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孟鲁司特致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规律、特点,寻找风险因素,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 v2.0)的药品评价系统中,通过医嘱检索、病历检索这两个检索维度,检索2019年1月—2020年2月使用孟鲁司特过程中发生"兴奋""焦虑""抑郁""迷失方向或混乱""注意力不集中""噩梦""幻觉""失眠""震颤""烦躁""易怒""梦游""自杀""强迫症""不安""口吃""肌肉不自主运动"等神经精神症状的病例;同时检索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孟鲁司特相关神经精神不良反应报道,合并文献病例与院内病例,回顾性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剂量、合用用药、不良反应表现、发生时间、严重程度、治疗和转归等项目。结果收集院内病例15例,文献检索获得病例12例,合计入选病例27例。关联性评价结果显示,"可能有关"4例(14.8%),"很可能"有23例(85.2%);院内病例统计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发生率0.33%;40~65岁年龄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13例不良反应无使用孟鲁司特的用药指征;未发现给药剂量与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不良反应表现为焦虑、噩梦、烦躁/激动/言语多、攻击性强较多,也可见遗尿、头痛头胀、肢体麻木等;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7 d以内,最快的0.5 h,也有延至数周后的可能;停药后绝大多数可以恢复正常且恢复较快。结论孟鲁司特可能导致神经精神不良反应,临床应用时需严格把握用药指征,加强用药监护,在儿童患者的临床应用中应更加引起关注,一旦发生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止使用,特别是在服药开始后一周内要加强临床观察。相关神经精神不良反应停药后多数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患者发生炎性反应时可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组织损伤,肠系膜血管可出现多灶性的微梗死,发生血小板栓塞性疾病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这可能与患者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密切相关,表明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血栓前状态作为溃疡性结肠炎肠外表现之一,临床易于忽视.现报道溃疡性结肠炎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1例.  相似文献   
3.
显微手术联合分泌BMP4的自体MSCs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分泌BMP4的自体MSCs靶向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0例复发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全切除,术中瘤腔内安置Ommaya囊,术后2 W、4 W、6 W、8 W经由Ommaya囊行瘤腔内给予分泌BMP4的自体MSCs靶向BTSC治疗。随访6~18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均获随访,3个月无复发,无死亡;6个月复发3例,死亡1例,生存期明显延长。全部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联合分泌BMP4的自体MSCs靶向BTSC治疗复发脑胶质瘤安全显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脊液溶血磷脂酸(LPA)含量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脑积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和辅助检查确诊的aSAH患者72例,于发病1、7、14、28d测定脑脊液中LPA含量,观察LPA含量与脑积水发生在时程上的相关性。结果 72例SAH患者中有23例(31.9%)发生脑积水,平均发生时间为(12.6±9.7)d。发病7d时aSAH患者脑脊液中LPA含量与发病1d时相比明显升高(P=0.002),14 d时开始下降,28d时与发病1d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31)。发病7、14d时脑积水组脑脊液LPA含量显著高于无脑积水组(t1=11.15,P1=0.000;t2=4.90,P2=0.001),1、28d时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t1=1.126,P1=0.286;t2=0.726,P2=0.484)。结论脑脊液aSAH LPA水平在SAH后7~14d明显升高,且在时程上与脑积水的发生有明显关联;脑脊液LPA可能参与了aSAH后脑积水的形成,检测脑脊液LPA含量对预测aSAH后脑积水的发生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利军  朱艳丽  郭晓鹤  蒯君  杨璐  杨芳  秦咏梅 《安徽医药》2022,26(12):2469-2473
目的探讨组织微小 RNA(miR)-454、miR-132、液泡膜 -ATP酶( V-ATPase)表达与结肠癌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关联性。方法选取 2011年 9月至 2014年 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 96例结肠癌组织标本、 96例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82例良性结肠病变标本为研究对象。以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qRT-PCR)测定标本中 miR-454、miR-132、 V-ATPase mRNA表达,分析 miR-454、miR-132、V-ATPase mRNA表达与结肠癌病人一般资料、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随访 5年,统计 miR-454、miR-132、V-ATPase高表达、低表达病人 3年、 5年生存率。