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优质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179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7.78%vs.88.76%)、治疗依从性(95.56%vs.86.52%)高于对照组(χ2=5.813、4.491,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33%vs.12.36%)低于对照组(χ2=5.057,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8.04±5.35)分vs.(44.17±4.91)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37.51±4.02)分vs.(45.43±3.81)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7.57±1.08)分vs.(9.33±1.35)分]低于对照组(t=7.984、13.526、9.637,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81.41±5.74)分vs.(7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学指导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诊疗模式,观察组实施药学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血糖水平,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BG)及空腹血糖(F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6.89±2.15)分高于对照组的(5.15±1.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9%(2/59),低于对照组的13.56%(8/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3,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实施药学指导,可有效控制血糖和血压水平,提升用药依从性,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的药学实践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门诊诊治的高血压患者88例,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药物应用过程中未进行药师咨询,观察组药师参与临床用药,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并进行一对一健康教育,两组干预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两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干预后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用药依从性分别为97.7%和86.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782,P<0.05)。观察组的低钠盐饮食、坚持运动评分分别为(91.42±7.39)分和(90.28±6.3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4.20)分和(83.09±5.13)分(P<0.05)。观察组干预期间的非预约就诊、急诊和住院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患者门诊治疗的药学实践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利于血压的降低,同时可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减少计划外就诊及住院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转换方案对既往接受ICS/LABA治疗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GOLD肺功能分级3~4级老年COPD患者共126例的临床资料,均接受过ICS/LABA治疗,其中70例继续采用ICS/LABA治疗方案设为对照组,另56例转换为噻托溴铵治疗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FEV1、FVC、CAT评分、急性加重入院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EV1和FV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4±0.18)L vs(1.03±0.16)L,(2.82±0.52)%vs(2.54±0.40)%,P<0.05];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18.77±3.82)分vs(20.35±4.92)分,(18.77±3.82)分vs(21.62±6.60)分,P<0.05];观察组急性加重入院1次和≥2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7.86%vs 30.00%,1.78%vs 8.57%,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噻托溴铵转换方案用于既往接受ICS/LABA治疗GOLD肺功能分级3~4级老年COPD患者可有效改善肺通气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药师对脑卒中住院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住院诊断为脑卒中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药物治疗问题数、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药师花费时间以及2组患者出院后30 d随访的用药依从性得分情况。结果:2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3±1.4) d vs(6.25±1.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药费分别为(4222.27±1721.85)元vs (3434.58±1176.11)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师花费时间2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药物治疗问题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d随访患者用药依从性评分(7.69±0.56)分vs (7.27±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开展药物治疗管理服务可以降低患者药物治疗问题同时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拟复脉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46例,以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73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给予西医规范对症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复脉方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候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过氧化氢酶及相关生长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近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52%vs.76.71%,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候评分、NIHSS评分、ADL评分、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改善,观察组偏瘫、口舌歪斜、言语蹇涩/不语、气短乏力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1.05±0.22)分vs.(1.63±0.38)分,(0.92±0.19)分vs.(1.47±0.35)分,(0.95±0.19)分vs.(1.41±0.36)分,(1.11±0.18)分vs.(1.57±0.30)分,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8.26±1.49)分vs.(12.49±2.31)分,P<0.05],ADL评分高于对照组[(76.36±10.71)分vs.(63.50±7.45)分,P<0.05];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vWF、FIB低于对照组[53.82%±7.06%vs.64.64%±8.80%,105.47%±20.83%vs.124.26%±25.69%,(2.09±0.27) g/L vs.(2.62±0.45) g/L,P<0.05],PT、APTT、TT高于对照组[(14.75±1.97) s vs.(12.59±1.61) s,(43.52±8.26) s vs.(37.65±7.49) s,(18.84±2.09) s vs.(16.10±1.32),P<0.05];观察组全血黏度/10 s、全血黏度/100 s、PV、EDR低于对照组[(9.80±0.99) mPa·s vs.(11.54±1.42) mPa·s,(5.31±0.40) mPa·s vs.(6.98±0.63) mPa·s,(1.67±0.38) mPa·s vs.(2.10±0.52) mPa·s,(18.93±2.15) mm·h vs.(23.37±3.31) mm·h]。治疗后,观察组过氧化氢酶和相关生长因子水平均改善,观察组过氧化氢酶、VEGF、bFGF高于对照组[(21.93±5.83) pg/ml vs.