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9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冠心病组(59例),非冠心病组(39例);其中冠心病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3支组(21例)、2支组(20例)和1支组(18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比较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冠心病3个亚组间这3项指标差异,分析3项指标间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各亚组间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支组和3支组颈动脉IMT及血清Hcy、CRP水平均高于1支组(P<0.05),3支组血清Hcy水平高于2支组(P<0.05).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两两间均呈正相关(P<0.05),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颈动脉IMT及血清H cy、CRP水平检测可用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且三者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文志  孙烈  陈轩  王东海  张钲  白峰  潘明 《临床荟萃》2004,19(9):488-490
目的 研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了 138例冠心病患者 (2 8例急性心肌梗死 ,6 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 ,4 4例稳定型心绞痛 )及 2 8例非冠心病对照组的hs CRP的水平 ,并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病变形态学分析 ,比较不同类型的冠心病及不同形态斑块的hs CRP水平。结果 血清hs CRP在急性心肌梗死组 (16 .2 5± 1.2 7)mg/L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11.4 1±4 .89)mg/L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 (4 .82± 3.94 )mg/L和非冠心病组 (2 .70± 1.95 )mg/L(P均 <0 .0 5 )。血清hs CRP在Ⅱ型斑块组中的水平 (14 .5 0± 4 .6 6 )mg/L明显高于其他型斑块组 (6 .82± 5 .6 3)mg/L及非冠心病组 (2 .70± 1.95 )mg/L(P <0 .0 1)。结论 血清hs CRP水平与冠心病斑块稳定性有关。冠状动脉造影斑块分型结合hs CRP水平 ,可较好地估价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 C-反应蛋白 (CRP)的水平关系。方法 检测血清 CRP水平 ,将 10 0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为 2组 ,A组 :CRP<0 .0 5 g/ L,4 0例 (40 % ) ;B组 :CRP>0 .0 5 g/ L,6 0例 (6 0 % ) ,全部患者均采用 Judking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术 (CAG) ,其结果结合 CRP进行分析。结果 B、C型血管病变、多支病变、心肌梗塞 (MI)患者均是 B组大于 A组 ,(P<0 .0 1) ;A型病变、单支病变、心绞痛患者均是 A组大于 B组 ,(P<0 .0 5 )。结论 炎症反应是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斑块及破裂的原因 ,CRP是检测冠心病危险分层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CRP对急性阑尾炎和异位妊娠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生殖期女性急性阑尾炎、异位妊娠患者和对照血清中 C-反应蛋白 (CRP)含量 ,探讨 CRP在二者诊断、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乳胶凝集半定量法 ,对 4 8例生殖期女性急性阑尾炎和 36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清中 CRP进行检测 ,与 5 0例健康人对照组及 6 0例正常妊娠组进行对比。结果 :急性阑尾炎组血清 CRP含量明显升高(x=4 7.0 0 mg/ L) ,R=0 .886 ,异位妊娠组 CRP则处于正常范围 (x<6 .0 0 mg/ L) ,R=0 .396 ,二者差异显著 (P<0 .0 1)。正常人组血清 CRP含量无升高 (x<6 .0 0 mg) ,R=0 .375 ,与急性阑尾炎组差异显著 (P<0 .0 1)。正常妊娠组血清 CRP含量均正常 (x<6 .0 0 mg/ L) ,R=0 .375 ,与异位妊娠组无可比性 (P>0 .0 5 )。结论 :CRP在急性阑尾炎病例中含量明显升高 ,在异位妊娠病例中含量正常 ,差异极为显著 ,可用于诊断特别是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探讨CRP及sICAM-1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73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20)、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25)、急性心肌梗塞(AMI)组(n=28),并将SAP组定义为非活动性冠心病组,UAP和AMI组定义为活动性冠心病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n=20);分别测定其血清CRP、sICAM-1、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sICAM-1水平均有增高(P<0.05),且活动性冠心病组CRP、sI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活动性冠心病组(P<0.01)。(2)AMI组患者血清CK、CK-MB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MI组患者的CRP、sICAM-1水平分别与CK-MB浓度呈正相关(r=0.678,P<0.01;r=0.643,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而CRP及sICAM-1在此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细胞计数(WBC)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方法 2型糖尿病100例,其中糖尿病肾病60例,分为早期肾病(DN1)组33例,临床肾病(DN2)组27例,2型糖尿病无白蛋白尿组(DM)4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RP、IL-6、TNF-α、WBC.结果 DM组血清CRP(5.80±3.20) mg/L、IL-6(10.0±4.5) ng/L、TNF-α(16.2±8.5) ng/L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分别为(2.90±1.80) mg/L、(7.3±2.0) ng/L、(13.0±4.1) ng/L(P<0.05)];DN1、DN2两组的血清CRP、IL-6、TNF-α及WBC均较DM组、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或P<0.01);DN2组(12.50±8.60) mg/L又较DN1组(7.20±5.00) mg/L,CRP升高(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清CRP与TC呈正相关(r=0.510,P<0.01);血清IL-6与总胆固醇(r=0.271,P<0.01)及糖化血红蛋白(r=0.351,P<0.01)呈正相关.血清TNF-α、WBC计数与体质量指数(r=0.236,P<0.01;r=0.254,P<0.01) 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血清超敏CRP、IL-6、TNF-α、WBC的测定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肾损害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 (CRP)、循环免疫复合物 (CIC)和补体C3的水平 ,探讨炎症和免疫反应在CH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将 72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有异常改变的CHD患者和 2 8例经冠脉造影证实其冠脉无异常改变的非冠心病患者 (NCHD)作为观察对象 ;CHD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 (SAP) 2 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 2 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 (AMI) 2 0例 ,测定血清CRP、CIC和补体C3浓度。并分析浓度的改变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结果 :CHD组中血清CRP和CI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5 ) ,而补体C3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对CHD各亚组分析发现 ,SAP亚组仅CRP高于正常 ,其余两项均无显著性差异。UAP亚组与对照组相比 ,CRP和CIC均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 ,C3无明显改变 ,而且UAP亚组CRP水平比SAP组SAP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在AMI亚组中 ,三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 ,其CRP和CIC水平比SAP亚组的浓度明显增高 (P <0 0 1) ,补体C3水平虽有升高 ,但与CHD其他各亚组比较无差异。CHD患者中CIC和C3增高水平与CRP呈正相关 (r =0 69,0 65 ,P <0 0 5 )。并发现血清CRP、CIC升高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 (r =0 71,0 5 7,P <0 0 5 ) ,而血清C3浓度与冠脉狭窄程度无关 (r =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3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例心绞痛患者,25例非冠心痛患者,分别测定CRP和TNF-α水平.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CRP及TNF-α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CRP水平显著高于心绞痛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P<0.05).结论 血清CRP水平以及TNF-α水平作为冠心病惠者病情监测指标,其升高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尤其是反映急性炎症反应的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浓度在急性缺血和心肌梗死患者中明显升高[1] 。本文检测了1 2 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RP水平 ,以进一步探讨ACS的发展机制。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2 0 0 1年 3月至 2 0 0 2年 5月本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和门诊或住院体检者 1 2 5例 ,冠心病入选根据 1 979年WHO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标准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入选根据Braunwald标准[2 ] 。有明确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性和免疫性疾病者除外。研究对象分两组 :①非ACS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