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因主要有六淫邪毒、先天禀赋、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劳欲过度、药物误用;其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指气阴两虚、五脏内虚,终末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涉及脏器主要有脾肝肾,其中尤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根本;标实多为燥热、瘀血、痰浊、水湿等。糖尿病肾病从糖尿病发病到终末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病机演变规律可总结为:阴虚-气阴两虚-偏阴虚者发为肝肾阴虚;偏气虚者发为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由于DN病因病机复杂,标本虚实错杂,临床辨治本病应把握总体病机,确定病理因素,明确病因,辨证治疗,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气血阴阳 ,五脏亏虚 ,以肾为根本 ,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 ,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 ,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 ,以此病机为依据 ,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病机以气阴、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痰凝、血瘀为标。整个病程中,痰瘀贯穿始终。病变是从痰瘀阻络到瘀闭肾络,从气虚、阴虚、阳虚到阴阳衰竭、浊毒潴留的漫长过程。目前大都在控制饮食、运动、降糖的基础上,配合中西医药结合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理化指标,其疗效均优于单纯中药组。  相似文献   

5.
南征教授治疗糖尿病特色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五脏亏虚,以肾为根本,标实多为血瘀、痰凝、湿阻、浊毒内生等,病机核心是毒损肾络。针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应注重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毒损肾络的病机,以此病机为依据,确立补肾解毒通络法。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是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独特优势。病机是疾病变化发展的机理,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是对疾病病机不断的深化认识。深入剖析早期DN中医病机有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本文从古代文献及现代研究并结合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探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演变,认为气阴两虚为本,湿热、瘀血互结为标,涉及脏腑包括肺、脾(胃)、肾、肝,其中以脾肾亏虚为主。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中医学对糖尿病高血脂的认识以及目前的科研进展.自拟丹泽七地方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42例,体现了中药在这方面独特的优势.通过丹泽七地方治疗糖尿病高血脂症的临床观察,笔者认为:本证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多肝脾肾不足,气阴两虚,标实主要表现为痰浊血瘀.气阴两虚,血瘀痰浊是导致糖尿病高血脂症其并发症的主要病机.丹泽七地方具有活血益气、化瘀降浊的作用,能明显改善气阴两虚兼血瘀痰浊型糖尿病高血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糖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糖尿病时要注意降脂化瘀,从而才能达到更好地改善微循环,并有利于降低血糖和预防及战轻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糖尿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因多与素体阴虚、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及劳欲过度等因素相关,病位在心,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关系密切。证型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虚血瘀、痰浊血瘀、寒凝血瘀五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滋阴活血通络、化痰祛瘀、温阳活络。  相似文献   

9.
潘光明  邹旭  姚耿圳 《新中医》2018,50(8):43-45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方法:收集广东省中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3 3 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中医诊断、中医证型、合并症等的分布规律。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各项合并症所占比例,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心脏瓣膜病高脂血症。慢性心力衰竭中医病性证素先后顺序为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虚水饮血虚气滞。慢性心力衰竭病位心脾=肺肾肝。中医证型最多为气虚痰瘀证,占19.82%,而后依次为气阴两虚痰瘀(占13.81%),气虚血瘀(占11.4 1%),气阴两虚血瘀(占10.21%),阳虚水泛兼瘀血阻络(8.11%),其他证候较为分散。证候虚实中,单纯性虚证占6.9 1%,单纯实证占6.3 1%,本虚标实证占86.7 9%。结论:慢性心力衰竭病性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以瘀血、痰浊、水饮为主,本病病位主要涉及心、脾、肾,中医证型以气虚痰瘀、气阴两虚痰瘀、气虚血瘀、气阴两虚血瘀证为主。  相似文献   

10.
介绍车树强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经验。车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位主要在肾,以肾虚为本,血瘀贯穿始终,将病机概括为肾之气阴两虚兼夹血瘀,治以补肾活血为大法,兼以利湿化浊,方以参芪地黄汤加减。  相似文献   

