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伴多发肺栓塞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男 ,71岁。因间断发热伴咳嗽 10月余 ,于 2 0 0 0年 5月 5日入院。患者于 1999年 6月起无诱因出现发热 ,体温40℃ ,伴寒战 ,咳嗽 ,咳白痰 ,无胸痛、呼吸困难和咯血。抗感染治疗后体温 3日内降至正常 ,停药后体温 ,症状同前。1999年 7月胸片 (图 1) ,8月CT(图 2 )示 :左肺下部 ,中上部多发斑片浸润影。 9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 ,多次痰找结核菌及瘤细胞均阴性。 2 0 0 0年 4月胸片 (图 3)、CT(图 4)示 :左肺少许炎性病变 ,右肺门旁及下肺斑片浸润影。起病后无双下肢肿痛。既往否认结核 ,心脏病病史 ,无外伤手术史。吸烟 40年 …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 ,6 8岁。因眼睛患白内障要求手术而就诊。询问病史 ,活动后心悸。体检发现心率 5 0次 分 ,心律不齐 ,心音弱 ,第二心音分裂 ,血压 17 3 12kpa ,遂查心电图。 1999年 7月 6日心电图 (图 1)示 :窦性心律 ,2∶1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考虑患者年龄较大 ,心脏耐受不了白内障手术 ,于是先收入院治疗心脏病后再手术。 99年 7月 7日上午做心电图 (图 2 )示 :窦性心律 ,2∶1房室传导阻滞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99年 7月 7日下午患者心悸胸闷症状加重 ,复查心电图 (图 3)示 :窦性心律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考虑患者年龄大 ,以…  相似文献   

3.
1病例简介男性患者,44岁,因"胸闷、胸痛8 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否认吸烟史。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心肌肌钙蛋白I(cTnI)7.7 ng/mL。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2 mV。诊断考虑"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立即予氯吡格雷300 mg联合阿司匹林300 mg嚼服。经桡动脉路径冠脉造影示:右冠脉近段见一长约20 mm螺旋状漂浮内膜;左主干、前降支及左  相似文献   

4.
1病历报告 患者,男,26岁,未婚.2003年12月6日17:00在上坡行走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无放射痛,无头晕、恶心及大汗,疼痛持续1h,休息无缓解,急诊入院.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吸烟3年,20支/d,其伯父有冠心病史.体检:神清,血压110/70mmHg,心率80次/min,即刻 ECG示:Ⅱ、Ⅲ、aVF、ST段上斜行上抬0.05~0.2mV,V1~V6 J点上抬0.3~0.9mV,T波高耸.心肌酶正常.当时考虑为胸痛待查(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心包炎?).  相似文献   

5.
<正>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1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咯黄痰,发热伴左胸部间断疼痛,反复发作持续1年,于2016年7月入我院呼吸内科治疗。既往病史:高血压病史4年,未正规治疗;癫痫病史十余年,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幼年"骨结核"手术史。无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等接触史。体格检查:左肺呼吸音低,余未见异常。胸部X线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示(图1):左肺下叶支气管局部变窄伴管壁斑片状钙  相似文献   

