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为临床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医院近几年胃管置入术风险事件的数据分析和文献查证筛选指标体系,对20名临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制定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果]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5%,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 88,0. 89,第2轮函询1级指标肯德尔和谐系数0. 708,2级指标0. 593,P0. 05,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的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表。[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临床病人胃管置入术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较高科学性和可靠性,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较科学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查阅、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拟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36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体系,并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7.22%及86.67%;专家权威值>0.80的比率为80.6%;肯德尔和谐系数χ2检验<0.01,指标权重层次单排序、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最终形成一个具有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3轮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为评估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产科住院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为产科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测量工具。[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产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产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产科医疗3个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应答率均为100%;提出修改建议的专家分别为68.8%和56.3%,两轮咨询中专家对各级指标条目重要性的肯德尔系数W分别为0.363和0.392,P0.001,表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问卷构建涵盖产科责任护士人文修养、专业能力、健康宣教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33个三级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指数为0.99。[结论]本研究构建产科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能体现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产科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行,可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2项;两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0%,92.1%;权威程度系数为0.889 4,经两轮专家函询,指标均满足最低纳入标准,即结果可信。[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信,能够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为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可操作性、适用性较高的本土化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指标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结合WS310—2016行业标准设计专家函询问卷,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指标体系进行整合、完善及确定。[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0%(18/20)与100.00%(18/18),权威系数分别为0.92与0.93。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及35个三级指标。[结论]应用德尔菲法构建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指标体系具有专科特色,实用性高,可为实际工作提供依据,有助于持续质量改进。  相似文献   

6.
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雅娜  罗羽 《护理研究》2010,(4):855-858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较科学的社区护士灾害应时能力评价工具。[方法]在文献查阅、半结构式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拟社区护士灾害应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36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体系,并以屡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7.22%及86.67%;专家权威值〉0.80的比率为80.6%;肯德尔和谐系数x2检验〈0.01,指标权童层次单排序、总排序一致性比率均〈0.10。最终形成一个具有6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的符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3轮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专家意见一致性较好,本研究为评估社区护士灾害应对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恶性肿瘤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风险管理体系,为《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有效落实和恶性肿瘤病人PICC全程、全面管理及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德尔菲法选取20位PICC置管及维护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统计分析每轮函询专家的意见。[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97;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 273和0. 289;变异系数≤0. 25;形成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73项的恶性肿瘤病人PICC风险管理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PICC风险管理体系科学、可靠,可为恶性肿瘤病人PICC全程、全面管理及维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套符合健康中国背景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建立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体系基本框架,采用德尔菲法对全国19所院校的19名护理专家进行函询,并运用Yaaph 10. 5软件计算出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 74%和100. 00%,专家权威系数为0. 891;协调系数为0. 301~0. 464,指标的最大变异系数为0. 12。最终确定了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论]临床护理人员信息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专家具有地域性、代表性、权威性,其意见较一致,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与临床管理者提供信息能力评估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人因分析与分类系统理论框架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和94.7%,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7和0.93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16和0.256。最终形成的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54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用于临床护士针刺伤风险的评估,为医院职业防护管理实践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初步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全面、客观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确定权重,建立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19名专家完成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7%、8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03,0.837,一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55,0.394(P0.001)。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了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6项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为护理管理者评价护理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模型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分析、现场调研、专家评定法初步拟定函询问卷,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函询,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6、0.902,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24、0.318。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科学、可靠,具有专病护理特色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表,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函询表;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5名心内科相关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选定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 888,0. 897。两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343,0. 179,0. 234,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课题组讨论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82个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用于指导临床,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Delphi法研制脑瘫儿童照顾者赋能评价工具。[方法]拟定问卷进行专家函询,并对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专家意见协调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5名专家参与函询,两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88.24%和100.00%,专家平均权威系数为0.87;形成5个维度共32个条目的脑瘫儿童照顾者赋能量表。[结论]两轮专家函询结果可靠,为评估脑瘫儿童照顾者的赋能现状提供了量化可行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和构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用于制定病人转出标准化评估策略,为麻醉复苏室护理工作指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和课题组的讨论,制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价指标。[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81. 48%和86. 36%;通过2轮专家咨询,形成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与之对应的评估要点的评估指标体系;2轮专家权威系数为0. 87和0. 89;第2轮专家函询中,一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57和0. 32,二级指标重要性和可操作性Kendall-W协调系数分别为0. 61和0. 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麻醉复苏室转出准备度的评估指标可作为麻醉恢复期病人转出的评估体系,有利于提升围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适合山西省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开放式调查问卷法,结合专家访谈,初步形成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50,专家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56,最终形成6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64个三级指标的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结论]脑卒中病人出院后延续性护理方案可以为山西省开展脑卒中出院病人延续性护理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柯式模型为理论基础构建医疗护理员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柯式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拟定医疗护理员培训效果评价指标内容,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后,研究小组对专家意见建议进行整合及修订,最终确定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中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0.0%、94.4%,两轮专家函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4、0.88,两轮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3、0.281(P<0.001)。本研究专家的积极性、权威程度、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确定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46个,各指标重要性评分均>3.50分,变异系数均<0.25。结论 构建基于柯式模型的医疗护理员培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可作为医疗护理员培训效果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科学的康复科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UEX)风险指标体系,为预防鼻饲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制定出康复科鼻饲患者UEX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初稿,并应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100%、94.1%,专家权威程度分别为0.94、0.91,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558和0.534(均P<0.001),最终形成康复科鼻饲患者UEX风险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60项。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的康复科鼻饲患者UEX风险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指引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科学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标体系,为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提供依据。方法检索文献形成函询问卷,再运用德尔菲法对19名ICU专家进行2轮函询,最终确定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标体系。结果 2轮专家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94.7%、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92,第2轮问卷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516,最终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标体系。结论基于德尔菲法的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对指引临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为外科术后出血风险预警预控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相关书籍及术后出血的病例分析初步形成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采用德尔菲法选取上海市5所三级甲等医院的4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两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1,0.906;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369,0.372(P0.05),最终形成包括4个维度(术前基础情况、手术相关因素、术后合并症、其他因素)、21个条目的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结论]经两轮专家咨询构建的普外科术后出血风险评估表科学、合理,能够为普外科术后出血的预防和评估提供可量化指标及预警预控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评价指标,为测评护生临床急救能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28名专家进行两轮问卷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3.33%、85.71%;专家的总体权威系数为0.89;两轮函询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5、0.30(P<0.01)。最终形成具有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的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的评价指标。结论两轮专家咨询结果可靠,专家一致性好,为评估护理本科生临床急救能力提供了科学、系统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