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的观点认为房颤伴有长R—R间歇是房颤伴Ⅱ°房室传导阻滞 (Ⅱ°A—VB) ,而且是停用洋地黄的指征。近来不少学者对其提出异议 ,认为房颤时出现长R—R间歇是房室结内连续的隐匿性传导所致 ,而不是Ⅱ°A—VB ,而且对于心衰的病人 ,不应作为停用洋地黄的指征。有人对房颤伴长R—R间期 (R—R为 1 5~ 2 1s)的病人 1 5例进行成功转律。转律后全部转为窦性心律 ,无 1例出现A—VB[1] 。我们近年来也对 2 1例房颤伴长R—R间期的病人进行转律 ,目的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且对房颤伴Ⅱ°A—VB有一种新的认识。1 资料及…  相似文献   

2.
多巴酚丁胺加快房颤时的房室传导从而导致心功恶化鲜有报道。笔者遇到3例多巴酚丁胺显著增加房室传导,致特快型房颤(房颤室律≥180次/分)引起肺水肿,现报告如下。例1 女,40岁,因劳累后心悸,气紧8年,加重3个月入院。体检:患者呈半卧位,呼吸急促,双肺底少许水泡音。BP15/11kPa,P110±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EKG:房颤,心室率110±次/分;UCG:二尖瓣狭窄并轻度关闭不全,左室不大,左房45mm。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功能Ⅱ级。入院后用多巴酚丁胺40mg加入10%葡萄糖200ml以0.2mg/分速度静脉滴注,至60分钟时心悸加重,心率达130次/分,未予重视。2小时后出现端坐呼吸,双肺中、下部闻及中等量水泡音,特快房颤,室率达190次/分,遂停用多巴酚丁胺,加用西地兰、速尿、地塞米松静注等治疗后缓解。后再未用多巴酚丁胺也未复发。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9岁,因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心房纤颤(Af)、心衰Ⅲ入院。入院时ECG:Af、左室肥大伴劳损、ST-T改变。UCG、X光示左房室、右室均明显增大。血常规、抗O、血沉、肝肾功、电解质正常。住院期间,经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治疗后心衰减轻,以地高辛0.25mg/天维持,间以西地兰静脉推注(静注)。入院后50天全心衰突然加重,ECG示Af伴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PVC)、短阵室性心动过速(PVT,频率180~220次/分,QRS:0.14″),血清地高辛浓度2.9mg/ml,示洋地黄中毒,立即停用地高辛,用利多卡因、美西律(慢心律)、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静脉满注钾、镁盐、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并使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等后心衰减轻,但PVC、PVT仍然存在。7天后因心率增快至130次/分,遂用西地兰0.2mg静注,5分钟后心室率增至180次/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 ,65岁 ,因晕厥 1次入院。有精神分裂症史 ,长期服用氯丙嗪 15 0mg/d。入院后心电图 (EKG)示 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 ,心率 3 8次 /min ,予安装永久起搏器(起搏频率 60次 /min) ,住院期间心电监护示成对室性早搏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后又出现扭转型室性心动速伴阿 斯综合征。EKG示Q T间期 0 .7s,即刻查血钾为 2 .9mmol/L ,经电复律及利多卡因治疗后转复为VVI起搏心律 (Q T间期为 0 .62s) ;后纠正低血钾至血钾 4.0mmol/L ,并停用利多卡因 ,再次出现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伴阿 斯综合征 ,发病时Q T间期为 0 .7s ,遂将起搏频…  相似文献   

