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劲松  戴虹  马燕 《北京中医药》2008,27(11):868-869
目的 观察自拟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6例中医辨证属湿热内蕴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给予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治疗12周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肝脾CT比值、甘油三酯(TC)、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r-谷氨酰氨转移酶(r-GT)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肝区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TC、TG、HDL-C、ALT、AST及r-G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改善;临床显效率为42.85%,总有效率为76.77%.结论 中药清热健脾活血方是治疗湿热内蕴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和CT检查指标(肝/脾CT比值)、肝功能、血脂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肝/脾CT比值及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酸转移酶同工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后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12周、2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9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8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肝功能ALT、AST、GGT、TC、TG、HDL-C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有效性。方法60例患者服用强肝胶囊3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脂肪肝的改善情况。结果临床治愈率为26.67%,有效率为75.00%。强肝胶囊能改善患者的肝/脾CT比值,同时能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血清γ-GT、ALT、AST、TC、TG、HDL-C的改善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强肝胶囊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蕴结证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湿热内蕴、痰瘀互结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给予化浊降脂茶联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对照组(54例)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变化,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症状、体征变化,以及腹部B超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0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均有显著改善,ALT、AST、TG、TC、LDL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B超情况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化浊降脂茶和当飞利肝宁胶囊联合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且有修复肝功能和改善血脂代谢的作用,对湿热内蕴、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显著疗效,而且方便服用,易于坚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吴芳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65-2468
目的:验证中药健脾化痰方治疗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中药健脾化痰方、维生素E胶囊口服治疗,疗程3个月。测定2组治疗前后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等指标,并观察治疗前后肝脏B超变化情况。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总有效率为83.3%,明显高于维生素E治疗组(总有效率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ALT,AST水平显著下降,说明2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肝功能;但组间疗效比较差异不显著。中药组治疗后TC,TG,LDL-C,HOMA-IR下降,HDL-C,IAI上升(P<0.05或P<0.01)。结论:健脾化痰方对儿童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有显著治疗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胶囊加中药茶饮干预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照组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日10 mg,每日1次,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及血脂[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治疗后判定临床证候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Bi L、TG、T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ALT、AST、TBi 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18%(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加疏肝健脾饮中药茶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郁脾虚、湿热蕴结证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改善肝功能,有降脂作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二陈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各25例。对比两组肝功能和血脂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治疗前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ALT、AST、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血脂,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活血降脂中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质代谢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非酒精性脂肪肝诊断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予活血降脂方煎剂口服,对照组患者予血脂康胶囊口服。两组患者疗程为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GGT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较治疗前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TG、TC、LDL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降脂方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调节其脂质代谢,同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伴肝功能损害患者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对照组37例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2组治疗10周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甘油三酯(TG)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9%,对照组总有效率59.4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TC、TG及LDL-C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G降低(P0.05),TC、LDL-C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TC、TG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均降低(P0.05),2组治疗后AST、ALT及γ-G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联合综合护理指导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楂叶总黄酮自乳化颗粒(HLFSG)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以罗格列酮0.36 mg· kg-1作阳性对照,观察HLFSG(50 mg·kg-1)ig后对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中TC,TG,游离脂肪酸(FF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HLFSG能显著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TC,TG,LDL-C,FFA,ALT,AST和肝MDA水平(P <0.05,P<0.01),并能显著升高HDL-C水平和肝SOD活性(P <0.05,P<0.01).结论:HLFSG可降低脂肪肝大鼠的血脂,保护肝功能,从而起到治疗大鼠脂肪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栀子与茵陈蒿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脂质代谢及血清酶学的影响。方法: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自造模第6周起,28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和易善复组,每组7只,灌胃饮用水或给药5周。通过肝脏组织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肝功酶试剂盒及血脂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及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肝脏存在明显脂肪变性,并可见炎症细胞浸润,肝组织TG、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1);栀子组、茵陈蒿汤组大鼠肝脂肪变性及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肝组织TG、血清TG、TC含量、血清ALT、AST活性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P<0.01),血清HDL-C则显著升高(P<0.01);栀子组在降低血清ALT及血清TC含量方面优于茵陈蒿汤组(P<0.05,P<0.01)。结论:栀子与茵陈蒿汤均能明显改善脂肪肝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干预作用,而栀子在改善胆固醇代谢及抗炎症损伤方面,效果优于茵陈蒿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软肝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症状、体征、肝功能及血脂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指导。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450mmg/次,ti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健脾活血软肝汤,两组均治疗3个月,并随访3个月,治疗前、治疗3个月、随访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并进行评分,检测患者ALT、AST、TG、TC,同时行B超检查,比较两组临床B超疗效与症候疗效。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B超疗效分别为90%和63.33%,x2=8.38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症候疗效分别为96.67%和66.67%,x2=11.11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疗效分别为86.67%和60.00%,x2=11.107,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丙氨酸基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均明显降低,但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G、TC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健脾活血软肝汤联合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疗效确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肝脂肪浸润和胆囊壁毛糙程度,降低血脂,优于多稀磷脂酰胆碱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深化研究,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13.
