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儿童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以及福建省儿童医院的60例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儿以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纯给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肠道菌群肠杆菌属、肠球菌属、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的数值。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次数、性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杆菌属、肠球菌属数值低于对照组,乳杆菌属、双歧杆菌属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肠道菌群指数丰富度指数(Chao1)以及多样性指数(Shannon)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脾虚型非感染性腹泻的效果优于单纯口服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有...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寻找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最佳方案。方法:将95例IBS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30例,用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 B组35例,口服润肠通便药和微生态制剂治疗;C组30例,单用针刺治疗。结果:A、B、C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7.2%、66.7%,经统计学处理,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肠道有益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1,P〈0.05),大肠埃希菌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针刺加微生态制剂治疗便秘型IBS确有较好效果,不失为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3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其中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分别给予针刺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结果:症状积分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针灸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联合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针灸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沪〈0.05),针灸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经治的7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金双歧片),每次2粒,每日三次,疗程一个月。对照组:口服氟哌酸胶囊每次2粒,每日三次;柳氮磺胺吡啶栓,1.0g,每日二次灌肠,疗程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5%,明显高于对照组67.5%(P〈0.05)。结论: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