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0 毫秒
1.
目的:总结脑卒中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性昏迷)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14例卒中后高渗性昏迷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8例,脑梗死6例。入院时意识障碍5例,6例血糖为6.3~10.6mmol/L,余生化检查正常。入院后第5~9天出现高渗性昏迷,血糖36.2±5.2mmol/L,血钠136~165mmol/L。7例血浆渗透压344±396mOsm/kgH2O,余7例红细胞压积由33%~36%渐增至44%~49%。经处理后,8例意识转为清晰,血糖降至6.5mmol/L以下,水电解质紊乱纠正,肾功能正常;6例死亡。结论:卒中后高渗性昏迷与卒中严重程度,水电解质紊乱、渗透压的增高程度及脑血管调节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脑卒中并发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hy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的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36例HNDC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6例HNDC中有17例,因为得到及时确诊,迅速补充液体,扩充血容量,最终抢救成功出院。有19例因认识疾病不足而死亡。结论 脑卒中患者如意识障碍加重,且有严重脱水症状与体征应怀疑并发HNDC,应检查血糖、血钠及血浆渗透压,以便作出及时诊断和处理。  相似文献   

3.
党卫红 《中外医疗》2011,30(2):121-12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高渗性昏迷临床特征。方法回顾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并高渗性昏迷34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34例急性脑卒中并高渗性昏迷经积极补液、控制血糖、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及原发疾病治疗,13例死亡,病死率38.23%;29例血糖、血浆渗透压、血钠、血钾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卒中并高渗性昏迷是临床上急危重症,熟悉本病的特征,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合理进行补液,控制血糖,控制血钠、血钾,降低血浆渗透压,并主要原发疾病治疗,以达到控制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 1 992年~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的 1 9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9例中 1 4例 1~ 6d内血浆渗透压恢复正常 ,9d内治愈 ,治愈率 73 .68% ,死亡 5例 ,病死率 2 6 .32 %。结论 准确估计失水量 ,合理补液 ,持续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是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并发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已见报道[1,2],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为探讨其发生与糖尿病的关系,现收集我院1995年1月~1997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脑血栓病例,对其血浆渗透压变化进行观察,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糖尿病合并脑血栓(患病组)共29例,其中男9例,女20例,年龄58~80岁;无糖尿病的脑血栓组作为对照(对照组)共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8~83岁。两组患者入院时均神志清楚,l例患者发生高热、昏迷,血浆渗透压明显变化,于起病后16天死亡。1.2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2~3天内测空腹血糖、血清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Ⅱ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老年Ⅱ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病史及实验室数据并进行总结。分析100例老年Ⅱ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临床特点、高渗性昏迷诱发因素及实验室指标。结果高血压、高血浆渗透压及高血钠在患者中的表现最高,与其他项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激状态为老年Ⅱ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首要诱发因素,与其他项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100例中29例痊愈出院,68例经抢救治疗病情好转,3例死亡,病死率为3%。结论通过分析老年Ⅱ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特点,可以更高的帮助临床医生认识该疾病,提高重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发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的治疗措施.方法 通过微量泵输入胰岛素、胃管内补充低渗无糖溶液等方法进行治疗;早期动态监测血糖、血钠及血浆渗透压.结果 12例患者治疗后4~24h清醒9例,其中5例治愈,4例好转;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预防并合理治疗,能降低脑卒中合并糖尿病高渗非酮症昏迷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分析各例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护理手段及治疗方法。结果:高渗性昏迷患者入院时、出院血糖、渗透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护理上要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准确使用胰岛素,合理输液,加强基础护理,注意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是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重度脱水,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常被诱发因素或并发症所掩盖,发病年龄多>60岁,发病前无明确糖尿病史者可达45%[1],极易造成误诊。现对我院1990~2004年误诊的13例高渗性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误诊原因。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患者中男8例,女5例。年龄26~76岁,平均58.4岁。均为本院住院患者,因非糖尿病入院。其中6例入院时无糖尿病史,伴有高血压史者8例,冠心病史者4例,腔隙性脑梗死者3例。1.2诱因及临床表现感染7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炎2例,肺炎3例…  相似文献   

10.
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病率高、病情重、症状表现特殊,临床易漏诊、误诊。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高对这类患者的诊疗水平,现将我们处理的28例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患者28例(男16,女12),年龄60~88岁(平均67.3岁)。21例有1~29年的糖尿病史,7例因肺部感染检查才发现糖尿病,其中4例以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就诊。28例中,院外感染16例,其中6例诱发了高渗性无酮症性昏迷,3例诱发了酮症酸中毒昏迷;院内感染12例,其中8例系发生高渗性无酮症性昏迷后并发肺部感染(高渗性昏迷的诱因为  相似文献   

