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 (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B7-H4和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肖向梅 《中外医疗》2010,29(26):36-36
目的 通过对28例HIV/ADIS实验室免疫功能分析,为综合防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策略与控制病情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HIV/ADIS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查体的健康者60名做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验室方法进行免疫球蛋白的测定.结果 HIV/AIDS住院病人免疫球蛋白JgG、IgM、IgA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别,AIDS组与ARC组则无呈著性差异.结论 本研究表明HIV/AIDS病人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显著,免疫功能严重下降,机会性感染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3.
NK细胞作为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HIV/SIV感染后的免疫机制及如何发挥抗病毒作用成为近几年艾滋病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中发现,伴随HIV/SIV的感染,NK细胞亚群比例发生改变同时伴有功能缺陷,这种变化与HIV/SIV慢性感染阶段病毒复制水平有显著相关性.并且由于归巢受体表达的改变引起NK细胞在HIV/SIV感染者体内不同组织间的重新分布.NK细胞表面的受体KIR3DL1和KIR3DS也表现出对HIV感染的抵抗作用.这些发现为我们进一步研究NK细胞的抗HIV/SIV病毒感染的免疫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4.
HIV/AIDS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近年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致病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方法:参阅新近公开发表的中外文献阐述了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结果: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由双链RNA、病毒核心蛋白及包膜组成,分为两种类型(HIV-1,HIV-2),绝大多数感染人体的是HIV-1。HIV通过病毒糖蛋白gP^120/gP^41与在被感染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同时表达的CD4和辅助受体进行识别,从而侵入细胞并损伤宿主的免疫系统,而宿主的免疫应答又不能清除HIV,最终发展成AIDS。结论:HIV感染最终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的损伤,进而发展成AIDS。本文就AIDS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TIGIT是一种在效应T细胞、Th细胞、CTL细胞、NK细胞以及Treg细胞上表达的有效免疫检查点蛋白。它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由一个细胞外免疫球蛋白可变区(IgV)、一个I型跨膜区和一个带有ITIM和Ig尾部酪氨酸(immuno-globulin tyrosine tail, ITT)样基序的细胞质尾部组成[1]。TIGIT可表达于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中,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在癌细胞上表达上调,抑制免疫监视。  相似文献   

6.
结核和艾滋病是当今无处可以幸免的两大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治愈结核的水平可以为防治艾滋病创造条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大量破坏CD4CF细胞造成免疫缺陷而促发结核病,结核肉芽肿内巨噬细胞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可促进HIV在T细胞内繁殖,加速HIV感染发展为艾滋病的过程。结核耐药有年龄分布特点,WHO报告芬兰1959年一1961年调查结果,年轻患者初始耐药类似于中老年患者。营养不良会使患者免疫功能受累,患者多有营养不良,表现在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和迟发型皮肤过敏试验多是阴性Ⅷ。进入老年期后由于免疫功能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及其他肺部和(或)全身疾病而促使隐匿的或陈旧的病灶复燃,甚至病情急转直下,发展很快。我科在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运用静脉人免疫球蛋白治疗肺结核2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免疫酪氨酸样抑制基序(TIGIT)表达水平与T细胞分化、凋亡分子分泌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8年8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传染病科确诊为HIV感染的患者80例作为HIV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2组外周血后测定PD-1、TIGIT基因表达水平、T细胞亚群的的数目、凋亡分子的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HIV组外周血中PD-L1及TIGITmRNA表达水平、Th2、Th9、Treg细胞的数目以及血清Fas、FasL、TNF-α、TRAIL的含量均明显升高(t/P=22.399/0.000、17.504/0.000、19.838/0.000、34.614/0.000、18.963/0.000、26.822/0.000、14.005/0.000、21.289/0.000、21.987/0.000),外周血Th1、Th17细胞的数目以及血清Bcl-2的含量均明显降低(t/P=27.206/0.000、16.579/0.000、23.095/0.000);HIV组外周血PD-L1及TIGIT mRNA表达水平与Th1、Th17细胞的数目以及Bcl-2的含量呈负相关(r=-0.623、-0.591、-0.657及-0.452、-0.524、-0.612,P均<0.05),与Th2、Th9、Treg细胞的数目以及FasL、Fas、TNF-α、TRAIL的含量呈正相关(r=0.475、0.563、0.608、0.498、0.632、0.574、0.538及0.475、0.551、0.561、0.494、0.601、0.526、0.583,P均<0.05)。