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甜  孙璐  黄奏琴 《江苏中医药》2021,53(12):78-82
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是一种以慢性会阴骨盆区疼痛症状及下尿路症状为主,发病机制未明,缺乏特效性治疗方法的心身共患疾病.针刺治疗凭借其显著且稳定的疗效成为了CP/CPPS重要的补充与辅助治疗手段.通过检索整理近20年针刺治疗CP/CPPS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文献,归纳分析针刺治疗CP/CPPS的研究进展,认为针刺可能从抑制疼痛信号传导通路、调节相关脑区功能活动、调节免疫应答及抗氧化应激等不同层面对CP/CPPS的转归产生影响,并为优化临床CP/CPPS的针刺治疗方案提供了证据.建议今后的研究可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机制相结合,将心理与生理治疗相结合,以期为CP/CPPS治疗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是男科常见病之一。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针灸治疗CP/CPPS文献,对毫针刺法及温针灸治疗CP/CPPS的研究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CPPS)是一种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其病因十分复杂,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病程迁延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困扰。中医药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治疗该疾病的方式众多,采用中药内治、针灸推拿及其他外治疗法以综合治疗,效果显著。该研究对CP/CPPS的发病机制、病因病机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西医对CP/CPPS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不能完全阐明,认为主要与特殊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心理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免疫异常、氧化应激过强、盆腔疾病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相关。中医则认为是由湿热、瘀血、气滞及毒浊所致,并与肝、脾、肾、肺、胃、膀胱等脏腑和冲任二脉、足三阴经等经络密切相关。在中医药治疗中,目前多采用中药内治(汤药、中成药及各著名医家的疗法)、针灸推拿治疗及其他外治方式(直肠给药、中药溻渍、中药坐浴熏洗、耳穴贴压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全面综合调理,临床疗效显著,中医药特色突出,值得临床推广。该文旨在为临床防治CP/CPPS提供参考,并为该领域未来的研...  相似文献   

4.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更多倾向于其症状是精神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相互影响的结果。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令人满意,部分患者因此而产生了精神障碍,在治疗上应充分重视精神障碍并给予相应治疗。本文综述通过使用改善精神状态的药物治疗CP/CPPS的研究进展,探讨这种治疗方法的利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电针治疗效应的情志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的电针组77例CP/CPPS患者及对照组35例健康男性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电针组CP/CPPS患者接受4周的电针治疗,以治疗是否有效为终结事件,以治疗见效时间为时间变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的Cox回归模型分析情志因素对电针治疗效应影响。结果:电针组CP/CPPS患者焦虑及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25.974%和27.273%,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男性(P<0.05);电针治疗CP/CPPS有效率为87.012%,经Cox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症状是影响CP/CPPS患者电针治疗效应的危险因素(P<0.05),而焦虑对治疗转归无影响(P>0.05)。结论:抑郁症状是影响CP/CPPS患者电针治疗效应的危险因素,应重视患者情志因素,必要时以采取更有针对性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万水 《河南中医》2014,(11):2228-2229
目的:探讨中药经超声电导透药仪治疗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CP/CPPS患者应用本院中药制剂"男科洗剂"经超声电导透药仪导入治疗,日1次,连续治疗6次为1个疗程。结果:60例患者经治疗后,NIH-CPSI评分在疼痛积分、排尿症状积分及生存质量积分等方面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中医证候疗效中治愈17例,好转35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6.7%。结论:中药经超声电导透药仪治疗CP/CPPS是一种较好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在慢性前列腺炎(CP)中占多数,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表明,免疫失调可能是本病的重要病因,而前列腺液(EPS)中细胞因子与本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对不同证型CAP患者EPS中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将为本病的中医微观辨证提供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正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疾病,在中国15岁~60岁男性中,发病率可达8.4 %[1]。Ⅲ型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 CP/CPPS)为其最常见分型,可占临床慢性前列腺炎疾患的90 %以上,长期、反复、难愈性的盆腔区疼痛不适为其主要表现,部分患者可伴有排尿及性功能障碍。Ⅲ型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发病机制未明,现代医学治疗效果有限。相对而言,中医辨证论治结合中医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中医治则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的疗效。方法218例CP/CPPS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用疏肝理气的艾可汤剂(A组)、清热利湿的八正散汤剂(B组)、活血化瘀的前列腺炎汤剂(C组)和安慰剂(D组)盲法给药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时测定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临床症状(包括疼痛、尿路症状、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量化积分。结果治疗2周时A组NIH-CPSI总分、各项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改善优于其他3组(P〈0.05);治疗4周后A组NIH-CPSI总积分及疼痛积分、生活质量积分改善优于其他3组(P〈0.05),而尿路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量化积分A组优于B组及D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及D组未发生不良反应,而B组、C组均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疏肝理气治疗CP/CPPS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是中医治疗CP/CPPS重要法则。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多以西医治疗为主,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艾灸治疗CP/CPPS有良好的疗效,但缺乏循证证据。目的:系统评价艾灸治疗CP/CPP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按照检索策略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系统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相关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22年4月1日。筛选出艾灸治疗CP/CPP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主要结局指标:临床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hronic Prostatitis Index,NIH-CPSI)评分、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Qu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CP/CPPS)的诊疗特点。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英文数据库MEDLINE自创立至2015年12月中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痛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相关文献,并分析针灸治疗该病的选穴特点、配穴组成、针灸频次、疗程及疗效。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其中针灸治疗CP/CPPS辨病取穴占77.2%(17/22),出现频率较高的穴位为三阴交(54.5%,12/22)、关元(50%,11/22)、中极(45.4%,10/22)、八髎(45.4%,10/22)、阴陵泉(45.4%,10/22)、秩边(45.4%,10/22);针灸治疗频次每日1次最多(59.1%,13/22),疗程为1个月最多(45.4%,10/22)。疗效显示针灸可以显著减少CP/CPPS患者NIH-CPSI与IPSS量表评分并且可能提高IIEF量表评分;针灸总有效率为25%~90%;随访24~33周,针灸对降低CP/CPPS患者NIH-CPSI量表评分仍有显著作用。结论针灸治疗CP/CPPS临床常见辨病施治,选穴组方多为腰骶部与下腹部局部穴八髎、秩边、肾俞、关元、中极。以及下肢远端穴三阴交、阴陵泉;临床可采用针灸隔日1次,连续治疗1~2个月的方案。针灸对于改善CP/CPPS症状有较好的近期效果,同时也有一定的持续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直肠滴注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AP/CPPS)患者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CAP/CPPS患者(湿热夹瘀证)4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灌肠I号方直肠滴入,对照组20例予邦列安纳米银抗菌水凝胶肛门给药。4周后对2组的疗效进行评价,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前列腺液白细胞(EPS-WBC)计数及前列腺液中MCP-1、PDGF-BB水平的变化。结果灌肠Ⅰ号方可显著降低中医证候评分,减少EPS-WBC计数,并降低MCP-1、PDGF-BB水平,但2组在总有效率、改善NIH-CPSI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控炎症因子MCP-1及PDGF-BB可能是灌肠Ⅰ号方直肠滴注治疗CAP/CPPS的重要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Ⅲ型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是男科和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引发疼痛的机制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CPPS疼痛发生机制的理论有:①盆底肌群的痉挛性疼痛,②细胞因子的作用,③神经源性炎症;中医认为CPPS疼痛既有湿热、痰浊、血瘀导致的“不通则痛”,又有瘀滞后气血相对不足以及久病后气血绝对不足导致的“不荣则痛”。本文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CPPS发病机制,对治疗该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91-693
目的:观察龙附方治疗经临床表型分类系统(UPOINT)分类的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经UPOINT分类确诊的CP/CPPS患者100例,使用中药协定方龙附方进行治疗12周,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治疗后12周对患者进行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分析UPOINT因子与经龙附方治疗后NIH-CPSI评分下降的相关性,疗效评定标准为有效和无效。结果:本组治疗后有效7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78.95%(75/95);U因子、O因子、T因子与经龙附方治疗后患者的NIH-CPSI评分的下降均有关(P0.01)。结论 :龙附方治疗U因子、O因子、T因子阳性的CP/CPPS效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针灸对Ⅲ型前列腺炎(Ⅲ-CP/CPPS,湿热瘀阻证)患者前列腺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 A)的影响,探讨针灸治疗Ⅲ-CP/CPP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Ⅲ-CP/CPP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予以罗红霉素加紫苓胶囊治疗,治疗组(25例)予以针灸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液白细胞数计数、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NIH-CPSI)和SIg A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NIH-CPS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对Ⅲ-CP/CPPS患者前列腺液中SIg A双向调节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Ⅲ-CP/CPPS患者的前列腺液SIg A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能通过调节前列腺局部免疫功能从而对Ⅲ-CP/CPPS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选穴循经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源系统(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以及PubMed数据库。结果①针刺治疗CP/CPPS的全身腧穴共68个,频次共273次,频次最高为关元;②涉及经脉共12条,其中以足太阳膀胱经选穴个数及频次最多;③选择部位以腰背部及四肢为主。结论治疗CP/CPPS以辨证选穴、脏腑辨证为基础佐以温补肾阳及调畅气血,以及远近取穴的选穴循经规律为主。  相似文献   

