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 ,为改善术后病人常规卧位的不适和减少并发症。笔者于 1 996~1 999年 ,对 40例腹股沟斜疝术后病人取半卧位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资料 :80例腹股沟斜疝病人 ,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 40例 ,左侧腹股沟斜疝 35例 ,双侧腹股沟斜疝5例 ,均为平诊入院。入院时无发热、咳嗽 ,大小便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 40例 ,男 35例 ,女 5例 ,年龄 1 9~ 62岁 ,平均 46.0岁 ;对照组40例 ,男 33例 ,女 7例 ,年龄 1 6~ 57岁 ,平均 41 .0岁。两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 Bassini修补术。两组病人…  相似文献   

2.
腹股沟斜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为改善术后病人常规卧位的不适和术后并发症,笔者于2002~2005年对40例腹股沟斜疝术后病人取半卧位,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腹股沟斜疝病人,其中右侧腹股沟斜疝40例,左侧腹股沟斜疝病人35例,双侧腹股沟斜疝病人5例,均为平诊入院。入院时无发热、咳嗽,大小便正常。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19~62岁,平均46岁;对照组40例,男33例,女7例,年龄16~57岁,平均41岁。两组病人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Bassini修补术,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情、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不同心律、不同类型二尖瓣病变患者手术前、后左心房几何形态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影响二尖瓣置换术后患者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同一医疗组施行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215例,其中男52例、女163例,年龄(40.58±10.54)岁,所用瓣膜均为St.Jude Medical机械瓣膜。按照术前二尖瓣病变类型及心律情况进行分组: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组54例,其中男13例、女41例,年龄(39.31±9.46)岁;二尖瓣狭窄伴心房颤动组56例,其中男14例、女42例,年龄(41.12±10.72)岁;二尖瓣反流伴窦性心律组52例,其中男12例、女40例,年龄(39.71±10.09)岁;二尖瓣反流伴心房颤动组53例,其中男13例、女40例,年龄(40.19±11.87)岁。所有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前及术后2年均行左心房几何构型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面积(LAA)、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价左心房重构及重构的逆转情况。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5例,肺部感染6例,均经相应的治疗治愈出院。二尖瓣狭窄患者LAVi小于二尖瓣反流患者(P0.05),伴窦性心律的二尖瓣病变患者其LAVi则低于伴心房颤动的二尖瓣病变患者(P0.05);二尖瓣机械瓣置换术后2年,二尖瓣反流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二尖瓣狭窄患者(P0.05),窦性心律患者左心房重构的逆转程度高于心房颤动患者(P0.05)。结论年龄、心房颤动、术前左心房容积、二尖瓣反流、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是影响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左心房重构逆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76例Ⅲ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8例。研究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51~78岁,平均(63.45±2.79)岁。对照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2~76岁,平均(63.41±2.84)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术后静脉病人自控镇痛的量效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旨在观察曲马多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量效关系,以筛选出不同年龄组病人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资料与方法选择择期胃、肠道手术病人,ASAⅠ~Ⅱ级,术前检查无心、肺、肝、肾功能异常。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青年组):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1.8±6.4)岁,男34例,女26例。B组(中年组):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52.1±4.9)岁,男31例,女29例。C组(老年组):年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GK双叶机械瓣应用于二尖瓣置换术近中期的机械功能。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以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为主要病变的20例患者。其中10例应用GK双叶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GK组),男5例、女5例,年龄40~69(56.4±8.9)岁;另10例应用Medtronic Open Pivot机械瓣行二尖瓣置换术(Medtronic组),男4例、女6例,年龄30~69(50.2±8.0)岁。比较两组术前基础资料、术中及术后资料。术后3年通过心脏CT血管造影评价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和瓣叶开放角度,经胸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术后死亡,无瓣周漏、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及二次开胸止血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3年随访资料显示,术后近中期的机械瓣膜功能无明显差异,未见血栓形成及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心脏CT血管造影及心脏彩超检查示两组患者人工机械瓣膜的在体形态良好。结论二尖瓣置换术后3年GK双叶机械瓣膜具有良好的机械瓣膜功能,与Medtronic双叶机械瓣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7.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0月我院行胃癌术后化疗患者40例,均经病理证实。4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46.4±8.23)岁。对照组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平均年龄(65.3±8.14)岁。1.2治疗方法观察组在手术2周后采用5-氟尿嘧啶750  相似文献   

