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显色基质法检测6种中药注射液内毒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通过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显色基质法对6种中药注射液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中药注射液检测过程中常见的干扰问题。方法:采用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显色基质法,对不同批次的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发现,用特异性显色基质法能有效的消除某些中药注射液,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对检测的干扰。结论:在检测中药注射液内毒素含量时,用特异性鲎试剂代替非特异性鲎试剂为一种有效的干扰因素的祛除方法。  相似文献   

2.
凝胶法检测2种中药注射液中内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特异性及非特异性鲎试剂法对鱼腥草注射液及清开灵注射液的内毒素含量的检测,探讨特异性鲎试剂法检测中药注射剂中内毒素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鲎试剂,对不同批次的鱼腥草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进行检测。结果:特异性及非特异性的鲎试剂均可检测鱼腥草注射液,其无干扰的最小稀释倍数完全一致;用特异性鲎试剂可以检测清开灵注射液,而用非特异性鲎试剂不能检测。结论:在检测清开灵注射液内毒素含量时,用特异性鲎试剂代替非特异性鲎试剂进行检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为工具,研究内毒素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的量效关系,对8种注射液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探讨该方法用于注射液内毒素检测的可行性及干扰因素。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内毒素诱导RAW264.7细胞产生TNF-α,绘制量效关系曲线,通过对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纤溶酶注射液、降纤酶注射液TNF-α含量的检测,计算其内毒素含量。结果:较低量的内毒素就能引起细胞产生TNF-α,且有良好剂量依赖关系,除07081613,810303A2个批号的清开灵注射液内毒素检测值较大外,其余7种注射剂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MVD)范围内的内毒素检测结果都小于1.0EU.mL-1。结论:该方法的检测范围广,灵敏度较高,操作简便,且检测到的内毒素具有生物活性,为注射剂的热原检查方法提供了另一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李鸣  刘用国  王江融 《中成药》2003,25(7):550-551
目的:应用动态浊度法测定香丹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方法:通过在供试品中定量外加细菌内毒素,检测其回收率,以判断其无干扰的供试品有效稀释倍数,并对供试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当供试品40倍稀释后,可有效地消除其对鲎试验的干扰作用。结论:动态浊度法鲎试验可定量测定香丹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8种中药注射剂体外抗内毒素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观察板蓝根、双黄连、清开灵等8种中药注射剂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方法:注射剂经稀释后取0.2mL与内毒素0.2mL(1EU/mL)温孵,然后利用鲎试剂定量测定内毒素含量,计算各注射剂对内毒素的清除率,比较不同注射剂的抗内毒素作用。结果:双黄连粉针剂、清开灵注射液、板蓝根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和鱼腥草注射液都有明显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其中双黄连、清开灵和板蓝根的抗内毒素作用最强,稀释2500倍仍能够清除70%以上的内毒素;穿琥宁、鱼腥草和鱼金注射液其次;复方大青叶注射液和抗腮腺炎注射液的体外抗内毒素作用较弱。结论:在清热解毒中药中寻找抗内毒素作用的制剂将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5,(6)
目的:研究双黄连、板蓝根、鱼腥草、清开灵4种注射液是否具有抗内毒素作用。方法:体外实验:4种注射液分设高、中、低浓度,分别与5、1、0.2 EU/m L的标准内毒素混合,37℃孵育1 h后用动态比浊法测定各样品内毒素的值。体内实验:将4种注射液与标准内毒素混合后,分别静脉注射到家兔体内,测定各组1、2、3 h家兔体温升高值。结果:板蓝根和双黄连高、中、低剂量的内毒素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鱼腥草各组内毒素含量升降不一,无明显规律;清开灵各组内毒素测定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板蓝根组和双黄连组给药后1、2、3h体温升高值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鱼腥草和清开灵组体温升高值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双黄连和板蓝根用药组体内、体外均显示有抗内毒素作用,而清开灵和鱼腥草未发现有此作用。  相似文献   

