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范炳华教授,浙江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范教授善用经典,临证思辨灵活,信奉有症必有因,凡症皆由因所致的学术观点。临诊注重审症求因原则,诊断主张症因相关原则,推拿遵循治因为先原则,每每应验。本人有幸师承于范教授,受益匪浅。推拿是中医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是通过手法做功产生物理学效应来达到治疗目的的。推拿临床所涉及的病种,以脊柱、关节、  相似文献   

2.
潘高之胤  范炳华 《新中医》2017,49(8):207-209
正范炳华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范教授精通中医经典,临床经验丰富,并在融汇中西医基础之上创新性的提出"有症必有因"的临床辨证思维,即:临诊重视审症求因,诊断主张症因相关,治疗遵循治因为先。颈性偏头痛(cervical  相似文献   

3.
正文:吴山教授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师承全国名中医林应强教授,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林应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广东省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吴山教授临证三十余载,中西结合临床经验丰富,在继承林氏正骨推拿手法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逐渐提出了“有症必有因,治病求本”的辨证思路。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容易把腰椎间盘突出和骶髂关节紊乱症的诊治混淆从而影响疗效,而吴山教授对骶髂关节紊乱有独特的认识,在治疗上疗效良好。笔者有幸跟随吴山教授学习,现将其诊治骶髂关节紊乱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国医名师范炳华从事推拿临床、教学、科研五十载。临证擅中西合参,重审症求因,倡症因相关,循“有症必有因,无因不成症;症因要相关,无关非诊断;治因宜为先,因去症自消”三大原则,凝一病一法一特色,创多种推拿诊疗新技术、新治法。  相似文献   

5.
毛德西教授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要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 a余,擅长治疗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胃肠病等,尤善运用中医思维治疗疑难杂病。介绍毛德西教授从温化、分消辨治痰湿证经验,体现其临证用药轻灵,注重温化、分消,善从三焦辨证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简版:正文:李建仲教授为山西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师承博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李教授与贺振中教授在王中衡教授“通督推拿法”的基础上,将中医推拿技术与西方整脊疗法相融合,创立了富有中医特色的整脊推拿疗法“通督正脊术”。在此基础上,李教授结合中医内治法,提㈩以通达任督气血为中心的“通督辨治法”,丰富和发展了通督正脊流派的中医内涵。……  相似文献   

7.
刘玉洁教授是河北联合大学教授,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首届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第二、三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全国第五批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五"重点学科心血管  相似文献   

8.
高慧,博士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河北省首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中医妇科)——专科学术带头人和专科负责人。河北省十二五重点中医专科妇科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承德市中医妇科疾病研究所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正陈勇毅主任中医师是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传承型博士生导师。陈师从医40余年,擅长诊治脾胃病、老年病,且对内科杂病颇有心得,其对慢性咳嗽的诊治见解独到,认为肺脏功能失调是慢性咳嗽的病发关键,当首治肺脏,降肺为先,润肺为要,治疗上善用"补""润"二法。现将其临证经验介绍如下。1成病之因,正虚邪恋总相兼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症  相似文献   

10.
简版:正文:范炳华教授是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中医,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推拿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范教授精研中医传统经典,合参现代解剖生理及生物力学等理论,临床经验丰富,……  相似文献   

11.
褚玉霞教授是全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导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第二批全国中医妇科名师,河南省首届名中医。褚教授认为崩漏病因病机复杂,病因以虚、瘀为主,故治疗时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灵活运用治崩三法,根据患者年龄分而治之。总结褚玉霞教授治疗崩漏的临证经验,为临床诊治该病拓展思路,希望能对崩漏的诊治提供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2.
闻庆汉教授,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中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擅长使用传统推拿医术治疗推拿专科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如颈性眩晕、寰枢关节紊乱症、小儿脑瘫、小儿脑积水等)。推拿是中医特色疗法之一,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手法是推拿治疗效应产生的决定性因素,手法水平与临床疗效高度相关,诚如《医宗金鉴》所言:"伤有轻重,而手法各有所宜,其痊者可之迟速及遗留残疾与否,皆关乎手法之所施得宜,或失其宜,或未尽  相似文献   

13.
导师于志强教授是全国第四、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在临证中一直主张“内伤杂病以开郁为先务”、“内伤杂病从肝论治”。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证,尤其擅长运用中药对药治疗高血压病。匠心创制“降压护心煎I号”、“降压护心煎Ⅱ号”和“高血压病从痰论治三法”。现将其常用对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庞国明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医40余载,专长内科,主攻糖尿病的纯中药治疗,学验俱丰,善用中医思维方法解决临床疑难问题.对2型糖尿病消谷善饥甚则饥饱无度等久治不愈者,悟道探理,善用"反治法"治疗,即运用"消食导滞"法以"消治消",此文总结了庞教授在2型糖尿病辨证论治基...  相似文献   

15.
导师夏惠明教授是云南省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云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指导老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导师从事中医推拿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手法宗一指禅推法、丁氏攘法和内功推拿,倡导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16.
张崇泉教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3批、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研究”项目入选的名老中医专家,湖南省名中医,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行医近5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疑难病,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治疗有独到的经验。笔者分析张崇泉教授辨治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用药规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光明中医》2021,36(20)
中医临床疗效的提高,离不开中医思维的指导,中医诊疗过程,其实质就是中医思维科学指导、悟证明理、智慧运用的过程。河南省名老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庞国明教授将中医思维评判依据与临床治疗融会渗透,归结为“六力”:言语力、凝练力、想象力、诊断力、处方力、治疗力,并体现在临证之中,确有助于中医思维和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周蓓  梁艳菊 《新中医》2011,(8):185-186
周岱翰教授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周教授在40余年的中医临床实践和科研中,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经验,提出了许多远见卓识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颇有心得,提出准确辨治肝癌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病证症的关系,肝癌诊治应采取病证症结合的诊疗模式。  相似文献   

19.
著名中医药文献学家、中医临床家孙光荣教授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第四批北京市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执业中医近半个世纪,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思、所识、所论,往往给后学深深启迪,被同行誉为中医思想家。  相似文献   

20.
何华 《中医研究》2010,23(12):56-57
李鲤教授,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临证推崇寓补于消法,治病多从中焦脾胃入手,时时不忘顾护胃气,以和中消食为先,擅长保和丸加减一方多用,以除壅滞、开化源,以消代补,疗效卓著。兹将李教授采用保和丸化裁治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