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探讨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2100例患者的用药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2100例患者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这2100例患者中,有270例患者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12.85%。其中,2011年我院消化内科共出现了60例不合理用药的患者,2012年我院消化内科共出现了100例不合理用药的患者,2013年我院消化内科共出现了110例不合理用药的患者。这一数据说明我院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患者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加。在这270例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患者中,有98例患者存在用药量过大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36.3%。有69例患者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25.56%。有51例患者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18.89%。有52例患者存在用药时间过长的情况,占患者总数的19.26%。结论:用药量过大、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合理和用药时间过长是消化内科患者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消化内科医生应对这些情况加以注意。  相似文献   

2.
张珍 《中外医疗》2014,(27):143-144
目的对几种抗高血压联合用药方法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为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该院入院治疗的100例采用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二联用药组与三联用药组,其中二联用药组患者68例,三联用药组患者32例子。综合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通过研究发现,二联用药的使用频率为68%、三联用药使用频率为32%,其各自的治疗效果88.2%、87.5%,其中二联用药中ACEI+β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钙拮抗剂、Ca2++ACEI使用频率分别为5.89%、33.8%、60.3%,其对应的平均疗效分别为50%、86.96%、92.7%。三联用药中ACEI+Ca2+拮抗药+β受体拮抗药使用频率为36.7%,平均疗效为72.73%,Ca2+拮抗剂+利尿药+ACEI使用频率为65.6%,平均疗效为90.05%。结论使用三联用药方法治疗高血压具有较好的效果,应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医院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为其纳入临床护士继续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136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了解不同护龄、学历、职称护士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方式需求情况。结果:不同护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的掌握存在明显差异,工龄5年以上、本科学历、主管护士掌握程度较高。对药物应用方面的安全性了解较多,而涉及药物成分、对机体的危害及过敏反应的处理等了解较少。结论:各类护理人员对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存在不同程度欠缺,应加强临床护理人员中药注射剂安全用药知识的继续教育。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老人安全用药情况、安全用药教育情况存在严重问题。我国老人在药物合用发生不良反应、医生诊断后用药以及滋补药品会有不良反应、阅读说明书、检查药物有效期方面存在问题;国外老人在自行用药、识别剂量、用药间隔、漏服药品、了解适用证、用药前咨询医生以及听广告购药方面存在问题。经统计分析,国内外老人用药前咨询医生方面差别显著,国内比例为44.5%,国外为64.3%;国内外老人自行用药方面差别显著,国内比例61%,国外为73%;国内外老人漏服药品方面差别显著,国内比例为44.1%,国外为71.9%。加大对老年人安全用药知识的普及和安全用药教育,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药物利用研究(DrugUtilhationRese。h,DUR)在我国药学界已经开始得到关注。进行药物利用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医院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今后的用药趋势进行预测,以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药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我院IWe年西药用药为依据,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1资料来源以1996年兰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药的消耗量与消耗金额作基本素材,进行分析。2调查目的拟通过对医院用药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不同于发达地区的特点,分析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开展合理用药。3分析方法将西药…  相似文献   

