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45岁,因“腹痛伴呕吐1h”于2004年4月6日入院。既往身体健康,入院时查体:T38.5℃,1‘80次/min,R20次/min,BP110/70mmHg。神志清楚,左上腹压痛。经血尿淀粉酶及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入院后给予奥曲肽、丹参等治疗。第三天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约3min出现呼吸困难、心悸。查体:面色潮红,血压70/50mmHg。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率为110次/min。立即停用该药,吸氧,并静推“地塞米松”10mg后5min上述症状缓解,10min后测血压为100/60mmHg,心电图示:窦性心率,心率为90次/min。  相似文献   

2.
卡马西平致重症药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军 《四川医学》2006,27(11):1132-1132
患儿,男,8岁。因发热、皮疹3d,血尿1d入院。患儿半年前确诊为额叶癫痫,予以口服拉莫三嗪治疗效果欠佳,不能完全控制发作,故于入院前10d开始口服卡马西平0.1g,2次/d。服药1周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40℃,同时口唇及耳郭处出现水疱、大庖,并迅速破溃出血。在当地医院按口腔炎予以青霉素及头孢哌酮钠治疗无效,且皮疹呈全身广泛性红斑、水疱、大庖,双眼及口腔疼痛明显,进食困难。入院前1d出现鲜血尿。查体:T38.5℃,P80次/min,R22次/min,体重23kg,急性重病容,神志清楚,全身皮肤泛发性红色斑疹,大小不等,伴水疱及大庖,部分有融合。  相似文献   

3.
张志萍 《疑难病杂志》2004,3(6):364-365
患,男性,42岁。因畏寒、乏力,颜面浮肿,甲状腺进行性肿大15天于2004年6月8日入院。患于2002年10月在外院确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给予他巴唑10mg,每日3次,至甲亢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至5mg,每日3次。患因自觉甲亢症状加重于入院前15天自行将他巴唑加量至每日30mg。入院体查:T35.8℃,P52次/min,R20次/min,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常规检验中,从1例尚未确诊的患者腹水中发现瘤细胞,现报道如下。 1 病史简介 患者王某,女,82岁。主诉腹胀,双下肢水肿2个月,加重2周,平卧困难,于我院住院治疗,诊断“肝硬化”,经治疗好转后出院。出院后,患者间断口服速尿片,半个月前患者停药后逐渐发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半卧困难,于2006年8月21日来诊。门诊以“肝硬化”收入院,查体:体温36.4℃,脉博84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睑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颈静脉怒张、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48岁。因突发心悸、大汗、头晕1h来诊。患者既往有三次类似发作史,分别给予毛花甙丙、间羟胺,症状得到控制。经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本次来诊查体:BP90/65.mmHg,神清合作。双肺正常,心界不大,心率21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不大。急诊ECG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立即在持续心电监护下用三磷腺苷(ATP)10mg快速静注,10s后出现一次窦性停搏,12s时出现一次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14s在第二次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后出现房扑,房扑传导比例为4:1。此后患者心室率为108次/min。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40min后自行转为窦性心律,心室率为82次/min。  相似文献   

6.
1 病历摘要 患儿男10岁,体表面积0.99m^2,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普通B标危2年。大剂量甲氨蝶呤静点后四氢叶酸钙解救(HDMTX—OF)已做3次,化疗顺利,本次入院行第4次HD-MTX—CF。第1天,MTX总量3.0g。其中500mg作为突击量于30min快速滴入,余量于23h30分钟匀速滴入。同时加VP方案,于MTX静点结束后12h开始CF解救。首剂30mg/m^2,以后均为15mg/(m^2·次),10次/6h,共8次(方法计量参考1993年小儿急性白血病诊疗建议且与前3次相同)。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11岁。因四肢无力伴腹胀1个月于2002年2月入院。患儿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无力伴腹胀,初时未予重视,1周前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病来无发热、无咳喘,无出血史,既往每于进食高蛋白饮食易出现腹泻,生长发育不落后于同龄正常儿。患儿之兄3年前因突发肝功能衰竭,最终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经抢救无效死亡。入院时查体:T36.7℃,P96次/min,R20次/min,BP90/60mmHg。神志清楚,精神不振,呼吸平稳,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皮疹、出血点,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结膜略苍白,心肺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9岁,因周身皮肤青紫1h,抽搐、昏迷、呼吸困难30min急诊来院。发病前2天在烧烤摊点进食烤肉串约20串。食后1h出现脐周疼痛,排黄色稀便2次,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30min后出现呼吸困难,四肢抽搐,意识逐渐丧失。查体:脉搏140次/min,呼吸34次/min,血压60/10mmHg(8/1.33kPa)。深昏迷,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呈紫黑色,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正常。  相似文献   

9.
1病例报告女,68岁.以心悸5a,加重伴恶心、呕吐1d于1996-06-09入院.患者5a前开始发作性心悸、胸闷,休息后多在5min以内缓解,1d前进不洁食物后呕吐10余次,为胃内物,量多,无胸痛及腹痛腹泻.2h前突感心悸加重,头晕无法起坐.无高血压病史.4a前患脑梗塞已愈.查体:T37℃,P214次/min.R24次/min.BP0/0kPa.神志尚清,皮服粘膜干燥、弹性低.平卧位,查体欠合作,肺无湿鸣,心界不大,心率  相似文献   

