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超氧阴离子在慢性缺氧影响肺内动脉乙酰胆硷舒张反应中的作用。发现慢性缺氧可明显减弱大鼠肺内动脉的ACh内皮依赖性舒张,超氧化物歧化酶则可使此舒张反应恢复到正常水平。利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氧自由基(主要为O_2~((?))可削弱正常大鼠肺内动脉的ACh舒张反应,同样SOD可保护其免遭外源性氧自由基的损伤。结果表明慢性缺氧使肺血管氧自由基(尤其是O_2~((?))产生增多是大鼠肺内动脉ACh舒张反应受到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通过黄芪急性与慢性干预能否缓解高脂饲料喂养肥胖大鼠所致内皮细胞功能异常。方法将SD雄性大鼠20只,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普通饲料喂养4周;肥胖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黄芪慢性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四周的同时黄芪注射液灌胃;急性干预组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经颈外静脉插管输入黄芪注射液4小时。黄芪干预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出主动脉置于血管环管流装置中,通过力转换器、放大器以及电子计算机记录主动脉环的张力,观察离体主动脉环对乙酰胆碱或硝普钠的舒张反应。结果黄芪急慢性干预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较对照组良好。各组动物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别。结论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受损,通过黄芪急性与慢性干预可部分缓解肥胖大鼠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SD大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罗格列酮组和罗格列酮+GW9662(PPARγ拮抗剂)干预组,每组10只,以野百合碱(60 mg/kg)一次性皮下注射复制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再灌胃给予罗格列酮(2.0 mg·kg-1·d-1)或罗格列酮 + GW 9662(0.3 mg·kg-1·d-1)干预。4周后,取血浆测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的水平,分离肺动脉二级分支,以微血管张力测定仪测定肺动脉血管功能变化情况。(2)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株(HPAECs),探讨罗格列酮对HPAECs NO生成的影响。结果:罗格列酮可显著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但不能显著改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罗格列酮干预可降低血浆ET-1水平,升高NO水平;但罗格列酮的以上作用在同时给予PPARγ拮抗剂GW9662时显著被减弱。体外实验证实,罗格列酮可显著增加HPAECsf的NO生成,但该作用同样可被GW9662所阻断。结论:罗格列酮通过激活PPARγ改善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可能是其治疗肺动脉高压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发现缺氧-再给氧及去内皮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或丧失,而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仍保存。L-Arg可加强正常内皮环和缺氧-再给氧环对Ach的舒张反应  相似文献   

5.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发现缺氧-再给氧及去内皮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或丧失,而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仍保存。L-Arg可加强正常内皮环和缺氧-再给氧环对Ach的舒张反应;L-NMMA则使该作用消失。L-NMMA和去内皮均使血管环丧失对Ach的舒张反应。提示缺氧-再给氧和去内皮分别可使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或丧失,提供外源性L-Arg有促使正常内皮和受损内皮合成和释放EDRF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减一阴煎对去势大鼠内皮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张力仪测定SD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扫描电镜观察胸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内皮脂肪酶的表达,HE染色观察大鼠子宫内膜的形态。结果:加减一阴煎逆转了去势大鼠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降低;加减一阴煎减少了去势大鼠内皮细胞脂质的堆积,降低了去势大鼠内皮脂肪酶的表达水平;加减一阴煎对去势大鼠子宫湿重的影响不大。结论:加减一阴煎可改善去势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维持内皮细胞形态的完整。  相似文献   

7.
主肺动脉和末梢肺动脉(肺腺泡内动脉—IAA)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别。前者为弹性动脉;后者则不仅截面积巨大,且包括肌性动脉(MA),部分肌性动脉(PMA)和非肌性动脉(NMA)三种结构,尤以NMA最多.故在维持肺循环低压、低阻、高灌注上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旨在观察探讨不同缺氧时间该两段肺动脉内皮(EC)结构变化的异同及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意义。Wistar大鼠分为平原对照和连续低压缺氧(5000m)1、7、21和40d组(n=7~12).测肺动脉平均压(mPAP),利用生物测定法记录右肺外动脉环对不同浓度Ach的舒张反应,光镜记录IAA中MA%、PMA%及NMA%和肺泡区φ  相似文献   

8.
