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原发性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其中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硝苯地平缓释片组37例。分别给予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用PHILIPSA33做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的收缩压与舒张压在治疗后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之间降压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6个月后下降更明显(P<0.01);而硝苯地平缓释片组除了左心室重量在治疗6个月后下降有显著意义(P<0.05)外,其它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在降压的同时能够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效果优于硝苯地平缓释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病患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54例未经正规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使用氨氯地平5mg每日1次,连用24周。结果:氨氯地平降压总有效率为94%。在降压的同时氨氯地平可降低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指数。结论:氨氯地平应用24周可使左心室肥厚逆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拉西地平对高血压病人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 对 5 2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病人使用拉西地平 2~ 4mg ,每日 1次 ,连用 2 0周。结果 降压总有效率为 92 .3 1% (4 8/5 2 ) ,同时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和左心室重量等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均 <0 .0 1)。结论 拉西地平应用 2 0周在降压的同时对左心室肥厚有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者56例,口服氯沙坦50mg,每日1次,治疗4个月。结果氯沙坦降压总有效率为90%,在降压的同时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左心室重量指数及A/E明显减少(P<001)。结论氯沙坦可有效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联合长效钙拮抗剂逆转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方法 对患者用波依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前后的左心室肥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患者降压效果明显,反映左心室肥厚的指标明显改善.结论 长期联合应用长效钙拮抗剂非洛地平缓释片及依那普利可在降压的同时不同程度地逆转左心室肥厚,有效地保护靶器官,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的降压疗效及其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高血压患者 5 0例 ,给予口服厄贝沙坦 15 0mg ,每天 1次 ,治疗 6周后观察疗效。对其中 2 1例伴左心室肥厚者给予连续服药半年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心脏结构有否改变。结果 :5 0例高血压患者治疗 6周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 .0 1)。合并左心室肥厚的 2 1例患者治疗半年后 ,室间隔厚度 (IVST)、左房内径 (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 (P <0 .0 1) ,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改善。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厄贝沙坦在降压同时有显著逆转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那普利治疗65岁以上高血压左室肥厚7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对 65岁以上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住院6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经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厚患者 72例 ,服用依那普利 2 4周 ,分别测定治疗前后左心室肥厚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左心室重量对比及左心室重量指数对比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长期服用依那普利能有效地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8.
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病的一个重要脏器损害。长期左心室肥厚可引起心肌缺血,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防止和逆转左心室肥厚是高血压治疗的一个目标,也是评价降压药物疗效的重要指标。钙通道拮抗是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我科应用长效钙通道拮抗药物氨氯地平治疗38例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病人,观察3-4个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氯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对左心室重塑的预防和逆转的作用。 方法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氯沙坦组和对照组 (波依定组 ) ,入院时行超声心动图测定室间隔厚度 (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 ) ,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 (LVMI)。治疗 6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 结果 :(1)对照组治疗后LVPW和IVSd有变薄的趋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治疗 6个月后LVMI下降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氯沙坦组治疗 6个月后LVPW、IVSd、LVMI均有改善 ,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两组间降压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降低血压可抑制和逆转左心室重塑 ,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还具有降压外的消退和预防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作用 ,其抑制和逆转左心室重塑 ,保护心脏功能作用优于钙离子拮抗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美托洛尔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方法:对56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用美托洛尔25~200mg/d,治疗12周后进行观察.结果:用美托洛尔25~200mg/d治疗后,血压平均下降(3.73/1.33±0.667/o.400)kPa.治疗后室间隔厚度(LVST)、左心室后壁厚度(PWT)、左室重量指数(LVMI)均有明显减少(均为P<0.01).结论:显示美托洛尔能有效降压,并有逆转左心室肥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段刚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3):215-216
