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各类抗骨质疏松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多病因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及绝经后妇女,它是指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变导致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危险性增大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临床症状多为骨骼疼痛和骨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的定义是以骨强度受损,导致骨折危险性升高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主要反映了骨密度和骨质量两个方面的综合特征。  相似文献   

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破坏、骨骼脆性及骨折危险度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主要为骨重建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失衡。本文综述OP相关重要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4.
世界卫生组织(WHO)骨质疏松症的定义为:由骨量低下、骨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美国围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疾病(老年人随年龄增大,骨量一般会逐渐减少),同时也是一种与遗传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徐苓 《药品评价》2012,9(7):9-13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这是一种骨骼的退化性疾病,伴随年龄增长,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6.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的定义为:由于骨量减少所导致骨骼微细结构发生破坏所导致的骨强度降低、骨骼脆弱而易发生骨折的骨骼系统疾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则强调,骨质疏松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人骨骼中的骨量自出生后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  相似文献   

7.
<正>骨质疏松(OP)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系统骨病[1]。OP会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从而四肢、脊柱等部位的骨折风险增加,并引起致残及致死率增高[2]。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低气压导致空气含氧量比平原地区低,因此会对人体的骨质产生一定影响[3]。有研究表明,高原地区的居民骨量丢失现象显著,其OP  相似文献   

8.
池玥  夏维波 《药品评价》2012,9(19):33-40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组织微结构异常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代谢性骨病[1]。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减少骨折的发生。临床上采用延缓和减少骨量丢失,争取重获骨量,增加骨骼强度而达到此目的。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措施分为基  相似文献   

9.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培健  支忠继  邸军 《河北医药》2009,31(24):3417-3419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性骨折是OP最严重的后果,属脆性骨折,由于骨强度下降,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一般轻微暴力可造成的骨折。此类骨折属完全性骨折,在老年人中常见,  相似文献   

10.
<正>骨质疏松(OP)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研究表明原发性高血压病与骨质疏松之间存在相关性~([2])。骨骼是代谢活跃的组织,骨代谢标志物可反映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的活性水平,可以为骨质疏松的规范诊断、治疗及药物疗效监测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老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国内研究多基于女性绝经后OP患者,对老年男性OP的疗效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商品名福善美)治疗39例老年男性OP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1资料与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低骨量、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密度降低、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中国成年人OP患病率约为7%,其中50岁以上女性的发病率50.1%,预计2020—2050年中国患有OP和骨量减少的人数分别为2.87亿和5.33亿。在中国发生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后会有>50%致残率和致畸率。基于OP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其治疗已成为各专科医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功。本文简要介绍OP的规范性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黄酮类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原发性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随着人口不断老龄化,骨质疏松将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目前,西药治疗骨质疏松存在费用高、疗效长、有多种不良反应及潜在的致癌性等问题,临床应用受到限制。随着  相似文献   

14.
蔡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55-3255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报告,OP 50~60岁发病率为21%,60~70岁发病率为58%,70~80岁发病率为100%[1]。尤其是绝经后妇女,OP和骨折并发症发病率更高,男女比率约1∶8[2]。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常见的老年性疾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明显增高。WHO资料显示,本病是人类的第六大常见疾病。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正日益上升。积极防治骨质疏松症具有十分明显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卫生部门等的高度重视。1993年WHO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退化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系统性代谢性骨病。2001年的NIH会议引入了骨质量的概念,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强度受损,骨折危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骨强度…  相似文献   

16.
淫羊藿对骨质疏松家兔颌骨骨缺损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骨质疏松累及全身骨骼,而颌骨作为全身骨骼的一部分,其与全身骨质疏松的关系以及颌骨骨质疏松对骨缺损愈合的影响也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正>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密度的减少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和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骼性疾病~([1])。临床表现主要体现为骨密度降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目减少导致的疼痛、脆性骨折及脊椎变形,其中椎体为骨质疏松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脊椎椎体属于松质骨,是全身最早发生骨质疏松的部位,骨小梁变细、中断及消失,椎骨内孔隙增多等现象表现最为典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大多数成慢性的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日益增加,骨质疏松症即将成为未来医疗和社会的重大问题和人类身心健康的重要威胁。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由于骨代谢失衡,骨的丢失大于骨的重建,导致骨量丢失,骨小梁的微细结构被破坏,骨强度下降脆性增加,而导致骨折风险升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退行性骨骼疾病[1]。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亿人患  相似文献   

19.
7.8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骨强度反映了骨骼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骨矿密度和骨质量。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I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特发性  相似文献   

20.
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提出的骨质疏松症定义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NIH的骨质疏松定义强调了骨强度的重要性,在一般情况下,骨强度由骨矿密度和骨质量两个主要参数反映。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