《陕西中医》2015,(5):520-52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均予以口服水飞蓟宾胶囊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健脾活血方治疗,疗程均为12周。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ALT、r-GT)方面优于对照组,并降低TG;两组均能提高肝/脾CT值(P=0.000、P=0.002)。结论:疏肝健脾活血方联合水飞蓟宾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肝祛湿活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的影响。方法:通过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大鼠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清肝祛湿活血方低、中、高剂量组,60 d后开始取材,检测大鼠CHOL、TG、ALT、AST、HDL-C、LDL-C等生化指标和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与模型对照组对比,清肝祛湿活血方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HOL、TG、LDL-C水平和ALT、AST活性均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DL-C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所有给药组大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均获改善,其中清肝祛湿活血方高剂量组效果明显。结论:清肝祛湿活血方可有效减少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脂肪堆积、调节血脂、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胰岛素抵抗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00%,对照组有效率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确切,且能改善肝功能,降低TG、T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木丹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予以恩替卡韦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木丹颗粒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治疗12周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肝功及血脂指标[AL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GT (γ-谷氨酰胺转移酶)、TC (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CT肝脾比值变化;观察两组在4周、8周、12周HBV-DNA的转阴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 05)。2组治疗后肝功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 05),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P0. 05)。对照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组前后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差异P0. 05)。2组治疗后CT肝脾比值均升高(P0. 05),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HBV-DNA在4周、8周、12周转阴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木丹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改善肝功及血脂指标,改善CT肝脾比值,为慢乙肝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脾疏肝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用健脾疏肝法之中药治疗,对照组用脂必妥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改善,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体征改善程度经治疗后,两组体征均有较明显的改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肝功能检查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移酶(γ-GT),两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中TG与对照组比较还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结论:健牌疏肝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8.
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莉  陈宏  张萍  康涛  张智龙 《辽宁中医杂志》2011,(10):2029-2031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常规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取穴以调理脾胃为目的,穴取曲池、合谷、中脘、足三里、丰隆、阴陵泉、三阴交、血海、地机等穴,每日针刺2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天;对照组予脂必妥片,每次2片,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作为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比较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9%。显示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FBG,2HPG,HbAlc%,TG、TC、HDL-C、LDL-C、ALT及A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调理脾胃针法不仅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症状体征,而且对患者的糖、脂代谢都有良性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肝功能,延缓肝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降保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 NAFL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清降保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疗程结束后6个月随访。观察2组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变化,肝/脾CT比值变化,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及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肝/脾CT比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脾CT比值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2组治疗后、随访时ALT、AST、γ-GT、TC、TG、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HDL-C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ALT、AST、γ-GT、TC、TG、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HDL-C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清降保龄液联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NAFLD,可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血脂指标和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李红阁 《河南中医》2016,(8):1375-137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1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肝健脾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有效率为52.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TC、TG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