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调查分析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孕妇新生儿体格发育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9年3月某地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地区孕妇分娩新生儿58例为研究组,同时选择该地区无燃煤型氟中毒的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5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调查研究的新生儿待其出生后分别测量其出生时的体重、头围、胸围及身高等各项指标,同时对所有调查对象在其出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的MDI和PDI进行客观评估。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出生时其在体重、头围、胸围及身高等各项指标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研究组新生儿在其出生1个月、3个月、半年、1年后,在体重、身高、MDI及PDI等评分上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结论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孕妇其体内高氟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严重影响新生儿体格发育,也影响新生儿智力的发育,值得临床关注及进行进一步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生活用煤烟尘污染型氟中毒特重病区彭水县小厂乡的9~17岁氟斑牙学生822人和对照区812人生长发育状况的对比结果。氟中毒区男女学生身高、体重、坐高、胸围值大部分年龄组明显低于对照区,低于对照区的年龄组集中于突增期,其身高比对照区低2.69~8.15cm及2.58~5.71cm;体重比对照区低4.34~7.80kg及3.07~3.91kg;坐高比对照区低2.09~5.47cm及1.92~4.30cm;胸围比对照区低2.01~6.45cm及1.48~3.67cm。男女生身高、体重、坐高、胸围无明显高于对照区的年龄组出现。氟中毒区男女生身高、体重实增开始较对照区落后一年,突增高峰年龄相应后移。  相似文献   

3.
<正> 本文对23名获得性心脏病患者,年龄为34—70岁(平均54.7岁),同步测定血压、血胆固醇血β脂蛋白血红蛋白及心功能检测。心功检测采用 CTH—Ⅱ型心功能检测仪(西安长通公司生产),测量指标有 TPR、PEP/LVET、IRT 和 HR 等四项。再以性别,年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胆固醇、血β脂蛋白,血红蛋白、PEP/LVET 比值等容舒张期(IRT)等9项指标为预选因子,用 Apple-Ⅱ计算机对23名获得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析,以研究影响心阻抗微分图中总外周阻力(TPR)的多因素。以多元回归的 F 值为标准,选出3个因子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年龄、心率和血压是影响 TPR 的主要因素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儿童胰岛素抵抗与血脂及血压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分析了46例单纯性肥胖儿童的糖-脂代谢状态和血压间的关系以了解胰岛素抵抗在肥胖儿童中发生状况及与肥胖所致诸并发症的关系。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资料完整并经检查排除内分泌和遗传代谢病而确诊为单纯性肥胖儿童46例。 2.方法:初诊时测身高、体重、胸围、腰围及髋围。身高、体重及血压以广东省1985年中小学生体质调查资料[广东卫生防疫,1987,内部资料专辑:7]为判断标准。以实测身高相应的理想体重计算出肥胖指数(OI)、胸围/身高指数(DHI)和腰围/髋围比值(WHI)。以男性WHI>0.95、女性WHI>0.80为中心型肥胖。初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WHO标准评价安徽省部分寄生虫调查点感染儿童的生长发育状况。方法对6个调查县11个点的141例3~12岁感染儿童进行身高和体重的测量,EPIinfo2002软件录入测量数据,软件按WHO标准自动计算BMI、H/A、W/A、W/H和这些指标的Z值及百分位数。结果以WHO标准为参考,66.67%感染儿童的BMI平均Z值低于WHO标准,且平均Z值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儿童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百分位数属于下等(P97)的比例只有1.42%、1.42%和4.26%;三项的Z值分析显示感染儿童未达到正常水平。结论提示寄生虫感染可能伴随其它因素共同发挥作用,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唐山冀东社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河北省唐山市冀东社区健康居民7950例,男性4152例,女性3798例,检测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以及腰围,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己糖激酶法检测血糖,酶法检测血脂[包括: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用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发现空腹血糖受损(IFG)2264例(28.5%),调查人群总体IFG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男性较女性IFG出现得更早;年龄、体重指数、血压、TC与TG增高是IFG的危险因素。结论社区居民的体重、血压、血糖、血脂指标应早期、规律、规范、连续地监测,并及时干预;男性应该更早得到检测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以群体抽样法调查10~18岁健康哈萨克族(哈族)学生3903名,分析青春期哈族学生血压分布规律及体格发育对血压的影响。青春期哈族学生SBP、DBP随年龄上升,血压偏高检出率为9.97%,血压偏高组体重、胸围、体重指数(BMI)皆大于血压≤第50百分位组。BMI≥24组血压均值高于BMI<24组。以体重为校正变量时,年龄及其他变量与血压的标准偏回归系数明显下降。胸围、肩宽等身体横向发育指标对血压的影响作用大于身体纵向生长发育指标。  相似文献   

