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原理——气泡学说;广东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率为4.69%,病变部位以股骨颈最多见,肱骨及胫骨上端次之;X线表现有囊变影、骨密度增高影或钙化影等,均属一期骨坏死。还讨论了潜水员骨坏死的修复和医务保障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减压性骨坏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化建设中,高气压作业(包括潜水作业)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门类。与高气压作业有关的生产项目很多,特别是海洋石油勘探、海军潜水训练、打捞沉船、海洋捕捞等,都需要潜水员和其他高气压作业人员的参加。1911年Bornstein和Plate报道了3名隧道工的肩或髋关节有坏死的X线证据后,在相当一部分时间内对本病的提法不一,有称无菌性骨坏死或缺血性骨坏死,直到1972年在美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统一命名为dysbaricosteonecrosis(DON),我国译为减压性骨坏死。虽然过去已有人对该病的研究情况进行过综述[1…  相似文献   

3.
剥脱性骨软骨炎(Osteochondritis dissecans)是一类由于慢性损伤或其他原因引起关节软骨及软骨下骨坏死,并与周围健康骨质相分离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生在股骨内、外侧髁。我们收集了新泰市人民医院1998年10月-2006年3月期间收治的23例经膝关节镜及手术证实的OCD影像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迟发性减压性骨坏死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压性骨坏死是因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残余的气泡及其继发因素阻塞和压迫了骨骼的营养血管而引起的缺血性骨关节病变。随着潜水事业的迅速发展,减压性骨坏死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受到各国学者的普遍重视,但在脱离高气压作业后的发病情况,尚未引起注意。我院于1962~1988年共检查1140名潜水,沉箱及隧道等高气压作业工人,发现减压性骨坏死152人,  相似文献   

5.
CT在减压性骨坏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X射线和CT扫描在减压性骨坏死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CT扫描在早期诊断减压性骨坏死中的意义,为修订新的职业性减压病诊断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66例潜水工龄一年以上的潜水员,分别进行双肩、双髋、双膝关节X射线和CT检查,分析这两种检查方法之间的符合率以及在不同部位对骨坏死的检出率。结果 病损部位检出最多的是股骨上段,其他依次为肱骨上段、股骨下段、胫骨上段。X射线检出率为42.4%,CT的检出率为81.8%,X射线检查阳性后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3.2%,CT的早期诊断率为68.4%。检出率X射线平片与CT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在减压性骨坏死的诊断中,CT扫描比X射线平片的检出率高,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减压性骨坏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已确诊的4例潜水所致的减压性骨坏死影像学特征.结果 该组4例减压性骨坏死病例中,病例1为Ⅰ期、病例2为Ⅱ期和病例3、4为Ⅲ期.病灶呈单骨损害1例和多骨损害3例;单侧损害1例和双侧损害3例.(1)近关节的损害:4例患者共有10个长骨的头部损害,其中肱骨头损害6个,股骨头损害4个.4例长骨的头部出现骨密度增高或硬化灶共10个,其中病例2、病例3和病例4各有1个硬化灶表现为“雪帽”征,并有7个小囊状阴影和1个累及股骨颈的大囊状阴影;病例2在CT上可见环状、线状、弯曲状和点状钙化灶;病例3、4各见1个股骨头塌陷和3个股骨头“碎裂”征,其中病例4可见2个新月征,并继发左侧髋关节骨关节炎.(2)干骺端和骨干异常:病例4平片显示右肱骨干有条状及不规则形钙化影;病例2在MPR冠状位上显示左肱骨干骺端及骨干上段条形钙化.结论 长骨的头部出现骨密度增高或硬化灶,发生于多骨或呈双侧性,提示减压性骨坏死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谨防急性减压病减压病(以前曾称潜水病)是高气压医学(包括潜水医学)中最常见而多发的一种疾病。减压病有急性、慢性和减压性骨坏死三种。急性减压病是减压病中最常见多发的疾病,因急性减压病而残废或死亡者时有所闻,因此这里着重谈谈急性减压病的有关内容。海水在深...  相似文献   