当归注射液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归具益气活血作用,可以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预防某些急性高原反应。动物实验表明,当归可使急慢性缺氧大鼠的肺动脉压降低,对狗吸入低氧气体或由肺动脉内注入NE引起的肺动脉压升高反应亦有抑制作用。本实验观察了当归注射液(简称当归,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对慢性缺氧大鼠肺循环血液动力学的作用及其时间效应,以进一步分析当归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目的为研究不同时间慢性间断减压缺氧时,大白鼠左、右心肌收缩和舒张性能受损的时间关系以及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发展与左、右心功能改变的关系。 实验用成年雄性大白鼠,共分四组:平原对照组(n=13),在模拟5000米高度的低压舱内(每天6小时)进行慢性间断缺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世居高原的人、动物或肺动脉高压的大鼠 ,常出现HPV钝化现象 ,即急性缺氧时肺血管收缩反应下降。这有助于防止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升高及高原性心脏病的发生 ,有一定的代偿意义。由于NO是一种重要的血管舒张因子 ,那么慢性缺氧后肺血管对急性缺氧的收缩反应减弱是否与NO的调节作用增强有关呢 ?为验证这个推测 ,本实验动态观察了连代缺氧培养的肺动脉内皮细胞在急性缺氧时NOSⅢ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培养猪肺动脉内皮细胞 ,分别在常氧 (PO2 2 1 3kPa)和缺氧 (PO2 5 3± 0 7kPa)条件下培养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致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同型半胱氨酸组腹腔内注射同型半胱氨酸溶液(100mg·kg-1·d-1);叶酸组先以含叶酸(100mg·kg-1·d-1)饲料喂食一周,余同同型半胱氨酸组;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第16周末,测血清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扫描电镜检查颈总动脉内皮细胞并测定离体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叶酸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显著低于同型半胱氨酸组(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观察叶酸组内皮细胞表面收缩减轻,血管内皮依赖的舒张反应损伤减轻.结论叶酸对同型半胱氨酸致大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脂联素(gAd)影响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参与调控肺动脉高压(PAH)的作用。方法:选择36例肺动脉高压(PAH)患者(PAH患者组)和15例体检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两组血浆gAd水平。分离存在PAH和无PAH肺病患者(PAH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例)的三级肺小动脉制成血管环,采用器官浴槽技术先观察比较经去甲肾上腺素(PE)诱导收缩的两组血管环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作用后的舒张反应;再观察PAH组血管环经gAd干预后在不同浓度乙酰胆碱作用后的舒张效应以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对这种效应的影响。结果:PAH患者组血浆gA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肺血管环比较,PAH组PE收缩肺动脉环对乙酰胆碱诱导的舒张功能减弱(P<0.05)。与PAH组肺动脉环比较,PAH+gAd组肺动脉环对不同浓度乙酰胆碱诱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增强(P<0.01);而L-NAME对这种效应有降低作用(P<0.01)。结论:gAd可诱导肺动脉内皮细胞产生和分泌一氧化氮,促进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从而减轻PAH。  相似文献   

13.
大鼠经模拟高原5000m缺氧15d后,右肺动脉对Ach所致的舒张反应显著减弱,对5-HT所致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胸主动脉则无这种变化。结果提示,慢性缺氧对肺血管和体血管血管反应性的不同影响可能是高原缺氧环境下肺动脉压升高、体动脉压下降或不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观察休克时机体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以从细胞水平上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造成机体缺血缺氧不可逆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为休克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将健康雄性家犬制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模型,分别于休克后30min、60min、120min测定心输出量、肺动脉压力、肺血流阻力等血液动力学指标,于120min时取其胸主动脉条做离体血管条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和内皮细胞中NO含量和ET含量等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指标.结果低血容量性休克后60min,以上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变,表现为肺血流阻力升高、肺动脉压力降低、心输出量减少(P<0.01),以上指标于120min时达最高值.离体血管条测定表明血管内皮乙酰胆碱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降低(P<0.05),内皮细胞中NO含量明显减少,而ET含量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明显下降.讨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发展,犬体内内环境迅速恶化,表现为心输出量减少,血流动力下降,血流速度减慢,致微血管阻塞,微循环障碍;微血管因缺血缺氧而呈收缩状态,内皮收缩因子ET增多,内皮舒张因子NO减少,造成血管阻力增大;血管内皮功能因缺血缺氧严重下降,造成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降低,从而使血管持续处于强烈收缩状态,使组织细胞进一步缺血缺氧,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休克向不可逆性发展的重要发病机制.结论低血容量性休克可造成体内内环境严重恶化,血液动力学变化导致了血管内皮细胞缺血缺氧进而功能下降,造成血管收缩致微循环障碍,是导致休克向不可逆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防治休克时要积极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及加强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是提高休克治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所致离体肺动脉反应性张力变化与肺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碳(CO)的关系.方法制备离体兔肺动脉环.