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DPB)的认识。方法 对 1例经胸腔镜肺活检病理确诊为DPB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DPB是一种慢性小气道疾病 ,以两肺弥漫性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炎症为特征。DPB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遗传和免疫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 ,常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如不治疗 ,患者可发展为呼吸衰竭 ,预后不良。结论 遇到不明原因的双肺结节状阴影应想到DPB ,并争取做肺组织活检以明确诊断。长期低剂量红霉素治疗可能通过控制炎症作用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外科肺活检诊断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鼓楼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6年1月至2018年9月54例行外科肺活检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54例患者中,37例接受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17例接受了开胸肺活检,术后最常见的病理诊断是机化性肺炎,48例(88.9%)患者术后获得明确的诊断,术后38例(70.4%)患者根据诊断结果调整了治疗方案。术前接受小创伤肺活检未明确诊断的患者,接受外科肺活检后96%确诊。按术后有无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二组。15例(27.8%)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9例(16.7%)气胸,5例(9.3%)肺部感染,3例(5.6%)脱机困难,3例(5.6%)呼吸衰竭,1例(1.9%)术后再次插管,1例(1.9%)术后出血,1例(1.9%)进行气管切开。术后30 d病死率为1.9%,死亡原因主要是呼吸衰竭。术后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在性别、年龄、FVC% pre、FEV1%pre、DLCO% pre、术前PaO2、术前激素使用情况和手术方式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结合临床病史、胸部高分辨率CT、实验室检查及小创伤肺活检资料仍诊断不明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患者,外科肺活检可作为最后一项有意义的检查方法,其诊断率为88.9%。外科肺活检是一项相对安全且可靠的诊断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的手段,但基础情况较差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此类患者应尽量避免外科肺活检。  相似文献   

3.
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是一种突发且病因不明的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而死亡。AIP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患者既往体健、无明显诱因出现两肺弥漫性渗出性病变,若肺活检为弥漫性肺泡损伤(DAD)机化期即可确诊。现对AIP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肺组织活检的方法主要有经纤支镜透壁肺活检(TBLB)、经胸腔镜肺活检(TTLB)和开胸肺活检(TOLB)等,但后两者创伤性大,并发症多,患者常难以接受,重症患者也不适宜应用。肺部周围性病变的病因复杂,相当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肺活检才能明确诊断。本文总结我院2006年至今开展X线引导下45例外周肺病变患者纤支镜透壁肺活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口服环磷酰胺和强的松龙诱发致命性肺部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例口服环磷酰胺(C)和强的松龙(P)诱发致命性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其中3例死亡,1例幸存。例1 女、56岁,以精神错乱、鼻窦充血和多腔性肺浸润入院。鼻部活检示坏死性肉芽肿性炎症,符合韦格纳肉芽肿病。开始口服P和C(150mg/d)。用药2个月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弥漫性肺浸润。开胸肺活检示药源性肺疾病合并肺孢子虫病(PCP)。尽管给予辅助通气和适当治疗,但肺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无免疫功能受损需住院治疗的严重院外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旨在了解其病因、预后及治疗效果.选择67例需住院的严重CAP 患者,平均年龄56.8±16.6岁,伴呼吸衰竭(Pao_2<60mmHg)、感染性休克、肺外感染性并发症、神志障碍,胸片示病变累及1叶以上,有空洞和胸水,患者伴或不伴其它慢性疾病,但均无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缺陷性疾病。病因67例中32例(47.7%)病因诊断明确,最常见的病原体为肺炎双球菌12例(37.5%),其次嗜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几种对艾滋病(AIDS)患者肺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技术,即痰诱导试验、经支气管镜作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或肺活检以及开放性肺活检。早期病因学诊断可使患者较早获得特异性治疗,从而得到较好的效果。某些患者可能有1种以上病原体(如卡氏肺孢子虫和结核杆菌)感染,如不作支气管镜检查,则会漏诊。由于目前预防性治疗不断增加,肺孢子虫肺炎(PCP)日益减少,故作出明确诊  相似文献   

8.
肺、胸膜活检是重要的组织学诊断法。某些肺胸疾病,如肺弥漫性和结节样病变、块状病变、片状病变和胸腔渗出液病变,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仍不能确诊时,多可惜肺,胸膜活检及时明确病因,指导正确治疗,这项技术比较简便可行,对诊断帮助较大。一、方法与术式(一) 肺活检:采用Vim-Silverman针刺切割  相似文献   