8.
在国际潜水医学领域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经典概念,即脱离高气压作业后三年内,如未发现减压性骨坏死者,以后不会再有骨坏死发生,不需再作随访复查。但是,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职业病科康健飞和张陆弟两位医师经多年调查研究证实:高气压作业工人在脱离高气压作业后连续观察4~19年,发现了迟发性减压性骨坏死。这是在1962~1988年间共  相似文献   

9.
骨中老年保健相关链接现骨细胞缺血、坏死。这一学说在随后的研究中不断加以完善。目前的研究认为,凝血和纤溶异常可能在骨坏死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异常可能与基因有关。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还可能与机体的整体状态或潜在的全身疾病有关。如何检测出这种异常?对非创伤性骨坏死的易感人群进行检测或干预,美国和韩国虽然有一些经验,但检测指标多达20余项,这样不但费时、费钱不利于普查,标准还因种族差异而不同。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检测指标。我们通过对临床大量病例进行20多项凝血纤溶指标的筛选发现,我国骨坏死的发生与血液中…  相似文献   

10.
骨扫描对减压性骨坏死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射性核素扫描方法研究减压性骨坏死,国外有少数报告,认为它能显示病变的阳性结果,并有早期诊断价值;但国内尚末见报告,本文应用~(99m)锝—MDP和~(113m)铟—EDTMP对19例潜水员减压性骨坏死病变进行研究,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非创伤性骨坏死是常见的骨科疾病,估计每年新发病例在300万人以上。这类骨坏死多数为双侧股骨头的病变。约有80%未经治疗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会在发病后1.4年发生股骨头塌陷。股骨头一旦塌陷,髋关节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严重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不得不进行人工关节置换。因此,降低这类骨坏死的发生率,一旦发生  相似文献   

12.
减压性骨坏死是潜水人员在长期水下高气压环境工作中,惰性气体在机体的组织和血液中形成气泡压迫和栓塞供氧血管,导致相关骨细胞缺血性营养障碍逐步形成的慢性病变。为了更好地保护潜水人员的身体健康,降低发病率,我们对2种不同潜水作业所致的减压性骨坏死患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非手术治疗无菌性股骨头坏死1996年9月,郑州市管城中医院骨坏死科主任郭永昌应印度尼西亚国家卫生部邀请,前往该国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并为雅加达等地的骨病患者进行了义诊,受到雅加达患者及市民的欢迎和称赞。郭永昌研制的“复元活血贴”于1995年10月经河...  相似文献   

14.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感染后骨坏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导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感染后骨坏死相关因素,提高SARS诊断、治疗水平,预防骨坏死发生. 方法对住院临床诊断SARS的80例患者出院后跟踪6个月随访;检测血液生化,观察不同时期症状,总结SARS感染后骨坏死发生与激素治疗每天最大剂量、疗程、治疗全程总量和临床相关因素. 结果 SARS感染后骨坏死跟踪样本发生率26.3%,以医务人员居多;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对骨坏死的形成有辅助作用,甲泼尼龙治疗全程总剂量>6 000 mg和治疗疗程时间>40 d的患者发生骨坏死的机会较多,与无骨坏死患者比较有明显区别,P<0.005和P<0.025;SARS患者发病期血脂普遍增高,比较骨坏死和无骨坏死患者无差异. 结论 SARS感染后骨坏死与甲泼尼龙治疗全程总剂量和治疗时间有关,临床病情与血脂增高对骨坏死的发生无统计学支持.  相似文献   

15.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减压病是由于高气压作业后减压不当,体内原已溶解的气体超过了过饱和界限,在血管内外及组织中形成气泡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包括急性减压病和减压性骨坏死[1].我市于近年首次确诊减压性骨坏死4例,在进行职业病诊疗过程中发现,4例均留有不同程度急性减压病后遗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