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分析鉴定美味猕猴桃根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石油醚(30~60℃)冷浸法提取美味猕猴桃根的脂溶性部位,用GC-MS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其中33个化合物,占脂溶性部位总量的92.08%。结论美味猕猴桃根脂溶性部位的主要成分是十六烷酸乙酯、十八烷酸乙酯、亚油酸乙酯、乙基油酸酯。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鉴定藏药"渣驯"中的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渣驯的挥发性成分,用石油醚提取渣驯的脂溶性成分,用GC-MS方法分离鉴定,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化合物相对含量。结果:从渣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1种,占总量的45.67%,相对含量在2%以上的成分有6种:泪杉醇(11.97%),马鞭烯醇(6.38%),α-可巴烯(2.67%),(E)-2-十四烯(2.56%),柏木脑(2.49),二十二烷(2.17%);从渣驯脂溶性提取物中共鉴定出化合物45种,占总量的92.86%,相对含量在2%以上的有14种:二十烷(12.83%),二十五烷(11.60%),棕榈酸甲酯(8.88%),三十烷(6.82%),十七烷(5.94%),(E)-5-二十碳烯(5.92%),1-二十六烷醇(3.50%),三十一烷(3.43%),泪杉醇(3.18%),二十酸甲酯(3.15%),十八酸甲酯(2.94%),二十二烷酸甲酯(2.89%),二十一烷(2.55%),二十四酸甲酯(2.15%)。结论:对渣驯挥发性与脂溶性成分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明确渣驯的形成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和比较费菜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费菜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氢氧化钾-甲醇直接酯化法进行甲酯化处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4种脂溶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载气为高纯度氦气,进口温度250℃,流速1.24 m L·min~(-1);电离方式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200℃,接口温度250℃,溶剂延时3.5 min,m/z 40~600。结果:从费菜的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中分别鉴定出26,37,37,20种脂溶性成分,4个部位中共有的脂溶性成分有12种,单独存在的成分分别有6,6,9,2种。以亚麻酸和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是费菜的主要脂溶性成分,其在根、茎、叶和果实4个部位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2.59%,52.57%,37.04%和80.06%,4个部位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1.17∶1,1.38∶1,0.85∶1和4.56∶1,费菜的4个部位具有相似的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构成比例有一定差异。结论:该文提取、鉴定并比较了费菜4个部位的脂溶性成分,为费菜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中分别鉴定出21和33种成分,海南龙血树茎脂溶性成分主要有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10.33%)和环木菠萝烷醇(8.51%);其血竭脂溶性成分主要有薯蓣皂苷元(10.62%)和7-羟基-4’-甲氧基黄烷(9.88%),其中8个化合物为共有成分。结论海南龙血树茎及其血竭脂溶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存在着差异,在入药和研究中都应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7,(4)
目的:分析5个不同产地胡桃青皮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获得5个产地胡桃青皮脂溶性成分,经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个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5个产地的胡桃青皮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48种成分,四川、河南、陕西、河北、安徽5个产地分别鉴定了35、39、35、29、26个化合物,分别占其各自总量的97.86%、96.31%、97.32%、96.38%、95.25%。5个产地共有成分16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β-谷甾醇、角鲨烯、三十二烷。结论:5个产地的胡桃青皮脂溶性成分和其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和鉴定未炮制和炮制过的王不留行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甲酯化后用GC-MS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组成和含量.结果:未炮制王不留行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98.77%,全部为脂肪酸,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油酸(44.04%),亚油酸(36.1%)和棕榈酸(10.11%).炮制王不留行中鉴定出23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95.43%,其中脂肪酸成分的量占95.36%,含量较高的化合物为油酸(30.9%),亚油酸(24.4%),二十二碳烯酸(22.7%).结论:王不留行脂溶性成分主要为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优势;未炮制和炮制王不留行的脂溶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7.
紫玉盘叶脂溶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鉴定紫玉盘叶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乙醚冷浸法提取紫玉盘叶的脂溶性部位,用GCMS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其中39个化合物,占脂溶性部位总量的71.46%。结论:紫玉盘叶脂溶性部位的主要成分是匙叶桉油烯醇、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十六烷酸、4,8,12,16-四甲基十七烷、异丙基棕榈酸。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6,(8)
目的分析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inn.花、茎、叶、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萃取五色梅挥发性成分,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其组成,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有量。结果鉴定出74个化合物,共有成分有31种。其中,花中鉴定出51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2.53%;叶中鉴定出47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38%;茎中鉴定出54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3.76%;果实中鉴定出53个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4.08%。叶中挥发性成分含有量最高,花次之,茎和果实相当,为最低。结论五色梅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基本相近,但含有量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9.
HS-SPME-GC-MS分析茸毛木蓝地上部分和根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分析茸毛木蓝地上部分和根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首次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茸毛木蓝的地上部分鉴定了35个化合物,根鉴定了21个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85.66%和93.74%。两者有12个共有成分。结论:茸毛木蓝地上部分与根挥发性成分具有差别。  相似文献   

10.
