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探讨白头翁汤治疗UC的临床疗效、对结肠黏膜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66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白头翁汤内服联合灌肠及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疗程4周。采用Mayo评分系统及Baron内镜评分法评定UC活动度及临床疗效,采用ELISA检测血清TNF-α、IL-10水平,并与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内镜缓解率为51.4%(19/35),高于对照组的25.8%(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4.2%和88.6%,对照组分别为45.1%和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组织学缓解率和有效率分别为25.7%和54.3%,对照组分别为16.1%和3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水平与Mayo评分、Baron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836、0.735、0.527,P0.01),血清IL-10水平与Mayo评分、Baron评分及组织学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分别为-0.704、-0.695、-0.509,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血清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头翁汤内服联合灌肠治疗活动性UC安全有效,其作用可能与改善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失衡、促进肠黏膜愈合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与炎性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西药常规治疗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常规治疗,疗程8周。观察血浆NT-proBNP水平、心功能分级;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血清TNFα-和IL-6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血浆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心功能分级、LVEF和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下降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NT-proBNP,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4,10(IL-1,4,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85例活动期轻、中度UC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另设15例健康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和泼尼松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沙拉秦灌肠液,观察组采用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每周连续5 d后休息2 d。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前后进行大肠湿热证和疾病活动度评分,治疗前后结肠镜检查,检测治疗前后血清IL-1,4,10和TNF-α水平。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肠湿热证、结肠镜评分和活动性的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TNF-α和IL-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L-4和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NF-α和IL-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TNF-α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IL-4和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毒愈疡方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UC能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活动,促进黏膜溃疡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抑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减轻UC肠道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4.
李小菲  王莹琼  叶海潇 《新中医》2021,53(23):59-62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汤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 的疗效及对结肠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UC 患者50 例,以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5 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加味芍药汤治疗。治疗1 个疗程后评估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肠镜检查及结肠组织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检查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结肠镜检查评分、结肠组织病理改变评分及血清IL-6、IL-8、TNF-α 水平均较低(P<0.05)。结论:加味芍药汤治疗活动期UC 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镜检查结果及结肠组织病理表现,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温脾清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60例U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温脾清肠饮、柳氮磺胺吡啶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西药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西药组治疗后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温脾清肠饮治疗UC疗效显著,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渍消I号方对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49例UC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与对照组23例,治疗组给予溃消I号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与血清TNF—α、IL-6、IL-8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纽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65.22%,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溃消I号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下调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单项症状积分(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疾病活动指数(改良Mayo评分)、肠镜检查结果(Baron评分)、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改善状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P 0.05);两组治疗后腹泻、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以上单项症状积分降低更明显(P 0.01);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Baron肠镜评分及黏膜组织Geboes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均显著降低(P 0.01),血清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且观察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清热解毒生肌汤保留灌肠能够抑制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炎性反应,有助于修复受损肠黏膜,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于督脉理论电针百会、风府穴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学习记忆能力、血清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督脉电针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安理申)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共治疗8周。治疗前后检测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两组治疗前MME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AD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TNF-α、IL-6、IL-1β、SOD、GSH-Px、MD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1β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5),且治疗组TNF-α、IL-6、IL-1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SOD及GSH-Px水平均有所升高(P0.05),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百会、风府穴联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可以有效降低血清中TNF-α、IL-6、IL-1β、MDA水平,升高SOD及GSH-Px水平,可能是通过调节血清炎性因子,提高抗氧化能力,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学习记忆水平和日常生活功能。  相似文献   

9.
