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自组织理论比较传统中药集散地和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结构、功能特征,指出传统中药集散地是前自组织系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是自组织系统,由此阐述从传统中药集散地生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组织理论比较传统中药集散地和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结构、功能特征,指出传统中药集散地是前自组织系统,现代中药产业集群是自组织系统,由此阐述从传统中药集散地生成现代中药产业集群的路径及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药及其成分在抗肝癌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细胞自噬角度阐明其作用机制,有助于中医药在抗肝癌领域研究的发展。该文通过文献分析归纳,发现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有促进自噬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周期抑制的报道,也有抑制自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的报道,但缺乏系统整理。该文根据中药诱导肝癌细胞自噬发挥作用的不同,从诱导杀伤性自噬、抑制保护性自噬、诱导肝癌保护性自噬、诱导效应不明自噬4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中药及其成分。发现引起杀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可通过诱导自噬的发生、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衰老或促进细胞凋亡;抑制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通过抑制保护性自噬进而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诱导保护性自噬的中药及成分具有显著抗肝癌作用,应考虑联合应用自噬抑制剂,增强药物对肝癌细胞的杀伤力,成为该类药物治疗肝癌的新途径;诱导效应不明自噬中药及成分,需明确其自噬的类型,根据自噬类型联合应用自噬激动剂或阻断剂以增强其抗肝癌效应,为临床肝癌的治疗提供新治疗途径。从细胞自噬方面不仅可揭示中药抗肝癌的分子机制,也可成为中药联合用药抗肝癌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药自组装纳米策略(CSAN)是利用中药成分的自组装特性,使中药成分通过非共价键力自组装形成结构稳定的纳米制剂,中药自组装纳米制剂的形成往往是多种非共价键力的协同结果,很多中药单体因为结构的特殊性容易发生自组装,中药自组装现象在中药单药或复方的水煎液中也普遍存在。研究发现CSAN能够提高中药活性成分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对难溶性中药成分的开发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中药汤剂中的自组装现象与疗效之间具有密切关系,研究中药自组装现象为解释中药汤剂起效机制带来新的视角。将CSAN应用于肿瘤领域既可以直接发挥中药活性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又可以作为天然纳米载体包载化疗药物进行联合化疗,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增强抗肿瘤疗效,并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具有优秀的应用潜力。中药自组装纳米制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具有比传统纳米制剂更好的安全性,有利于推动纳米制剂的临床转化,也有助于为推动中药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策略和视角。该文基于近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通过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PubMe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对中药自组装纳米粒的形成机制、不同组装形式、形成条件和稳定性进行了概述,并总结了CSAN...  相似文献   

5.
从阴阳自和谈中药调整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阴阳自和与中药调整作用的关系、影响因素、物质基础、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提出中药调整作用与阴阳自和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等方面具有很多共性 ,重视中药调整作用与阴阳自和的研究 ,对进一步探讨中药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蕾  曹雪晓  栗焕焕  王萌  任晓亮 《中草药》2020,51(2):516-521
中药化学成分具有独特的结构、众多的修饰位点和丰富的来源,使其容易产生自识别与自组装。这一现象在中药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揭示中药药性、炮制、配伍理论,提取、分离、富集中药成分,以及研究中药制剂等。综述近年来中药化学成分的分子识别与自组装的研究成果,从其特性及具体应用2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细胞自噬在维持细胞物质代谢、内环境稳定及基因组完整性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自噬功能紊乱与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大量研究证实,人类多种肿瘤中存在自噬异常,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中药在肿瘤的防治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研究表明,中药能够有效减轻放疗及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且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发展,其机制可能与中药单体靶向调节肿瘤细胞自噬有关,故文章着眼于中药单体对肿瘤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从细胞自噬与肿瘤、中药单体对肝癌细胞自噬的调控方面将近年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运用中药单体防治肝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辽宁中医杂志》2016,(9):2009-2012
