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患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治疗且血培养阳性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病原菌感染阳性率的差异,比较不同病原菌阳性患者和不同预后血清PCT、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观察不同病原菌阳性患者预后的差异。结果 110例血培养阳性的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42例(38.2%),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45例(40.9%),真菌感染者23例(20.9%);3组患者血清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hs-CRP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真菌感染;革兰阳性球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患者恶化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化组患者血清PCT、WBC、NEU%、hs-CRP水平均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57、10.562、8.655、12.027,P0.05)。结论血培养阳性患者的PCT、hs-CRP等炎症因子水平较高,且与病原菌、预后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在血流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治疗的血培养阳性患者134例(血培养阳性组)及血培养阴性患者109例(血培养阴性组)的PCT、CRP、WBC、NEU%检测结果,比较2组及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者4项指标的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PCT、CRP、WBC、NEU%单项及联合检测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13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57株(42.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属为主;革兰阴性菌77株(57.5%),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血培养阳性组PCT、CRP、WBC、NEU%明显高于血培养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培养阳性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者PCT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RP、WBC、NE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WBC、NEU%单项检测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9、0.749、0.727、0.833;PCT、CRP、WBC、NEU%联合检测的AUC为0.895。结论PCT、CRP、WBC、NEU%4项指标均能有效诊断血流感染,其中PCT单项检测的AUC最大,辅助诊断价值较CRP、WBC、NEU%高,且PCT可较好地区分细菌感染类型;PCT、CRP、WBC、NEU%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血流感染患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儿童,其中细菌性感染组226例,非感染性疾病组155例和健康对照组192例,检测血清中PCT、hs-CRP、WB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和WBC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和WBC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hs-CRP、WBC对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T)等炎性指标在一些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与血培养的相关性。方法 244例患者中感染组184例,其中肺部感染亚组105例和其他感染亚组79例,非感染组60例。检测患者的PCT、hs-CRP、WBC及NEUT,然后将检测结果在各组进行对比。结果肺部感染亚组和其他感染亚组PCT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肺部感染亚组又明显高于其他感染亚组(P0.05)。肺部感染亚组和其他感染亚组hs-CRP阳性率均大于90%,WBC及NEUT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培养阳性率在肺部感染亚组为49.5%,与hs-CRP、WBC和NEUT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其他感染亚组为51.9%,与WBC和NEUT有很好的相关性(P0.05);在非感染组为16.7%,与PCT、WBC和NEUT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结论 PCT、hsCRP及WBC检测可作为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指标,可为这些疾病的早期治疗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在外科手术感染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580例外科手术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中的PCT水平、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测定血液中的WBC值。结果感染组、未感染组hs—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PCT水平感染组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中PCT.同时联合检测hs—CRP和WBC水平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对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及早做出诊断.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和白细胞计数(WBC)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急诊就诊的14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非细菌性感染组(87例)和细菌性感染组(54例)。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科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PCT、SAA、hs-CRP、Neu%和WBC水平,并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SAA、hs-CRP、Neu%和WBC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性感染组PCT、SAA、hs-CRP和Neu%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低于细菌性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CT、SAA、hs-CRP、Neu%和WBC用于诊断细菌性感染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1、0.922、0.861、0.895、0.921。PCT、SAA、hs-CRP、Neu%和WBC用于诊断非细菌性感染疾病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0.830、0.751、0.736、0.537。PCT、SAA、hs-CRP、Neu%和WBC用于鉴别诊断细菌性和非细菌性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25、0.632、0.693、0.728、0.915。结论 PCT、SAA、hs-CRP、Neu%和WBC检测对感染性疾病有相应的早期诊断价值,同时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从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钙素原(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2月该院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其中非重症肺炎30例(非重症组),重症肺炎62例(重症组),比较两组患者及重症组中存活者、病死者的血常规[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血小板计数(PL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HbA1c、PCT、hs-CRP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重症组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高于非重症组,LYM#低于非重症组(P0.05)。