结果结肠癌组织标本中 miR-454表达 69.86±7.29与 V-ATPase mRNA表达 5.42±0.41高于良性结肠病变组织 10.74±2.03、2.79±0.38、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1.28±0.74、1.96±0.32, miR-132水平表达 1.46±0.25低于良性结肠病变组织 3.68±0.73、癌旁正常结肠组织标本 4.59±1.24(P<0.05);中低分化、 Ducks分期 C~D期、有淋巴结转移结肠癌病人 miR-454与 V-ATPase mRNA表达高于高分化、 Ducks分期为 A~B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 miR-132表达低于高分化、 Ducks分期为 A~B期、无淋巴结转移病人( P<0.05); miR-454、V-ATPase mRNA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miR-13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 P<0.05); miR-454、V-ATPase mRNA高表达病人 3年( 9.23%、33.85%)、 5年生存率( 44.00%、28.00%)低于低表达( 70.97%、61.29%)、(69.57%、55.10%)病人, miR-132高表达病人 3年、 5年生存率( 70.59%、58.82%)高于低表达病人(48.39%、33.87%)(P<0.05)。结论 miR-454、V-ATPase mRNA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负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 miR-132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与 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可为结肠癌恶性化生物学行为特征、病理级别、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白及合剂联合制霉素片治疗念珠菌性食管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肝郁脾虚型念珠菌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5),对照组患者应用氟康唑胶囊,观察组应用白及合剂联合制霉素片,疗程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变化、胃镜结果、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反酸/烧心、胃脘/胁肋痛、胸骨后灼痛、食少纳呆、腹胀、大便异常、舌质、舌苔、急躁易怒/抑郁、善太息、嗳气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2周后对照组反酸/烧心、胃脘/胁肋痛、胸骨后灼痛、食少纳呆、腹胀、大便异常、舌质、舌苔、急躁易怒/抑郁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在改善胃脘/胁肋痛、胸骨后灼痛、食少纳呆、腹胀、大便异常、舌质、舌苔、急躁易怒/抑郁、善太息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镜疗效及综合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白及合剂联合制霉素片能显著改善念珠菌性食管炎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抗真菌疗效确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晓鹤  李贞娟  张彩凤  韩宇 《临床荟萃》2010,25(23):2101-2101
患者,女,56岁,以间断上腹部不适1年,加重3个月为主诉于2010年5月23日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上腹部不适,偶有嗳气、腹胀,伴纳差,无反酸、烧心,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短,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星形细胞上调基因1(AEG-1)表达水平对胃癌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siRNA和AEG-1 siRNA转染胃癌SGC-7901细胞后48 h,将细胞分为未转染组、siRNA对照组和AEG-1 siRNA转染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中AE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细胞周期的分布,应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未转染组和siRNA对照组比较,AEG-1 siRNA转染组胃癌细胞中AEG-1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未转染组和siRNA对照组比较,AEG-1 siRNA转染组AEG-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未转染组和siRNA对照组比较,AEG-1 siRNA转染组转染AEG-1后的24h及其后续的各个时间点,SGC-7901细胞的增殖均明显受到抑制(均P<0.05).AEG-1 siRNA转染组中G0/G1期细胞数比例[(61.26±1.25)%]显著高于未转染组[(46.17±1.91)%]和siRNA对照组[(46.46±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EG-1表达水平下降可使cdk2和cyclinD1表达水平下降以及p2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 AEG-1表达水平下降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改变细胞周期分布,可能与cdk2、cyclin D1和p21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时间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6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1、2、3、5年累积复发转移率分别为56.4%、83.3%、89.7%、96.4%。肿瘤大小、内镜分型、分化程度、病理分型、TNM分期、术后放疗或静脉化疗与术后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2,0.015,0.000,0.000,0.000,0.025)。结论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预测食管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15,0.000,0.003)。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大部分发生在术后2年内,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是预测早期复发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35,0.002,0.000,0.046)。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最近几年肝肾综合征治疗现状的了解,对肝肾综合征的一般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预防几个方面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对肝肾综合征治疗现状的研究,得出该病必须早期预防、综合治疗,为肝移植提供条件,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