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云阳  徐丹丹  李文静 《新中医》2021,53(8):191-193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舒适护理联合干预对重症监护焦虑症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重症监护焦虑症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及舒适护理联合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抑郁、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2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情感职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焦虑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舒适护理联合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党明  宗晓  何涛 《新中医》2021,53(2):197-200
目的:观察虚拟现实技术联合中医情志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卒中后抑郁患者90例,按照随机奇偶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虚拟现实技术+情志护理干预。比较2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及遵医行为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按时用药、合理饮食、配合锻炼、定期复诊评分及总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技术联合情志干预可有效改善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改善遵医行为,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344-1346
目的:通过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研究,探讨循证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需行化疗的血液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治疗,包括支持疗法、松弛疗法、认知疗法、自我暗示治疗及生理反馈治疗等;对照组行内科常规护理治疗,包括一般护理、饮食与营养、病情观察、安全防护等;对比两组化疗期间不同阶段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的抑郁、焦虑水平以及治疗后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躯体化、强迫状态、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等评分水平。结果:1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第3周试验组(39.45±10.59)较对照组(53.23±12.34)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第3周试验组(23.18±8.23)较对照组(36.45±8.65)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组SCL90评分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显著降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水平,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怖等心理问题起到良好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血虚证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3例CFS血虚证患者,提取主成分,与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相结合,对CFS血虚证主成分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CFS血虚证主成分1与SF-36量表中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和躯体疼痛(BP)呈极显著相关。CFS血虚证主成分2与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显著相关,CFS血虚证主成分1与躯体化显著相关。结论CFS血虚证患者实际出现了两方面情况,一方面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护理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治疗8周后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情志障碍主症(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疗效进行比较.结果:2组焦虑、抑郁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精神抑郁、烦躁易怒、悲伤啼哭、焦虑忧思、失眠主症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行音乐之角调干预经前期综合征情志异常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状态及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与西药达因-35对比治疗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躯体症状及心理健康的影响差异。方法:将7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36例。针刺组运用针刺疏肝调气配穴治疗,选用肝俞、膻中、期门、中脘、天枢、关元、子宫、三阴交、足三里、太冲穴,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留针30min,每周治疗3次;西药组服用达因-35,自月经第5d开始服用,连服21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评定中医症状评分,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均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治疗后针刺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并且,其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西药组(均P0.05)。结论:电针疏肝调气治疗可降低PCOS患者症状评分及SCL-90评分,具有身心同调作用,作用优于达因-35。  相似文献   

7.
林小丽  周燕  叶文燕 《新中医》2021,53(8):187-190
目的:观察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摄对淋巴瘤化疗患者精神及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摄,比较2组干预前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组各类营养素摄入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摄入量大于对照组,脂肪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饮食调摄干预淋巴瘤化疗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素摄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的生存质量(HRQOL)及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医情志学说进行理论探讨。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健康状况问卷(SF-36)和炎症性肠病生存质量问卷(IBDQ),对90例炎症性肠病确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受试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受试者的平均焦虑、抑郁水平处于正常状态,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共8项维度得分均低于常模水平,克罗恩病患者HRQOL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影响IB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是精神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结论:临床中医应关注IBD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在中医情志理论的指导下,对不良情绪及早发现和干预,提高其生存质量,从而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以临床路径为基础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心理问题,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入院第1天及出院前1天,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健康状况改善情况。结果: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等因子分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人际关系、焦虑、恐惧、敌对等因子分值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ESRD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对改善愈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外伤患者心理情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脑外伤术后康复治疗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使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包括:移情易性、情志相胜及情志陶冶,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主要通过语言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比较2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2组患者生存质量,观察治疗期间发生的护理相关并发症及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期间心率慢于对照组(P0.05),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频率慢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存质量量表中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情感职能(RE)、生命活力(VT)、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消化道溃疡、便秘和食欲不振的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好的情志护理能促使脑外伤患者心情愉快,气血舒畅,减轻患者紧张、焦虑心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背俞穴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百会、印堂、神门等穴治疗。