(2)治疗前病死者NEUT、HbA1c、PCT、hs-CRP水平高于存活者,LYM#低于存活者(P0.05);与治疗前比较,存活者治疗1、3d后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均降低(P0.05);病死者治疗前,治疗1、3d后WBC、NEUT、HbA1c、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EUT、HbA1c、PCT、hs-CRP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在预测价值方面,治疗1d后PCT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其次是hs-CRP、HbA1c、NEUT,治疗3d后的AUC由大到小依次为hs-CRP、HbA1c、PCT、NEUT。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WBC、NEUT、HbA1c、PCT、hs-CRP存在明显异常,NEUT、HbA1c、PCT、hs-CRP水平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讨论老年细菌感染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12月在该院治疗的微生物培养阳性患者60例(细菌性感染组)和微生物培养阴性患者60例(非细菌性感染组)作为研究对象。定量检测PCT、WBC、N%、hs-CRP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WBC、N%、和hs-CRP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性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采用ROC曲线分析4个项目诊断细菌性感染的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由大到小依次为:PCT(0.85)、N%(0.74)、WBC(0.69)、hs-CRP(0.66)。敏感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s-CRP(83.3%)、N%(81.7%)、PCT(76.7%)、WBC(61.7%)。特异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CT(85.0%)、WBC(68.3%)、N%(65.0%)、hs-CRP(43.3)。结论 PCT、WBC、N%、hs-CRP检测在老年性细菌感染者中均有较大的临床价值。PCT、N%、hs-CRP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优于WBC,其中hs-CRP最敏感,但特异度低,而PCT特异度高,更适用于老年性细菌感染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检测在布鲁菌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3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按感染菌属分为4组,并且检测PCT、hs-CRP和白细胞,然后将检测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PCT和hs-CRP水平均升高,但布鲁氏菌组的升高程度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鲁氏菌组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升高检出率达80.0%。葡萄球菌组、肠杆菌组和链球菌组的WBC和NEUT高于布鲁氏菌组,LYMPH和MONO低于布鲁氏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hs-CRP及白细胞检测可作为辅助布鲁菌病早期诊断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比较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53例感染患者,将其分为3组,其中重症细菌感染组42例,轻症细菌感染组130例,病毒感染组81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4组分别抽取用药前静脉血同时进行PCT、hs-CRP、WBC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重症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明显高于轻症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细菌感染组PCT、hs-CRP、WBC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hs-CRP、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hs-CRP、WBC在细菌性感染疾病中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血清PCT在细菌感染尤其是重症细菌感染中表现出了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包括中性粒细胞分类计数(NC)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选择91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细菌性肺炎29例,支原体肺炎32例,病毒性肺炎30例。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比较三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结果 1细菌性肺炎患者组、支原体肺炎患者组、病毒性肺炎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PCT、CRP、WBC及NC水平,两两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细菌性肺炎患者组PCT、CRP、WBC及NC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细菌性肺炎患者组与支原体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指标(P0.05),病毒性肺炎患者组血清PCT阳性率显著低于其他指标(P0.05)。结论 PCT能很好地鉴别肺炎患儿的种类;PCT、CRP、WBC及NC联合检测在小儿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浆降钙素原(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诊断开胸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开胸手术的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术后6h、12h、24h、48h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对疑似肺部感染者行痰液病原学培养诊断是否为肺部感染。以痰液病原学培养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以及三个指标联合诊断早期肺部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1)246例患者,40例确诊为术后肺部感染,肺部感染率16.26%。(2)手术前,肺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WBC、PCT、CRP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h、12h、24h、48h,肺部感染组WBC、PCT、CRP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在术后12h差异最为明显。(3)采用上述时间点数据进行ROC曲线分析,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诊断术后肺部感染的最佳cut-off值分别为10.67×109/L、1.06μg/L、9.50mg/L,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0.926、0.883。(4)WBC+PCT+CRP诊断患者肺部感染的灵敏度为95.00%。结论术后对开胸手术患者进行外周血WBC、血浆PCT、血清CRP监测,可早期筛查患者是否并发肺部感染,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降钙素原(PCT)在鉴别晚期泌尿系肿瘤患者细菌感染性发热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77例体温高于38℃的晚期泌尿系肿瘤住院患者,按有无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性发热组(n=32)和非细菌感染性发热组(n=45)。所有患者均在出现发热症状后立即行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及PCT的检测并进行记录。结果细菌感染性发热及非细菌感染性发热两组的统计结果显示体温及WBC、CRP的差异不显著,P值均≥0.05;PCT在两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细菌感染发热组较非细菌感染发热组显著增高(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细菌感染性发热组中,PCT水平不仅与体温的升高相关(r=0.647,P0.001),而且与WBC密切相关(r=0.574,P=0.001)。结论 PCT水平的检测对于鉴别晚期泌尿系肿瘤的发热原因具有一定的价值,并且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做出正确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57-1458