潘渊  张磊  刘兆辉  陈冬  刘道成  徐小平 《新中医》2022,54(20):64-68
目的:观察白芍七物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 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白芍七物颗粒口服。疗程均为2 个月,观察比较2 组总体临床疗效,以及2 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氧化应激指标(MDA、SOD)、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MDA、SO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CRP、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RP、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CRP、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各项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白芍七物颗粒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助于改善体内MDA、SOD 水平,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相关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王静  胡艳丽 《新中医》2021,53(12):71-74
目的:观察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心肾不交型失眠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乌灵胶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73.47%(P0.05)。治疗后,2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及IL-6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血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MDA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血清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灵胶囊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抑制血清TNF-α、IL-6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表达变化,探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及UC肺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选择其中25只采用结肠组织致敏与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免疫复合法复制大鼠UC模型(模型组),另25只设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造模后第2、4周时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比色法测定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活性。结果造模第2、4周时,模型组肺组织病理均表现异常,且与正常组比较,其肺组织中TNF-α、IL-1β、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TNF-α、IL-1β、SOD、MDA可能是UC肠病及肺的共同物质基础,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提供了一定的现代医学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研究补虚化瘀祛痰饮对尘肺患者的抗氧化和细胞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方法:选取尘肺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西药常规治疗;中药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虚化瘀祛痰饮。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d)表达水平。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SOD活力、IL-6和TNF-α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血清soD、IL-6、TNF-α水平检测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O.01)。2组患者用药后血清soD、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补虚化瘀祛痰饮可提高尘肺患者血清SOD活力和TNF-α表达水平,降低IL-6表达水平.延缓尘肺患者的氧化/抗氧化失衡,改善患者机体细胞因子水平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血清及胃黏膜中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和活性,结合症状自测量表(SCL-90)问卷调查,研究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40例患者为治疗组,给予柴胡疏肝散水煎剂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SCL-90评分变化及血清、胃黏膜IL-1β、TNF-α水平变化,并与20例健康受试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SCL-90躯体化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抑郁、焦虑评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血清及胃黏膜IL-1β、TNF-α水平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1月,治疗组SCL-90躯体化、焦虑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抑郁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同时,血清及胃黏膜IL-1β、TNF-α亦有下降(P〈0.05)。结论:精神心理、应激等情志因素致肝胃不和证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过程中,与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分泌增加有着密切的关系;柴胡疏肝散水煎剂疏肝和胃,通过调整体内IL-1β和TNF-α水平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HSP)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HSP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另选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2组患儿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儿童的IL-6、IL-8、TNF-α的血清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及对照组血清TNF-α水平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IL-6、IL-8水平仍高于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凉血活血化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疗效显著,调节患儿IL-6、IL-8、TNF-α水平可能是其治疗HSP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为UC的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生理盐水保留灌肠,同时灌肠液中加入庆大霉素、氟美松,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灌肠液中加用糜蛋白酶、锡类散保留灌肠,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Baron评分变化情况,检测2组治疗前后的肠道菌群值及外周血TNF-α、IL-6、IL-4、IL-10水平,统计2组治疗2个疗程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ayo评分、内镜Baron评分、大肠杆菌数量均明显下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上升,TNF-α、IL-6水平明显降低,IL-4、IL-10水平明显增高,治疗组以上指标变化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糜蛋白酶联合锡类散保留灌肠疗法治疗UC临床效果显著,纠正UC患者肠道菌群紊乱、恢复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可能是其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药溃结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选择活动期UC患者38例,应用溃结露灌肠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0例作对比。结果:UC患者血清MD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SOD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经溃结露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为86.1%;血清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SOD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氧自由基损伤是UC发病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溃结露可以降低UC患者的自由基水平,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门少杰  刘旭 《新中医》2024,56(1):169-17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 84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 例。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针 刺联合奥氮平治疗。比较2 组临床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 评分、临床记忆量 表(CMS) 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 及氧化应激[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5.24%,对照组为76.1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ANSS 评分、CMS 评分 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PANSS 评分、CM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TNF-α、 IL-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IL-10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TNF-α、IL-1β 水平 均低于对照组,IL-10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 组MDA 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SOD 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MDA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刺联合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症状,对炎性因子及氧化应激水平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7例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对照组37例予美沙拉嗪颗粒气药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Mayo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变化,以及内镜下情况、缓解率、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缓解率92.50%,对照组总缓解率81.0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Mayo评分:治疗后2组各项指标评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2组总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排便次数评分及血便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各指标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内镜下黏膜评分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升高(P0.05),且治疗组降低TNF-α、IL-6,升高IL-10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溃结灌肠液气药灌肠联合术苓香连汤口服治疗轻中度活动期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且在改善临床症状、诱导缓解及改善炎症因子等相关指标方面优于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同期另选78例健康儿童为健康组,给予对照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翘散。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结果:与健康组儿童比较,MPP组患儿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翘散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后,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TNF-α水平明显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鲁锐  杨平 《中医药研究》2013,(11):1399-1400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HIHSS)评分血清TNF-α、IL-6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 TNF-α和IL-6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