6.
单海慧 《大家健康》2016,(4):148-148
目的:对阿莫西林用药依从性的干预进行进一步探究。方法:择取过去2年(2014.4-2016.4)在我院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320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自患者确定服用药物治疗伊始便由专门药师对患者进行阿莫西林药物宣讲,包括药物疗效、用法用量、适用范围、服用时间、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情况,并就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措施进行着重讲解。同时,分别于药物宣讲前后对患者行B超检查,记录分析检查结果中患者血常规各指标、肾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对用药干预后四项依从性干预指标,按剂量用药、按次数用药以及按时用药、长期用药检验项目对比发现,干预后各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干预前评分,而且干预依从性由干预前的22.8%(73/320)升至干预后的69.4%(222/320),P<0.05,统计学意义明显。结论:对服用阿莫西林药物患者进行依从性干预能够明显提升其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应予重视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方法:采用《处方管理办法》中处方用药适宜性审核要求和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7~12月(干预前)和2009年7~12月(干预后)处方,各1800张,对实施各项药学服务干预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由之前7.35%下降为4.22%,各项处方指标合理性有所提高。结论:开展药学服务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合理用药状况,探讨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研究的情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后的处方,进行各项处方指标的比较,对有关合理用药患者关怀指标进行调查、分析,查阅医院的相关记录求出平均每张处方的药费。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干预前为1.91种,干预后2.05种;抗生素药物的使用比例干预前为14.15%,干预后25.21%;针剂干预前使用比例为29.12%,干预后为21.18%,患者关怀指标中平均就诊时间为7.6min,平均发药交待时间为38s,药品标识完整率为100%。结论:采用国际指标评价用药合理性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癌痛止痛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证癌痛规范化治疗,实现癌痛止痛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2011年6月—2014年6月癌痛止痛药物的用药数据进行统计,使用限定日剂量值(DDD)分析法,计算各药物的总消耗量、总金额、总用药天数、用药频度(DDDs)与药物利用指数(DUI),并加以分析,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医院癌症止痛药物DUI值均<1,表明用药合理。其中用药频度最高的为硫酸吗啡缓释片,最低的为盐酸二氢埃托啡舌下片。结论该院癌症止痛药物的使用合理,基本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的指导原则,但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阿片类药物的选择使用,适度增加非甾体类镇痛药的配置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大肠癌防治方药的中医文献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历代重要医籍中对大肠癌相关病证的论述及近二十年来中医防治大肠癌文献进行整理 ,从病因病机和防治方药两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考查其异同。建立古今大肠癌防治方药数据库 ,分析用药规律 ,并作对比分析。认为古今用药各有侧重 ,用药规律的变化值得临床工作者深入研究。提出中医防治大肠癌的基本思路 ,认为温下法是防治大肠癌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现代临床不可偏废之。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学生体制调研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快速准确地分析体质调研数据资料,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作者研制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计算机管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并对河南省1995年51728名,2000年56048名学生的体质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程序使用模块化设计,易于扩充和修改。系统使用灵活方便、操作简单、数据处理速度快,易于推广和普及,为系统研究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疾病防治与监测提供了快速、准确、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卫生系统反应性这一概念以来,世界各国对它的研究一直处于不断地修改和完善之中。文章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卫生系统反应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主要包括卫生系统反应性的概念、构成、测量工具与评价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现存的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To acquire complete knowledge on a subject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need to be perused by researchers. However, over the period of time qualitative research teaching among medical professionals has reduced. Wisdom amongst doctors seems getting muddled in ‘data’. Operational research as well as health systems research have been the basis of ‘key’ policy changes in situations and programmes including polio immunization to achieve desired objectives.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cannot replace one another. We need to protect the ''endangered art''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before it becomes extinct from medical schools.  相似文献   

14.
强化信息共享是提高卫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应把信息共享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要提高卫生研究对有用信息的需求,信息筛选和加工本身就是研究工作,需要发展、促进,卫生研究要向决策者提供研究成果。目前在Internet上的国内外有关卫生研究的信息十分丰富,应当充分利用。要发挥Internet的潜能,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换,从而提高卫生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永衡  徐赛群  刘燕  何娴婕 《医学综述》2014,(11):1949-1950
分子心血管病学在整个医学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已经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分子心血管病学的研究对提高我国医疗水平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研究过程中最主要的核心问题是对基因进行调控,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理论是利用分子生物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从中发现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原理,在对病情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探索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分析中医药研究的现状,阐述在重视生命科学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研究的新形势下,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必然性,提出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目标、任务、研究途径、方法论和研究方法,并对中医复杂系统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循证医学自其问世以来备受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青睐,已成为21世纪临床医学发展的主流趋势。用循证医学思想引导研究生形成正确、规范的科研思维和科研方法,减少无效或效能不高的研究,提高研究质量,并避免重复己得到明确结论的研究。目的是培养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康复需求的增加,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与康复医学相结合,本文通过文献统计分析方法和文献可视化工具,使用软件Citespace中的关键词共现、热点词突显、关键词聚类等分析方法,分析了国内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研究状况,对当前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分类并予以评述。通过分析得出:目前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有机器人、脑机接口、人机交互和运动想象等;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并根据对文献内容的分析确定了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研究的5类主题,分别是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康复训练系统、人机交互和辅助诊断与远程康复,大多数研究隶属于这些范畴;研究趋势方面,机器人、人机交互等在相当长时间内仍是研究热点,脑机接口、运动想象、远程康复等是该领域研究的新热点。本研究通过对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讨论人工智能在康复医学领域中的局限性并提出建议和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研究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论卫生政策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政策和科研的联系和区别的基础上,介绍了复旦大学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的“控制医疗费用和促使药品市场有序发展政策研究与实践”研究取得成功的经验,并以此作为中国卫生政策和研究结合的范例。讨论了政策制定者和科学研究者紧密协作的要点,即回答“为什么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否目前有条件解决”、“怎么做”三个问题,在此基础上预测政策思路的社会效果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比较效果研究为对象,从研究目的的选择、目标人群的定位、干预方案的比较、比较层次的确定、疗效差异的分析5个方面对其基本内涵进行了剖析;通过与循证医学、患者重要性结局、随机对照试验等现代医学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凸显其包容性和先进性;结合传统中医药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因人制宜等基本理论,对其在中医药临床评价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展开分析,以期进一步推动比较效果研究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