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参照人白细胞α- IFN制备方法 ,采用改良法制备犬白细胞 α- IFN,并加入合适的添加剂 (主要是一些具免疫原性的免疫原料 ) ,制成针对治疗狂犬病及其常见的消化疾病的“安徽灵注射液”。注射小鼠、豚鼠试验其安全性 ,并采用随机治疗试验测定其疗效。结果表明 ,通过此法制备的犬粗制干扰素共 7次 ,11个批号 ,其中 6个批号效价在 90 0 0×以上 (最高达 12 80 0× ) ;其余效价在 2 0 0 0×以上。无菌、余毒实验 ,体外实验动物注射未出现异常 ,均合格。随机治疗试验表明该产品能治疗体征明显的消化疾病安徽灵注射液(犬专用)的研制及初步应…  相似文献   

2.
为预防及治疗猪病毒性传染性疾病 ,用新城疫鸡瘟病毒 (NDV)为诱生剂 ,生产猪白细胞干扰素。方法 :取猪新鲜抗凝全血 ,无菌留取灰黄层 ,加入 NDV诱导离心后即得粗制干扰素。留样分别作无菌试验、余毒试验及安全检验 ,并以微量法滴定干扰素效价。结果 :获得了高产量干扰素 ,效价约为 10 2 4 0 u/ ml,无菌试验、余毒试验均阴性 ,动物体内注射后均健康存活 ,无不良反应。临床试用表明 ,传染性腹泻患猪经干扰素单独治疗后的痊愈率明显高于未经干扰素治疗的对照组。结论 :本试验能成功诱导出高效价猪白细胞干扰素 ,无毒副作用 ,对猪病毒性传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羊栖菜岩藻聚糖硫酸酯、珠母贝糖胺聚糖、乌贼墨肽聚糖等粉剂和注射液的免疫增强作用。方法:分别用3种多糖的粉剂和注射液饲喂和注射试验鸡。经鸡新城疫(ND)油乳剂疫苗免疫后,在第7、14、21天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J8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NDHI抗体效价。结果:在饲喂多糖实验中,免疫后14d,肽聚糖组、岩藻聚糖组鸡ND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21d,岩藻聚糖组鸡ND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注射多糖实验中,疫苗免疫后14、21d,岩藻聚糖50mg/妇体质量组NDHI抗体效价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后7、14、21d,岩藻聚糖100mg/kg体质量组NDHI抗体效价显著、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饲喂和注射实验显示,在3种多糖中,岩藻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且起效较快,维持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4.
<正> 1976年美国H.B.Greenherg报告用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用药后可使HBC抗原效价、HBS抗原效价,DNA聚合酶活性降低及e抗原转阴的事实,引起世界很大的反响。金泽大学第一内科经腹腔镜、肝活组织检查HBS抗原阳性确诊为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的5例住院病人,用人白细胞干扰素进行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5.
在病毒诱生人脐血干扰素的过程中,不论在 NDV 吸附、诱导的同时或在生产时加入5mMCaCl_2 都可使干扰素效价提高3—4倍;在吸附、诱导和生产时都加入,亦产生高效价干扰素。5mMCaCl_2 增强干扰素的效果比部分纯化干扰素(P-IFN)的启动作用显著.10mMCaCl_2 在病毒吸附诱导的同时加入亦有一定的刺激怍用,而在生产时加入则出现抑制现象.CaCl_2 有促进溶血的作用,在干扰素酸化、中性化和冻化过程中尚有促进蛋白沉淀的作用。低速离心可除去沉淀下来的血红蛋白等物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方法 :将 69例随机分为五组 ,分别予羟基脲 (1~ 3 g/d)联合 α-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每周 2~ 3次 ,肌肉注射 ;或联合γ-干扰素 1 0 0万单位 ,隔月 1次 ,肌注 ;或联合 α-干扰素 3 0 0万单位及 γ-干扰素 1 0 0万单位 ,用法同前 ;或联合高三尖杉酯碱 2 mg加入生理盐水 5 0 0 ml中静脉滴注 ,每周 1~ 2次 ,累计平均 65 mg;化疗组采用DA方案。结果 :羟基脲合用 α、γ-干扰素疗效最好 ,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下降最明显 (P<0 .0 5 ) ,在减少巨核细胞数量、改善骨髓纤维化和 Bcr/ab L融合基因方面均优于其他治疗组 (P<0 .0 5 )。结论 :α、γ-干扰素联合羟基脲三者合用适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对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干扰素 (IFN)诱生的影响。方法 应用IL - 2 2万单位静脉滴注治疗CHB ,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HBV -M和IFN。结果 实验组IFN定量 >30pg ml 16例 (6 9.5 % ) ,对照 2例 (8.7% ) ,两组差异显著 (x2 =17.9,p <0 .0 1)。结论 IL - 2能诱导CHB产生干扰素  相似文献   

8.