结论 HIV感染者外周血PD-1、TIGIT的高表达能够影响CD4~+T细胞亚群的分化以及凋亡分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IGIT(T cell Ig and ITIM domain)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上的表达及其对CIK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离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体外诱导为CIK细胞,分别检测培养前的PBMC和培养第7、14天的CIK细胞的TIGIT表达.同时培养2组CIK细胞,实验组在常规CIK培养体系中加入TIGIT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封闭TIGIT的功能,对照组在常规培养CIK体系中加入鼠IgG1同型对照抗体,CFSE染色检测2组CIK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xin V/7-AAD凋亡试剂盒检测2组CIK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PBMC和CIK细胞均表达TIGIT,TIGIT表达的多少可能和细胞活化状态有关.实验组CIK细胞增殖指数较对照组升高7%,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封闭CIK细胞上的TIGIT可以扩大CIK细胞增殖,但不增加CIK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梅毒合并H1V感染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探讨梅毒对HIV感染者进行高效反转录抗病毒治疗(I-IAART)有效率的影响。方法:对41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及HIV单独感染患者进行HAART,分析梅毒对CD4^+T细胞计数与病毒载量的影响。结果:梅毒合并HIV感染,对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合并感染梅毒时,HIV感染者进行高效反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的有效率明显低于HIV单独感染者(P〈0.05)。结论:合并感染梅毒时,HIV感染者CD4^+T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而且使HIV病毒载量上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CD25分子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3,在丙肝病毒(HCV)单一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单一感染和HCV/HIV合并感染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离HCV感染组(n=21),HIV感染组(n=14),HCV/HIV感染组(n=28)及正常对照组(n=30)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CD4^+和CD8^+t淋巴细胞数,检测外周血CD4^+CD25^+细胞百分含量和CD4^+和CD8^+淋巴细胞表面CXCR3的表达水平。结果CD4^+T细胞表面CD25的表达在HCV感染组轻度升高,而在HIV感染组及HCVIHIV合并感染组CD25的表达显著降低(P〈0.001)。HIV感染组及HCV/HI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降低(P〈0.001)。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显著升高(P〈0.001);HCV感染组CD4^+及CD8^+T细胞表面CXCR3表达轻度升高,但差异不显著。结论结果提示中国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5和CXCR3分子表达水平和机体免疫调节功能受到HIV感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CD4为病毒HIV的受体,与免疫球蛋白融合称为CD4免疫吸附素。它不仅具有可溶性重组CD4能结合gp120并封闭HIV的特性,还具有IgG的某些特性,如血浆半衰期较长,能与Fc受体结合,CD4免疫吸附素对HIV感染细胞产生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作用,但对已与可溶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绿色荧光蛋白(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的细胞系,探讨TIGIT-GFP融合蛋白在稳定表达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将TIGIT质粒和慢病毒载体pLenti-GFP分别采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Not Ⅰ双酶切,凝胶回收后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Lenti-TIGIT-GFP。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作为实验组,转染TIGIT质粒的HEK293T细胞作为对照组,转染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将实验组细胞继续培养,采用嘌呤霉素筛选2周后,挑取单克隆扩大培养,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膜上GF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在转染的人胚胎肾HEK293T细胞中TIGIT-GFP蛋白表达情况。 结果 酶切鉴定,TIGIT基因成功插入pLenti-GFP表达载体,DNA测序未检测到突变发生。实验组细胞膜上检测到GFP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实验组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TIGIT-GFP特异性条带。 结论 成功构建pLenti-TIGIT-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表达TIGIT-GFP融合蛋白的细胞系,TIGIT-GFP融合蛋白主要在稳定细胞系的细胞膜上表达。  相似文献   

