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8 毫秒
1.
目的分析结核病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化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2008年5月住院的结核病患者病历中由专业医师提供病例记录、医嘱单、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对化疗的影响。结果60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258例,占42.8%(258/603)。最多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43.4%(112/258)。因不良反应严重调整化疗方案46例,占17.8%(46/258)。其中肝功能异常占14.3%(37/258)。结论抗结核联合治疗方案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应重视抗结核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对患者的教育,密切监测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各种不良反应。肝损害是影响结核病治疗工作的主要不良反应,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分析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表现。方法:对我院在2015年以来收诊的150例肺结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其用药情况,探讨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并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在150例肺结核患者中,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在45天之内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最多,并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年龄段。使用抗结核药物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其中比例最多的是肝胆系统的损害,其次是患者出现胃肠道系统的问题,第三是皮肤以及附件的问题。结论:对于肺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容易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定期进行复查,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袁磊凌 《中国保健营养》2012,(14):2556-255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抗结核药品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2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把患者分为老年组与中青年组,对两组发生不良反应率与时间作比较。结果老年组出现不良反应明显高于中青年组,老年组不良反应达46.5%,而中青年组仅18.9%。结论在抗结核用药时,要重点关注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若有异常时,谨慎对待,并调整治疗方案,促进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4.
广西抗结核组合药间歇疗法中断治疗原因及不良反应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西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结核药间歇疗法中断治疗原因及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发生率,以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接受国家提供的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20464例及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6593例中断治疗的发生率和原因以及抗结核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初治和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率分别为9.47%和17.57%,其中因服用抗结核药物出现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占所有中断治疗原因的首位,初治和复治涂阳肺结核病患者相似,接近29%。27057例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中,有675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表现不一的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97%,并有892例患者因此而中断治疗,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率为11.45%。结论不良反应是广西涂阳肺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降低因不良反应而引起的中断治疗,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5.
崔国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9):2300+2433-F0002,F0003
目的了解北京市怀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科门诊免费抗结核化疗的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预防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结核科专业医师查阅2006—2010年病例资料,包括大病例、病程、服药记录、实验室检查等,回顾性分析抗结核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共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有183例,占查阅病例的35.1%。其中轻度反应75例,中度反应101例,重度反应7例;有95%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在服药2个月内,有79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换)药,有2例患者死亡。结论抗结核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高,对肺结核的治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要积极监测并及时正确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使患者能够坚持完成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病例入院诊治时间2016年9月-2017年6月,所有患者均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根据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可能引起的各种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观察分析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有效的护理,所有肺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失眠头痛,1例患者总胆红素上升,1例患者瘙痒,总发生率为10.0%。结论:在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予以有效的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处理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抗结核化学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7例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不良反应35例,占11.4%.绝大多数病例经处理后,不良反应减轻或消除,更改药物后均完成疗程.结论 服用抗结核药物常常引起女性生殖器结核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正确处理,适当调整化疗方案,可较好地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反应,完成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利福平联合异烟肼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患者一般资料分布状况,为预防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提供指导意见。方法观察290例结核患者在接受利福平联合异烟肼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分析性别、年龄和体重对抗结核的不良反应的影响,比较治疗前后肝功能中ALT及TBiL的变化。结果利福平联合异烟肼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38.6%)、肝功能损害(31.00%);男性、年龄>60岁、体重45~49 kg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显著高于女性、年龄<60岁、体重>50 kg者(均P<0.05)。结论利福平联合异烟肼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常会出现较多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胃肠道反应中,体重较轻的老年男性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服用抗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预防和治疗,及时有效处置此类反应。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诊断及服用抗痨药物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立即停用板式抗痨药,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水果,并给予激素、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结论 抗痨药物可引起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用药前要告知患者。治疗中及时督导,发现异常反应应果断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广西抗结核板式组合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其对结核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14个县(区)2007年10月~2008年6月期间所有使用免费抗结核板式药品治疗的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基线、随访和结局调查.结果 上述调查人群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36%,其中肝损害发生率最高(3.7%),其次为胃肠道(3.5%)和过敏反应(3.4%).随着年龄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不良反应多发生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有61.2%的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中断和终止治疗、减少用药量、更换药物和改变服药方式.23.7%的药品不良反应导致患者的病程延长、病情恶化和死亡.结论 广西抗结核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国内平均水平相似,其中以肝损害最为常见,是导致治疗中断和病程延长的主要原因.建立和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有助于该区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1.
