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21-12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2019年8月于我院住院的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研究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与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对照1组)和45例肺结核患者(对照2组)进行对比分析。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率、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表达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P0.05),但研究组和对照2组患者的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NK细胞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主要是CD4~+T淋巴细胞、NK细胞表达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并探讨细胞免疫状况在糖尿病继发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 (APAAP)检测 2 2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2 9例肺结核患者及 3 0例正常人外周血CD+ 3 、CD+ 4 和CD+ 8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 3 、CD+ 4 T淋巴细胞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CD+ 8T淋巴细胞则增高 (P <0 .0 5 )。结论 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 ,CD+ 8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继发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有助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肺结核患者与正常人群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用Rev Man5.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可信区间(95%CI)、绘制森林图和漏斗图。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肺结核患者465例、正常人群369例。CD+3T细胞在肺结核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SMD(95%CI)为-0.73(1.02,-0.43),CD4+的SMD(95%CI)为-0.68(-1.25,-0.11),CD8+为0.68(0.13,1.22),Z值的P<0.05。结论:相比健康人群,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减少而CD+8T淋巴细胞比例增加,提示T淋巴细胞比例与肺结核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对36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III组)、41例2型糖尿病患者(II组)、43例肺结核患者(I组)、3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变化,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II组外周血CD3+明显低于I组、II组、健康对照组(P均0.05),CD4+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4+/CD8+明显低于II组、健康对照组(P均0.05),CD8+显著高于II组、健康对照组(P均0.05),而CD4+、CD8+、CD4+/CD8+与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I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CD3+、CD4+、CD4+/CD8+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系统性硬化症(SSc)相关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实验室特征及预测SSc发生ILD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就诊的川东北常住SSc患者临床资料16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7例SSc患者中111例SSc合并ILD,ILD在SSc的发生率为66.5%,ILD组的年龄、发病年龄及病程较NILD组大((印)P(正)=0.001,(印)P(正)=0.004,(印)P(正)=0.021),而两组间在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印)P(正)>0.05)。(2)临床症状:咳嗽/咳痰、气促在ILD组发生率高于NILD组((印)P(正)=0.006,(印)P(正)=0.033),指尖凹陷性瘢痕在NILD组的发生率高于ILD组((印)P(正)=0.034),而胸闷、反酸烧心、吞咽困难、雷诺现象、面具脸、关节炎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印)P(正)>0.05)。(3)心脏彩超:左室舒张功能受限(LVDD)在ILD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ILD组((印)P(正)=0.004)。(4)实验室检查:抗Scl-70抗体的阳性率在ILD组显著增高,而抗U1-RNP抗体阳性率则降低((印)P(正)=0.001,(印)P(正)=0.020);血沉(ESR)在ILD组显著高于NILD组((印)P(正)=0.006)。(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发病晚、血沉上升、抗Scl-70抗体阳性是ILD的发生的危险因素((印)OR(正)=1.063,95%CI 1.027~1.100,(印)P(正)=0.001;(印)OR(正)=2.636,95%CI 1.235~5.632,(印)P(正)=0.012;(印)OR(正)=4.108,95%CI 1.740~9.700,(印)P(正)=0.001)。结论 SSc患者合并ILD发生率高,发病年龄大、抗Scl-70抗体阳性可能是SSc发生ILD的危险因素,合并有ILD的SSc患者可能更易出现心脏受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DM+LTB组)、30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36例肺结核患者(LTB组)、32例健康者(NC组)监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NK细胞的变化。结果DM+LTB组外周血CD3+明显低于DM组、LTB组和NC组(P<0.05),CD4+明显低于NC组(P<0.05),CD4+/CD8+、NK细胞明显低于DM组、NC组(P<0.05),CD8+显著高于DM组、NC组(P<0.05),CD4+、CD8+、NK与LTB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DM组CD3+、CD4+、CD4+/CD8+显著低于NC组(P<0.05),CD8+、NK细胞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TB组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CD8+高于NC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存在着细胞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MCP-1、TGF-β_1的水平,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CD_3~+、CD_4~+和CD_8~+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MCP-1和TGF-β_1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MCP-1和TGF-β_1含量明显高于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P均<0.01)。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_3~+、CD_4~+ T细胞降低,而CD_8~+T细胞增高(P<0.05,P<0.01),且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与肺结核、糖尿病患者比较,CD_3~+、CD_4~+ T细胞降低,CD_8~+细胞升高(P<0.05,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MCP-1、TGF-β_1和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艾滋病并肺结核与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80例与单纯性肺结核组110例、健康对照组3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组比较.结果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3+T、CD4+T细胞明显低于单纯性肺结核组(P<0.05),单纯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艾滋病并肺结核患者组外周血CD3+T、CD4+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低于单纯性肺结核组及健康对照组(P<0.05),监测机体免疫功能为艾滋病并肺结核治疗提供更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及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分离肺结核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标记后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用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与干扰素-γ(IFN-γ)的浓度。结果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涂阳组外周血CD4+ T细胞凋亡率高于涂阴组与健康对照组,复治组外周血CD4+ T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初治组与健康对照组。外周血CD4+ T细胞凋亡率与IL-10, IFN-γ水平相关。结论 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可能是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之一,对诱导或抗凋亡的某些因素进行干预有望为结核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和突破。  相似文献   

10.