(18.79±4.20) pg/ml,(327.51±70.36) pg/ml vs.(285.03±61.84) pg/ml,(35.46±4.22) pg/ml vs.(27.68±3.36) pg/ml]。结论自拟复脉方辅助西医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显著减轻临床症状,保护神经损伤,促进生活质量恢复,并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液黏稠度指标,可能与该方案对过氧化氢酶、VEGF、bFGF水平调节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药师通过家庭用药指导参与糖尿病慢病干预的效果。方法10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动态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社区药师家庭用药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血糖检测依从性,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及用药指导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饮食、用药、运动、血糖检测依从性分别为96.00%、96.00%、98.00%、94.00%,均高于对照组的84.00%、82.00%、86.00%、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88.97±4.16)分、满意度评分为(90.86±3.5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6.12±4.11)、(83.50±3.2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药师参与糖尿病慢病干预,提供家庭用药指导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并改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干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县域医共体无临床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 选取晋江市医院医共体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门诊就诊的合并和未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无临床并发症老年高血压患者各100例, 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广泛焦虑问卷7项(GAD-7)、患者健康问卷9项(PHQ-9)、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 并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GAD-7评分[(6.46±3.06)分]、PHQ-9评分[(4.63±2.8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32±0.80)分、(2.28±1.31)分](t=-9.94、-7.40, 均P < 0.01);观察组患者MMAS-8评分[(5.16±0.81)分]、SF-36总分[(59.99±8.48)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21±0.46)分、(69.93±9.36)分](t=11.28、7.87, 均P < 0.01);GAD-7评分与MMAS-8评分、SF-36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和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为(45.69±3.39)分、SAS评分为(45.18±4.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01±3.48)分、(52.32±4.04)分(P <0.05)。观察组依从性佳70.0%,一般22.5%,差7.5%,明显优于对照组32.5%、30.0%、37.5%(P <0.05)。结论加强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优质护理,是消除其负性情绪、提高其康复护理依从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临床药师主导、基于远程的慢病药学服务实践模式,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药学服务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出院后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临床药师不同周期及监护级别的随访:干预组前3个月每2周随访1次,后3个月每4周随访1次,由临床药师进行远程用药指导和药学服务;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进行一般慢病管理建议。两组随访时间均为6个月。随访方式包括远程药学服务平台、电话及微信,具体选择方式根据患者需求决定。结果: 研究共纳入109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老年高血压出院患者,有93例患者完成6个月随访,其中干预组48例,对照组45例。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血压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30%vs.63.89%,P<0.05);药物了解程度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4±0.65)分vs.(2.17±0.66)分,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干预组优于对照组[(1.41±0.69)分vs.(2.17±0.82)分,P<0.05];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61.53%,P<0.05);体质指数(BMI)改善干预组优于对照组(87.80%vs.32.43%,P<0.05)。结论: 临床药师主导的远程慢病药学服务可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对药物的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性、不良反应的错误处置率及B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临床药师明确药事管理责任以及实施精细化药事管理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从2022年6月前本院实施药事管理政策革新前的药学服务对象以及临床药师中各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55例患者和16名临床药师作为研究的对照组,从2022年6月后本院实施药事管理政策革新后的药学服务对象以及临床药师中各运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155例患者和16名临床药师作为研究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药学服务不良事件发生率、药师药学服务能力评分、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药学服务不良事件发生率8.39%低于对照组的1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师服务能力评分、服务态度评分、与临床联动能力评分、药事管理能力评分、风险监控能力评分分别为(92.32±2.36)、(94.27±2.46)、(94.91±0.26)、(94.50±1.31)、(94.60±2.4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81.23±3.41)、(83.10±4.45)、(82.91±0.34)、(83.01±3.51)、(82.96±5.4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药学服务中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临床药师指导对合理用药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13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慢性病管理,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临床药师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效能量表(SEAMS)、续配和服药依从性量表(ARM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再住院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SEAMS评分较入院时升高、ARM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且试验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SEAMS评分(30.19±2.41)分比对照组的(26.25±2.01)分高, ARMS评分(13.94±0.94)分比对照组的(16.41±1.02)分低(P<0.05)。试验组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15%比对照组的20.00%低(P<0.05)。两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较入院时升高,且试验组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领域评分分别为(18.92±1.54)、(19.14±2.53)、(18.01±1.78)分,比对照组的(14.84±1.46)、(16.70±1.56)...  相似文献   

13.