对 40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病人室早发生峰值时间与 5 0例高血压脑卒中死亡时间进行分析 ;结果 ,偶发室早与频发室早的发生率在左室肥厚 (L VH)组大于无 L VH组 (P<0 .0 1)。频发室早与脑卒中死亡人数在时间分布上有集中趋势 (P<0 .0 1) ,频发室早昼夜对照 :夜大于昼 (P<0 .0 1)。而偶发室早组与正常组室早昼夜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 .0 5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3例未经正规治疗的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给予依那普利口服10mg,每日2次共6个月。结果 依那普利降压有效率100%,同时依那普利可降低左心室室壁厚度、左心室心肌重量及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6个月可逆转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硝苯地平缓释片预防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 以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观察3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30个月用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E/A比值。结果 在降压效果相似的情况下,硝苯地平缓释片预防左心室肥厚的作用较复方降压片明显(P<0.05)。结论 硝苯地平缓释片减轻了心脏后负荷,并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对预防左心室肥厚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左室肥厚和糖尿病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 (AM)对高血压 (HT)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EHCD)患者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自身对照的临床试验法。结果 :19例 EHCD和 2 0例 HT伴有左室肥厚 (L VH)的患者进行超声左室结构和功能检测表明 ,AM治疗后 EHCD组左室重量指数 (L VMI)下降 (30 .35± 10 .94) g/m2 ,室间隔厚度 (IVSD)和左室后壁厚度 (L VPWT)分别减少 (0 .16± 0 .0 9) cm和 (0 .12± 0 .0 7) cm;HT组则分别下降了 (2 7.45± 18.99) g/m2 ,(0 .2 1± 0 .13) cm和 (0 .15± 0 .11) cm (P<0 .0 0 1) ,两组心输出量 (CO)和心脏指数 (CI)增加 (P<0 .0 5 ) ,峰值速度 A(PA)下降 ,PA:峰值速度 E(PE)小于 1,舒张晚期血流速度 -时间积分 (Ai) /舒张早期血流速度 -时间积分 (Ei)下降 (P<0 .0 5 ) ;AM降压治疗后 ,两组肾动脉内径均增大 ,搏动指数 (PI)和阻力指数 (RI)减小。结论 :AM对 EHCD和 HT患者均可通过消退室间隔、左室后壁肥厚而显著减轻左室重量 ;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 ;并可降低肾动脉阻力 ,减轻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5.
山绿茶降压片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病可导致左室肥厚 ( L VH) ,而 L VH是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降压药物降低动脉血压的程度大致相同 ,但其逆转 L VH的效果并非一致[1 ] 。纯中药制剂——山绿茶降压片逆转 L VH的疗效至今缺少临床评价[2 ] 。现将本院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选择坐位收缩压 ( SBP)≥ 14 0 mm Hg( 1mm Hg=0 .13 3 k Pa)和 (或 )坐位舒张压 ( DBP)≥ 90 mm Hg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左室重量指数 ( L VMI) >12 5 g/ m2 (男 ) ,>12 0 g/ m2(女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 ;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 AC…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 ( EH)伴左室肥厚 ( LVH)的疗效。方法 :将 EH伴 LVH患者 1 60例随机分为 A、B两组 ,A组 82例 ,单用依那普利 ,B组 78例 ,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后及两组间血压与 LVH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 6个月后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 P<0 .0 1 )且两组间降压幅度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两组左室重量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A组 ( P>0 .0 5 )较 B组明显 ( P<0 .0 5 )。结论 :两药合用对 LVH有协同逆转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科素亚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对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46例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与对照组(70例),观察组应用科素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后的血压值及对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改变,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VST、LVPWT和LVMI均明显减小,但是观察组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科素亚联合阿司匹林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明显,并对左心室肥厚患者逆转的作用明显,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8.
张云  梅松柳  郭红霞 《医学综述》2011,17(10):1585-158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逆转效果。方法 5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150 mg/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氢氯噻嗪12.5 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变化,并计算左心室心肌重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M、LVM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钾水平分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降压以及逆转左心室肥厚的临床效果比单用厄贝沙坦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10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并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硝苯地平组(对照组)和厄贝沙坦+硝苯地平组(观察组),各50例,分别给予硝苯地平、厄贝沙坦+硝苯地平治疗1年,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E)和舒张晚期二尖瓣最大血流速度(A),计算E/A值。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LVMI均有明显下降(P〈0.01),LVEF均有明显上升(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LVMI低于对照组(P〈0.01),LVEF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治疗后E和E/A均高于治疗前(P〈0.01),A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3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具有延缓作用,并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塑。  相似文献   

20.
林满华  陈玲 《河北医学》2004,10(9):769-772
目的 :通过测量原发性高血压 (essentialhypertension ,EH)患者的偶测血压 (casualbloodpressure ,CBP)和进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 ,ABPM) ,分析它们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血压计和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 4 2例EH患者的CBP及 2 4hABP ,同时结合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其左心室肥厚 (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 ,LVH)的状况。结果 :EH患者的CBP显著高于 2 4hABP及白天动态血压 (DABP) (P <0 .0 0 1 ) ;CBP与左室重量指数 (LVMI)无明显相关 (P >0 .0 5 ) ;而 2 4hABP、DABP、NABP、血压负荷与LVMI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0 .0 5 )。结论 :ABP与LVMI的相关性优于CBP ,在CBP的基础上采用ABPM作二级筛选 ,能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避免对一些不必治疗的对象实施过度的降压治疗 ,同时有助于识别应积极治疗的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