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起祛斑霜引起慢性汞中毒事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1月 ,×县城关中学女教师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腰酸等症状。一星期后上肢、腰部等处有麻木感 ,即到县医院诊治 ,经治疗无效。此后的 2个多月里多次到福州市几家医院神经科就诊 ,诊断为头、肩、腰部周围神经炎。虽经反复用药 ,仍无明显效果。 2月 1 9日在福州市神经医院住院治疗。住院期间病情加重 ,腰部、大腿疼痛加剧 ,行走困难。与此同时患者母亲也出现上、下肢疼痛的症状。福州市神经医院对其治疗同样无效。 3月 5日 ,福建省职业病防治院专家对 2名患者进行会诊 ,疑为职业汞中毒。并将其母收院 ,2人同时作特异性检查后均确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托管对被托管医院住院服务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被托管医院1995、1997、1998、1999、2001、2003、2005、2007年住院病人信息,共计4513例。比较托管前后被托管医院住院病人的地理分布、病情危重程度、病情复杂程度等。结果托管后,被托管医院的住院病人地理分布范围扩大、病情复杂程度上升、病情危重程度下降。结论托管行为有助于提升被托管医院的住院服务能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使其经营转向以康复治疗为主,有利于形成不同层次医院的合理分工。  相似文献   

3.
肖军 《长寿》2006,(10):37-37
我长期患高脂血症,于1999年66岁和2000年冬至晚上时发生两次中风。由于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当时控制住了病情。事隔4年后又于去年10月12日早晨起床时感觉出现头晕、恶心、眼发黑、一过性耳聋、耳鸣症状,及时去北医三院。住院三天经过治疗后上述症状消失,在病情稳定后出院,仍按医生意见吃药打吊针治疗,现在平安无事。  相似文献   

4.
一起化妆品慢性汞中毒事件的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最近 ,在福建省闽清县发生了一起因使用化妆品造成慢性汞中毒的事件。一名年轻女教师 ,两个多月前常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感觉腰酸 ,一星期后脸、齿、上肢、腰部等处有麻木感 ,且行走困难 ,及时到县医院检查 ,对症治疗无效。随后到大医院的神经科、风湿科就诊 ,检查出头、肩、腰部周围神经炎 ,但一直无明显的疗效。后来住院治疗但病情进一步加重。同时患者的母亲也出现上、下肢疼痛的症状。2001年3月请省职业病防治院会诊 ,怀疑职业汞中毒并将其收住院作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果尿汞为57.72μg/L ,驱汞试验结果超过正常值…  相似文献   

5.
例1患者男性,29岁,农民,因反复咳嗽、发热、乏力10月余,双下肢浮肿1月于2003—06—19入院。患者10月前因“肾结石”在当地医院行体外震波碎石术,术后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伴发热、出汗、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经抗感染、止咳化痰治疗病情无明显好转,经多处医治仍发热不退,并渐消瘦,  相似文献   

6.
照片里手持锦旗的这位意气风发的马建国先生曾是一位左肾结石、双输尿管结石、胆囊结石的患者。曾在长治一家医院住院,但经过冶疗后病情没有任何缓解,而且还出现发热,病情越来越重,家属非常着急。而后家属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太原华晋医院在结石病治疗方面有一流的专家队伍,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家人亲自到医院咨询后,最后决定入住该院。  相似文献   

7.
女儿的伤痛     
张前 《大众健康》2010,(6):12-12
她生病住院的时候,三亲六戚都到医院去看望她。她的病情并不是很严重,但人却一天天憔悴,因为她最渴望的一个人没有出现,这个人是她的亲生女儿。  相似文献   

8.
几个星期前,70岁的王大爷出现讲话言语含糊不清等症状,家人带他到医院神经内科检查,医生发现他的一侧颈动脉严重狭窄,由此导致大脑缺血和脑梗塞。随即建议他住院进行手术治疗,以防脑梗塞病情发展。当时家人考虑到王大爷年纪较大,做手术有一定的风险,表示暂时不接受手术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在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王大爷病情稳定,出院回家。没料想,回家后没过多久,王大爷的病情发展果然如医生所  相似文献   