查阅中药活性成分相关的文献,分析其在肿瘤细胞自噬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明显的自噬诱导作用,但目前仍有问题亟待解决:自噬对肿瘤具有双重作用,且机制尚不明确;自噬与凋亡关系复杂,如何协同发挥抗肿瘤作用;中药活性成分通过自噬途径治疗肿瘤,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提出,中药对自噬的调节作用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何曼  陈莉  曾沙  孙强  赵晖  刘茂伦  杨寒  任珊  张梦  徐海波 《中草药》2021,52(10):3142-3150
自噬是细胞自我吞食并通过溶酶体降解丧失功能的废旧细胞器和蛋白质等细胞内物质,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产生能量、对抗应激等现象。自噬可分为巨自噬、微自噬、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3类。细胞自噬与肿瘤的增殖、凋亡、侵袭、转移和耐药性等密切相关。研究发现,中药能够增强肿瘤细胞自噬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降低肿瘤耐药性,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但是,某些中药也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保护性自噬,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凋亡。另外,中药也可以抑制肿瘤细胞保护性自噬,以逆转肿瘤耐药性。少数中药还能够双向调控肿瘤细胞自噬。中药调控肿瘤细胞自噬的信号机制主要分为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依赖性通路和非m TOR依赖性通路。随着自噬生物学的发展,研究开发基于精准调控细胞自噬的抗癌中药,将助力临床肿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丸散膏丹自制剂,伴随中药汤剂走过了几千年历程,在中药大家族中,汤剂,丸散膏丹直至现代化的中药片剂、冲剂、注射剂。中药自制剂始终处于中药金字塔的基坐部分,是连接国药准字号的中间环节,也是仪次于汤药的主导剂型。由于丸散膏丹药力较汤剂平缓,持久,具有“简便廉”的特点,发展并推广中药自制剂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由单方独剂到复方中药,是中药进步的象征;汤剂,中药自制剂,中成药,中药自制剂占临床用药半壁江山,作为承上启下的中药自制剂,同样是中药创新的基础环节,除此别无它路。 中药创新离不开鼓励中药自制剂发展,舍近求远,对中药自制剂采取非鼓励措施,只会使中医疗效及中医事业受到严重阻碍。一边是中药自制剂,一边是中药现代化。选择传统与现代并举才是中药发展的正确道路。中药单体研究不能代替中药自制剂及中药复方研究。辨证施治,辨证是医,施治是药,中医离开中药是不可想象的。辨证施治是实事求是,是围绕着病情变化遣方用药,辨证施治是病和药,是矛盾的集合体,两者互为依存,构成中医理论的最基本观点。矛盾和谐,对立统一是中医辨证观的理论核心,循环思维,反向思维,变向思维构成了中医理论区别于西医的关键内涵,天人相应,整体互动,动态平衡构成了中医生态医学的基本法则。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的科学内涵,阴阳五行不但具有汉字的符号意义,而且具有中国文化的象形文字内涵,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是科学,中医理论是指导,临床医疗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肢解中医理论,片面理解中医(非系统性),理论脱离实际,中医中药脱节(中药自制剂缺位),是目前中医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的疗效。方法 50例患者给予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结果痊愈15例,显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1%。结论自拟中药解郁汤加减治疗阴虚火旺型郁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自噬相关性的研究及中药对自噬的调控作用进行介绍,对自噬的过程和相关分子机制、信号途径,自噬参与AD病理学表现的形成、神经元的缺失及与其他AD病理学表现,中药对自噬的影响,自噬在AD中的治疗意义进行总结.研究表明,自噬功能缺陷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包括AD.集中介绍自噬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调控自噬在阻止或延缓AD发生,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的潜在治疗价值.在调节自噬,治疗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关于中药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研究中药对神经细胞自噬的影响,通过调节自噬探讨中药治疗AD的潜在可能,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复方药物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和极大的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洗剂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用自拟中药洗剂先熏蒸,后坐浴;对照组60例用派瑞松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2例,治愈率96.67%,有效率100%。结论 自拟中药洗剂治疗肛门湿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线粒体自噬是清除细胞质中功能失调的线粒体,从而维持线粒体功能的完整性和细胞稳态的自噬方式。线粒体自噬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能够维持线粒体质量和数量的平衡,在饥饿及恶劣条件下维持细胞生存,并具有维持细胞内环境稳定等功能。