①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生理盐水溶剂;②LPS组,培养基中加入LPS4μg/mL.两组孵育7h,检测肺动脉环对10-6mol/L新福林(PE)的收缩反应及对l0-6mol/L乙酰胆碱(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氨基胍(AG)和N+-硝基-L-精氨酸(L-NNA),血红素氧合酶-l(HO-1)抑制剂锌卟啉原(ZnPP)预孵育20min后,肺动脉环对PE及ACh反应性的改变.结果①LPS孵育7h时肺动脉环对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不影响肺动脉环对PE的收缩反应;②两组用10-4mol/LAG、10-5mol/LZnPP预孵育20min后,LPS组对ACh的舒张百分比显著降低,对PE的收缩值显著增加(均P值<0.01),对照组对ACh的舒张百分比均无显著改变.10-4mol/L-NNA预孵育20min后,两组对ACh反应均表现收缩,对PE的收缩反应较孵育前(对照)均显著增加(P<0.01),而与AG孵育后的PE收缩值比较,LPS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显著增加.讨论内皮源性NO在血管张力的调控上起重要作用,ACh为内皮依赖及受体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内皮源性NO介导其舒张反应.实验结果表明,LPS孵育后,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降低,对PE收缩反应无明显变化,提示LPS可能直接损伤了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如抑制cNOS活性,妨碍NO生成与释放;AG预孵育后LPS组对PE收缩显著增强,提示,LPS可引起iNOS诱生;ZnPP预孵育后LPS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ACh舒张百分比下降,溶剂对照组收缩反应也增强,但ACh舒张百分比与孵育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CO参与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管张力的调控.结论①LPS可导致离体兔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弱;②LPS对肺血管的损伤作用与NO有关,提示LPS可使内皮cNOS活性下降,CO在LPS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其与NO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所致离体肺动脉反应性张力变化与肺动脉内源性一氧化氮( NO)、一氧化碳(CO)的关系.方法:制备离体兔肺动脉环.①对照组,培养基中加入生理盐水溶剂;②LPS组,培养基中加入LPS 4 μg/mL.两组孵育7 h,检测肺动脉环对10-6 mol/L新福林(PE)的收缩反应及对l0-6 mol/L乙酰胆碱(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以及一氧化氮合酶(NOS) 抑制剂氨基胍(AG)和N+-硝基-L-精氨酸(L-NNA),血红素氧合酶-l(HO-1)抑制剂锌卟啉原(ZnPP)预孵育20 min后,肺动脉环对PE及ACh反应性的改变.结果:①LP S孵育7 h时肺动脉环对ACh的内皮依赖性舒张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不影响肺动脉环对PE的收缩反应;②两组用10-4 mol/L AG、10-5 mol/L ZnPP预孵育20 min后,LPS组对 ACh的舒张百分比显著降低,对PE的收缩值显著增加(均P值<0.01),对照组对ACh的舒张百分比均无显著改变. 10-4 mol/L-NNA预孵育20 min后,两组对ACh反应均表现收缩,对PE的收缩反应较孵育前(对照)均显著增加(P<0.01),而与AG孵育后的PE收缩值比较,LPS组无显著差异,对照组显著增加.讨论:内皮源性NO在血管张力的调控上起重要作用,ACh为内皮依赖及受体依赖性舒血管物质,内皮源性NO介导其舒张反应.实验结果表明,LPS孵育后,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显著降低,对PE收缩反应无明显变化,提示LPS可能直接损伤了肺动脉内皮细胞功能, 如抑制cNOS活性,妨碍NO生成与释放;AG预孵育后LPS组对PE收缩显著增强,提示,LPS可引起iNOS诱生;ZnPP预孵育后LPS组收缩反应显著增强,ACh舒张百分比下降,溶剂对照组收缩反应也增强,但ACh舒张百分比与孵育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提示:CO参与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血管张力的调控.结论:①LPS可导致离体兔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减弱;②LPS对肺血管的损伤作用与NO有关,提示LPS可使内皮cNOS活性下降,CO在LPS损伤中起一定的作用,但其与NO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了解西拉普利(cilazapril)对缺氧大鼠肺血管内皮(EC)功能失调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生化、放射免疫、透射电镜和血流动力学技术研究缺氧肺血管EC结构和功能状况。结果:(1)缺氧大鼠肺血管EC超微结构发生变化, 细胞受损。(2)血管EC内皮依赖性舒缩功能失调, 表现为血浆NO、SOD和肺组织eNOS显著降低, 血浆ET-1、ACE和MDA显著增加, 这些舒缩因子与肺动脉平均压(mPAP)呈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3)cilazapril显著降低ET-1水平和ACE活性, 同时增加NO水平和eNOS及SOD活性, 减轻EC结构受损。结论:缺氧大鼠存在肺血管EC结构受损和功能失调是参与缺氧性肺动脉高压(PH)发病机理之一。Cilazapril能够减轻EC的损伤, 改善EC的分泌功能, 对PH防治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缺氧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血小板功能,使血小板处于高敏感状态,减少对5-羟色胺(5-HT)的摄取,增加TXA_2的生成等,血小板活化释放的活性物质在缺氧引起肺动脉高压中起作用。本实验比较对缺氧增压反应敏感性不同的两种大鼠,正常血小板功能及慢性缺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组业已报道,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大鼠肺动脉压持续上升,肺血管顺应性明显下降,表明肺血管壁弹性减低是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实验中还观察到,缺氧40天时大鼠肺动脉压往往有回降趋势,同时肺血管顺应性则有所增加。为此,我们对慢性缺氧进程中大鼠肺动脉羟辅氨酸(HyP)含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具体机制。方法:将3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及高脂饮食组,喂养14周,麻醉后下腔静脉采血,测定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分离主动脉,观察胸主动脉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剂乙酰胆碱(ACh)及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剂(SNAP)的舒张反应;检测血管一氧化氮(NO)、过氧化物的生成量及gp91phox的表达水平,NO合酶(NOS)的活性。结果:高脂饮食组大鼠血脂、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胸主动脉对ACh反应明显降低,血管组织gp91phox表达显著上调,过氧化物的生成及诱导型NOS的活性水平显著增加。结论:高脂血症大鼠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高血脂引起的氧化/硝基化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