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莹  李文媛  杨春壮  冯克俭 《医学综述》2011,17(15):2363-2365,236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素1(ET-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与淋巴管密度(LVD)、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在喉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试验组,10例喉良性病变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T-1蛋白的表达,应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LVD,免疫组化法CD34染色计数M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织中ET-1蛋白表达较良性病变组织显著增加(P<0.05)。ET-1蛋白表达与LVD、MVD、TNM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ET-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不相关(P>0.05)。结论 ET-1促进喉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生成,但与喉癌预后不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喉癌中VEGF-C表达、淋巴管生成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DF-1、CXCR4和VEGF-C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应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评估SDF-1和CXCR4表达对喉癌预后的影响。结果喉癌组织中SDF-1、CXCR4和VEGF-C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SDF-1、CXCR4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相关(P<0.05),VEGF-C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相关(P<0.05)。SDF-1、CXCR4和VEGF-C表达呈正相关(P<0.05),三者均与瘤内和瘤周淋巴管密度相关(P<0.05)。SDF-1阳性表达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SDF-1/CXCR4生物轴可能通过上调VEGF-C表达促进喉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SDF-1高表达是喉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胶原和钙结合EGF域1(collagen and calcium binding EGF domains 1,Ccbe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以45例经病理确诊的喉癌组织为实验组,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对上述组织中Ccbe1蛋白表达进行分析,同时采用5′-核苷酸酶染色法(5′-Nase)计数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喉癌组织中Ccbe1的蛋白和mRNA表达低于声带息肉组织(P<0.05),在喉癌组织中Ccbe1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临床分期、淋巴管浸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LVD不相关(P>0.05).Ccbe1阳性表达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Ccbe1是喉癌组织中一种新的肿瘤抑制基因,Ccbe1的检测将有望成为判断喉癌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及CD105在喉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NOS在40例喉癌标本及10例正常喉黏膜标本中的表达,并计数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iNOS在喉癌组织阳性表达明显增高,与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iNOS蛋白表达与喉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型以及患者的年龄、性别等因素无关(P>0.05),40例喉癌组织中MVD值[(23.45 ±8.27)个/HPF]显著高于正常喉黏膜组织(P<0.01),并且与iNOS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iNOS与喉鳞癌的侵袭及转移相关,喉鳞癌组织MVD增高与iNOS有关,iNOS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影响喉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与血管、淋巴管生成的关系。方法:将72例PTC根据侵袭程度分为甲状腺乳头状微癌组、甲状腺内型乳头状癌组和甲状腺外型乳头状癌组;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和淋巴结无转移组。免疫组化SP法对PTC进行VEGF-C,CD10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标记,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VEGF-C,计算出其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PI)、显微镜下计数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 density,LVD)。结果:PTC淋巴结转移组VEGF-C的PI值(23.15±3.7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4.54±2.93)(P<0.01);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的MVD分别为35.25±2.06,41.75±5.46和52.58±4.1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LVD分别为6.00±0.81,13.80±1.81和19.17±2.9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增加(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LVD(19.56±2.4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2.48±2.84)(P<0.05);VEGF-C表达与MVD和LVD计数呈正相关(r=0.743,0.90,均P<0.01)。结论:VEGF-C,LVD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MVD,LVD与PTC侵袭有关;VEGF-C可能参与了血管、淋巴管生成。  相似文献   

6.
VEGF-A与卵巢癌淋巴管和血管生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VEGF-A在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的表达.人工计数MVD与LVD,分析VEGF-A与MVD及LVD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恶性、交界性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VEGF-A蛋白阳性表达率从高至低,且VEGF-A的表达与MVD、LVD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01和0.002).结论 VEGF-A高表达与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VEGF-C的表达与肿瘤脉管生成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乳腺癌标本65例,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CmRNA的表达,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以VEGFR-3多克隆抗体及CD34单克隆抗体分别标记肿瘤组织中淋巴管及微血管,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C的表达与脉管生成及相关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VEGF-C阳性表达率为55.4%,淋巴转移组阳性率(76.2%)明显高于阴性组(45.5%),差异具有显著性(P&lt;0.05);LVD及MVD计数分别6.3&#177;3.0、11.6&#177;7.0,其在转移组脉管计数(8.2&#177;3.7、14.7&#177;7.8)均高于无转移组(5.3&#177;2.1、10.2&#177;6.2),LVD计数在VEGF-C阳性组(7.2&#177;3.4)亦高于阴性组(5.1&#177;2.0),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5);MVD与VEGF-C表达无关,VEGF-C的表达及LVD和MVD均与患者年龄、肿块大小及临床分期无相关(P&gt;0.05)。结论尽管VEGF-C不能促进乳腺癌中肿瘤血管生成,但是可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而促进肿瘤淋巴转移,抑制VEGF-C的表达及脉管...  相似文献   

8.