河北产不同等级金银花药材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河北产不同等级金银花脂溶性成分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萃取法提取金银花脂溶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NS)技术分析脂溶性成分组成.结果:河北产金银花脂溶性成分种类丰富,一等品分离出57个成分,二等品分离出48个成分,三等品分离出47个成分.所含成分种类包括烃类、醇类、酯类、不饱和脂肪酸类、烯类、酮类、醛类等成分;其中,3批样品共有组分12种,均以正二十九烷相对百分含量最高,含量分别为31.345%,30.642%,37.647%.结论:河北产不同等级金银花脂溶性成分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柴胡-黄芩药对主要成分与环氧化酶-2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云南3个不同产地云南松松塔的脂溶性成分。方法:采用甲醇连续回流提取云南松松塔,滤液浓缩后用正己烷萃取,得到正己烷部位,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成分,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漾濞、鹤庆、临沧三产地的云南松松塔中分别鉴定出49,51,46个化学成分,其相对含量分别占总含量80%,81.5%,78.94%。从3个不同产地的样品中鉴定出24个共有成分,主要包括单萜、倍半萜、二萜和芳香族化合物等类型。结论:3个产地的云南松松塔的脂溶性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花山小橘叶、茎中挥发油成分,对比二者成分差异,为小花山小橘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小花山小橘叶、茎的挥发油成分,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各化学组分,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小花山小橘叶的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8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2.28%;从其茎挥发油成分中鉴定了36个化合物,占总量的80.57%。结论:小花山小橘叶、茎挥发油成分差异较大,但二者均以石竹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韩飞  陈泣  舒积成  赵志冬  黄艺  许汉林  杨明 《中草药》2015,46(13):1887-1891
目的研究湖北产牛至Origanum vulgare药材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牛至药材不同部位(花和叶、茎、根)的挥发油,并用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成分在组分中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牛至花和叶中鉴定出3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78%;牛至茎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9.51%,牛至根中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8.97%,3种不同提取部位所得挥发油共鉴定出化合物59个,其中18个为在牛至挥发油成分中首次报道。结论牛至药材的根、茎中除含有花、叶部位相同的抗菌成分外,还含有大量脂肪酸类化合物,该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同样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梵净山产棘茎楤木不同部位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萃取法,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棘茎楤木叶、根皮和茎皮3个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并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梵净山棘茎楤木3个部位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5种化合物,共有成分有8种,其主要成分是倍半萜类及其氧化物,其次是烷烃、醛类、酯类和脂肪酸.结论:各部位的棘茎楤木挥发油在种类和相对含量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乌骨藤脂溶性成分抗肿瘤活性及其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乌骨藤脂溶性成分的抗肿瘤活性,并分析其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中药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采用MTT法研究其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并利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乌骨藤脂溶性成分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同时分析了其化学成分,鉴定了其中24个化合物,并测定了相对含量。结论:乌骨藤的脂溶性成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药理活性与所含有的化学成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分析民族药用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的叶、枝和果实的特征性化学成分,并对其果实开展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HPLC-TOF-MS)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方差判别分析(OPLS-DA)获得不同部位差异性成分。通过正相硅胶、凝胶(Sephedex LH-20)以及循环制备高效液相(RE-HPLC)等多种色谱手段对桃金娘果实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PCA分析显示桃金娘叶中的成分单独成为一支,枝、果两部分合为一支(枝、果两部分存在重合),说明叶的化学成分同枝、果两部分存在较大差异,而枝和果两部分成分差异不大。利用OPLS-DA分析、色谱峰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元素组成分析检索以及文献比对,从叶中鉴定出4个标识性化合物,分别为杨梅苷(1)、杨梅素-3-O-L-呋喃阿拉伯糖苷(2)、鸢尾苷(3)和3,3′-二去甲基-9-羰基-松脂醇(4);并从桃金娘果实中分离了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maslinic acid(5)、没食子酸乙酯(6)、没食子酸(7)、白藜芦醇(8)和白皮杉醇(9)。结论为桃金娘不同部位差异性成分的识别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研究同种生物不同部位所具有不同药理活性的差异成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的化学成分。 方法: 用石油醚浸泡匙羹藤叶,并用GC-MS法分离分析其成分及相对含量。 结果: 从匙羹藤叶的石油醚浸泡物分离出13个化学成分, 鉴定了11个化学成分,占总质量的99.35%。 结论: 匙羹藤叶石油醚浸泡物主要的化学成分是正十六烷酸,2,6,10,15,19,23-六甲基-2,6,10,14,18,22-二十四烷六烯和十八烷,分别占总质量的23.28%,26.34%,21.35%,研究结果为匙羹藤叶化学成分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茖葱鳞茎、茎叶、花柱、须根4个部位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测定分析,为探究茖葱不同部位的有效成分提供参考,为进一步开发茖葱的药用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技术提取茖葱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从茖葱4个部位中共分离鉴定出179种挥发性成分,共有化合物12种。从鳞茎中鉴定出甲基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甲基二硫醚等57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8.94%;茎叶中鉴定出1,3-二噻烷,2-己烯醛,二甲基二硫醚等48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7.36%;花柱中鉴定出1,3-二噻烷、二甲基二硫醚等82种成分,质量分数占92.90%;须根中鉴定出二甲基二硫醚,1,3-二噻烷,二甲基三硫醚等51种成分,质量分数占85.89%。结论:茖葱4个部位挥发油的量和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主要成分都为含硫化合物,含硫化合物最多的部位是鳞茎,占总质量分数79.75%。  相似文献   

19.
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与其果油的化学成分作比较。方法:用毛叶木姜子叶的水蒸汽蒸馏所得的油状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和鉴定了41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46%。结论:毛叶木姜子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 单萜和倍半萜,与果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金银花脂溶性化学成分,为其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用气相毛细管柱进行分析,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并用气象色谱-质谱(GC-MS)法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检出39个色谱峰,鉴定出29个化合物,占总组分的94.03%。结论金银花脂溶性成分主要为烃类和脂肪酸,其中13种烃类化合物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5.10%,11种脂肪酸占总脂溶性成分的43.18%;植物甾醇为次要成分,占总脂溶性成分的8.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