5.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73岁。因胸闷、心悸 5年 ,加重伴呼吸困难 1天 ,以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 ,于2 0 0 1年 2月 2 7日住院 ,经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9天 ,效果不佳 ,故使用多巴酚丁胺 ,以 2 5~3 0ug·kg- 1/min速度持续滴注 ,约 2 0分钟后病人出现呃逆 ,给予刺激咽后壁瓦氏动作及药物、穴位注射、针炙等 ,呃逆仍未控制。 4天后因呼吸困难减轻而停用多巴酚丁胺 ,随之呃逆消失。此病人因相同症状于 2 0 0 1年 8月 19日再次急症入院。本次入院后直接给予多巴酚丁胺 (2 5~ 3 0ug·kg- 1/min)及酚妥拉明治疗 ,…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总结多巴酚丁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老年肺心病顽固性心衰的疗效;方法在停用利尿剂、强心剂继续抗感染,改善通气,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的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40-60mg/d,酚妥拉明20mg/d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0滴/分.7-10天为一疗程,然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2.7%;结论多巴酚丁胺与酚妥拉明治疗老年肺心病顽固性心衰取得了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正> 低血钾时常易发生心律失常,现将作者所见两例低血钾致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 低血钾原因及临床资料 一例为女性,30岁,低钾原因不明,表现乏力,血钾2.9mmol/L,血镁血钠正常,心电图示:I°房室传导阻滞,口服钾盐6g/天,5天后改善;一例为男性,25岁。低钾原因为周期性麻痹,表现四肢软瘫,血钾1.8mmol/L,血镁、血钠均正常。心电图示:I°房室传导阻滞。静脉补钾12g/13h后I°A—VB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立其丁等药物对难治性心衰的治疗效果。方法:停用洋地黄糖甙,改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立其丁等药综合治疗。结果:38例难治性心衰病例心功能均不同程度得到恢复。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立其丁等药联合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多巴酚丁胺致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71岁。因胸闷、心悸 5年 ,加重伴呼吸困难 1天 ,以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 ) ,于 1999年 2月 2 7日住院。经正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9天 ,效果不佳 ,遂启用多巴酚丁胺 ,以 2 5~ 3 0 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 ,约 2 0分钟后病人出现呃逆 ,给予刺激咽后壁、瓦氏动作及药物穴位注射、针灸等治疗 ,呃逆仍未控制 ,4天后因呼吸困难减轻而停用多巴酚丁胺 ,呃逆消失。此病人于99年 10月 2 0日再次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入院后直接给予多巴酚丁胺 2 5~ 3 0ug·kg-1·min-1及酚妥拉明治…  相似文献   

10.
<正> 病例摘要患者男,43岁,风心病。因充血性心力衰竭,于1984年9月4日入院,经地高辛0.25mg/d等治疗46天后,心衰基本控制。11月20日心电图报告为窦性心律(窦律),左前分支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房性早搏(房早)二联律(附图上行),洋地黄中毒。21日查房前仍服地高辛0.25mg,当日心电图报告房早伴短阵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速)及文氏型AVB(附图中、下行)提示洋地黄中毒。即停地高辛,口服氯化钾及苯妥因钠。22日心电图示房早二联律,23日房早消失,继抗心衰治疗。心电图分析上行(11月20日)导联Ⅲ,窦律95次/分,  相似文献   