其分子机制涉及多种蛋白,许多因素可引发线粒体自噬,如饥饿、氧化胁迫、低氧、去极化、其他各种胁迫等,未折叠蛋白的积累也可诱发线粒体自噬。近年来,作为研究热点,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线粒体自噬与临床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糖代谢紊乱等疾病。人们发现调节线粒体自噬或许成为一些疾病治疗新的方向。同时临床研究人员对中医药重视程度逐渐升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药在调节线粒体自噬中有一定价值。就线粒体自噬在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中药对其影响的研究中发现,目前中药调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线粒体自噬报道相对较多,但在线粒体自噬作用机制,线粒体自噬平衡及中药对线粒体自噬激活或抑制的作用差异仍存在疑问。调控线粒体自噬已成为中药防治疾病新的研究靶向策略。该文分析汇总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为中药对线粒体自噬调控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可为后续中药在线粒体自噬方面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和自拟痤疮软膏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采用口服中药联合皮损局部外用自拟痤疮软膏,对照组36例采用单纯口服中药。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有效率为58.3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自拟痤疮软膏局部外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优于单纯口服中药。  相似文献   

16.
《辽宁中医杂志》2016,(2):289-291
目的:观察单用自拟中药方剂择时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19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盆腔炎自拟方择时灌肠治疗,时间选择在上午9时左右,脾胃经当令时间。对照组也采用自拟中药灌肠方剂,时间随机,两组结果经2个疗效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自拟中药方剂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率在90%以上,统计学分析表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中药择时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随机时间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相似文献   

17.
喻晓  王镁 《山西中医》2022,(1):65-68
糖尿病肾病(DKD)主要特征为持续蛋白尿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足细胞是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最终防线,其损害和蛋白尿关系密切。自噬是通过降解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和受损的细胞器来维持细胞内稳态,高糖可导致足细胞自噬异常,使肾小球滤过屏障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蛋白尿。中药能通过调节足细胞自噬来减轻糖尿病肾损伤。研究显示,中药对DKD足细胞自噬的调节呈现出多种方式,中药单体可直接靶向足细胞或动物实验模型自噬靶点和信号通路调节自噬发挥保护肾脏作用;中药复方多属于益气活血祛瘀、补益脾肾类方剂,其调节DKD足细胞自噬的作用与"气虚浊瘀、脾肾亏虚"存在DKD自噬紊乱的假说相吻合。从中药对DKD模型足细胞自噬的综合调节作用来看,其治疗DKD可能是多靶点、多通路和多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潘瑞萍  张青 《四川中医》2010,(2):106-107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面膜方合逍遥散加味治疗黄褐斑的疗效。采用自拟中药面膜方外敷合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黄褐斑42例。结果:基本治愈10例,显效16例,好转9例,7例无效,总有效率83.3%。结论:自拟中药面膜方外敷合逍遥散加味口服治疗黄褐斑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纳米技术的兴起,自组装成为了近年受到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自组装是分子间通过非共价键形成纳米管、纳米纤维、胶束和囊泡等纳米结构的过程。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材从采收、炮制、煎煮、制剂到进入体内等过程中,普遍有纳米形态产物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药活性成分如糖类、蛋白质、黄酮、萜类、生物碱、有机酸、金属离子等具有自组装特性,能基于相互作用力与不同成分缔合,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增强药理活性,减少不良反应。中药自组装纳米颗粒的发现,对改善中药体内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总结并分析了近年来中药自组装行为及应用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存在于采收到体内各个过程的自组装现象,以期为实现药物精准递送、丰富中药剂型、阐明中药药效学物质基础提供参考,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应用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温胃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中药温胃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痛100例,总有效率90%,提示:中药温胃汤治疗顽固性胃脘痛的疗效高,疗程短、复发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