8.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及白蛋白的因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评价影响 2型糖尿病患者尿铜蓝蛋白 (Cp)及尿白蛋白 (Alb)的因素。 方法 记录及测定 1 0 4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血压、腰围、臀围、腰臀比、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HbA1c、空腹胰岛素、尿素氮、肌酐 (Cr)、尿酸、血脂、血Alb,并留取晨尿测定Cp、Alb及Cr,对尿Alb/Cr、尿Cp/Cr与以上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部分患者分入控制血糖组、控制血压组或对照组 ,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比较尿Alb/Cr及尿Cp/Cr的变化。结果 尿Alb/Cr与血白蛋白、血Cr、尿酸、收缩压、体重、体重指数等因素相关 (P <0 .0 5)。尿Cp/Cr与血Alb、收缩压、空腹血糖、HbA1c等因素相关 (P <0 .0 5)。控制血糖和控制血压可降低尿Alb/Cr及尿Cp/Cr。 结论 尿Alb/Cr及尿Cp/Cr均受到糖代谢、脂质代谢、血压及肥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瑶、汉两族老年人血压与其身高、体重、血脂及血红蛋白水平的相互关系,并阐述其机理。方法选择粤北乳源县瑶、汉两族老年人,采取整群抽样,比较两组身高、体重、血压、血脂及血红蛋白水平,经统计学分析,研究影响血压水平的因素。结果汉族老年人身高、体重、血脂及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性别瑶族老年人,同时,瑶族老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及血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性别汉族老年人,两者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合理膳食、运动、控制血脂、体重对预防高血压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代谢综合征(MS)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共调查66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得出各民族MS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总体人群MS患病率为25.9%,其中苗族、土家族及汉族分别为28.4%、22.4%、26.6%;各民族之间MS患病率及其组分构成比均无明显差异;各民族MS发生与性别、WC、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有关。结论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各民族MS患病率偏高,各民族之间无明显差异,性别、腰围、血压、空腹血糖及甘油三酯为MS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以群体抽样法调查10~18岁健康哈萨克族(哈族)学生3903名,分析青春期哈族学生血压分布规律及体格发育对血压的影响。青春期哈族学生SBP、DBP随年龄上升,血压偏高检出率为9.97%,血压偏高组体重、胸围、体重指数(BMI)皆大于血压≤第50百分位组。BMI≥24组血压均值高于BMI<24组。以体重为校正变量时,年龄及其他变量与血压的标准偏回归系数明显下降。胸围、肩宽等身体横向发育指标对血压的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保定市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共抽取420例18~69岁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值,化验血糖和血脂,诊断标准按照199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平均值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者确诊为高血压患者.结果性别、生活方式、血糖对血压患病率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年龄、体重和血脂对血压影响显著.结论除遗传因素外,年龄增长、超重和肥胖、血脂异常是保定市高血压3个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似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191例,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64人;正常高值组75人;高血压组52人.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同时测定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及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心率(HR)等.结果C-FPWV、C-RPWV在正常组(8.9±1.6)m/s和(8.8±1.1)m/s、血压正常高值组(9.7±1.6)m/s和(9.7±1.4)m/s,高血压组3组中分别为(10.0±1.4)m/s和(10.3±1.5)m/s.方差分析示,3组间各因素比较除年龄、心率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S-N-K检验示血压正常高值组的身高、体重、BMI、腰臀围比值,C-RPWV及C-FPWV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年龄、脉压(PP)、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高值组与高血压组的比较,CRPWV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正常的健康人(血压正常高值组和理想血压组)的PWV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Pearson)分析示C-RPWV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HR相关;CFPWV与年龄、SBP、PP、BMI相关.C-FPWV、C-RPWV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示C-FPWV与年龄、SBP、身高、体重关系密切;C-RPWV与DBP、HR紧密相关.结论1、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已经存在动脉顺应性的减退;2、血压正常人群的动脉顺应性随年龄、血压、HR的增高而减退.  相似文献   

14.
