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41-3p和miR-22-3p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普外三科进行手术治疗的胰腺癌患者92例,取其病灶标本及癌旁组织标本,检测其miR-141-3p、miR-22-3p表达量的差异,进一步根据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中位数分为高表达、低表达组各46例。比较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差异,分析不同miR-141-3p、miR-22-3p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的表达量均低于癌旁组织(t=25.883、42.527,P均<0.01)。不同miR-141-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6、6.500、4.423,P均<0.05),不同miR-22-3p表达的胰腺癌患者中远处转移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1,P<0.01);miR-141-3p、miR-22-3p低表达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高表达组患者(χ~2=6.873、5.999,P均<0.05)。TNM分期较高、肿瘤分化程度较低、远处转移、miR-141-3p低表达、miR-22-3p低表达均是导致胰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RR=2.771、1.781、3.185、1.609、1.717,P均<0.05)。结论胰腺癌组织中miR-141-3p、miR-22-3p均呈低表达,可能参与疾病发生发展,且在疾病预后的评估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microRNA (miRNA)参与调节细胞生长的多个环节,包括细胞分化、增殖、凋亡及肿瘤发生、转移等.研究发现,miR-210、miR-32、miR-17-92 cluster等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上调表达,miR-141、miR-200c等下调表达,其异常表达可能与细胞微环境及染色体缺失等有关;miR-155的过表达结合miR-141的下调表达可用于区分RCC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miR-203、miR-424的过表达用于区分透明细胞癌(ccRCC)和乳头状细胞癌(pRCC);miR-32过表达与ccRCC患者不良预后密切相关;miR-21、miR-106b等与RCC的浸润转移相关.深入探讨miRNA的调节作用机制、明确miRNA在RCC分子分型、早期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年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与癌组织微小RNA(miR)-141的表达及临床相关性.方法 75例直 肠癌患者取直肠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并抽取肘静脉血,应用实时聚合酶联法检测直肠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和 外周血中miR-141的表达水平,分析直肠癌组织和外周血miR-141的相关性,外周血miR-141与临床病理特征和临 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1)与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或者与正常癌旁组织相比,miR-141的表达水平在直肠癌患者外 周血和直肠癌组织中均明显下调(P<0.01);(2)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直肠癌组织miR-141水平与外周血 miR-141水平呈正相关(r=0.694,P<0.01),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直肠癌组织miR-141水平与外周血miR-141 水平呈正相关(r=0.725,P<0.01);(3)直肠癌患者外周血miR-141表达与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有无淋 巴结转移相关;(4)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75例患者中有13例(17.33%)患者出现复发/转移,复发/转移患者 外周血miR-141水平为(2.64±0.34),显著低于未复发/转移患者(P<0.01).结论 miR-141在直肠癌患者外 周血中表达与在癌组织中表达变化趋势一致,可反映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疾病是当前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microRNA-181b (miR-181b)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量研究表明,miR-181b可通过调控心血管组织中的相关靶基因进而调节细胞因子、蛋白酶以及受体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及病理状态。在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瓣膜钙化、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以及心肌炎等心血管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拟就相关的研究进展对miR-181b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清miR-141和miR-195-5p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126例,作为乳腺癌组;选择同期在我院活组织检测为乳房良性病变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良性病变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用qRT-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并用miR-141和miR-195-5p质粒转染到人乳腺癌细胞MX-1中,观察其增殖和迁移能力。观察各组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变化,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变化,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乳腺癌组血清miR-141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4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乳腺癌组血清miR-195-5p水平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95-5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手术后乳腺癌组和乳腺良性病变组血清miR-141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而miR-195-5p水平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1)。乳腺癌患者血清miR-141和miR-195-5p水平与年龄和肿瘤直径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 receptor,PR)、人类表皮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TNM分期、分子分型和组织分型有明显相关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41和miR-195-5p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PR、TNM分期和分子分型呈线性相关(P<0.05)。MX-1细胞转染miR-141和miR-195-5p质粒后,miR-141促进MX-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而miR-195-5p抑制MX-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在乳腺癌诊断方面,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8.1%,特异性为92.0%,AUC为0.964,明显优于单个指标miR-141(Z=3.413,P<0.01)和miR-195-5p(Z=3.426,P<0.01),而血清miR-141和miR-195-5p的AUC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iR-141和miR-195-5p参与乳腺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10):930-933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介导的慢性炎性心血管疾病。MiRNAs是长约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通过转录后水平的表达,在感染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理病理中发挥重要作用。MiR-155是典型的多功能miRNA,其介导的调节广泛参与了AS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白细胞亚群的分化。在体外miR-155调节基因与不同炎症细胞类型的相关表达,也可影响体内AS进程。本文就miR-155在AS进程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探讨其在AS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新生儿脓毒血症血清miR-141、miR-181a水平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8月海南现代妇女儿童医院新生儿科诊治脓毒血症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分为轻症组27例和重症组23例。比较2组患儿血清miR-141、miR-181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miR-141、miR-181a与APACHE-Ⅱ评分、CRP、 PC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血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miR-141、miR-181a预测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 重症组血清miR-141和miR-181a水平低于轻症组,CRP、PCT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高于轻症组(t=8.977、5.972、9.605、7.981、7.054,P均<0.001);血清miR-141、miR-181a与APACHE-Ⅱ评分、CRP、PCT均呈负相关(miR-141:r=-0.57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小RNA-141(miR-141)对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l-6分为miR-141拟似物转染组、miR-141拟似物转染对照组、miR-141抑制剂转染组、miR-141抑制剂转染对照组。分别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miR-141转染hepal-6细胞。用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iR-141和HMGB1 mRNA表达,然后用Western印迹检测HMGB1蛋白表达。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141对靶基因HMGB1的调控作用。结果:与相应对照组比较,miR-141拟似物转染组中miR-141表达水平上调,而miR-141抑制剂转染组中miR-141表达水平下调。同时,与相应对照组比较,miR-141拟似物转染组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miR-141抑制剂转染组中HMGB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表明miR-141能够作用于HMGB1基因的3'-UTR。结论:miR-141可以作用于HMGB1基因的3'-UTR,在转录后水平可上调HMGB1蛋白的表达,HMGB1可能是miR-141直接调控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9.
近20余年大量研究发现miRs靶向mRNA,通过降解mRNA或抑制其翻译,控制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参与个体发育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近年研究发现miR-424是血管生成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对miR-424在感染性疾病、血管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生殖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表达变化、作用及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是机体调控基因转录后沉默的重要分子,参与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和炎性反应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近来的研究表明,miR-31可调节免疫细胞,且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及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预后密切相关。miR-31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炎性反应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靶点。文章就miR-31免疫调节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