6.
1例男性,64岁的患者,因"发作性胸痛18h"入院,心肌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提示急性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综合征,给予相应治疗,症状稳定,入院第九天因大便后出现左心衰竭,第十天发生心脏电风暴,予以胺碘酮、除颤等治疗。冠脉造影提示右冠脉远段90%狭窄,予以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经对症治疗,心脏电风暴未再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发热伴胸痛4天"于2014年10月6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天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体温达38.8℃,伴咳嗽,咳黄白色黏痰,并感右侧前胸疼痛不适,深呼吸时疼痛显著加重,于社区医院抗感染治疗(克林霉素联合左氧氟沙星)2天,症状无改善,胸痛症状逐渐加重,于我院门诊查胸片示右肺大片实质影像改变(图1),以"大叶性肺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1岁。1995年10月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查,术中发现右冠脉中段85%狭窄(B1型病变,图1)。予3·0mm×20·0mm球囊预扩张后置入4·0mm×24·0mm冠脉支架(GR-I,美国COOK公司),16个大气压扩张10s,即刻造影示残余狭窄<15%,TIMI血流3级(图2)。术后患者长期服用阿司匹林(75mg/d)和抗高血压药物(硝苯地平10mg/次,每日3次;美托洛尔12·5mg/次,每日2次),无心绞痛复发。2005年9月为复查冠脉造影入院,术前各项生化血清学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心室增厚(左室后壁13mm,室间隔12mm),左室射血分…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31岁,因咳嗽、气促20d于2001年2月12日就诊。20d前因感冒后出现干咳,咳少许白泡痰,无畏寒、寒战、发热、胸痛。抗炎治疗15d症状未缓解,出现心累,气紧。既往无心脏病史及慢性肝病史。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患者男性,47岁,主因“间断胸痛2年,加重4月”于2017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2016年4月就诊我院,行冠脉动脉(冠脉)造影术,术中可见:左主干中段斑块,前降支远段80%狭窄,第一对角支70%狭窄,回旋支、右冠脉无明显狭窄(图1A)。考虑为前降支远端病变,管径较细,且为患者保留必要时的后续治疗机会,故选用药物涂层球囊(DCB)的治疗。首先选用cutting Balloon 2.75×6 mm对前降支病变处预扩张(12atm×10 s),后予SeQuent please2.5×30 mm药物涂层球囊(12atm×60 s)治疗(图1B),术后局部可见NHLIB A型夹层。术后规律服用拜阿司匹林(100 mg 1/d)、氯吡格雷(75 mg 1/d)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服用满1年后停药。2017年7月患者再次出现胸痛,于当年11月15日就诊我院,冠脉造影示前降支远段见动脉瘤形成(6.10×3.57 mm),伴瘤体开口95%狭窄,瘤体远段节段性狭窄90%(图2A);右冠近段斑块、远段斑块,回旋支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1.
病史摘要患者 ,女 ,2 6岁 ;寒战 ,发热 ,咳嗽 ,咽痛及腹痛 2日。既往有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史半年。发热呈持续性 ,体温最高 38.9℃ ,无痰 ,腹痛以左下腹部明显 ,伴全身关节酸痛。入院后的 10日里 ,患者每日寒战高热 ,退热治疗只能维持 1~ 2 h,且发热可从38.9℃升高至 40 .1℃ ;腹痛逐渐加剧 ,最后呈全腹痛 ,但仍以左下腹部最明显 ;反跳痛和肌卫从入院后第 6日起明显 ;第 7日发现腹部饱满 ,腰围增大。腹部平片示不全肠梗阻 ;超声示中等量的腹腔积液 ,而阴道后穹隆穿刺却无积液 ;多次血、尿淀粉酶检查均正常 ,腹水常规 (白细胞 5 10 / mm3 ,红…  相似文献   

12.
刘年 《心电学杂志》1997,16(2):111-111
患者男,42岁,临床拟诊:冠心病,心绞痛,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既往无吸烟史及高血压病史。体检:心脏无异常体征。休息时心电图(附图)示窦性心律,79次/min,R-R规则,Ⅰ、Ⅱ、aVL,V_1—V_5导联T波倒置,Ⅰ、aVL,V_2—V_5导联ST段水平压低1—4mm,左心室高电压。运动及静息心肌显像示左室心肌前壁呈可逆性缺血。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长约2cm的血管段管腔收缩期几乎完全压缩,血流中断,舒张期血流大部分恢复,但仍保留缩窄在28%—50%,诊断为心肌桥。患者不愿接受手术,给予普萘洛尔等药物治疗,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以头痛为主诉的不稳定性心绞痛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女 ,62岁 ,2 0 0 2年 12月 11日因间断性头痛 3年加重 2周入院。患者因头痛曾先后诊断脑梗死、偏头痛、一过性脑缺血 ,治疗后无明显缓解 ,因“心电图不正常”来我院心内科。既往有高血压史 10年 ,无糖尿病等 ,否认冠心病家族史。详细询问病史发现该患者于 1999年 5月开始出现左颞部疼痛 ,似与活动有关 ,不伴恶心、呕吐等 ,每次持续 5min ,休息可缓解 ,未治疗。同年 7月出现右下肢无力 ,于当地医院诊断急性脑梗死 ,CT示左侧基底结区 4mm× 6mm低密度灶 ,给予扩血管、抗凝治疗 ,第 2天症状缓解 ,肌力恢复。以后仍有间断头痛。 2 0 0 2…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60岁,矽尘作业史20年,脱离接触20年。矽肺病史16年,8年前诊断为Ⅲ期矽肺。近3年因反复咳嗽、气短先后3次以矽肺伴感染住院,予抗感染、平喘等治疗症状控制出院。3个月前症状再发再次入院,查体左肺呼吸音明显减低,左下叩呈实音,双下肢无浮肿。胸部CR示Ⅲ期矽肺改变、左侧大量胸腔积液,右侧极少量胸腔积液。血生化正常,心脏超声心肌无肥厚、心腔无扩大,肺动脉压力正常。  相似文献   