11.
多巴酚丁胺致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男 ,71岁。因胸闷、心悸 5年 ,加重伴呼吸困难 1天 ,以冠心病 ,心房颤动 ,心功能Ⅳ级 (NYHA分级 ) ,于 1999年 2月 2 7日住院。经正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 9天 ,效果不佳 ,故启用多巴酚丁胺 ,以 2 5~ 3 0 μg·kg- 1 ·min- 1 速度持续静脉滴注 ,约 2 0分钟后病人出现呃逆 ,给予刺激咽后壁、瓦氏动作及药物、穴位注射、针灸等治疗 ,呃逆仍未控制 ,4天后因呼吸困难减轻而停用多巴酚丁胺 ,呃逆消失。此患者于 1999年 10月 2 0日再次因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入院后直接给予多巴酚丁胺 ( 2 5~ 3 0 μg·kg- 1 ·min…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多巴酚丁胺、门冬氨酸钾镁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2例顽固性心衰,随机分成A、B2组,每组31例,A组为对照组,给予西地兰或地高辛、速尿、硝酸甘油、多巴胺并作病因、诱因治疗。B组为治疗组,给予速尿、乌拉地尔、多巴酚丁胺、门冬氨酸钾镁、多巴胺以及病因、诱因治疗。结果 A组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7.7%。B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3%。A、B二组比较P<0.01。结论 乌拉地尔与多巴酚丁胺、门冬氨酸钾镁联用治疗顽固性心衰,效果颇佳,安全性高,并有协同互补作用,能产生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地高辛治疗房颤并心衰患者,分析其对患者的心室率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治疗(ACEI+利尿剂)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地高辛及倍他乐克;对照组仅加用地高辛治疗。结果:地高辛联用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并心衰比单用地高辛对照组能更好地控制心室率,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减少住院时间。结论:地高辛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房颤并心衰患者能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患者雷某,25岁,干部,1987年患病毒性心肌炎,Ⅲ°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率。此后无黑蒙及晕厥,生活自理,坚持工作,平素月经规律。24岁结婚。LMP1991年4月16日,停经40天后无明显早孕反应,孕18~(+1)周自觉胎动,首次作妇产科检查确诊妊娠。经心内科检查:ECG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4岁。患风湿性心脏病4年。因与家人急吵而自服地高辛片25mg(100片),2h后被其家人发现,立即送我院急诊科抢救。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心室率130次/分。立即给予洗胃,静脉滴注极化液。洗胃过程中可见较多半成形药片。洗胃至液体澄清,总量为15000ml。5h后患者出现胸闷,心电图示:房颤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Ⅲ°AVB),交界性逸搏心律,心室率42次/分。立即给予阿托品针1mg静注,使心室率维持在50~60次/分而收入病房。查体:体温36.4℃(腋下),脉搏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 ,6 0岁。因发作性心慌、心悸 2 0年 ,加重 2个月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入院。查体 :血压 16 / 10kPa ,心率 90次 /分 ,房颤心律。心电图示房颤。 2 4h动态心电图显示阵发性房颤。食管调搏检查提示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介入心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房室结文氏点为 2 5 0ms,遂行房室结改良术 (慢径消融 )。术后 4d内心电图均正常。但术后第 5天即出现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并自第 6天始演进为Ⅲ°房室传导阻滞。虽经氢化可的松治疗 ,至术后第 12天心电图与 2 4h动态心电图显示仍为Ⅲ°房室…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 患者,男,73岁.因胸闷、心悸5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天,以冠心病、心房颤动,心功能Ⅳ级,于1999年2月27日住院,经正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9天,效果不佳,故启用多巴酚丁胺,以2.5~3ug.kg-1/min速度持续滴注,约20分钟后病人出现呃逆,给予刺激咽后壁,瓦氏动作及药物、穴位注射、针灸等治疗,呃逆仍未控制,4天后因呼吸困难减轻而停用多巴酚丁胺.  相似文献   

18.
地高辛是洽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之一,使用不当易发生中毒,致命的毒性反应为心律失常。本文对地高辛治疗过程中发生的52例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和讨论。 1980年6月~1983年6月,我院住院的360例心衰患者应用地高辛维持疗法(0.25mg/日),其中出现心律失常者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18岁~76岁(60岁以上者9例);风心病30例,高血压及冠心病11例,心肌炎及心肌病6例,肺心病3例,其它心脏病2例。临床分析 (一)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0例次(38.5%)Ⅱ°房室传导阻滞18例次(34.6%),  相似文献   

19.
游建林 《四川医学》2000,21(1):58-59
我院从1992年以来,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难治性心衰,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经常规抗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1周无效或效果不明显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35例,对照组23例。见表1。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停用常规治疗中的洋地黄及扩血管药物,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各20mg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疗程7~10天,其余抗感染、化痰、利尿、补充电解质方法不变。对照组:继续用原方案治疗或停用西地兰、毒K、根据病情加用地高辛每天或隔…  相似文献   

20.
我院选择不适宜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30例,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合用,辅以适量的利尿剂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选择30例不适宜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的各种不同心脏病所致的心衰患者,其病因依次为冠心病11例,肺心病8例,风心病6例,高心病3例,心肌病2例,其中全心衰Ⅱ°13例,Ⅲ°12例;心衰为主者5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63岁。12 治疗方法 用多巴酚丁胺15~40mg和硝酸甘油1~5mg加入5%葡萄糖100ml中静滴,每8h1次,连续2~4d;以多巴酚丁胺量为准,滴速25~75μg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