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加之体质、环境等影响,痛风的发生日增月异。激素的副反应、过于依赖指标而难消症状的降尿酸药物,让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徘徊难择,中医对于痛风治疗的优势锋芒逐露。本文从《内经》"气伤痛,形伤肿"理论出发析议现代痛风治疗,提出痛风之症痛、肿病机有别,治疗应以症定法,明识"不通则痛"的精髓所在,以期为痛风的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痛风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及生活质量.方法:对年轻痛风患者进行系统的饮食指导,使其较好地掌握自我护理及保健的方法.结果:患者掌握了本病的有关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我调养,对于预防痛风的复发起到了较好效果.结论:饮食指导对痛风患者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又出现了"第四高"——高尿酸,高尿酸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导致痛风。在我国痛风患者超过2000万人,并且以每年9.7%的年增长率迅速增加。其实,对于正常人而言,尿酸本身并不完全是一种可怕的物质,它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体清除多余的自由基,避免细胞遭受氧化损害,这点与维生素C效果类似。但是当浓度上升到不正常范围时,就会对人体有威胁,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尤其是值得警惕的信号。  相似文献   

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由于其难治性和好转后复发性使患者病理改变不断加重,最后导致心脑血管病,肝肾功能衰竭,甚至于生命的危险。痛风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正在增加,尤其是城市和沿海地区,他们食用高嘌呤食物或海产品较多,日常饮食生活中不注意这一问题,因此,痛风病人的健康指导及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防止痛风的发作,特作如下几点生活健康指导及护理。1饮食指导1·1制定膳食治疗卡限制嘌呤类食物的摄取,以减少外源性的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对于防止或减轻痛风急性发作,减轻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预防尿酸结…  相似文献   

5.
本食谱适用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即适用于痛风的潜伏期、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期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如已进入骨质关节破坏期,则为时已晚。低嘌呤膳食应以低脂肪、较低蛋白质、低热能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郑润杰 《养生月刊》2004,25(11):980-981
痛风系痛风性关节炎的简称,是嘌呤类物质分解成尿酸的过程增快。超过了一定上限而导致的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安居乐业,食物丰富,海鲜餐饮更是层出不穷。但海鲜的嘌呤含量高,人们过多食之,易致痛风。因此,对于痛风病人,需要调整饮食结构,选择低嘌呤类食物,以改善痛风症状及降低痛风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胡献国 《养生月刊》2011,(2):124-125
痛风是人体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血尿酸增高所引起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鉴于痛风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所以增强预防意识、加强饮食调理显得十分重要。本病日常膳食应以低脂、低动物蛋白、低嘌呤、低糖饮食为宜。  相似文献   

8.
金相哲 《光明中医》2012,27(2):339-341,344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遗传性疾病,以血尿酸增高为特点,而痛风性关节炎是以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骼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相应的病损及炎性反应,由于病人不合理膳食,如摄人过量蛋白质,因此,痛风患者明显增多,发病率逐年增高.  相似文献   

9.
痛风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饮食治疗对痛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 ,探讨合理的饮食模式。方法 :用 YL- 型营养计算机计算出两组患者每日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嘌呤摄入量 ,并测定其治疗前后血尿酸值。结果 :采用饮食治疗的痛风患者 ,其临床症状及血尿酸值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 ( P<0 .0 5 )。结论 :饮食治疗为防治痛风的重要措施之一 ,选用合理膳食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鸡鸣散治疗痛风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以血清尿酸增高、关节红肿热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痛风石逐渐形成为主要临床特征。古代医籍中也有相同的病名,但中医所言痛风,系指痛痹久而不愈而言。因此,二者在概念上不能混淆,痛风可归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围。 笔者在西医学习中医期间,在苏中德老师的指导下,用鸡鸣散治疗痛风,均获得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