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蛋白激酶CK2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研究蛋白质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氮酸蛋白激酶,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信号的传导和加工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本文筒述了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研究蛋白激酶CK2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酵母双杂交系统(yeast two hybrid system)是Stanley Fields等提出并建立的一种直接于细胞内检测蛋白一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遗传学方法,其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够在酵母这种繁殖迅速、遗传背景清楚且操作简便的体系中研究真核细胞的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通过cDNA文库的筛选可以直接找到与未知蛋白质相互作用的DNA序列。酵母双杂交系统作为发现和研究在活细胞体内的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技术平台,广泛地应用于真核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细胞粘合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细胞周期与分化、反式因子的鉴定与分离等诸多领域的基础研究。随着这个方法的广泛应用,在原有酵母双杂交体系上发展了大量的衍生系统:单杂交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三杂交系统。本文就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及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酵母菌基础上的遗传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克隆与已知蛋白相关的未知新基因。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网络性联系与调节。  相似文献   

4.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发展与细胞信号转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酵母双杂交系统是一种建立在酵母菌基础上的遗传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克隆与已知蛋白相关的未知新基因。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能较全面真实地反映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网络性联系与调节。  相似文献   

5.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范围已扩展到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RNA以及蛋白与其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传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衍生体系包括 :单杂交、三杂交和逆向双杂交等。本文拟对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应用范围巳扩展到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DNA、蛋白质与RNA以及蛋白与其它小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于传统酵母双杂交系统的衍生体系包括:单杂交、三杂交和逆向双杂交等。本文拟对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应用发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 /苏氨酸蛋白激酶 ,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一种重要分子 ,通过对底物的磷酸化而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信号的转导和加工、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针对CK2的抑制剂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CK2的抑制剂在探讨CK2的作用机制及在治疗某些类型的肿瘤和促进细胞凋亡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一种重要分子,通过对底物的磷酸化而在细胞增殖和分化、信号的转导和加工、细胞凋亡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针对CK2的抑制剂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CK2的抑制剂在探讨CK2的作用机制及在治疗某些类型的肿瘤和促进细胞凋亡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蛋白激酶CK2的抑制剂的研究及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保守的蛋白激酶,底物众多,功能广泛。应激发生直至细胞损伤修复的全过程,是一个多因子、多环节的系统。CK2在其中许多条信号通路上都起到关键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由两个催化亚基(α和/或α′)和两个调节亚基β组成,参与了一系列细胞生理功能的过程。CK2与补体系统中的某些成分C1r、C3、C9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影响补体系统在杀灭、溶解细胞以及吸引吞噬细胞、调节吞噬作用等方面的生理功能。该文就近年来有关CK2对补体系统成分进行磷酸化的作用及其对补体生理功能方面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蛋白质组学是在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对机体、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和功能模式进行研究。蛋白激酶CK2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在细胞功能调节中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正应用于CK2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2.
酵母双杂交技术是一种建立在酵母菌基础上的遗传学分析方法,主要用于检测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及克隆与巳知蛋白相关的未知新基因。在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细胞信号转导研究中,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能较全面地反映细胞内信号蛋白的网络性联系与调节。  相似文献   

13.
蛋白激酶CK2是由2个催化亚基(α或α'亚基)与2个调节亚基(β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其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蛋白激酶CK2的过度表达与高度激活与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抑制蛋白激酶CK2的表达可能为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笔者现就蛋白激酶CK2在白血病中的相关发病机制及意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贯穿了整个生命过程。酵母双杂交技术作为活细胞内检测蛋白质相互作用最有力的分析方法,在疾病发病机制、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和新药筛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应用潜力。本组围绕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特点,简述了其在药物作用靶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5.
蛋白激酶CK2与HIV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CK2与HIV-1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可在HIV-1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K2的抑制剂可能在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抗HIV-1效应。  相似文献   

16.
蛋白激酶CK2与HIV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的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非依赖性丝/苏氨酸蛋白激酶。CK2与HIV-1的关系十分密切,它可在HIV-1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K2的抑制剂可能在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抗HIV-1效应。  相似文献   

17.
酵母双杂交技术的影响因素及其实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研究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以大T抗原和P5 3为阳性对照 ,建立酵母双杂交实验系统。方法 通过比较共转化、顺序转化和交配实验三种方法的优劣 ,分析了影响酵母转化效率的因素 ,与此同时还分析了酵母体内 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 结果 ①顺序转化比共转化转化效率高 ;②质粒纯度是影响酵母转化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 ,与经典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相比 ,试剂盒提取质粒的转化效率明显高 ;③PEG浓度对转化效率也有一定影响 ;④β 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能够区分蛋白质分子间的强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 ,实验结果更可靠。结论 在此基础上 ,我们提出了一种共转化与交配实验有机结合的有效的酵母双杂交新实验策略 ,并将之成功运用于筛选NGAL(neutrophil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 ,NGAL)相互作用蛋白实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K2-β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细胞(SACC-LM)中的表达及其与肺转移的关系。方法利用Western印迹对蛋白激酶CK2-β在SACC-LM和SACC-83细胞核及细胞质中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采用RT-PCR方法检测蛋白激酶CK2-β被不同浓度抑制剂(DRB)处理后nm23-H1的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ACC-83细胞相比,SACC-LM细胞中蛋白激酶CK2-β具有较高的表达;在SACC-LM细胞中,其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高于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并且随着蛋白激酶CK2-β被抑制程度的提高,nm23-H1的表达增加。结论蛋白激酶CK2-β的表达与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的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王霞  李萍 《华西医学》2006,21(2):306-307
目的构建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GR)各个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系统,以研究不同结构域在糖皮质激素非基因组效应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扩增GR各个结构域基因片段,酶切回收,将其连接至酵母双杂交系统诱饵蛋白质粒载体pGADT7,构建重组质粒pGADT7-GRAB,pGADT7-GRCD,pGADT7-GRC,pGADT7-GRD,pGADT7-GREF,并经鉴定,测序,体外转录,翻译等方法验证。结果RT-PCR扩增的各GR结构域基因片段电泳后,大小正确,酶切回收后,与质粒pGADT7过夜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挑选重组质粒,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GR序列比对完全正确。重组质粒经体外转录、翻译试验方法证实重组质粒中的GR基因片段能够正确合成各个GR结构域蛋白。结论构建大鼠糖皮质激素受体结构域酵母双杂交系统重组质粒,为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在非基因组效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和验证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研究RARα-V的作用靶点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 构建诱饵质粒pGBKT7-RARα-V,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从K562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RARα-V相互作用蛋白的基因序列,并通过酵母回转试验与GST pull-down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诱饵质粒,且没有毒性、渗漏和自激活现象;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到16个能与RARα-V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经酵母回转试验得到8个阳性克隆;并经GST pull-down技术在体外验证了RARα-V与JTV-1蛋白的相互作用.结论 在细胞内RARα-V与多种蛋白有相互作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这些蛋白相互作用所致的生物学功能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