观察疲劳整体症状量表、疼痛量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疲劳整体症状量表评分和疼痛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且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7%)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9%)(P〈0.05);治疗组治疗后躯体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躯体症状、抑郁、焦虑因子评分及总评分较治疗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躯体症状、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其引起的心理问题,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正念疗法对肺癌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适合住院期肺癌患者心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3月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肺癌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入院时进行7次正念练习,隔日1次,共14 d,出院期根据视频自行练习,共持续8周。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两组在第0、8周末时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量。采用SPSS 26.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躯体功能、敌对、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较对照组均显著改善(P<0.05),且在随访期内疗效持续(两组患者HAMD、HAMA、SCL-90症状自评评分均下降,且HAMA、SCL-90症状自评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在第8周除抑郁、疼痛较第0周有改善外(P<0.05),其他无显著改善,观察组在第8周抑郁、总体健康状况、敌对、睡眠障碍和饮食不良较第0周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有自我调整和适应的能力,正念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期放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96例住院放化疗的中晚期宫癌颈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7 d后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理干预7 d后对照组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际关系、偏执等因子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干预结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负性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浙南地区女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特征;研究团体和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辅导模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高中一年级女中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约150人。入组时及经结合模式的心理辅导8个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及比较。结果:女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主要集中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和偏执等方面,总发生率为22.82%。心理干预后,SCL-90总体得分及7个因子分、SDS及SAS积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浙南地区女中学生心理障碍发生率较高。团体结合个别的中学生心理辅导模式,可显著改善女中学生学习期间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河南女性亚健康状态与月经失调之间的关系。方法:对682名女性作SCL-90测试,同时询问、记录月经情况。结果亚健康者有581/682(85.19%)按其SCL-90原始总分值分布状况分为轻、中、重,分值为:228.19±21.45、261.69±35.62、274.15±21.58(P<0.01)。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亚健康组月经周期异常、经期异常、经量异常和痛经发生率为13.25%、12.91%、35.11%、4.99%,对照组分别为7.92%、5.94%、12.87%、1.98%(两组比较P<0.01);月经异常组SCL-90中各因子除恐怖因子外均高于常模值组(P均<0.01);月经正常组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因子高于常模(P<0.01);月经异常组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月经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随着亚健康状态的加重月经异常的发生率增加,周期、经期、经量和痛经的发生率都增加(P<0.01),采取合理有效的调整措施降低缓解亚健康的程度或预防其在女性中发生可以有效地降低月经异常的发生率。月经正常的女性也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相似文献   

16.
社区护士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区护士对社区老年人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后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社区护士通过12个月进入四川郫县某三个社区将60-90岁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入户调查,将没有严重精神疾患和身体疾患老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各208人,对干预组进行为期6个月支持性心理干预。结果:①干预前两组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惊恐、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等分值高于正常。②干预组经干预后抑郁、焦虑、躯体化、人际关系、惊恐分值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等分值无明显差异。结论:支持性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对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偏瘫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西部中医药》2010,23(5):14-15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各类心理问题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及各种情绪问题。方法:发放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问卷(IES-R)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①偏瘫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3大症状平均分都在2.5分以上,焦虑、抑郁、躯体化、恐惧、强迫、精神病性因子评分高于常模,人际关系低于正常人(P0.05)。②闯入性再体验、回避反应、高警觉反应和症状自评量表中各因子均呈正相关。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和多种情绪问题,其中以焦虑、抑郁和躯体化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量表对某高等中医药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专业学生存在15.17%-41.24%不等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强迫、入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和抑郁居前5位。②针推专业几乎占所有因子的高分,与其他3个专业在总分、阳性项目数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上差异显著。结论①不同专业学生均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隐患,强迫和入际关系敏感是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参不同专业学生的心理问题有维度和程度的差异:针推专业学生存在较多维度中等以上的心理障碍,中药专业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9.
电针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倩  熊家轩 《中国针灸》2005,25(10):691-692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背俞穴为主治疗CFS患者40例,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前后对照研究.结果:经电针治疗临床症状显著改善,FAI积分由治疗前的148.36±26.53降至98.63±28.36(P<0.01),SCL-90量表因子中躯体化、抑郁、焦虑、人际关系等因子分值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背俞穴为主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徐文君 《河北中医》2013,(12):1883-1885
目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以探讨其对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0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52例加心理护理、社会支持、术后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在内的综合干预。对2纽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得分及干预后观察组SCL-90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的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