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自 1992 ~2001年共收治黑癍息肉病又称P J综合征(PJS)23例。现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性 13例,女性 10例。初次就诊年龄4~45岁,平均 22岁。平均住院 3次。临床表现: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或黏膜黑癍,多位于口唇部位,其次为手掌及脚掌。合并  相似文献   

2.
黑斑息肉综合征27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 (Peutz Jegherssyndrome ,PJS)完善的诊断标准 ,规范手术方案及随访计划。方法回顾性分析 1984~ 2 0 0 0年间治疗的 2 7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 7例患者中有家族史者 15例 ,占 5 6 % (15 / 2 7)。发病年龄 2~ 34岁 ,平均 15岁 ;黑斑出现年龄 1~ 13岁 ,平均 4岁 ,恶性肿瘤发生率 18% (5 / 2 7)。术前应用内镜摘除息肉 4 96枚 ,最大 1枚为 10cm× 8cm× 9cm ;11例行术中肠镜检查 ,共摘除息肉 4 5 6枚 ,最多 1例 1次摘除 6 0枚。术后 1例因小肠穿孔死亡。最长随访时间 15年 ,无再行手术者。结论PJS患者有不同的表现类型。手术中手法触摸效果差。术前胃镜、肠镜结合术中肠镜及“套叠式”息肉摘除法效果好。小肠息肉大于 2cm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30岁以后及有家族史者恶变率明显上升。肠道息肉易复发 ,术后应定期行肠镜、胃镜及全消化道钡餐检查  相似文献   

3.
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临床上少见,并发结肠套叠、需外科手术治疗的病人更少,尚无腹腔镜下治疗PJS并发结肠套叠的病例。2013年我院外科确诊并腹腔镜手术治疗1例,现报道如下。病例:男,23岁。病人2000年(10岁)时无明显诱因下便血,肠镜检查示结肠多发息肉,行息肉摘除术。此后每年复查肠镜随访至2005年。2012年(22岁)再次便血,结肠镜  相似文献   

4.
1990~ 1997年我们对 2 9例直肠恶性肿瘤施行全盆腔内脏切除术 ,取得了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2 9例 ,均为男性 ,年龄 2 3~ 6 8岁 ,平均 5 6岁。直肠癌 2 8例 ,直肠平滑肌肉瘤 1例。本组 10例曾在外院手术 ,5例仅行乙状结肠造瘘术 ;3例为直肠癌术后复发 ;1例为家族性息肉病 ,多次癌变分别行右半、左半及直肠上段切除术 ,最后诊断为晚期直肠肛管癌 ;1例伴胃癌合并胃大部切除术。 3例直肠癌术后复发病例中 1例形成直肠膀胱瘘并侵及腹壁 ,另 1例肿瘤侵及膀胱行膀胱造瘘。本组 2 9例患者均有排便、排尿困难。 3例有肉眼…  相似文献   

5.
胆囊息肉样病82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82例均由B型超声诊断,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73例,非手术治疗9例。现根据临床资料,对治疗进行分析。fiB$资料1.1一般资料全组82例,男44例,女38例,年龄15~59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右上腹隐痛、胀痛55例,有阵发性疼痛史12例,无明显症状15例。体征:右上腹深压痛3例,余无明显阳性体征。B型超声诊断:多发性息肉(2~9个,2~smm)61例,单发息肉(3~6mm)12例,(8~10mm)2例,合并结石3例,疑腺肌瘤4例。1.2治疗手术胆囊切除73例,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胆囊切除病理报告胆固醇息肉67例,胆囊结石胆固醇息肉2例,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6.
输尿管息肉12例报告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我们于 1991年 7月至 2 0 0 0年 7月收治输尿管息肉 12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男 9例 ,女3例 ,年龄 7~ 5 5岁 ,平均 3 6岁。病程 1周~ 5年。息肉位于左侧 7例 ,右侧 3例 ,双侧 2例。 1例多发性息肉累及全程输尿管。临床表现血尿 10例 ,其中肉眼血尿 7例 ,镜下血  相似文献   