<正> 自从 Greenberg 等的报告以来,对乙型肝炎的干扰素疗法引起重视。可是作为肝炎病的基础,患者血清中干扰素的动态,所知甚少。作者在肝炎患者中测定了干扰素的效价,以探讨这种病态和病程的关系。对象和方法:把病毒引起的肝病50例作为对象。用空斑减少法测定干扰素的效价,有些病例则合并应用细胞病变抑制法,以确定其效价。空斑减少法,以羊膜细胞作成单层细胞培养,试验时,先吸除培养液,把阶段稀释的血清加入其中,在37℃的冰箱里20小时,并在5%二氧化碳中进行培养,然后加入50~100 P、F、U(空斑形成单位)培养1~2小时,使 V S V(水泡性口腔炎病毒)吸附在细胞上,然后用营养琼脂复盖其上,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α-干扰素对人肝细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灶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微血管密度 (MVD)的影响。 方法 将 2 0只荷瘤裸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 :(1)对照组 ;(2 )α-干扰素治疗组。用药 1个月后切除瘤灶 ,称瘤重、鼠重 ,并计算α-干扰素的抑瘤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VEGF、b FGF的表达和 MVD(用抗 F 多抗标记血管内皮 )。 结果 用药 1个月后两组瘤重分别为2 .76± 0 .4 0 g,2 .2 2± 0 .36 g(t=3.2 0 ,P=0 .0 0 5 ) ,α-干扰素抑瘤率为 2 0 %。对照组和α-干扰素治疗组的肿瘤灶VE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9/ 10 ,3/ 10 (χ2 =7.5 0 ,P=0 .0 0 6 ) ;b FGF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 10 ,2 / 10 (χ2 =7.2 0 ,P= 0 .0 0 7) ;两组肿瘤灶的 MVD分别为 9.0 0± 2 .79/高倍视野 ,6 .0 0± 2 .12 /高倍视野 (t=2 .71,P=0 .0 14 )。 结论 α-干扰素可抑制人肝细胞癌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肿瘤灶 VEGF和 b FGF的生成 ,减少肿瘤灶内的 MVD。α-干扰素抑制肿瘤血管形成是其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制备和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人白细胞干扰素的制备与纯化技术,并作了某些改进。①诱生干扰素方面,用去酚红Earle液低速离心去除剩余红细胞;用NDV-F株代替仙台病毒作诱生剂,粗制干扰素滴度平均达15,000单位/毫升。②KCNS-乙醇法纯化干扰素方面,省略粗制干扰素的酸处理步骤,乙醇溶解KCNS沉淀的干扰素时pH值控制在3.5~4.5,然后用pH5.0,5.6的酸性乙醇分级去除杂蛋白。本法可使干扰素提纯约600倍,比活性10~6位/毫克蛋白,回收率62%。本法也适用人脐血干扰素的纯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狂犬病疫苗接种对机体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中和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Ⅱ级以下狂犬病暴露人群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疫苗组50例,单用狂犬疫苗2.5 U,常规免疫程序接种;胸腺肽组50例,给予50 mg单剂量肌肉注射+狂犬疫苗2.5 U,常规免疫程序接种。在注射前(D0)、注射7 d(D7)、注射6个月(M6)、注射12个月(M12)测定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及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注射7 d、注射6个月、注射12个月测定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两组间无差异;胸腺肽组在注射后7 d白细胞介素-2水平和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疫苗组(P<0.05);胸腺肽组在注射后7 d中和抗体产生量高于疫苗组(P<0.05)。