杜晶晶  王桂琴 《重庆医学》2021,50(4):654-658
目的 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SS)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40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患者在感染部位、合并间质性肺炎、血常规、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pSS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9.1%,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pSS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更易发生感染.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ALB、免疫球蛋白(Ig)A、CD3+T、CD4+T、CD8+T细胞、B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程度与RBC、HB、ALB、CD3+T、CD4+T、CD8+T细胞、B细胞及Ig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pSS患者HB、ALB、Ig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患者感染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晶晶  王桂琴 《重庆医学》2021,50(4):654-658
目的 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SS)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340例pSS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根据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对患者在感染部位、合并间质性肺炎、血常规、清蛋白(ALB)、免疫球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pSS患者合并感染的发生率为39.1%,呼吸系统感染居首位,pSS合并间质性肺炎患者更易发生感染.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ALB、免疫球蛋白(Ig)A、CD3+T、CD4+T、CD8+T细胞、B细胞降低,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程度与RBC、HB、ALB、CD3+T、CD4+T、CD8+T细胞、B细胞及IgA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 pSS患者HB、ALB、IgA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对患者感染情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实验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确诊艾滋病合并肺部疾病患者62例,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26例,所有患者均行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试验,采用流式细胞仪对 CD4+ T 淋巴细胞进行检测。按照痰涂片查抗酸杆菌试验结果,分为阳性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2组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进行 ROC 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找到最佳临界值。结果: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实验组平均 CD4+ T 淋巴细胞(122.28±50.54)个/μL,对照组 CD4+ T 淋巴细胞(239.92±64.09)个/μL,二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CD4+ T淋巴细胞计数定量分析,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陆翔  王小超  揭旭日 《右江医学》2008,36(6):649-650
目的了解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方法分析住院的29例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并与同期住院的单纯肺结核40例和单纯血液病30例相比较。结果血液病合并肺结核组与单纯血液病组、单纯肺结核组比较,CD3+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CD4+、CD4+/CD8+显著降低,CD8+显著增高(P<0.05或0.01)。结论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免疫功能低于单纯血液病和单纯肺结核患者。如何提高血液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达到良好的疗效是临床医师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夏伟  黄彬 《中外医疗》2013,(23):39-4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T和CD8+T淋巴细胞水平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病程关系。方法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水平并与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及病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CD4+T/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比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与病程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且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免疫细胞在肺结核患者中的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其中进展期27例,好转期41例;≥60岁35例,60岁33例。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30例作为参照组。对不同组别、不同病理分期和不同年龄段患者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免疫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总量(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结果:研究组CD3~+、CD4~+、CD8~+、B淋巴细胞和NK数量均低于参照组(P0.05);进展期患者CD3~+、CD4~+、CD8~+、B淋巴细胞和NK数量均低于好转期患者(P0.05);≥60岁患者CD3~+、CD4~+、CD8~+、B淋巴细胞数量均低于60岁患者(P0.05),NK细胞数量高于60岁患者(P0.05)。结论:老年患者和进展期肺结核患者免疫细胞数量多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60岁患者NK细胞数量高于60岁患者;健康人群免疫细胞数量明显高于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6.