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检测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4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分为细菌感染组(n=31)与非细菌感染组(n=53),并选取同期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并比较其诊断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及WBC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联合检测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均高于应用血清PCT、CRP及WBC单一检测,特异性高于CRP及WB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血清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可显著提高临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率,有效鉴别细菌性与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对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及截肢/趾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内分泌科2014年5月~2017年9月期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合并感染分泌物培养阳性患者112例,分为糖尿病足非多重耐药感染(NMRI)组78例和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MRI)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PCT、hs-CRP、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观察其对多重耐药感染及截肢/趾率的影响。结果 MRI组患者的hs-CRP、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NMRI组(P0.05),而PCT水平显著高于NMRI组(P0.01);糖尿病足截肢/趾患者hs-CRP、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糖尿病足非截肢/趾患者(P0.05),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截肢/趾患者PCT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足非多重耐药截肢/趾患者及非截肢/趾患者(P0.01);hs-CRP、白细胞计数与糖尿病MRI感染及截肢/趾具有相关性(P0.05),PCT与与糖尿病MRI感染及截肢/趾具有显著相关性差异(P0.01)。结论与hs-CRP、白细胞计数比较,PCT对糖尿病足多重耐药感染和糖尿病足截肢/趾的具有更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严重程度以及在抗感染治疗疗效监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就诊的可疑细菌感染住院患者(541例)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T%)、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并对脓毒血症组患者急性抗感染治疗前后进行检测,统计分析PCT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和疗效监测的意义。结果感染性疾病组CRP为10.23±2.47mg/L,PCT为10.55±1.67m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WBC、NEUT%、NEUT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为16.45±1.17mg/L,显著高于非感染SIRS组5.21±1.21mg/L(P0.01);脓毒症患者治疗7d后PCT随病情好转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清PCT能够鉴别诊断感染性疾病,同时能够鉴别诊断脓毒血症和判断抗感染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联合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5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除外急性感染)152例(糖尿病组),外科急性感染患者(包括烫伤感染、急腹症患者)62例(外科急性感染组),以及体检健康者11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各组CRP水平,双抗体夹心免疫层析法检测PCT水平,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WBC计数及NEUT%。结果糖尿病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PCT和CRP水平、WBC计数及 NEU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外科急性感染组患者PCT和CRP水平、WBC计数及NEUT%均增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 PCT 和CRP水平、WBC计数及NEUT%升高更明显,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肿瘤患者发热原因中的价值。方法 将218例发热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及肿瘤发热组,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率、PCT、CRP阳性率明显升高,与病毒感染组和肿瘤发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发热组PCT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诊断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97.83%,特异性为83.33%,均高于其他指。结论 PCT和CRP检测有助于鉴别肿瘤患者的发热原因,且PCT有更好的特异性及敏感度,为抗感染及肿瘤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LY)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T)在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至8月肺部感染患者72例,根据感染病原纳入新冠病毒组(36例)和细菌组(36例),同时选取体检科30名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血清hs-CRP、WBC、LY及NT,计算并绘制4个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受试者特征(ROC)曲线。结果三组患者血清hs-CRP、WBC、LY及NT测定值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个指标联合诊断新冠肺炎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994),其灵敏度(100%)和特异度(94.4%)也最高。结论血清hs-CRP、WBC、LY及NT在诊断新冠肺炎中都具有一定的价值,4个指标联合诊断新冠肺炎感染可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WBC)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142例,测定其PCT、CRP及WBC水平,分析三者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及WBC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效率分别为95.07%、56.34%、66.90%,革兰阴性菌组患者的PCT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组患者和革兰阳性菌组患者的CRP及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WBC的检测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较为理想的感染性疾病标志物,PCT检测更具有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