结论:加用胸腺肽组注射后7 d中和抗体水平高于单用疫苗组,但6个月和12个月的抗体含量没有差异;两组接种后体内白细胞介素-2和γ-干扰素水平皆增高,白细胞介素-2增加的程度和抗体的产生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α-1胸腺肽与α-2b干扰素联合治疗慢性乙肝患儿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阿曼  童美珍 《海南医学》2004,15(11):44-45
目的 评估α -1胸腺肽与α -2b干扰素联合应用在慢性乙肝患儿中的疗效。方法 实验分两组 :INF组 :给 3 0名乙肝患儿皮下注射α -2b干扰素 3 0 0万单位 次 ,每周 3次 ,共 12个月 ;INF Tα1 组 :给 3 0名患儿Tα1 1.6mg 次 ,皮下注射 6个月 INF治疗 12个月。结果 治疗结束时 ,INF组和联合治疗组的HBeAg的转阴率分别为3 3 .0 %和 60 .0 % (p <0 .0 5 ) ;HBVDNA的转阴率分别为 40 .0 %和 67.0 % ;(p <0 .0 5 ) ;ALT的复常率为 67.0 %和 73 .0 % ;TSB的复常率分别为 70 .0 %和 77.0 % (p >0 .0 5 )。结论 α -1胸腺肽与α -2b干扰素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慢性乙肝患儿HBeAg、HBVDNA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尿激酶现收载于《中国药典》2 0 0 0年版二部 ,规定的检查项目是用家兔法进行热原检查。根据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具有快速、灵敏、简便等优点 ,本文通过实验 ,探讨以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取代热原检查法检测注射用尿激酶的可行性。1 实验材料鲎试剂 ,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标示灵敏度0 5Eu .ml-1,批号 :0 0 0 92 3,0 10 330 4 ,0 10 5 2 4 1。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 ,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 ,效价0 5Eu .支-1,批号 :0 10 12 1D ,0 0 12 0 4 0 ;浙江中美生物有限公司 ,效价 0 5Eu .支 -1,批号 :990 2 2 0。注射用尿激酶 ,北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肝炎患者应用干扰素治疗后血象变化,探讨血象变化规律.方法 比较应用干扰素患者的0、1、2、3、4、8、12、24周静脉血血象变化,其中应用α-2b干扰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3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2例,应用聚乙二醇α-2b干扰素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0例.结摹干扰素治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均有减少,白细胞与血小板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于第2~3周降至最低点,经过干扰素的减量或延长间歇期,一周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明显上升,注射第24周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值仍低于治疗前水平.结论应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对血液系统有明显影响,白细胞、血小板的降低在第2~3周最明显,经过减量注射或延长间歇期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5.
