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注意被认为是认知过程的第一步,也是外界刺激被个体加工的首要环节.注意偏向在物质成瘾形成机制占有重要作用.通常认为由于选择性注意的存在,导致一些与酒相关的刺激被AD患者优先加工并放大,造成过度饮酒行为[1].本文系统总结了近些年有关AD患者注意偏向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范式及研究成果,为国内研究酒及酒相关线索对AD患者的行为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酒依赖( alcohol dependence,AD)人数仅次于尼古丁依赖,是全球第二大成瘾物质,全球约4. 9%的人群受其影响,每年饮酒导致每100000 人中约有257 人丧失劳动能力[1]. 中国研究[2]显示,2005年以后中国酒精消耗出现了递增的趋势,得益于医疗条件的改善,酒引起的伤残调整寿命年由1719/100000降至1250/100000,饮酒带来了严重的医疗负担. 有研究[3]提示酒精会影响人体的糖、脂代谢、乳酸盐,从而影响包括中枢系统在内神经元的代谢功能,造成AD患者对外界信息加工能力下降. 酒成瘾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饮酒者均会出现成瘾行为,饮酒成瘾可能与遗传及基因密切相关,故本文从国内外饮酒相关遗传及基因相关研究作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酒依赖是长期反复饮酒形成对酒的渴望的成瘾行为和心理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中国酒滥用和依赖发生率男、女性分别为9.3%和0.2%~([1]),终生患病率是9.0%(酒精滥用/依赖=4%/5%)~([2])。酒依赖患者认知功能普遍受损,包括信息加工速度缓慢、学习能力、决策能力下降~([3-4])。决策是人类认知加工的高级形式,是个体在有风险或者是不确定的环境下,寻找最佳方案的能力,这是个体选择和决断的过程~([5])。目前对酒依赖患者决策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决策任务来测评酒依赖患者的风险决策特点及其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尹长林  余永强  田仰华  汪凯 《安徽医学》2019,40(10):1087-1090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NPS)与海马及其亚区灰质体积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记忆障碍门诊的20例AD患者作为AD组,同期选择体检中心及门诊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被试者均进行成套神经心理学评估,采集其结构核磁共振数据。基于感兴趣区水平,探索NPS与海马及其亚区灰质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AD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及神经精神问卷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D组患者双侧海马及左海马情感、认知和感知亚区灰质体积较对照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D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左海马认知亚区(r=0. 456,P=0. 043)和感知亚区(r=0. 537,P=0. 014)的灰质体积呈正相关。结论 AD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精神行为症状,左海马感知及认知亚区灰质体积异常可能是AD发生精神行为症状神经机制中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开始关注公平和合作领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笔者系统分析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着重对比了自闭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不同决策模式,从这一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某些脑区在经济决策行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成瘾的心理特征及相应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物质依赖戒断科收治的192例酒依赖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心理特征并总结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对酒依赖患者心理特征分析并开展积极治疗与护理干预,192例患者中,有174例酒瘾戒断成功,并痊愈出院,痊愈率为90.63%;对患者饮酒观念、睡眠质量、劳动习惯、性欲、记忆力、家庭关系、性格及肝功能等方面均起到积极性作用.结论:对酒依赖成瘾患者进行心理特征分析后再做相应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对酒依赖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亦称老年性痴呆,是以进行性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等为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从1907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Alois Alzheimer首次报道了1例AD病例和尸检结果至今已百年历史.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发展,AD患者日益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基础研究及临床调查中发现,AD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较正常老年男性显著降低,从而引起人们对雄激素与AD关系研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愈来愈多的各种压力,对压力的释放,部分人群选择了错误的成瘾行为,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我们周围人群中的成瘾行为,客观分析影响成瘾的因素,特别是影响青少年成瘾的因素,并研究使他们摆脱成瘾行为负面影响的方法,加强成瘾行为的生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成瘾的含义,特点及现代社会的物质类和非物质类成瘾现象及其原因作了简明的分析.作者认为只要方法得当.成瘾行为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由多致病因素引起的缓慢进展的、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常见老年痴呆.脑内神经环路异常是其临床表型的核心基础,但临床尚无有效控制AD发展或逆转症状的治疗方法.因此,疾病的超早期识别和干预已成为AD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目前神经环路领域研究进展,关键靶点的识别,使得导航定位系统支持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望成为AD超早期精准干预的新技术.本文基于AD的神经环路基础和潜在靶向干预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很多研究发现酒精依赖与暴力犯罪具有明显相关性.酒精滥用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56.8%,酒依赖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78.3%[1].基于此,本文从个性特征,发病年龄、早期的家庭环境、遗传、解剖和神经生化等方面综述与酒依赖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性.一、人格特征Cloninger曾认为酒依赖的人格特征是一早发型寻求酒的行为,可能被特异的人格维度模式所预测.并且发现高的寻求新奇事物分数、低的危险避免、和低的奖赏依赖性的人格特征可以预测二型酒依赖(即发病年龄低,有明显的酒依赖家族史,和反社会的人格特征).同时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也是反社会行为的危险因素[2].酒依赖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是相互伴随的精神疾病,O'Farrell TJ对酒依赖的暴力犯罪者与非暴力犯罪者之间调查夫妻间的暴力行为及相关因素,发现酒依赖暴力犯罪者具有较多的反社会人格特征[3].Yoshino A对酒精依赖并发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研究发现儿童期的行为障碍和酒精依赖的家族史与反社会人格障碍明显相关,酒依赖病人发生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危险性是非酒精依赖病人的4.1倍,酒依赖阳性家族史患者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是非阳性家族史的1.9倍.并且儿童期的行为障碍与成人期的反社会人格障碍和酒依赖发作年龄密切有关[4].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由多致病因素引起的缓慢进展的、以认知障碍为特征的常见老年痴呆.脑内神经环路异常是其临床表型的核心基础,但临床尚无有效控制AD发展或逆转症状的治疗方法.因此,疾病的超早期识别和干预已成为AD领域的研究重点.基于目前神经环路领域研究进展,关键靶点的识别,使得导航定位系统支持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有望成为AD超早期精准干预的新技术.本文基于AD的神经环路基础和潜在靶向干预方式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风险决策与含糊决策一直是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视角也开始从行为层面延伸到心理和认知层面,并最终递进到生理层面。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神经科学研究工具使得我们能够直接深入大脑内部,观察和研究个体经济决策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这不仅为已有决策理论寻找更深层的基础,更有助于建立一个涵盖生理学变量的更加准确完善的经济决策模型。沿着这样的脉络,作者将从风险决策研究进展和含糊决策研究进展两个层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决策神经科学在该领域的可能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吴应行  ;陈自谦 《医学综述》2014,(11):2033-2036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进行性的认知障碍、行为改变和记忆力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尸检结果揭示了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沉积、神经纤维缠结和老年斑的形成等。多模态影像技术可对AD的结构、功能及代谢情况进行评价,有利于对其早期诊断及病理生理学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多模态影像学在A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相似文献   

14.