血压正常高值人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刚  张昕  丁燕程 《高血压杂志》2005,13(5):273-276
目的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大动脉顺应性的变化。方法选择年龄相似血压正常的健康者及没有任何靶器官损害的Ⅰ~Ⅱ级高血压患者191例,分为3组:正常血压组64人;正常高值组75人;高血压组52人。应用脉搏波速度(PWV)测定仪对所有入选者进行同时测定颈动脉桡动脉(CRPWV),颈动脉股动脉的脉搏波速度(CFPWV),及血压、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围比值、心率(HR)等。结果CFPWV、CRPWV在正常组(8.9±1.6)m/s和(8.8±1.1)m/s、血压正常高值组(9.7±1.6)m/s和(9.7±1.4)m/s,高血压组3组中分别为(10.0±1.4)m/s和(10.3±1.5)m/s。方差分析示,3组间各因素比较除年龄、心率外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间的SNK检验示:血压正常高值组的身高、体重、BMI、腰臀围比值,CRPWV及CFPWV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年龄、脉压(PP)、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高值组与高血压组的比较,CRPWV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血压正常的健康人(血压正常高值组和理想血压组)的PWV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Pearson)分析示:CRPWV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身高、HR相关;CFPWV与年龄、SBP、PP、BMI相关。CFPWV、CRPWV多因素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示:CFPWV与年龄、SBP、身高、体重关系密切;CRPWV与DBP、HR紧密相关。结论1、血压正常高值患者已经存在动脉顺应性的减退;2、血压正常人群的动脉顺应性随年龄、血压、HR的增高而减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心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压等11个独立和复合相关因素为预选因子,用IBM PC计算机分析了240名正常人(男130人,女110人)的STI数据,进一步研究影响STI的因素。以逐步回归的复相关系数最大、剩余标准差最小为标准,选出了11个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心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指数、体表面积、收缩压和脉搏压均进入方程,是影响STI的八种生理因素,而体重、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对STI无影响。  相似文献   

16.
长沙市9~14岁儿童血压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儿童血压的影响因素,对长沙市496名9~14岁儿童进行血压调查,结果表明,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对血压均有影响,尤以身高、体重为著。在此基础上提出9~14岁儿童高血压诊断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用于2型糖尿病(T2DM)评估腹型肥胖及其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新诊断T2DM患者4ll例,测血压、血糖、血脂、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计算BMI、WHtR及腰臀比(WHR),分析WHtR、BMI、WC及WHR与身高的关系,各肥胖指数与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1)WHtR与血压、TG及HDL-C的相关程度均大于与BMI、WC、wHR的相关程度。WHtR与高血压、高TG及低HDL-C均显著相关。结论WHtR升高与血压、血脂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腹型肥胖及预测T2DM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血压升高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童年时期血压情况可以大致预测成人后的血压水平,虽然出生前、后生长皆会影响血压,两者的相对重要性仍然存在争议。方法:对健康儿童12962人进行纵向研究(父母与孩子的Avon纵向研究),旨在评估儿童发育期的差异、标准化测量身高、体质量/身高(肥胖指标)对儿童10岁时血压的影响。应用条件性生长模型分析其中3230名男孩和3346名女孩的血压值。结果:收缩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一组358例20—81(平均46±16)岁、大部分为非肥胖者(体重指数21.11±2.91kg/m~2)的健康人群肥胖程度与心脏功能及解剖超声测值的相关分析显示,正常健康人群随体重、体重/身高比值及体重指数的增加,①血压、静息心输出量及搏出量上升:②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增厚,左室肌重量相应增加;③左房、左室、右室及主动脉根部内径增大;④可能还有舒张功能的改变。肥胖程度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与血压及增龄无明显相关关系,提示肥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在健康成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中已应予以相应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定学龄期健康儿童肺功能并分析影响因素、评估与现行判断标准间有无差异,为我市儿童肺功能值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学校6~12岁280名健康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测,1岁为一个年龄组,共7组,每个年龄组40例,男女各20例,并记录其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应用德国耶格公司生产的MasterScreen pneumo型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测定,取最能反映肺功能的4个参数作为测定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峰值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 75/25)。每个测试者测3次,取最好的一次结果记录打印。结果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发现FVC、FEV1、PEF、MMEF 75/25与年龄、身高、体重、BMI相关,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5),且FVC与性别相关,不同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不同性别间FVC、FEV1、PEF、MMEF 75/25均与身高相关,年龄、体重的影响则因指标而异;实测均值与预计均值比较,FVC、PEF、MMEF 75/25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是儿童肺功能的影响因素,FVC、PEF、MMEF 75/25的实测均值与预计均值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