1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因感外邪诱发,甚则加剧,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及脾肾,后期影响心、肝,病因多为感受外邪、吸烟、饮食、情志所伤、痰浊、血瘀、气虚等。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标实多为痰浊、血瘀之壅盛,气虚为本,实邪为标,二者互为因果,构成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病机特点。治以祛痰、活血化瘀、补虚,标本兼顾,虚实并治。  相似文献   

12.
江燕  杨艳 《吉林中医药》2012,32(8):772-774
余承惠主任认为,糖尿病属虚实夹杂之候,病位波及上、中、下焦.脏腑牵涉肝、脾、肺、肾,本虚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阳虚,标实见湿热、水湿、湿浊(热)中阻、湿毒、热毒、血瘀及外感等,此皆是消渴病及其肾病难治的致病因素.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根本原因.其证初期多表现为阴虚燥热或气阴两虚,继而发展为阴阳两虚,终至阳衰瘀阻,痰湿浊毒内蕴.整个过程“脉络瘀阻,浊毒损伤肾络”贯穿疾病的始终.临床治疗要兼顾辨证用药、辨病用药,养治并重.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性冠心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大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对其积极有效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糖尿病性冠心病的中医病名、辨证分型、辨证施治等方面进行综述。认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瘀血痰浊内阻,心脉不通;病位在心,与肝、脾、肾有关;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阴两虚,标实为血瘀、痰浊互阻。临床辨证各有心得,或以阴阳、脏腑、病因、气血津液辨证;或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或辨病为主;或一方为主,随证加减;或突出治法,辨证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5.
介绍刘文峰教授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经验。刘教授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机特点概括为肾虚、血瘀、痰湿(热)、浊毒,虚中夹实,损伤肾脏,肾之阴阳失衡。早中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机主要是脾肾气虚,肝肾阴虚,肾络瘀阻,肾失封藏,精微下泄。故治以健脾补气、益肾固精为主,兼以化瘀通络、除湿泄浊。刘教授结合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自拟八仙保肾汤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气阴两虚为糖尿病的主要病机。其形成机理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迁延日久,气阴两虚,产生瘀血、痰浊、水湿、浊毒等病理产物。辨证论治应着眼于肺、脾、肾气虚及肾阴虚为主,益气养阴,标本兼治,以加味参芪地黄汤为主方。  相似文献   

17.
糖肾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为早期糖尿病肾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机特点是脾肾两虚为本,痰浊瘀血内阻为标。治疗本病应以健脾补肾治其本,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治其标,以此组成糖肾宁方。经临床研究证实,健脾补肾、化痰活血、通腑泄浊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梅国强教授临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思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梅国强临证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思辨特点。外感六淫、饮食不节、七情内伤及年老体衰等因素导致脏腑亏损,血脉瘀阻可诱发本病。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心肾脾肺诸脏虚损,标实是血瘀、痰浊、气滞、寒凝。湖北地区冠心病患者以痰热血瘀型多见。提出"痰瘀相关"论,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本病证候规律为气阴两虚为基础,痰浊(热)和血瘀并存。基本治法为清热化痰、调和气血。常用方剂包括加减柴胡陷胸汤、加减柴胡温胆汤等,重视兼夹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根据近年有关糖尿病肾病的文献报道,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专方专药、中药注射液治疗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其病以气阴、脾肾亏虚为本,水湿、痰凝、血瘀为标。整个病程中,痰瘀贯穿始终。病变是从痰瘀阻络到瘀闭肾络,从气虚、阴虚、阳虚到阴阳衰竭、浊毒潴留的漫长过程。辨证施治常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燥热阴虚、脾肾气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阳衰湿浊瘀阻,水毒内闭等证型为主。也有分早、中、晚期辨证。专方专药治疗,亦收到较好疗效。中药注射液如黄芪、川芎嗪等静脉滴注,具有降低尿蛋白排泄量、血糖、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血脂、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等作用,能减轻肾损害及其并发症,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程。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目前大都在控制饮食、运动、降糖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及相关理化指标,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赵纪生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中医多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所致,病机多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肾气虚,气阴两虚,标实为痰瘀湿浊互结,中医治疗注重辨证施治,标本兼顾,以健脾益肾,清利湿浊;益气养阴,清化痰湿;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主,强调内外结合,注重调护,把理气活血化瘀法贯穿于始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