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细胞自噬在血液病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可能病理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3 277例血液病患者电镜标本,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血细胞自噬现象,分析血细胞自噬在血液病中的分布特点,结合临床检测和诊断结果分析其病理机制.结果 检出15例患者伴有成熟粒细胞或有核红细胞自噬现象,其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6例,急性白血病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缺铁性贫血、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各1例.15例患者中粒细胞自噬11例,有核红细胞自噬4例.9例伴细胞凋亡,6例伴细胞溶解,5例伴细胞巨幼样变.结论 血液病成熟粒细胞和有核红细胞自噬多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凋亡、巨幼样变和溶解等病态造血可能诱发细胞自噬.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至1989年12月期间,我院B超诊断妊娠18~40周的胎盘肿瘤11例,其中胎盘绒毛血管瘤3例,胎盘绒毛膜囊肿6例以及胎盘增大2例(经病理证实为有核红细胞增多症)。讨论胎盘肿瘤临床较少见,本组均为良性肿瘤,胎盘绒毛血管瘤声像图表现胎盘内圆形或椭圆形  相似文献   

3.
高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84-2685
目的通过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病理改变,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与胎盘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胎盘3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36例的病理表现,分析及总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的病理改变特点。结果与正常足月胎盘比较,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子宫胎盘细胞滋养细胞增生、合体细胞结节增多、绒毛血管减少或淤血、纤维素样坏死,胎盘部分梗死,钙盐沉着,绒毛间隔狭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盘绒毛血管和胎盘床螺旋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纤维素样坏死及急性动脉粥样硬化等改变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胎盘组织中细胞滋养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是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OEMS综合征的临床和周围神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4例周围神经活检结果。结果:5例患者临床上均有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损害和肢端凹陷性水肿,腹水3例,胸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2例。肝脏肿大2例,脾脏肿大3例,淋巴结肿大2例。皮肤变黑5例,多毛症3例。4例腓肠神经活检中,3例神经束膜增厚,束间小血管增多,周围散在有单核细胞。4例均可见脱髓鞘改变和有髓纤维减少,3例可见到少数纤维轴索变性。单神经纤维剥离检查4例,均可见阶段性脱髓鞘改变和薄髓纤维。结论:POEMS综合征是一组以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皮肤损害等多系统损害的临床症候群。周围神经病理改变主要为薄髓纤维和脱髓鞘改变,晚期可见轴索变性。  相似文献   

5.
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这一现象经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已得到证实.有发现,某些病理妊娠状态下,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有增多的情况[1].胎盘损伤可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造成胎儿缺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而这些疾病又可引起或加重胎盘损伤,形成恶性循环,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因此在孕期了解胎盘损伤的程度,并以此了解胎儿的发育及孕妇妊娠状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对3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观察,并进行文献分析。结果镜下表现为大量增生的毛细血管样血管,局灶血管扩张呈海绵状血管瘤样,伴有黏液变、凝固性坏死及钙化,瘤细胞CD34(+)。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胎盘良性肿瘤,病理形态类似于其他部位的血管瘤,常常引起羊水过多、胎儿水肿、心功能衰竭、贫血等症状,但目前尚无规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的血管特点与形成机制.方法:采用LSM51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53例卵巢和骶韧带内异症病灶(内异症病灶组)进行观察,并取同期2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子宫腺肌病组)与21例子宫肌瘤在位正常内膜(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内异症病灶组内无论增殖期还是分泌期均以幼稚型血管为主;内异症病灶组中Ⅲ、Ⅳ期的子宫内膜血管内皮面积[(376±102)μm2]明显高于Ⅰ、Ⅱ期[(132±55)μm2](P<0.05).内异症病灶组的分泌期内膜血管内皮面积、周径与直径与增殖期相比具有缩小趋势,导致其容易脱落与种植.结论:内异症病灶的血管随着病情的进展仅血管面积有所增大,但病灶内血管类型并未改变,以幼稚血管为主.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血管形成改变可能与其内膜的异位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输血综合征胎盘形态学及双胎儿发育特点。方法对6例诊断为双胎输血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①6例双胎输血综合征病例孕周24+2~35+1周,6对胎儿中3对为男性(2对存活,1对引产死亡),3对为女性(1对引产死亡,1对胎死宫内;另外1对中1个胎儿存活,1个胎死宫内)。②6例胎盘均为单绒毛膜双羊膜双胎胎盘,其中5例胎盘外观可见较为明显的暗红色受血区及苍白色供血区,两部分之间存在胎盘小叶深部的血管吻合支。③6例中4例为慢性双胎输血综合征,2例为慢性双胎输血综合征合并逆向急性双胎输血综合征。结论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双胎妊娠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胎盘及双胎儿均有较为独特的形态学表现,胎盘深部绒毛小叶血管吻合支的存在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李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8):1067-1068
有核红细胞(Nucleated red blood cell,NRBC)即幼稚红细胞,除新生儿、胎儿外周血中可出现少量有核红细胞外仅存在于骨髓中,如外周血出现则为病理状态。目前血液分析主要使用各种血液分析仪完成,仪器对有核红细胞阳性标本会进行提示。对于此类标本,国际血液学专家委员会及国内专家提出应进行显微镜镜检以避免有核红细胞的干扰。近年来随着各种方法学的改进,有的血液分析仪可直接进行有核红细胞的计数。本研究中使用Coulter LH750型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标本进行有核红细胞的检测并与传统的显微镜形态学镜检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使用血液分析仪进行有核红细胞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FNR—BC),这一现象经国内外学者的大量研究已得到证实。有发现,某些病理妊娠状态下,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有核红细胞有增多的情况。胎盘损伤可影响母体与胎儿之间的物质交换,造成胎儿缺氧、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