15.
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是冠状动脉造影中比较常见的征像,且一般认为心肌桥是一种良性经过,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造成明显的症状.但近期我们救治1例因心肌桥导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性,79岁,体重62 kg,退休.因"用力排便时突发胸痛1小时"转入我科.患者因化脓性阑尾炎并发阑尾脓肿入我院急诊外科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既往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史,入院常规心电图见:窦性心律(图1)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8岁,因“反复发作性心前区闷痛不适3年余,加重1个月”于2012年入院就诊.有“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史5年余.无吸烟,无高血脂及糖尿病史.查体:血压120/80 mm Hg(1 mm Hg=0.133kPa),双肺呼吸音清,心界不扩大,心率80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即刻心电图:窦性心律,ST-T未见异常.血生化示血脂等无异常,餐后2h血糖13.0 mmol/L.超声心动图:各房室大小正常,左心室舒张功能减低.于2012年3月2日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SCA).左冠脉造影(图1A、B)示左冠脉走行区未见明显钙化影,左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弥漫性长狭窄病变,多处狭窄程度达90%以上.回旋支(LCX)粗大,临近回旋支开口的近端局限性狭窄程度达90%,并且可见其远端供应右心室右心房.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53岁。5年前因车祸在外院治疗时心电图检查发现“左室肥厚、心肌损害”,拟为“冠心病”。3年前来本院就诊,作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左室心尖部不均质占位性病变,磁共振成像(MRI)加增强提示左心室肿瘤,粘液瘤可能性大,肝内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入院体检:心脏超声检查示左室心尖部有一44mm×41mm实质性肿块(图1),肿块较前增大,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欠均匀,随心脏收缩而运动,考虑为心脏粘液瘤。体表心电图示V3~6R波振幅高达2.5~3.5cm,伴S-T段压低,V2~6T波倒置(图2)。冠状动脉造影左、右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在全麻下常温体外循环行左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微创非体外循下外科治疗心肌桥的方法临床经验和手术后期远期疗。方法 2008年4月至2010年12月,单纯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3例,均在心脏不停跳下完成心肌桥松解术。手术方法采用和微创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一样的操作方法,锐性切开心肌桥上的心肌组织。患者年龄(47.8±13.4)岁,有心肌缺血症状,心电图V1~V5心肌缺血,心肌桥狭窄程度78%±9%,均位于左前降支中段,心肌桥长度(2.1±0.29)cm。结果心肌桥松解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心肌缺血症状消失,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善,平均住院天数(5.5±1.5)d,术中及术后均没有输注血制品,平均SICU时间(20.1±2.2)h,术后均没有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患者术后3个月冠脉造影示心肌桥消失。结论对于病变严重的心肌桥狭窄>50%患者,应该积极干预治疗。治疗方法以心肌桥松解术效果最好,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比较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单纯心肌桥松解术有以下优点:(1)避免了体外循环的相关并发症;(2)寻找冠脉更为容易,减少对冠脉的损伤;(3)心肌桥后的心肌保护更好,避免了心脏停跳,更好地保护了心功能;(4)切开的心肌内的止血及时容易;(5)手术效果切实;(6)患者康复快,减少了住院时间和费用。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82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咳嗽咳痰3年,加重伴气促半年余"于2012年5月19日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咳痰,呈稀薄清水样,每天量约100 ml,外院X线胸片检查后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伴感染"(图1),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症状可缓解,治疗后未复查X线胸片.2011年8月16日再次因咳嗽咳痰加重在我市某医院住院,X线胸片显示左肺弥漫性病变,较前明显进展(图2);2011年8月17日行肺部CT示左肺感染性灶(图3~5),家属拒绝气管镜检查,当时诊断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给予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仍有反复咳嗽咳痰,近半年余出现活动后气促.2012年5月19日收入我院呼吸科.起病以来,患者意识清楚,精神偏软,食欲一般,睡眠一般,二便无明显异常变化,体重较前无明显改变.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口服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d,血压控制在15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左右.吸烟指数45包年,已戒烟20年.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89年7月29日收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导致严重心肌心包损害,心电图上出现酷似心肌梗塞图形3例,现报道如下。例1 患者男性,18岁。入院时心电图(图1)示:Ⅰ、Ⅱ、Ⅲ、aVF、V_(5-8)、VEST均呈“单向曲线样”抬高2—10mm,aV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