7.
家族性息肉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现将我院外科治疗的12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个家族,其中1个家族3代发病,另2个家族2代发病。本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0岁。息肉分布:全结肠4例,乙状结肠6例,直肠2例。治疗方法:均行手术治疗,经乙状结肠、直肠部分切除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2例,全结肠切除回肠肛管吻合1例,结肠息肉电灼切除5例,结肠息肉癌变肿物切除、肠对端吻合1例,乙状结肠切开息肉切除1例。治疗结果:本组随访7~9年,治愈5例,复发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5~1998年共收治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结肠癌15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8例,女7例,年龄31岁~73岁,平均43岁。我院首诊病例1l例,入院时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9例,右下腹痛2例。全部患者都有右下腹  相似文献   

9.
黑斑息肉综合征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的诊断方法和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以反复发作的腹痛起病,以肠套叠和息肉出血入院。4例患者的父亲,3例患者的祖父和1例患者的母亲患有PJS,3例患者有癌症家族史。病例4和病例5由于肠道内息肉复发引起肠套叠或反复腹痛而多次接收手术治疗。病例1和4的息肉同时伴有腺瘤样改变,病例2息肉同时伴有胃癌。治疗主要为息肉切除和部分小肠、结肠切除。结论PJS患者有明显的癌症家族史和息肉的高复发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对PJS患者的胃肠道和其他有可能恶变的脏器应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ghers syndrome,PJS)并发小肠套叠的临床特征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JS并发小肠套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以皮肤粘膜色素沉着、腹痛及便血为主要表现,并发肠梗阻、肠套叠5例,消化道出血2例;发生恶变1例。行肠道息肉切除2例,肠部分切除术3例。结果均顺利出院,随访4例,平均时间为23(6~40)个月,未见复发,但1例息肉恶变患者因远处转移而死亡。结论PJS并发肠套叠以小肠套叠为主,手术解除临床症状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PJS患者发生肿瘤的危险性较高,应加强术后随访,定期复查内镜。  相似文献   

11.
成人骶前畸胎瘤临床报道较少,对其手术治疗的经验亦不成熟。我院1990~2004年共收治32例,其中采用经骶尾部切除术治疗共24例(占75%)。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例,女性21例,男∶女=1∶7。年龄16~76岁,平均(34·8±10·4)岁。良性畸胎瘤16例(男性1例,女性15例),占66·7%,平均年龄(31·2±9·5)岁;恶性畸胎瘤8例(男性2例,女性6例),占33·3%,平均年龄(37·6±10·5)岁。1.2临床表现本组中4例无临床症状,查体时发现骶尾部包块,其余病例病程1个月至51年。2例病人被疑诊为卵巢肿瘤入院;2例幼年时发现骶尾部有鸽卵大结节;12例有下腹…  相似文献   

12.
俯卧撑训练致四边孔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边孔综合征是指腋神经在肩四边孔处被嵌压所引起的一组症状和体征。Cahill[1] 于 1983年报道了这一病症 ,国内卢世壁[2 ] 1985年首次报道 4例 ,但这些病例大部分为外伤所引起 ,本文报道 9例部队战士因高强度俯卧撑训练致四边孔综合征。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部队战士 ,均为男性 ,年龄 18~2 2岁 ,平均 19 2岁。新入伍战士 8例 ,均有高强度俯卧撑训练史 ,平均每天每次连续做 5 0个俯卧撑 ,病程 3d~ 3周 ,平均伤后 1周来诊 ,左肩 7例 ,右肩 2例。1 2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上肢无力 ,肩关节外展及上举功能障碍 ,检查三…  相似文献   

