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的相关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检测其 CRP水平,并对CRP和冠状动脉病变作相关分析。结果合并冠心病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合并冠心病患者CR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的相关性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的96例2型糖尿病病人,经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合并冠心病组和冠状动脉正常组,分别于PCI术前后24 h内静脉采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其HSP60水平,并对HSP60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PCI术前后变化作相关分析.结果 HSP60水平,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及病情加重,HSP60水平增加;PCI术后HSP60水平显著高于术前.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清HSP60水平明显升高.监测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HSP60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患者,并根据既往或入院后OGTT试验结果分为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检测其hs-CRP、血糖、血脂水平及平均动脉压,并对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s—CRP、血糖、血脂水平、平均动脉压、性别及吸烟史等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及冠脉病变程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均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及非糖尿病组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无糖尿病组r=0.827,P〈0.01;合并糖尿病组r=0.89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史、hs—CRP、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及总胆固醇等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且hs—CRP是其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及平均动脉压不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炎症反应水平明显强于非糖尿病组,且患者炎症反应水平与冠脉损伤正相关;糖尿病可能通过炎症反应促进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监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5月我院住院诊断明确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2型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患者36例作为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血清Hcy水平,颈动脉彩超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高Hcy血症发生率及血清Hcy水平高于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高于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及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未合并冠心病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及硬化程度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并行PCI术的患者及32例CAG正常者的血清hsCRP水平,并比较不同冠脉病变程度者其血清值及PCI术后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中的双支及多支病变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CI术后显著高于术前。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冠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在冠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有炎症反应参与,在PCI术后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关系。方法 选择16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4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β2-MG、CRP水平,老年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CRP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无论老年组或非老年组,冠心病患者血清β2-MG及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老年冠心病组中,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血清β2-MG、CRP水平越高,以3支病变组升高最明显,与1支病变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状动脉病变愈严重,血清β2-MG、CRP水平愈高,以3组升高最明显,与1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β2-MG、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2(P〈0.01)和0.416(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痛患者血清β2-MG及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范围及严重程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可能均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枪杏的患者161例进入此研究,冠心病但血糖正常组52例,冠心病伴有糖耐量异常组24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85例.记录各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评分,并检测各组患者血浆hsCRP水平.结果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评分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患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P<0.01).冠状动脉造影评分与hsCRP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309).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血浆hsCRP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测定,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测定来探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9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浆CRP值、颈动脉超声和螺旋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观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CRP关系;不同级别颈动脉斑块与CRP的关系;以及颈动脉不同级别斑块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关系。结果血清CRP随着IMT的增加而升高(P〈0.05),血清CRP随着颈内动脉斑块级别的增加而升高(p〈0.05)。颈动脉内膜中斑块级别越高,检出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越高(p〈0.05)。结论CRP不仅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成正比,与颈内动脉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也成正比。老年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和炎症对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5 5 5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IgA及C反应蛋白 (CRP)。 89例放置冠状动脉内支架的患者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 ,随访半年 ,再次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测量支架内管腔丢失率。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肺炎衣原体抗体IgA的阳性率及滴度显著高于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 ;血清CRP水平明显升高 ,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肺炎衣原体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内膜增厚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内膜增厚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无内膜增厚者。结论 肺炎衣原体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但不能预示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 ;而炎症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再狭窄的发生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YKL-40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因心绞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根据造影结果,冠状动脉正常为对照组(n=89),冠状动脉病变为冠心病组(n=108)。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和三支病变;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ELISA测定血清YKL-40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结果冠心病组和对照组间血清YKL-40、hs-CRP、收缩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B、脂蛋白(a)、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吸烟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组血清YKL-40水平和Gensini积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血清YKL-40与Gensini积分存在明显相关性(r=0.611,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YKL-40是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OR=1.229,95%CI为1.086~1.427,P=0.003)。