抗结核板式药物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抗结核板式组合药治疗肺结核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在结核病临床应用提供资料. 方法 随机按2∶1配比将487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分成板式药组332例和传统药组155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 结果 487例肺结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3.47%,板式药组、传统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54%、27.10%,板式药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胃肠道不适发生率高于传统药组(P<0.05);强化期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0%,老年患者中板式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2%,均高于传统药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板式药物与传统抗结核药对肝损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板式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要高于传统散装抗结核药,尤其是胃肠道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板式抗结核药物时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测,特别是强化期老年服药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结核病患者因接受抗结核治疗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分析我中心结核病防治科2012年5—12月间新诊断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2008版)》规定使用的短程标准化疗方案板式药品治疗中各种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共有40例患者在接受抗结核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4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有2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有8例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有3例出现骨关节疼痛;有1例患者出现了神经系统反应。在对以上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得到了缓解。结论对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为患者调整药量和治疗方案,并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出现肝损害的程度及特点,探讨采取应对肝损害的措施。方法选取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2006—2010年规则抗结核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454例,观察治疗过程出现的肝损害并分析其特点。结果患者肝损害率为14.1%(64/454),主要是ALT升高,中、轻度及以下肝损害占85.9%,重度以上肝损害仅占14.0%;不同性别及年龄的肝损害无明显差异。结论抗结核药引起肝损害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医生要充分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监测,包括对患者进行宣传教育,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病人能规则完成治疗,保障病人用药安全,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病例的特点,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我科自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15例结核病患者,均经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其中20例发生肝功能损害,对此20例病患的,瞄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本组患者中,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肝功能损害发病率为9.5%(20/215),其中合并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发病率为16.67%(12/72),未合并HBV感染者发病率为5.59%(8/14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2个月的治疗及护理,全部患者肝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抗结核药物对患者的肝功能有一定影响,合并HBV感染的患者更易受害,在治疗中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不良反应( ADR)发生情况及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对服用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的707例活动性肺结核进行 ADR 监测与调查。结果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 ADR 发生率为32.96%;80.69%的ADR发生在强化期;≥50岁患者ADR发生率高于〈50岁者( P〈0.05);发生ADR组患者在及时复诊、规则服药和治愈率方面,均低于未发生ADR组( P〈0.01)。结论抗结核板式组合药物ADR发生率较高,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有影响,应加强对板式药物ADR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16.
张立贤 《现代保健》2009,(19):176-177
目的观察护肝片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初治肺结核168例,应用“2HRZE(S)/4HR”方案抗结核治疗,治疗组88例,全程加服护肝片;对照组80例,全程加服葡醛内酯片。结果治疗组出现肝损害6例(6.82%),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5例(5.68%);对照组出现肝损害26例(32.50%),其中HBsAg阳性患者出现20例(2500%)。两组比较有碌著性差异(P〈0.01)。HBsAg阳性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肝功能更容易受损害。结论护肝片在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害的发生是有效的,特别是对HBsAg阳性的结核病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情况,通过临床干预以保证结核病人得到全程规则治疗。[方法]对出现肝功能异常的153例结核病人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分析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干预措施及效果。[结果]71例肝功能轻度异常患者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原方案抗结核治疗,对82例ALT、AST、ALP均﹥2×正常高限的结核患者进行了临床干预后,其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或消失。[结论]在抗结核药物使用过程中,应加强对肝功能的监测,根据肝功能结果,采取不同的临床干预措施可以保证结核病人得到全程规则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博乐市抗结核组药对化疗工作的影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由结防科医师提供病程记录、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结果.分析抗结核组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83例结核病患者.初治失败1例.发生不良反应29例(15.8%).严重不良反应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其次是胃肠道反应和药物过敏反应.结论 博乐市采用一线抗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到2014年3月期间12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患者主要口服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口服法莫替丁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痊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8.89%;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12.7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5例(7.94%)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要比法莫替丁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药物不良反应率较高,但总体来说,仍然是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和分析广西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使用抗结核药间歇疗法中治疗情况,以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对2004年4月~2005年10月在广西4所结核病专科医院和2所大型综合医院住院的初治肺结核病患者781例治疗情况,以及抗结核药物各种不良反应率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初治肺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率为14.4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75%,因不良反应为所有中断治疗原因的首位,占中断治疗构成的37.17%。结论不良反应是广西肺结核病患者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