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缓解期患者 2 0例 ,男 16例 ,女 4例 ,平均年龄 41.3(2 7~ 5 8)岁 ,AL T<5 0 U/ L,口服泼尼松 30mg/ d3周 ,15 mg/ d1周 ,此后停服泼尼松 1周 ,用干扰素 - 2 α30 0万 U/ 2 d,持续 6个月。泼尼松及干扰素治疗前测定 Hbs Ag、Hbe Ag、Hbc Ab及周围血白细胞 GR结合容量、血浆皮质醇浓度 ,周围血 T淋巴细胞 CD3、CD4、CD8;疾病对照组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患者 2 0例 ,男 18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40 .5 (2 5~ 5 9)岁 ,AL T>5 0 U/ L,用干扰素 - 2 α30 0万 U/ 2 d持续 6个月 ;正常对照组 2 0…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集43例孕妇的羊水和其中17例孕妇的血清,以及另5例非孕妇的血清,按常规法测定其干扰素的效价。结果:①43例孕妇中39例血清HBsAg、HBeAg阴性者羊水中除1例外均可测得不同效价的α干扰素;4例血清HBsAg、HBeAg阳性者其羊水干扰素效价均较前者为高。④17例孕妇的血清中.除2例外其余15例均可测得不同效价的干扰素。③5例非孕妇的血清未能测到干扰素。本实验结果亦支持以前资料的发现与推论,即孕妇羊水中α干扰素的存在可能是妊娠期某种特定基因的产物。而非由于潜伏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并发睾丸炎 (简称流腮并睾丸炎 )的疗效。方法 将 5 2例病人 ,分为干扰素组 32例 ,肌注干扰素 5 0 0 0IU/kg ,每天 1次 ,连用 5天 ;病毒唑组 2 0例 ,病毒唑 15~ 30mg/kg ,加入 5 %葡萄糖2 0 0ml静滴 ,每天 1次 ,连用 5天 ,治疗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干扰素组和病毒唑组的退热时间 ,腮腺肿痛消退时间、睾丸肿痛消退时间 ,前者分别为 2 6 1± 0 .80、2 40± 0 .80、3.0 0± 0 .70天 ,后者分别为 3.2 1± 0 .70、3.0 8± 0 .91、4.2 0± 0 .6 0天 ,两者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干扰素的疗效明显优于病毒唑。  相似文献   

18.
用硫氰酸钾盐析法二次纯化人脐血干扰索,获得部分纯化干扰素(P-IFN)。抗病毒活性比粗制干扰素提高50倍左右,比活性为10~5单位毫克蛋白~(-1)。回收率约为37%,在纯化过程中损失较多。为了减少损失,除在操作过程中注意保冷外,并采取勤换透析液、缩短透析时间,用纤维素微孔滤膜代替蔡氏滤器,作了一些小的改进。经上进方法处理的P-IFN,效价无明显影响。用低浓度(1~3×10~4单位毫升~(-1))的P-IFN,局部注射球结膜下或浅眶内,治疗疱疹性角膜炎28例,治愈好转率为92.9%,尤以上皮型疗效最佳,治愈率为100%。此种方法具有疗效高、反应小、干扰素用量少等优点,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9.
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α -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α -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并与同期使用胸腺肽组作对照观察。结果 应用α - 2b干扰素治疗 3个月、6个月治疗后、1a时其HBeAg转阴率分别为 33.33%、6 0 .6 1%、48.48% ;HBVDNA转阴率分别为 2 7.2 7%、5 7.5 8%、45 .45 %。结论 α- 2b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近、远期均显示了较好疗效 ,且疗效与疗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们报道过仙台病毒感染大鼠的肺脏中存在某种因子,可以抑制正常淋巴细胞的致有丝分裂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因子与I型干扰素(IFN)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和生物特性。该因子在pH2时稳定,不能透析,80,000g离心不能使之沉淀,对热具有稳定性,但胰旦白酶消化可使之失活。肺制备物的抗病毒活性(以I型干扰素标准尺度表示)不能从致有丝分裂的抑制活性中分离出来。用粗制的大鼠成纤维细胞或白细胞干扰素处理正常大鼠淋巴细胞引起刀豆素 A(ConA)刺激的致有丝分裂作用降低43%和40%。而来自仙台病毒感染大鼠的肺组织匀浆引起致有丝分裂作用的下降达90%。这个差异可认为是所用粗制干扰素的数量或干扰素分子种类的不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