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慕明堂 《基层医学论坛》2012,(34):4579-4580
目的探讨64排多层螺旋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4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分别接受64排多层螺旋CT(64SCTCA)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 64排多层螺旋CT共检查160支血管分支,600个节段,图像优良率为98.13%。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行冠状动脉检查,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准确性,能够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因而推广和使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在脑血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1月收治的42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对比脑血管狭窄位置、数量及直径,并统计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误诊率及漏诊率。结果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的脑血管狭窄位置及数量总符合率为97.83%;两种检测方式检测脑血管狭窄的直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脑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率为96.48%(274/284)、漏诊率为0.35%(1/284)、误诊率为3.17%(9/284)。结论 64排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相比具有相近的诊断准确率,且漏诊率、误诊率均较低,可准确判断脑血管狭窄的位置、数量、直径以及狭窄程度,且更加安全,费用更低,诊断价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方探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采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64排128层螺旋CTA的检查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130例冠心病患者,64排128层螺旋CT准确度88.5%(115/130)、灵敏度97.4%(115/118)、特异度75.0%(9/12)。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10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血管造影( CTA) 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排螺旋CTA 诊断冠心病.结果 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A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随着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呈现正比关系.结论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雾病病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均行颅脑CT平扫和64排CTA检查。在vitrea64工作站上作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和多平面重建(MPR)。结果多层螺旋CT头血管造影均清晰显示发生狭窄、闭塞的颈内动脉、Wills环血管近侧端以及明显增多、迂曲、扩张的脑底部侧支血管网。结论综合运用多种重建技术,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可以清晰显示狭窄血管,还可以评价狭窄远端血管和侧支血管等情况。直观显示病变周围空间结构关系,从而为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12例患者先行64排螺旋CT检查,然后通过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等,判断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在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或狭窄程度、长度及斑块性质;并与彩色超声多普勒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例病例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全部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6例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显示的狭窄部位、长度、程度,做出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诊断敏感性100%,特异性100%,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一致。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是评价无名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有效方法,尤其对判断斑块性质有重要帮助,有助于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64排多螺旋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相对于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螺旋CT的冠脉造影的优越性及临床价值,并探讨64层多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可能被低估了的准确度。方法:采集216例成功的64-SCT的冠脉造影检查结论与血管造影检查结论的比较分析。并且比较64-SCT的检查方式与血管造影和16排等老式CT机的优越性。结果:64-SCT冠脉造影在血管狭窄方面比血管造影显示的程度大,64-SCT比16排等老式螺旋CT速度更快。结论:64-SCT冠脉造影与血管造影的结果偏差可能源自客观因素,64-SCT冠脉造影的准确性可能被低估,64-SCT在冠状动脉检查方面较血管造影及16排等老式CT有其独特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200例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进行检查,分析其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CTCA)检查显示有冠状动脉内斑块样病变386个,其中有钙化斑块为192个,混合斑块46个。经分析冠状动脉诊断出的病变位置、严重程度和血管内超声检测具有一致性,准确性较高。结论:64排螺旋CT对冠状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其准确性高,可以显示重要诊断影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150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评价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析64排螺旋CTA 诊断冠心病。结果冠状动脉64排螺旋CTA检查狭窄显示清晰,诊断明确。结论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的检查方法,对冠心病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有效的冠心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临床疑诊为冠心病患者同期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扫描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以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50%病变的敏感性92.3%,特异性96.7%,准确度95.0%,阳性预测值94.7%,阴性预测值95.2%.结论 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可靠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前景广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56例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的患者进行64排CT血管造影检查,通过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及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肺动脉三维成像.结果 56例患者中肺动脉栓塞34例,肺动脉栓塞病例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或部分性充盈缺损.结论 多排螺旋CT是一种有效、无创性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检查,观察其原始图像并采用容积显示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多平面重建(MPR)等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所有病例均同DSA和(或)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8例非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CTA共检出动脉瘤39例,占81.25%.CTA表现与手术结果、DSA基本相符.结论 64层螺旋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可以替代常规DSA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64排多层螺旋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5月共21例经过冠脉造影病人的67支血管分为185个节段,以冠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将其CT影像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维重建64排CT血管造影(CT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总的敏感性(Sn)95.5%,特异性(Sp)96.6%,准确度(Ac)96.2%,阳性预测值( PV)94.1%,阴性预测值(-PV)97.4%。结论:64排多层螺旋CT做为无创的筛查冠心病的手段,其结果可靠,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仍然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然而冠脉造影为有创检查,费用较高且有一定的并发症,致使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此项检查;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技术现已迅速发展并成熟,有取代冠脉造影检查的趋势。本文对行64排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和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62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64排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CT血管造影(CTA)是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准确、费用低廉,因此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64排螺旋CT的出现使得CTA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明显提高了扫描速度,扩大了扫描范围,同时提高了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了CT重建图像的质量,有利于重建出更好的血管图像.本文对近年来在我院行64排螺旋CT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64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造影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黄迢华 《中外医疗》2016,(35):174-176
目的:整理该院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手术治疗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或栓塞中的应用。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31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对其进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瘤观察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后疾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总结64排螺旋CT对颅内动脉瘤手术和栓塞的应用价值。结果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准确率99.37%,检查结果与手术确诊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通过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指导手术和栓塞的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借鉴、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及各种图像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AD)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确诊为AD的32例患者,均行64排CTA检查,并对原始数据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以及三维容积成像(VR)后处理。结果:32例患者CTA均显示内膜片、内膜破口、真假腔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快速、准确、无创地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疑似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重建,并结合轴位原始图像进行分析.结果:30例血管重建图像显示良好,所有CTA均显示责任血管,经介入或手术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晰地显示下肢动脉及其病变,确定病变性质及范围,并对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性疾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患者进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造影,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对照。结果:64排128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3%,特异性为94.3%,阳性预测值98.2%,阴性预测值91.7%。64排128层螺旋CT和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128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常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0例,均行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64层螺旋CT脑灌注参数及CT血管造影扫描后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结果 急性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患侧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均长于健侧(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患侧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少于健侧(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64层螺旋CT脑灌注MTT值有明显相关性(P<0.05),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则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64层螺旋CT脑灌注联合CT血管造影扫描能同时诊断脑组织局部血流灌注改变情况和颈内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