13.
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9例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讨论;方法:本组9例,男5例,女4例,年龄5—15岁,平均11.2岁。9例均为单发性颈椎椎间盘钙化,起病前1例有发热史,1例有外伤史。除1例无症状者偶然发现,其余患者临床表现均以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为主,均给予牵引等非手术治疗。结果:9例在治疗后2周--1个月内症状消失。随访2年以上,钙化影在3个月--3年内消失。结论:儿童颈椎椎间盘钙化症属自疗性疾病,预后良好,保守治疗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正Peutz-Jeghers综合征(Peutz-Jephers syndrome,PJS)又称黑斑息肉综合征,由Peutz于1921年首次报道,是一种临床少见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有皮肤黏膜黑斑、胃肠道多发错构瘤息肉和家族遗传性三大特征,发病率约为1/20万~([1-2])。2016至2018年我院收治12例PJS并发肠套叠患者,现将其中2例典型病例诊疗经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 1990年 1月~ 2 0 0 1年 11月 ,对有症状人群进行大肠镜检查 192 8例 ,检出各种息肉 2 38例 ,其中良性息肉 186例 ,除 3例全结肠息肉外 ,均行肠镜下高频电切或微波治疗 ,现分析其治疗效果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141例 ,女性 4 2例。年龄 12~ 78岁 ,平均 5 1 2岁。息肉分布 :直肠 6 1例 (33 33% ) ,乙状结肠 5 7例 (31 15 % ) ,降结肠 31例 (16 94 % ) ,脾曲 3例(1 6 4 % ) ,横结肠 17例 (9 2 9% ) ,升结肠 12例(6 5 6 % ) ,回盲部 2例 (1 0 9% )。息肉形态 :有蒂 97例 ,亚蒂 6 3例 ,无蒂 2 3例。单发息肉 10 2例 ,多发息肉 81…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经内镜大肠息肉硬化摘除术治疗大肠息肉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3例;年龄3~50岁;病程1个月至3年。临床表现为便血、鲜血或黏液血便,伴骶尾部坠胀痛1例。乙状结肠镜检:距肛门6~20cm肠壁处见赘生物,带蒂状肿物,广基蒂短,或蒂短,息肉超过核桃大小。表面为黏膜,无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17.
1992年以来,我院共收治四肢创伤性假性动脉瘤破裂患者7例,由于诊治及时,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7例,男性5例,女性2例。年龄16~53岁,平均32.5岁。发病时间为伤后9天~3个月,平均34天。刺伤4例,弹片伤1例,爆震伤1例,车祸1例。自发破裂人院3例,住院待手术期自发破裂1例,行穿刺检查引发破裂1例,误诊为脓肿行切开引流术中破裂2例。假性动脉瘤位于股动脉2例,股浅动脉1例,股深动脉1例,瞻动脉1例,臀上动脉1例,腋动脉1例。瘤体小者1.scmXIcmXlcm,瘤体最大者scmXscmX8cm。出血量300~3000Inl。本组病人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临床亚型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总医院于1994年11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95例PJS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 295例患者来自26个省市区的7个民族,其中可见口唇、颊黏膜、四肢等处皮肤黏膜黑斑者292例(99.0%)。黑斑出现年龄:0~33岁(中位数为2岁)。患者出现黑斑至出现腹部症状的间隔时间为0~45年(中位数为10年)。患者的初治年龄为1~45岁(中位数为15岁)。293例(99.3%)发现消化道息肉,其中分布于十二指肠+小肠者284例(96.9%),分布于结直肠者265例(90.4%),分布于胃部者234例(79.9%)。初治年龄14岁和黑斑出现年龄3岁可作为早发型和迟发型的分界点。结论 PJS的临床特征突出,其错构瘤息肉的临床危害严重。可根据口唇颊黏膜黑斑和初治年龄将PJS分成2种临床亚型,临床上应对其采用区别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相似文献   

19.
刘超 《腹部外科》2008,21(5):F0004-F0004
我院2001年~2008年行全胃切除后“SS”法空肠间置代胃术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27~76岁,平均57.4岁。本组均为进展期胃癌。其中,Ⅱ期7例,Ⅲ期18例。本组术前均经上消化道钡餐及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确诊胃癌。病变部位:胃小弯侵及贲门2例,  相似文献   

20.
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 198 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们收治门静脉海绵样变 (cavernoustransformationofportalvein ,CTPV)病人共 15例 ,其中 6例由于无临床症状 ,随访观察 ,9例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5例 ,女 4例。年龄9~ 4 7岁 ,平均 2 4 3岁。首次发病年龄 5~ 4 4岁 ,平均 16 9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 ,伴有脾大、脾功能亢进的症状。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示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 ,超声检查 :门静脉见网状结构或蜂窝状改变 ,造成近段的增粗。 8例病人行血管造影 ,提示门静脉狭窄或闭塞 ,周围见大量侧支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