11.
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简称高渗性昏迷),是糖尿病急性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本文重点对治疗中补液不当发生脑水肿的原因进行分析及对预防胶水肿的发生提出一些见解。对诊断及其他综合治疗不赘述。本组24例高渗性昏迷的资料示,死亡9例中,有《例发生回水肿,占死亡数的444%。我们报道典型的2例加以分析,讨论。1典型病例例1:男,78岁。患糖尿病8年,意识障碍3天入院。入院时全身衰竭,血压11.2/6.6kPa,血糖33.9mmol/L(以后血生化mOsm/L略),血钠157,血钾4.9,BUN24.9,血浆有效渗透压357·7mosm/I。(血浆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与血浆渗透压水平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急性脑卒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住院时的血浆渗透压进行检测,并分析与血浆渗透压的相关因素和血浆渗透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合并各类疾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其中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患者血浆渗透压升高发生率明显高于合并其它疾病的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渗透压升高组预后与正常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死亡患者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存活患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渗透压水平与急性脑卒中死亡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渗透压升高是导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浆渗透压的测定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采用痰热清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重症脑卒中合并肺炎患者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脑卒中患者诊断符合文献标准,并经颅脑CT或MRI确诊,根据其症状、体征、胸部X线及CT、血常规和细菌培养结果证实均并发肺部感染,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年龄(66&#177;15)岁。脑梗死22例,脑出血8例,入院(4&#177;3)d并发肺部感染,有高血压病18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5&#177;14)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5例。入院后(4&#177;3)d并发肺部感染,高血压15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9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 ,多项研究证实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脑卒中形成和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引发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可直接影响微循环的血液流态和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本文对 6 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进行分组分析 ,以探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血浆粘稠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RBC-A)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 2 0 0 0年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 9例 ,其中男 44例 ,女 2 5例 ,年龄 37~ 77岁 ,平均 (6 1.6 9±7.16 )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2 4例 ,糖尿病史 18例 ,脑卒中病史 9例。 6 9例患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胃肠道联合静脉补液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12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给予胃肠道联合静脉补液并做好相关护理.结果 10例患者经24~48 h治疗后,血容量补足,血糖降至13.9 mmol/L以下,血浆渗透压正常,1例于72 h后纠正高渗状态,1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 做好补液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合理安排输液、保证胃管补液顺利进行,准确应用胰岛素、补钾、严密观察病情及监测是补液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低血糖症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见而又易被忽视的并发症 ,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我院近 5年共收治 36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 ,现将其发生原因及临床特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 ,男 2 5例 ,女 11例 ,年龄62~ 79岁 ,平均 68岁 ,全部病例有糖尿病史 4~ 2 1年 ,平均 12年 ,Ⅰ型糖尿病 3例 ,Ⅱ型糖尿病 33例 ,高血压病 2 0例 ,脑卒中 7例 ,糖尿病肾病 14例 ,糖尿病神经病变 11例 ,糖尿病视网膜出血 2例 ,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2例 ,胰岛素治疗 13例 ,口服降糖药物 2 3例。1 2 临床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型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增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濮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7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其中B-FABP增高患者40例,未增高患者38例,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影响B-FABP水平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ABP增高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高水平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ABP增高的保护因素(P均<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FABP增高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应重点关注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18.
消化道补水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向浓  陈赛语  王璐 《海南医学》2001,12(10):97-98
目的 探讨消化道补水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过程中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在传统治疗基础上 ,加胃管行消化道补水治疗 ,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血钠、血钾、血浆渗透压等各项指标。结果  12例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予消化道补水的有效治疗和护理 ,无一例死亡。结论 给予消化道补水治疗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是安全有效的 ,在治疗过程中强化护理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将42例高渗性非酮症高血糖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鼻饲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鼻饲组予以静脉补液联合胃肠道补液,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补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72h内,鼻饲组22例中19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对照组20例中11例血浆渗透压降至320mmol/L以下,两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及时鼻饲联合静脉补液扩容及小剂量胰岛素应用是抢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成功的关键,而全面、细微、精心的的护理是成功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魏立军 《当代医学》2012,(29):79-80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6例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患者入院后取第1次静脉血进行血糖、血钠、血钾测定,并计算有效血浆渗透压,采用补液、静点注射、补钾、补碱等措施,对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结果19例病情好转,7例死亡,死亡患者中,死于严重感染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者4例,死于脑水肿、脑疝者2例,死于心肌梗死合并心衰者1例.结论对于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应早期诊断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科学利用胰岛素来控制患者体内血糖含量,同时辅助维持酸碱平衡,控制疾病诱因,预防并发症并加大护理工作力度等有效工作,能够较为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