7.
香丹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香丹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 度法定量测定香丹注射液中的内毒素的含量。结果:香丹注射液在稀释40倍以上无干扰,而且能得到较好的回收率。结论: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影响因素少,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动态浊度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方法,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对双黄连注射液进行定量干扰实验检测。结果:双黄连注射液稀释5倍和10倍时有干扰作用。而稀释20倍和40倍时则无干扰作用。结论: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测定双黄连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就常用中药针剂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干扰实验药物:痰热清、脉络宁、双黄连、清开灵、香丹、茵栀黄注射液,对其进行生化检验。结果:双黄连注射液血药浓度与TG、GGT无相关性;香丹注射液与Fe、Mg、ALP、P、CRE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可明显增高测定结果;茵栀黄注射液与CK、GLM、CO2、AST存在着高度的负相关,能够明显降低测定结果,痰热清、脉络宁、清开灵、香丹、茵栀黄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结论:常用中药针剂会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应该排除药物干扰,开发出特异性更高的生化试剂,提高生化试剂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修订现行国家标准中规定的溶血与凝聚试验方法。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中溶血与凝聚试验方法和本文提出的修订方法对几种常见中药注射剂进行溶血与凝聚对比考察。结果:香丹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采用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一致,双黄连注射液、双黄连粉针剂、丹参滴注液采用两种方法试验结果不同。结论:本文提出的溶血与凝聚试验修订法更符合中药注射剂临床用药实际情况,部分中药注射剂临床用法应作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清开灵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清开灵注射液经30倍稀释后,用灵敏度为0.25EU/mL的鲎试剂检查细菌内毒素无干扰因素的影响。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应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HGF)中细菌内毒素定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动态比浊定量法考察注射用HGF对鲎试剂的干扰作用并与热原检查法进行对比试验分析。结果:动态浊度法干扰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用HGF溶解液(1 mg·ml-1)对鲎试剂无干扰作用。结论:可用动态浊度法对注射用HGF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中药注射剂工艺中活性炭去除热原效果的评价方法。方法以动态浊度法,测定中药注射剂浓配药液中活性炭使用前后细菌内毒素的含量,评价其去除热原的效果。结果在双黄连粉针剂和注射用丹参(冻干)2种粉针剂浓配药液的活性炭使用效果的评价中,双黄连药液中的吸附率≥70%,丹参药液中的吸附率95%。结论中药粉针剂在制造过程中加入活性炭吸附大量热原是合理的。但对于大剂量的细菌内毒素,活性炭不能完全吸附去除。  相似文献   

14.
中药类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利用鲎试验法检测中药类药品细菌内毒素的研究水平较高 ,但是也有不足。由于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和其本身的特点 ,造成了注射剂所含成分复杂 ,对鲎试验法的影响也多 ,研究表明 ,大多数中药注射剂对鲎试验法都有干扰 ,尤其是不同的生产条件和不同的生产工艺 ,使得同一种药品的不同生产厂家 ,甚至不同批号间 ,对鲎试验法的干扰都有不同。同一药品品种在不同实验室或不同的生产条件及对药品质量控制情况的不同 ,用鲎试验法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 ,我国的科研院所 ,医药院校很少涉足该方面的研究 ,使研究水平不高 ,实验条件参差不齐 ,也是导致试验结果有差异的因素之一。建议我国鲎试验法的研究 ,应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实验操作规程 ,有一个比较规范的评价体系 ,并且要有多部门参与。  相似文献   

15.
清开灵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清开灵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方法:通过预试验和干扰试验确定清开灵注射液的有铲稀释浓度和相应的鲎试剂灵敏度。结果:清开灵注射液经32倍稀释,可用灵敏度为0.03Eu/ml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适用于清开灵注射液。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定量测定方法,控制药品质量。方法:采用动态浊度法,对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稀释液进行干扰预实验、干扰实验定量检测。结果与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在32倍稀释时无干扰作用。因此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结果准确,在实际应用中完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双黄连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及其限值的确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确定合理的双黄连注射液内毒素限值,建立快速准确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以替代热原检查,提高内毒素的检出率,避免临床热原反应的发生。方法根据联合药液的内毒素总限量确定双黄连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利用不同厂家生产的鲎试剂与同厂家和不同厂家生产的双黄连注射液进行干扰试验,全面考察双黄连注射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作用,以确定其最大不干扰浓度及最佳试验浓度。结果根据临床实际应用情况,将双黄连注射液的内毒素限值定为2.5Eu·mL-1较为合适,试验证明最大不干扰浓度为20倍,最佳试验浓度为40倍。结论 双黄连注射液内毒素限值按2.5 Eu·mL-1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安全可靠,可以替代热原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