17.
<正>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CP/CPPS)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前列腺炎[1],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生殖区疼痛,常见于中老年男性。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高达8.2%[2]。该病病理机制相对复杂,具有罹患后迁延难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并且容易引起一系列复杂的并发症,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进而出现焦虑、抑郁及性功能障碍等症状,且临床疗效欠佳[3-4]。CPPS合并抑郁是指CPPS迁延日久患者精神或心理轻度损害的疾病,据统计,CP/CPPS患者抑郁症的比例可达78%,重度抑郁症高达60%[5],目前西医治疗通常给予CPPS和抗抑郁对症治疗[6]。临床研究表明,微创埋线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各项症状[7]。本课题旨在探讨微创埋线对CPPS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以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汪润生 《国医论坛》2005,20(3):27-27
慢性前列腺炎(CP)是影响成年男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疑难病,约占泌尿外科就诊病人的1/3。据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新分类标准(1995年)将慢性前列腺炎分为4种类型,其中Ⅲ型即为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Ⅲ型又分两个亚型:Ⅲa型为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b型为非炎症性慢性骨盆疼痛综合症。CPPS在慢性前列腺炎中占大多数,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类型。由于本病的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以行气活血、解痉止痛为原则,自2002年~2004年采用电针疗法治疗该病92例,并与a1^-受体阻滞剂治疗的4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7,(5):427-429
SAPHO综合征是一种主要累及骨、关节及皮肤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较罕见。西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感染、遗传以及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中医对本病病机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报道中西医结合治疗SAPHO综合征2例,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西医发病机制及中医病因病机、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进行分析讨论,认为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可尝试中西医结合治疗。  相似文献   

20.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多发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PS)占临床大多数,由于本病病理机制仍然不明确,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湿热下注证)6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病例选择西医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分类标准》(1995年)确诊为CPPS,60例。中医辨证及症候判定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证):主症:(1)会阴部,外生殖器区、下腹部、耻骨上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