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  相似文献   

2.
密盖息治疗骨质疏松性疼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退化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骨骼疼痛和骨折。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全球性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将持续增高,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多发性外生性骨疣(Hereditary multipleexostoses,简称EXT)表现为多发性外生骨疣及干骺端畸形,干骺端塑形不良呈喇叭状是其特征性的表现。EXT在出生时即可发生,大多在12岁左右被确诊,骨疣通常发生在肱骨、前臂、膝关节、躁关节等部位,呈对称性分布。骨疣的大小和数目随骨骼的发育而增长,当骨骼发育停止时,骨疣的增长亦停止。外生性骨疣可引起身材矮小、骨骼畸形、影响关节运动,  相似文献   

4.
<正>2023年9月17日,“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技术指南(CACA)-骨骼保护”精读巡讲在上海举行,会上发布了《CACA技术指南-骨骼保护》,这是国际及国内首部肿瘤相关骨损伤保护指南,以及首部整合控瘤及骨原发转移肿瘤的治疗指南。《CACA技术指南-骨骼保护》率先提出肿瘤相关骨骼保护新概念,指出肿瘤对骨骼的危害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等肿瘤治疗过程中保护好骨骼对维护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朦  袁耿彪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08-2310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疾病。2001年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OP的定义为以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骨骼的2个方面,即骨质量及骨矿密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OP有3种类型,包括原发性OP、继发性OP和特发性OP。  相似文献   

6.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及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主要为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本文综述OP相关重要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7.
成骨不全症又称脆骨病,是骨发育障碍的一种较为少见的系统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轻微损伤即可引起骨折;骨骼畸形,蓝色巩膜及耳聋等。本症分  相似文献   

8.
方利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8):2879-2880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系肿瘤性浆细胞在骨髓中多灶性恶性增生所致。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低于西方发达国家[1]。临床主要表现溶骨性损害、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和贫血。骨损害多见于肋骨、锁骨、胸骨及颅骨。少数患者仅累及单个骨骼。现将本院1例以足背疼痛为发病部位的多发性骨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症的中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症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的病因与内分泌激素如雌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含量的改变及钙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骨骼及关节疼痛,常常伴随有腰腿乏力,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高为表现的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女性骨质疏松比男性多5倍,已被视为是一种妇女病。胎儿期、婴儿期和青春期是人体骨骼生长发育最重要时期。骨质疏松症被称为“具有老年期影响的儿科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