IL-1、IL-6及T淋巴细胞在结核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病外周血IL-1、IL-6及T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8+)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0例诊断明确肺结核患者及76例健康者,检测其外周血IL-1、IL-6及T淋巴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IL-1、IL-6表达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T淋巴细胞CD3+、CD4+及CD4+/CD8+明显低于健康人(P<0.05),CD8+与健康人无差异(P>0.05)。结论:IL-1、IL-6及T淋巴细胞是结核病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检测外周血IL-1、IL-6及T淋巴细胞可能为诊断肺结核提供依据,同时在肺结核的治疗、预后方面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小康  张远强  童华杰  邓皓文  刘建平  张永恒   《四川医学》2022,43(11):1096-1101
目的 调查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期不适症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为调查对象,其中男154例、女206例,年龄(59.7±14.3)岁。采用中文版心脏症状调查量表调查患者术后不适症状。结果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不适症状发生率较高,其中疼痛(53.6%),咳嗽与气短(42.3%),疲劳与困倦(25.6%),心悸(19.7%),睡眠障碍(16.4%)。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疼痛((印)OR(正)=3.681)、心悸((印)OR(正)=2.053)、睡眠障碍((印)OR(正)=1.932)、焦虑((印)OR(正)=3.882)、食欲不佳((印)OR(正)=3.014)、沮丧((印)OR(正)=2.505);年龄>60岁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咳嗽与气短((印)OR(正)=2.247)、疲劳与困倦((印)OR(正)=2.195);LVEF<50%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疲劳与困倦((印)OR(正)=2.401)、双下肢水肿((印)OR(正)=3.001)和食欲不佳((印)OR(正)=0.534);手术时间((印)OR(正)=2.401)、心房颤动((印)OR(正)=2.437)、机械瓣膜((印)OR(正)=5.792)分别是患者术后疼痛、心悸和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期存在多种不适症状,不适症状的发生与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间、心房颤动、LVEF、瓣膜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临床表达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肺结核和肺外结核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low cytometry,FCM),对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和正常人群(对照组)各40份外周血CD3+细胞、CD4+细胞、CD3+CD4+细胞、CD3+CD8+细胞、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的表达及CD3+CD4+/CD3+CD8+比值进行检测,并进行组间差异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3+、CD4+细胞表达率差异极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CD8+及CD3+CD4+/CD3+CD8+比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组、肺外结核组B淋巴细胞和NK细胞表达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与肺外结核患者常常伴有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临床上对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鉴定有助于了解患者机体免疫状况及疾病严重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ATB)、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活动性肺结核(ATB+COPD)、潜伏性肺结核(LTBI)、肺炎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6月,招募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的住院患者,通过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30例ATB患者(ATB组)、30例LTBI患者(LTBI组)、30例肺炎患者(肺炎组)、30例ATB+COPD患者(ATB+COPD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组患者静脉血中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水平。结果 ATB+COPD组的CD3+T淋巴细胞水平、CD4+T淋巴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ATB组、LTBI组和肺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5、24.39、12.31,P均<0.05)。ATB组的CD4<...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与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传染病科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76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参照影像学及药物敏感性测定,将患者分为初治组29例,复治组23例,难治组24例,同时选取在同一时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受检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比率及CD4+/CD8+)比例及NK细胞,分析肺结核患者不同严重程度与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肺结核患者间在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BMI)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方面,对照组分别为(68.39±5.12)%、(42.15±9.37)%、(1.64±0.24)、(17.64±3.56)%,显著高于结核组的(55.22±9.37)%、(33.26±8.67)%、(1.38±0.26)、(14.36±4.51)%,(P<0.01),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结核组为(27.34±4.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3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严重程度肺结核患者间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上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经LSD检测,在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及NK细胞上,初治组>复治组和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3+)上,初治组>复治组>难治组,在T淋巴细胞亚群(CD8+)上,复治组、难治组>初治组.结论 肺结核患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间免疫功能受损程度存在差异,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水平变化对肺结核病情严重程度起到相应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