上皮性卵巢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与癌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CF)的表达,探讨血管生成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临床分期、细胞学分级、转移、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过氧化物酶标记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法),对上皮性卵巢癌的组织切片行Ⅷ因子相关抗体和VEGF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MVD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癌周正常卵巢组织,P<0.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癌组织中的VEGF表达百分率与MVD之间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0.3811,P<0.05;癌周正常卵巢组织内的VEGF表达与MVD没有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902,P>0.1。多元分析提示MVD与临床分期、细胞学分级有关。结论:MVD和VEGF表达可作为反映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的指标。血管生成与上皮性卵巢癌的生长、转移、预后有密切关系。寻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药物可为抗肿瘤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对小鼠S180肉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昆明种小鼠40只,接种S180肉瘤细胞,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组、阿司匹林高(250mg/kg)、低剂量(50mg/kg)组,描绘肿瘤体积生长曲线并计算抑瘤率;HE染色观察各组肿瘤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淋巴管密度(L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肿瘤组织VEGF-A、VEGF-C的表达。结果   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45.4%和22.2%(P<0.05),与荷瘤对照组相比,5-FU组与阿司匹林高、低剂量组VEGF-A和VEGF-C的表达明显下调,LVD、MVD降低(P<0.05),阿司匹林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阿司匹林能抑制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VEGF-A和VEGF-C产生从而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肠肿瘤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表达和大肠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检测大肠肿瘤COX-2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并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结果 大肠肿瘤COX-2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MVD有显著差异(P<0.05)。偏相关分析显示COX-2表达和VEG表达相关(校正MVD因素,偏相关系数r=0.801,P<0.01),VEG表达和MVD相关(校正COX-2因素,偏相关系数r=0.392,P<0.01),COX-2和MVD不相关(校正 VEGF因素,偏相关系数r=0.138 0,P>0.05)。结论 大肠肿瘤COX-2表达和肿瘤血管生成有关,VEGF可能参与COX-2对肿瘤血管生成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的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取石蜡包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33例,声带息肉21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Survivin在喉癌和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3.6%,在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率为28.6%,二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Survivin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性别等无关。结论: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喉癌组织中高表达,在声带息肉中低表达,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及其受体(CXCchemokinereceptor4,CXCR4)与喉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SDF-1及CXCR4在45例喉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喉癌组SDF-1、CX—CR4蛋白及mRNA的表达较声带息肉组显著增加(P〈0.05);SDF-1和CXCR4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TNM临床分期有关(P〈0.05)。SDF-1和CXCR4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SDF-1阳性表达与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SDF-1/CXCRd生物学轴促进喉癌的发生发展及淋巴结转移,SDF-1高表达是喉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及与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探讨MVD、VEGF、NOS在胃癌浸润、转移中的意义及其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手术切除人胃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的VEGFi、NOS、eNOS、nNOS的蛋白表达,对肿瘤微血管以CD34抗体染色并检测MVD。结果:56例胃癌组织MVD值平均为36.25±6.32;VEGFi、NOS、eNOS、nNOS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75.0%、80.4%、83.9%;不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及TNM分期的胃癌中MVD值的差异分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i、NOS、eNOS、nNOS的表达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加深,淋巴结转移程度的提高而上调(分别为P<0.05,P<0.01,P<0.01,P<0.01);VEGFi、NOS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MVD值高于阴性表达者(分别为P<0.05,P<0.01);VEGF及iNOS表达均阳性者34例,VEGF表达阳性,iNOS表达阴性者5例,两者表达均阴性8例,iNOS的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P<0.01)。结论:随着胃癌浸润,转移程度进展,肿瘤MVD值增高,VEGF、NOS的表达上调;胃癌中VEGF及iNOS的表达与肿瘤MVD有关,提示VEGF及iNOS在胃癌生长,浸润及转移中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iNOS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VEGF可能通过增加iNOS的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F1在喉乳头状瘤和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例声带白斑 (声带白斑组)、6例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组)和7例声带息肉(对照组)的组织标本中HSP70和HSF1蛋白的表达。结果: HSP70和HSF1蛋白在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声带白斑在所有组织中表达最高。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表达的关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的变化呈现正的直线相关(r=0.867,P<0.01)。结论:HSP70和HSF1在声带白斑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HSP70和HSF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喉部病变组织微淋巴管和微血管的密度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喉鳞状细胞癌40例及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成人喉乳头状瘤患者各20例病变标本,分别进行微淋巴管及微血管染色.结果 喉鳞状细胞癌、喉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喉乳头状瘤组织中LVD及MVD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分化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中、低分化癌组织,TNMⅢ~Ⅳ期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Ⅰ~Ⅱ期癌组织,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LVD和M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P<0.01),声门上型癌组织MVD显著高于声门型癌组织(P<0.05).LVD、MVD及TNM分期是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喉癌的发展和转移与微淋巴管及微血管的密度有关,两者都是喉癌预后的负性因子,定量测定可作为喉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