酒依赖与暴力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很多研究发现酒精依赖与暴力犯罪具有明显相关性。酒精滥用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 5 6 .8% ,酒依赖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率为 78.3% [1] 。基于此 ,本文从个性特征 ,发病年龄、早期的家庭环境、遗传、解剖和神经生化等方面综述与酒依赖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相关性。一、人格特征Cloninger曾认为酒依赖的人格特征是一早发型寻求酒的行为 ,可能被特异的人格维度模式所预测。并且发现高的寻求新奇事物分数、低的危险避免、和低的奖赏依赖性的人格特征可以预测二型酒依赖 (即发病年龄低 ,有明显的酒依赖家族史 ,和反社会的人格特征 )。同…  相似文献   

15.
公平和合作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开始关注公平和合作领域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笔者系统分析了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着重对比了自闭症患者和正常人群的不同决策模式,从这一角度进一步阐述了某些脑区在经济决策行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周巧  姚淑芳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69-1270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以隐匿起病和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病,其典型症状概括为认知功能减退、行为与精神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我院干部病房于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对78例AD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效果较好,现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选择西安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收住的AD患者78例,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9例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临床特征,寻找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方法共纳入112名AD患者和92名VaD患者,包括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门诊痴呆患者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受访痴呆患者,AD患者均接受过头颅MRI检查,VaD患者都有头颅MRI或CT检查的资料.按照国际标准诊断痴呆、很可能AD和很可能VaD.比较AD和VaD患者在认知功能、行为症状、日常活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确定临床鉴别诊断的有效指标.结果不同痴呆阶段的AD和VaD患者有着不同的临床特征,二者之间的鉴别指标随痴呆的进展而变化:轻度AD患者延迟记忆明显减退;轻度VaD患者计算力障碍更突出.鉴别中度AD和VaD患者的有效指标是学习能力和注意力.轻中度AD在理财和打电话上逊于VaD患者,VaD主要在与肢体活动有关的日常活动中表现退步.中重度VaD患者因智能和机体的双重衰退生活自理能力的急剧减退,其ADL总分明显高于同阶段AD患者(P<0.05).重复收敛行为始终是鉴别AD和VaD患者的有效指标.结论AD和VaD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二者间的差别是由各自的病变性质、部位和病理生理机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行为弹性(behavioral flexibility)是指环境发生改变时个体改变策略或反应模式的能力[1],这种能力使得个体在日新月异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基础研究发现,缺乏行为弹性的个体通常会表现为在奖赏或惩罚相关的决策行为中,无法摆脱先前固有的行为模式,难以形成可以适应环境变化的新模式.有许多证据表明,行为弹性受到前额叶皮层(PFC)各分区、纹状体(striatum)、杏仁核(amygdala)等与行为控制和奖赏相关脑区的调控.缺乏行为弹性是许多精神疾病的特征之一,包括药物成瘾.在成瘾研究中发现,成瘾者在奖赏相关任务中表现出的强迫性觅药用药行为和认知障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亦是一种行为弹性受损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近2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作者及机构的发文情况、研究热点与趋势,为研究人员了解网络成瘾领域的现状及发展态势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1年1月至2020年4月收录的有关网络成瘾的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符合要求的文献的研究作者、机构、聚类词、突变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我国在网络成瘾领域内的研究发文量在2001-2008年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网络成瘾的研究经历了2001-2008年、2009年至今2个发展阶段,目前研究的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网络成瘾的对象、影响因素、心理健康及行为教育等方面,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网络成瘾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发文机构及作者。结论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绘制网络成瘾领域内相关文献的知识图谱,可充分展示网络成瘾领域内的研究方向、热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正>自从德国Alois Alzheimer医生公布了一位1906年就诊的第一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例以来,AD的研究已经超过了百余年的历程。AD研究已经从早期简单的临床观察和单一的病理染色发展到目前运用包括分子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神经影像学、神经流行病学等在内的多种研究手段,进入了针对其病因、病理学特征、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生物学标志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