9.
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是多种间质性肺疾病的共同结果.也是引起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研究发现纤维化病灶内部分增生的成肌纤维细胞可能是通过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而来的.本文就PF发病过程中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的病理意义、分子机制及防治意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明确P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制定有效治疗方案提供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FB)及相关检查对血液肿瘤移植及化疗后肺部并发症的病因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胸部CT、血、痰病原学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38例肺部并发症患者,接受FB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BAL)、刷片,部分经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的确诊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26例经FB确诊,总诊断率68.42%.其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部Castleman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1例纵隔局灶型Castleman病例回顾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患者表现为胸背痛,胸部CT发现左后纵隔占位,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后出现呼吸困难,肺功能提示极重度混合性肺通气功能障碍,病理活检明确Castleman 病(透明血管型)。予以激素、氧疗及对症支持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结论:局灶型Castleman病相关的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罕见,病理活检结合影像学表现可明确诊断,激素治疗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2.
肺不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组织充气减少,肺容积缩小,肺萎陷的一种并发症,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明确病因对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现将我院从1999年6月—2006年5月96例肺不张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明确诊断病因的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单侧肺移植及单侧肺动脉内膜剥脱术的开展,可能导致单侧急性肺损伤(unilateral acute lung injury)的病例呈增多趋势.处理单侧肺损伤造成的急性呼吸衰竭目前有体位通气和分侧肺通气(independent lung ventilation).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探讨单侧肺损伤时不同机械通气方式对单侧肺损伤炎症介质(cytokine marker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肺部病变常用检查手段有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a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刷片,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它们分别适用于支气管内病变及部分周围型肺部病变,对于管腔内黏膜未见明显侵犯的支气管周围病变,普通支气管镜检查确诊困难。纵隔病变,或伴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的肺部病变,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肺泡微结石症(PAM)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收治的2例PAM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进行分析总结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1活动后呼吸困难2个月,入院时已出现肺源性心脏病表现,肺部CT提示双肺弥漫性密度增高及钙化表现。患者2无明显症状,但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TBLB)组织病理学发现肺泡腔内及间隔有大量钙化小体,并且其肺部CT也提示两肺弥漫钙化影。2例患者最终均诊断为PAM。结论 PAM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典型的临床影像学和经支气管肺病理活检表现有助于诊断。目前PAM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吴桂清  王亚红  刘刚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7):1096-1099,1113
正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严重的进行性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中最常见、最致命的一种[1]。目前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仍难以治疗,除肺移植外,目前IPF的治疗效果欠佳,大多数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逐渐下降,IPF的中位生存期为3~5年[1-2]。IPF的特点是肺泡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异常活  相似文献   

17.
肺不张是由多种原因引起肺组织充气减少,肺容积缩小,肺萎陷的一种并发症,是呼吸内科常见的疾病。明确病因对诊断及治疗极为重要,现将我院从1999年6月-2006年5月96例肺不张患者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活检明确诊断病因的病例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经纤支镜气管内供氧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痰多阻塞气道且无力咳出 ,常规吸痰治疗效果不好 ,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OB)能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使一些有严重低氧血症的患者不能耐受支气管肺灌洗术[1]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在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行FOB时 ,使用经纤支镜气管内置管供氧技术 ,同时行吸痰和支气管肺灌洗 ,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治疗组 :行气管内置管供氧、吸痰和支气管肺灌洗患者 15例 (男 11,女 4 ) ,年龄 4 3~ 75岁 ,皆符合慢性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病因 :慢性阻塞性肺病 7例 ,脑外伤、脑卒中后严重肺部感染 6…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04例 PAP 患者的诊断方法。结果PAP 临床表现以活动后气促、咳嗽、咳痰为主;肺部高分辨率 CT 多为地图样、铺路石样或网格状磨玻璃样改变,亦可表现为肺间质浸润及肺部实变影。104例患者中92例行经支气管肺活检,阳性率为97.8%(90/92),2例假阴性(后经外科肺活检明确诊断),其中出现气胸2例,发生率为2.2%(2/90),无大出血、发热、感染等并发症;13例经外科肺活检(其中2例支气管首次活检假阴性,11例因考虑为肺泡癌、间质性肺疾病等直接行外科活检)均明确诊断,术后患者均有疼痛,留置胸管;1例经皮肺活检明确诊断。结论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提示 PAP 可能,经支气管肺活检是诊断 PAP 的主要手段,其阳性率、安全性高,外科肺活检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IP)中的最常见类型。在欧洲,IPF被称为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组织病理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病因未明,对治疗反应较差。UIP患者外科肺活检镜下可见正常肺组织被间质纤维、炎症细胞、毁损的呈蜂窝状肺组织结构和成纤维细胞灶分隔开,这种病理改变多位于胸膜下。约半数患者在诊断明确后5年内死于呼吸衰竭或肺癌。过去,IIP分类中的很多疾病都包括在IPF的名称之下,现在明确了各自的病理特征而独立命名。IIP共包括7种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但其临床经过和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的反应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