10.
1病例报告 患儿,女,6个月,其母代诉,46h前不慎碰翻保温瓶(水温约90℃)致前躯干、双上肢、左下肢烫伤入院。入院诊断:20%特中度烧伤,入科后第3天给予复方乳酸钠250ml+复方维生素(4〉2mg静脉滴注,20滴/min,约25min后患儿哭闹不安,面部、会阴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皮疹,测体温37.7℃,呼吸:40次/min,心率:150次/min,考虑为复方维生素(4)过敏,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5岁,于5个月前在外院确诊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M2b,给予维甲酸+三氧化二砷+高三尖杉酯碱、吡柔吡星+高三尖杉酯碱、柔红霉素+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化疗达完全缓解近1个月。为继续巩固治疗效果,于2007年10月7日入住我院。查体:T37.5℃,P72次/min,R 20次/min,BP 120/80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心肺、腹部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2.
RHE溶血病1例     
史良俊  李旭  杨立琼 《四川医学》2005,26(2):192-192
患儿,女,41/2h,因生后“面色苍白4h”入院。患儿母系高龄产妇(39岁),继往有1次自然产史,2次死胎史,产前有宫内窘迫史,母孕后期有阴道流血史,生后Apgar评分1,5,10min分别为1,9,10分,羊水、胎盘、脐带均无异常。入院查体:T36.8℃,P136次/min,R62次/min。前囟平软,张力不高,呼吸促,见吸气三凹征,  相似文献   

13.
外伤后致频发早搏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男,21岁,军人,因在训练中头部不慎受到撞击后,感头晕目眩,心悸,呼吸困难,并有呕吐胃内容物1次,急诊来院就医。检查头部及五官未见异常,血压113/68mmHg,呼吸较急促,44次/min,心率116次/min,心律不齐,听诊早搏6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心电图检查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立即给予吸氧,50%GS 40ml加ATP 40mg静脉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患者,女,56岁,于就诊前半小时口服氯氮平(40片)40min后出现了意识不清,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当时查体:T36.5℃,P70次/min,R20次/min,BP13/10kPa,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双侧瞳孔等大2mm,光反射迟钝,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可闻水泡音,心律规整,心率70次/min,未闻及杂音,双侧病理反射呈阳性。  相似文献   

15.
肺栓塞致猝死在基层医院的误诊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1,男,34岁,因咳嗽2d,胸闷2h于2003年1月7日来我院急诊。2d前有低热,咳嗽,查体:T37.2℃,咽充血,Bp 130/70 mm Hg(1 mm Hg=0.133kPa),HR98次/min,诊断为“上感”,留观1h后患者觉胸闷加重,查体:HR130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02/60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遂注射西地兰及地西泮等,病情无缓解。  相似文献   

16.
刘媛媛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64-2464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5岁。主因2小时前被酒瓶扎伤左面部伴伤口疼痛、出血被他人急送我院,急诊科以“面部外伤”收入院。无药物过敏史,化验血常规正常。查体:体温37℃,呼吸20次/min,脉搏86次/min,血压120/80mmg。遵医嘱为其输注能量合剂,用药40min后患者突然感到胸闷、心悸、憋气,前胸及后背出现多处红色丘疹,脉搏120次/min,血压140/80mmg。考虑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滴注药物,去枕平卧位,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报告 患者.男,44岁,14年前因右前胸部刀刺伤.行清创缝合,右侧胸穿排血1次(700m1)。9年前因腹痛在当地医院行剖腹探查,行膈修补术。10个月前胸部CT确诊为“右侧创伤性膈疝肝脏、肠管疝入”,于2005年11月15日收入我院。查体:T36.5℃,P80次/min,R16次/min,BP120/80mmHg。胸廓对称,右第5肋间胸骨旁4.0cm处可见3.0cm长创口瘢痕,右胸部语颤减弱,右下胸部叩诊呈实音,呼吸音减弱,无肠呜音,上腹正中可见12cm长剖腹术后瘢痕。胸部CT示:右肺后部见团块状致密影,密度均匀,增强范围同肝脏,  相似文献   

18.
忠,女,50岁,住院号:130149。因腹胀1年余,晕厥1大于2003年2月5日入院。患于1年前起无明显诱出现腹胀,腹部逐渐增大,伴纳差乏力。入院前1天,患突然发生晕厥,约1min后清醒,无头痛、呕叶,无腹痛,急送当地医院,初诊为“肝硬化”而转入我科。体格检查:T37.6℃,P72次/min,R20次/min,BP97/45mmHg,神清,消瘦,肝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63岁,因左手外伤于2005年12月6日5:30pm在门诊输液抗炎治疗。136.6℃、P74次/min、R18次/min、BP17/10kPa。输液前否认药物过敏史、头孢呋辛钠皮试阴性。输液6min后,患者咳嗽、打喷嚏、流泪、诉喉痒、胸闷、呼吸困难、立即吸氧、保暖、遵医嘱更换液体(静滴10%葡萄糖500Hd+地塞米松10mg)、更换输液管,肌注非那根25mg,测BP9/6kPa,P120次/min。9min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测BP15/10kPa、P92次/min。  相似文献   

20.
王丹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3):379-379
例 女,44岁。诊断左侧乳腺癌术后肺、骨及皮下转移。应用单药紫杉醇化疗,即紫杉醇210mg溶于5%葡萄糖溶液500ml中静脉滴注3h(42滴/min)。化疗前血压为12.0/10.0kPa,静脉滴注45min左右,血压增加至14.0/12.0kPa,心率120次/min,病人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予改善呼吸治疗。血压继续上升,化疗后1h为16.0/14.0kPa,1.5h为20.0/14.0kPa,停止静脉滴注紫杉醇,血压开始下降,停药后2h15min血压降至17.3/12.0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