结论 YKL-40可能参与2型糖尿病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血清YKL-40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hs 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病变的冠心病患者91例,按照 SYNTAX评分将其分为低危组(29例)、中危组(34例)和高危组(28例),比较各组间hs CRP水平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SYNTAX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左主干病变程度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血清hs CRP水平分别为4.31 mg/L±2.34 mg/L、7.04 mg/L±3.78 mg/L、13.27 mg/L±5.83 mg/L,各组间血清 hs 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 hs CRP水平与冠心病左主干病变程度 SYNTAX评分呈正相关(r=0.562,P〈0.01)。结论冠心病左主干病变患者血清 hs 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水平与合并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住院的97例糖尿病患者,把合并冠心病患者77例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心肌梗死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其血浆TM水平,并对血浆TM与冠状动脉病变作相关分析。结果稳定性心绞痛组和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1M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浆TM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P-选择素水平与稳定性心绞痛组、心肌梗死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血浆P-选择素和TM水平与心绞痛程度呈正相关(r=0.6952,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加重,血浆TM水平可能相应升高。监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M水平,对预测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的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爱帕琳肽(Apelin)-13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164例,根据造影结果及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53例)、冠心病组(6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6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pelin-13水平,通过Gensini评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的相关性及冠心病组血清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组、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HbA1c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冠心病组相比,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显著降低(P<0.05),Gensini评分显著升高(P<0.05);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HbA1c水平呈负相关(r=-0.835、-0.695,均P<0.001)。冠心病组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712,P<0.001)。结论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Apelin-13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可反映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和冠心病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的变化,探讨C1、C2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 方法 入选160例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老年患者,分为3组:冠状动脉正常组(正常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硬化组)和冠心病组。应用桡动脉舒张期脉搏波形分析仪测定入选者的动脉弹性,得到C1和C2;冠状动脉造影后对所有入选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应用Gensini积分法进行定量评定;分别对硬化组和冠心病组的C1、C2与Gensini积分间的相关性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硬化组的C2低于正常组(P<0.01),冠心病组的C2低于硬化组(P<0.05),3组间的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硬化组和冠心病组患者Gensini积分分别为(5.4±2.6)分与(51.3±3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574,P<0.01);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积分均与C2呈负相关,与C1无相关性。 结论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一亚临床阶段,C2已开始下降,并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降低,测定C2有助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通过对73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同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结果不同支数冠状动脉病变者之间比较,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斑块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05、P<0.01).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斑块积分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71和0.68(P<0.001).冠状动脉造影积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颈动脉斑块积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69和0.66(P<0.001).结论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显著的正相相关性,这类患者通过了解颈动脉病变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依据SYNTAX积分进一步分成亚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SYTAX积分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愈严重,血清β2-MG水平愈高。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P< 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陈敏  蒋美媛  严红  包永健  王希 《内科》2009,4(1):39-4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56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A组)、56例单纯冠心病(B组)患者及61例正常老年人(C组)的血脂和C-反应蛋白(CR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CRP明显高于冠心病组.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明显低于冠心病组。结论(1)糖尿病患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明显增加;(2)血脂异常和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血脂和CRP异常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控制血脂等代谢紊乱,以预防和降低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4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将其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β2-MG水平,依据SYNTAX积分进一步分成亚组,比较各组血清β2-MG水平的差异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清β2-M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随着SYTAX积分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愈严重,血清β2-MG水平愈高。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β2-MG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06~2017-06在该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以及健康对照组80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无冠心病组80例,合并冠心病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根据SYNTAX评分分为低危组23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7例。采用循环酶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HCY水平,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组和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血清HCY检测水平高于健康组,2型糖尿病无冠心病组血清HCY水平低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低危组和中危组组血清HCY水平均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紧密相关,血清HCY水平可作为判断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脂蛋白 (a) [LP(a) ]、纤维蛋白原 (Fig)、C 反应蛋白 (CRP)变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和Gensini积分评价 168例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 ,并用常规方法测定患者血清LP(a)、血浆Fig、血清CRP水平。结果 :①血浆Fig、血清LP(a)、CRP水平随病变支数增加而增高 ;②血清LP(a)、CRP增高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③血浆Fig、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积分呈正相关 ,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 0 2 66、0 2 61,P均 <0 0 5。结论 :血清LP(a)、血浆Fig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