9.
1982年初,乔冠华肺部癌症复发,并转移到颈部,病情极为严重。住院后,医生都认为他的生命最多只能维持3—6个月,医院也已发出病危通知。  相似文献   

10.
67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医院感染调查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调查674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现66例并发医院感染,发病率9.7%,与全国医院感染发病率接近。分析证明,医院感染可使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增加病死率,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患者病情危重、一般情况差、免疫力下降、年龄大等均是医院感染易发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某院2011年3-12月入住神经科ICU>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32例,发生MDRO医院感染72例,发病率为7.73%;居前5位的MDRO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系统。干预前MDRO检出率为11.70%(55株),干预后为3.68%(17株), 干预前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5, P<0.001)。结论神经科ICU住院患者易感染MDRO,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刘宁 《家庭医学》2006,(20):34-35
张大爷今年60岁,身体一直很好。这天早上竟然没有任何感觉尿血了,他去医院检查后才得知,原来患了膀胱癌!家人赶紧给他输了住院手续。住院后,张大爷向大夫咨询了自己的相关病情。  相似文献   

13.
医院内肺部感染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由细菌、真菌、支原体或病毒等引起的肺实质炎症。脑干梗死作为神经科危害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加之患者长期卧床,吞咽困难,侵入性操作,极易并发肺炎,我们对1998~2006年住院的560例脑干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脑干梗死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病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病患者医院感染不仅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及经济损失,还会导致肾病病情加重,反复难以缓解。为了探讨肾病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及预防对策,笔者对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0月间住院的各种肾病患者所发生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度百草枯中毒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李某,男性,64岁,东港农民,既往健康。2007年7月1日10时左右,在用百草枯给庄稼除草时,不慎将农药倾洒在短裤上,简单擦拭后又继续干活,一直没有更换短裤。两天后出现阴部瘙痒,并逐渐加重,伴灼痛、咳嗽、乏力、恶心,曾在当地医院以“肺内感染”住院5d,病情不见好转来院。  相似文献   

16.
走失的患者     
某三级医院护理部王主任参加了由医院主管领导召开的病例讨论会,分析讨论最近半个月内,急诊科给内科转运的住院患者中出现的两例住院患者走失事件。 事件1 患者张某,女,36岁,自服阿普唑仑(量不详)3小时余,昏睡不醒,呼之不应。由救护车于中午入医院急诊科,紧急给予洗胃、导泻、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应用纳洛酮、醒脑静、保护胃黏膜药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烦躁时给予保护带约束,神志清醒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晚上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入内科继续治疗。患者清醒后牵挂被自己灌服安眠药的孩子(患者6月大的婴儿被其灌服10片阿普唑仑,患者清醒后说出此事,婴儿遂被送入新生儿监护病房救治),但看望孩子的愿望暂时无法满足。后夜,患者出现狂躁情绪,跑出病房,在院内乱跑,声称要去看自己的孩子,之后跑到院外的大街上,随后医院总值班、保卫科、“110”交巡警均出动,所幸该患者最终被找到,未出现其他意外。而值班的医护人员因忙着寻找走失的患者,引发科内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17.
2004年我在广东打工时开始出现睡腿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坐骨神经痛,服用了好多药都不见好转。年底回家后在县人民医院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住院牵引治疗三周,病情好转出院。二十天后再捉复发,又服药治疗,都没有效果。病痛已经折磨我快两年了,我每天都生活在痛苦中,盼望能治好我的疾病。  相似文献   

18.
29 277例神经与精神疾病患者的医院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神经与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内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评价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方法 对某院1996~2002年的29277例神经精神疾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各科室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分布、易感相关因素和病原微生物分布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精神科医院感染发病率为4.60%,高于神经科(3.22%),老年精神科发病率最高,为7.20%。各科室在医院感染部位分布、易感相关因素和病原微生物分布上均明显不同。结论 神经与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袭性诊疗操作、抗菌药物使用、住院环境密切相关。精神科特殊的病房管理模式、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和住院时间长等是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不应忽视对精神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2006、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的对比分析,探讨死亡原因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两年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两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发生率平均为21.44%;死亡以50~80岁为高发年龄段,死亡与住院天数无必然因果关系;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重症监护病房、神经科、呼吸科;各季度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部位中下呼吸道感染高居首位,2007年真菌跃居死亡病例病原菌第1位,万古霉素使用率在2007年医院感染死亡病例中高居第1位。结论严格侵入性操作的细节管理,依据病原学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等医疗行为是保障患者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与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病例:男患儿,8岁,住院号80748。以腹阵痛,肢体伸侧紫癜,血便10余天,于1978年7月6日入院。13天前,曾因“腹泻”肌注黄连素2毫升,口服痢特灵100毫克,服药后继发腹部阵剧痛,排粘液血便,肘膝部肿胀,关节周出现暗红色和紫色斑点,发病后第2天躯干也出现红色斑疹,在当地医院住院。诊断:过敏性紫癜,给予抗过敏抗炎治疗,四肢关节肿胀渐消,紫癜色泽变浅。入院前2天因吃鸡蛋、饺子后又突发阵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