8.
我院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行急诊瓣膜置换术 8例 ,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本组 8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2 1~ 46岁 ,平均36岁。感染性心内膜炎 4例 ,其中主动脉瓣病变 3例 ,二尖瓣病变 1例 ;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左心房血栓脱落嵌顿二尖瓣 1例 ;左心房粘液瘤 (瘤蒂来源于二尖瓣小瓣根部 )阻塞二尖瓣 1例 ;二尖瓣置换术后人工金属瓣叶脱落入腹主动脉 1例 ;二尖瓣转换术后瓣周漏 1例。 ( 2 )手术方法 :7例在入院后 2 4~ 70h内手术 ,1例人工金属二尖瓣叶脱落患者入院后1h手术。 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在持续高热血…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1月,我们以理脊通脉手法配合改良卧位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男40例,女38例;年龄28~65岁,平均44.5岁;均有长期伏案史,其中16例有颈部损伤史。所有病例以治疗先后为序号,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28~65岁,平均46.5岁;病程4d~6年,平均2.5年。对照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30~60岁,平均43.3岁;病程15d~8年,平均3年。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及术前症状、体征评分经χ2或t检验(P>0…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1月~2016年10月,我科采用剪刀位与单腿截石位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笔者比较两种体位的各项指标,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80例,男28例,女52例,年龄60~89岁。按术中不同体位分为两组:(1)剪刀位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1~89岁。左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行二尖瓣置换术时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对二尖瓣狭窄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围术期影响及其临床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因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而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或不联合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组1),26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时未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组2)。组1中,男4例、女14例,年龄43~67(55.67±7.56)岁;组2中,男6例、女20例,年龄40~72(54.81±8.81)岁。收集这些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前超声结果、手术方式、围术期情况、术后3个月复查时超声及心电图结果,分析双极射频消融术对相关患者的围术期影响及其临床近期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7),组1患者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P=0.001)及体外循环时间(P=0.006)较组2长,两组术后住ICU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0)。围手术期无患者死亡,组1中1例患者因胸腔引流液过多而二次开胸止血。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及心电图,组1中16例患者恢复窦性心率,组2中2例患者恢复窦性心率。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量,肺动脉收缩压变化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变化量,左房径(LAD)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二尖瓣狭窄合并房颤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不增加手术风险,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成功率较高,但对心脏术后近期结构及功能的恢复无明显积极或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置换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93例单纯二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辅助下二尖瓣置换术(腔镜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57.43±5.65)岁;同期常规开胸二尖瓣置换术(开胸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56.40±6.32)岁。比较两组临床结果。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两组术后1周、3个月及1年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组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开胸组比较,腔镜组并发症减少,切口长度明显缩短[(5.23±1.36)cm vs.(18.21±3.89)cm],术中输血量[(1.75±0.25)U vs.(3.15±1.50)U]、术后胸腔引流量[(202.34±12.12)ml vs.(412.32±21.56)ml]及疼痛评分明显降低(1.26±0.86 vs.3.01±1.13),术后住院时间[(8.20±2.36)d vs.(12.10±3.26)d]及术后ICU监护时间[(16.53±5.16)h vs.(23.10±6.02)h]明显缩短。结论腔镜组患者术后恢复快于常规手术组、切口较常规手术组短。电视胸腔镜下二尖瓣置换术可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3月~2017年3月,我科采用经皮空心钉固定与切开张力带固定治疗40例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0~58岁。患者均为闭合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5 d。按照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1)经皮空心钉固定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0~58岁;(2)切开张力带固定组,  相似文献   

14.
中度低温含血停跳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7年4月~1998年5月在40例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中度低温含血停跳液持续灌注心肌保护方法,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观察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58岁,体重12~76kg。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12例,法乐氏四联症9例,法乐氏三联症2例,冠状动脉瘘1例,单心室1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5例。心功能Ⅲ级10例,Ⅳ级4例。为比较疗效,另将用冷晶体停跳液间断灌注法保护心肌的40例患者作为冷晶组。两组的年龄、体重、病种、体外循环时间有可比性。心肌保护方法 两组均采用中度低温(22~27℃)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 UBE)与单通道内镜(uniportal endoscopy, UE)下单侧椎板切开双侧减压(unilateral laminotomy for bilateral decompression, ULBD)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通过UBE或UE进行ULBD治疗的82例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资料, 男36例、女46例;年龄(63.3±7.5)岁(范围47~81岁)。UBE组42例, 男20例、女22例, 年龄(63.2±7.6)岁(范围47~81岁);UE组40例, 男16例、女24例, 年龄(63.5±7.5)岁(范围48~80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术前、术后第1天、7天、1个月和6个月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相似文献   

16.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4月我科共行半阻断升主动脉心内直视手术 92例 ,全部恢复顺利 ,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与方法本组共 92例 ,男 5 2例 ,女 4 0例。年龄 1~ 4 4岁 ,平均年龄 11.0± 3.5岁。先天性心脏病畸形纠治术 80例 ,二尖瓣成形术 (MVP) 9例 ,二尖瓣置换术 (MVR) 3例  相似文献   

17.
正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9月—2019年7月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0~78岁,平均(44.86±3.42)岁。实验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0~77岁,平均(44.85±3.40)岁。两组各项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主要内容包括:多以T管引流术以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方式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我院2004年1月—2011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颈椎病8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18~66岁,平均48岁。病程2d~20年,平均4.5年。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22~69岁,平均51岁。病程12h~25年,平均4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肿瘤坏死因子 (TN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测定 ,客观评价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与中低温心脏停跳心内直视术 2种术式的心肌保护效果。1.临床资料及方法 :(1)临床资料 :自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12月 ,随机将2 0例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病变患者分为停跳组及不停跳组 ,每组 10例。停跳组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1 2±9 6 )岁 ;心功能NYHAⅡ级 2例、Ⅲ级 5例、Ⅳ级 2例 ;主动脉阻断时间 (44 3±16 7)min。不停跳组 :男 3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0 8± 11 5 )岁 ;心功能Ⅱ级 2例、Ⅲ级 6例、Ⅳ级 2例 ;上、下…  相似文献   

20.
改良二尖瓣成形术治疗小儿二尖瓣反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改良二尖瓣成形术在小儿二尖瓣反流中的治疗经验。方法 1999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小二尖瓣中、重度反流行改良二尖瓣成形术患儿106例。全组男69例,女37例;年龄0.4~8.5岁,平均(3.7±1.8)岁;体重6.6 ~52.0 kg,平均(10.0±3.5)kg。术前超声评估左心室功能。按年龄分为3组:<6个月16例;6个月到2岁51例;2岁到8.5岁39例。另有7例合并二尖瓣狭窄,根据术前血流动力学、功能状况和解剖结构分别采用取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 死亡3例(2.8%),其中2例为术后二尖瓣反流加重严重影响心功能,1例为合并难以纠治的肺高压。其他患儿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小儿二尖瓣反流行成形术可行,术后早期效果良好,瓣膜发育尚可,再手术率相对较低。对小儿二尖瓣反流早期干预可以减少瓣膜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