李影 《安徽医药》2018,22(5):995-997
目的 探索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根据采用护理模式的不同,分为心理认知行为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在恐怖、敌对、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以及躯体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精神病性以及偏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96.74%明显优于对照组80.39%(P<0.05).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6个月,观察组在心理健康[(64.39 ±14.65)vs(53.47 ±11.62)分]、情感角色功能[(72.54 ±16.08)vs(51.82 ±15.34)分]、社会功能[(82.74 ±18.47)vs(67.23 ±14.75)分]、活力[(55.56 ±15.27)vs(41.64 ±14.26)分]、总体健康[(61.53 ±18.26)vs(45.72 ±16.24)分]、躯体疼痛[(76.37 ±21.43)vs (54.28 ±20.63)分]、躯体角色功能[(65.64 ±17.56)vs(54.53 ±15.42)分]、生理功能[(83.97 ±11.87)vs(72.62 ±12.23)分]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在服务态度97.30%vs 80.56%、技术水平94.59%vs 81.94%、健康教育98.65%vs 86.11%、关爱患者100%vs 77.8%和心理支持100%vs 90.28%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认知行为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泌尿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观察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60例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由临床药师提供全程化药学服务,对照组无临床药师进行药学服务,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及血压、用药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均较入院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率均较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出院时血压达标率和用药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服务在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可有效降低血糖,改善血压,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评估帕罗西汀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给予单用氨氯地平降压治疗,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帕罗西汀治疗,随访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血压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帕罗西汀配合降压药治疗高龄老年高血压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使降压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范成友  刘婧  彭松 《安徽医药》2021,25(8):1684-1688
目的 探讨采用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药学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糖脂代谢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出院的83例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措施,观察组采用基于IMB模型的药学干预措施,干预时间为180 d.比较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糖、血压达标率;比较两组干预期间用药情况包括评价病人服药依从性、药物调整情况、药师建议采纳情况.结果 干预后对照组SBP[(139.27±19.61)mmHg比(131.15±16.62)mmHg]、DBP[(87.69±15.47)mmHg比(81.03±13.56)mmHg]高于观察组,血压达标率(35.71%比60.98%)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FPG[(8.31±2.31)mmol/L比(7.35±1.01)mmol/L]、HbA1c[(7.59±1.71)%比(6.83±1.35)%]高于观察组,血糖达标率(42.85%比65.85%)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TC[(6.86±1.14)mmol/L比(6.27±1.12)mmol/L]、TG[(2.96±0.51)mmol/L比(2.55±0.39)mmol/L]、HDL-C[(1.69±0.33)mmol/L比(1.31±0.29)mmol/L]、LDL-C[(3.69±0.71)mmol/L比(3.23±0.51)mmol/L]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依从性评分[(6.87±0.91)分比(4.41±0.72)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期间观察组接受药师建议后就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例数[31(73.81%)比12(28.57%)]、药师建议接受例数[37(90.24%)比14(33.3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药师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T2DM合并高血压病人出院后血糖、血压达标情况,改善病人糖脂代谢情况,提高病人的用药依从性、促进病人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主动接受药师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规范化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德尔菲法构建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案, 将2021年6月至2022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心血管内科出院的118例高血压患者按出院日期的单、双日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 对照组按老年心血管内科护理常规进行随访教育, 观察组按该研究制定的健康教育方案进行干预, 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血压控制水平及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出院后1个月, 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33.97±9.90)mmHg(1 mmHg=0.133 kPa)]、舒张压[(74.41±8.36)mmHg]均优低于对照组[(139.10±10.84)mmHg、(79.27±7.07)mmHg](t=-2.20、-3.61, 均P < 0.05);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总得分[(137.10±5.8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3.00±6.96)分(t=-12.22, P < 0.05)。结论应用家庭血压监测规范化健康教育方案能提高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水平以及自我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1例。实验组通过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血压达标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用药依从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用药依从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用药依从率98.0%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血压达标率98.0%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低于对照组的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临床药师药学服务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用药安全性较高,且提升了患者用药依从性,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药学干预下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依从性,为患者的安全有效用药提供指导,亦为转型期的二级医院临床药师探索药学服务新路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师干预与不干预对照试验方法,比较药师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依从性、血压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结果 经过12个月实验,药师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改善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收缩压和舒张压也都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 药学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6月~2019年6月期间住院的共12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前列地尔和依达拉奉治疗,疗程共14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脑卒中量表评分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观察组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78±2.44)分vs.(7.54±2.38)分,P<0.05;(7.98±4.6)mg/L vs.(11.92±4.65)mg/L,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90天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显著增加,观察组的增加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04±6.28)分vs.(59.98±6.45)分,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效并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