13.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虽然能快速有效的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感染,但迄今为止仍无法实现完全地清除人体内的HIV。HIV感染者比HIV阴性人群更易出现非艾滋病(AIDS)相关的疾病,而维生素D作为一种人体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调节免疫功能和辅助治疗非AIDS相关疾病中具有显著作用。补充维生素D能有效减少HIV感染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其免疫细胞的异常激活或衰竭,改善HIV感染者ART期间的免疫功能,减少HIV感染导致的机体损伤,降低全因死亡率。本文将阐述维生素D对HIV感染者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含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G、A、M补体C3、C4和B因子,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亚群细胞。结果:47例烧伤感染患者免疫球蛋白G、M明显升高(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以及CD4/CD8下降,B因子增加(P<0.05),结论:烧伤感染患者有明显的免疫功能紊乱,抗感染治疗中应同时恢复免疫功能和加强全身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15.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机体免疫功能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骥 《浙江医学》1995,17(6):341-342
对3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进行测定。结果表明,RRI患儿血清IgG与IgA有所降低:T细胞亚群中CD4、CD8细胞均有显著变化。提示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是RRI发病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HIV-1慢性感染者CD8+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stem memoryT cell,Tscm)免疫活化水平的变化特点及其活化对CD8+T细胞功能耗竭的影响.方法 选取24例未经治疗的HIV-1慢性期感染者和41名健康对照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健康对照者和HIV-1感染者CD8+Tscm的比例、CD8+Tscm的免疫活化水平、CD8+T细胞表面抑制性分子(CD160、PD-1、TIGIT、TIM-3和LAG-3)表达水平及CD8+T细胞功能(分泌细胞因子IL-2、IFN-γ和TNF-α的能力);分析CD8+Tscm的免疫活化水平与CD8+T细胞抑制性分子表达及CD8+T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健康对照者相比,HIV-1慢性期感染者CD8+ Tscm的比例显著下降,CD8+ Tscm免疫活化水平(CD38+HLA-DR+CD8+ Tscm比例)显著升高.HIV-1慢性期感染者CD8+ Tscm免疫活化水平与CD8+T细胞分泌IL-2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HIV-1慢性感染引起CD8+T细胞抑制性分子(CD160、PD-1、TIGIT和LAG-3)上调,但活化的CD8+Tscm仅与CD8+T细胞抑制性分子TIGIT表达水平呈正相关.CD8+T细胞抑制性分子TIGIT表达水平与CD8+T细胞分泌IL-2和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HIV-1慢性感染引起CD8+Tscm的异常免疫活化,活化的CD8+ Tscm通过上调CD8+T细胞抑制性分子TIGIT抑制CD8+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易合并泌尿系感染的原因,检测其免疫功能。方法检测36例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即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C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5)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即sIL-2R升高,NKCA、CD3、CD4/CD8及免疫球蛋白降低。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易合并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8.
病毒感染首先引起固有免疫系统的强烈激活,随后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病毒感染不同模型和疫苗的研究均进一步显示早期固有免疫应答的质量与随后适应性免疫应答功能有紧密联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其他病毒感染相比在激活免疫系统方面没有差异,现有研究已经证明,在急性HIV-1感染中固有免疫系统成分的激活先于适应性B细胞和T细胞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是临床一大难题。原因在于,HIV感染者免疫功能受损,容易引起感染;同时又具有传染性,需要严格的术中防护;术后需要监测手术对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我院2013年共收治5例HIV感染合并肾多发结石的患者,行经皮肾镜碎石术,术后免疫功能稳定,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冯姝 《医学综述》2004,10(9):566-568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疾病,当HIV侵入人体后借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及某些趋化因子受体侵犯宿主细胞,造成机体免疫功能破坏,进而引起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现就该病治疗的中心环节——抗病毒治疗,尤其是高效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