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晚期肺癌炎症指数(advanced lung cancer inflammatory index,ALI)对晚期结肠癌(advanced colon cancer,A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笔者医院诊治的ACC患者共103例,收集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 istic,ROC)曲线确定ALI的最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ALI组和低ALI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利用Log-rank检验,并应用COX 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影响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ROC曲线确定 ALI 的最佳截断值为27.16。高ALI 组和低ALI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12.1个月和7.6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33.2个月和1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LI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预后因素,ALI与肝转移与否是影响晚期结肠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ALI组的晚期结肠癌患者预后一般较差,ALI对于评估晚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前以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为基础的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SCLC患者98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前血常规结果计算出SII值,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SII的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估计SII水平和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 结果SII的最佳截断值为571.5;低SII组临床分期中局限期的比例高于高SII组(P<0.05);低SII组的中位PFS和中位OS均好于高SII组(P<0.001)。多因素分析进一步显示,治疗前SII水平是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治疗前高SII水平SCLC患者往往提示预后较差,对于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评分(plasma fibrinogen level and 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F-PLR)在局晚期宫颈癌(local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7例LACC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预测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最佳截断值。根据FIB≥截断值和PLR≥截断值两项预后因素将F-PLR分为3组,即FIB和PLR均低于最佳截断值为0分,有1项高于最佳截断值为1分,都高于最佳截断值为2分,比较3组临床特征,并分析F-PLR在预测LACC患者预后中的价值。结果 FIB的最佳截断值是3.510,PLR的最佳截断值是146.760,对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发现,F-PLR评分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F-PLR评分为0分组生存率明显高于1分和2分组,5年PFS分别为89.2%、70.2%和47.2%(P<0.05)。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94.6%、78.7%和69.8%(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治疗前F-PLR评分是影响患者PFS和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F-PLR评分可以预测LACC患者的预后,对于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营养状态指标包括控制营养状态(controlling nutritional status,CONUT)评分和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在预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105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就诊的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出每个患者的CONUT评分和PNI,并通过ROC 曲线确定截断值。CONUT评分和PNI分别以6.5和47.28作为截断值,将患者根据截断值进行分组。依次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生存曲线显示CONUT评分和PNI对患者的总生存期 (overall survival,OS)具有预测作用(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 CONUT 评分、PNI、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 dex,IPI)危险度分型、白蛋白、胆固醇均是患者OS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CONUT评分对DLBCL患者的OS具有独立预测作用(HR=2.742,95%CI:1.030~7.300,P<0.05),PNI不是患者OS的独立预测因素(HR=0.526,95%CI:0.135~2.047,P= 0.3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营养状态指标呈高度负相关(r=-0.79,P<0.01)。结论:CONUT评分是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患者CONUT评分越高,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reactive protein?to?albumin ratio,CAR)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分析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因素,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结果:314例患者纳入分析,截至2019年6月,中位随访50个月,中位PFS和OS均未达到。生存分析显示CAR增高具有更差的PFS和OS(P均<0.001),且CAR是影响PFS(P=0.006)及OS(P=0.009)的独立预后因素。此外,将CAR与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国际预后指数(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NCCN?IPI)结合后对DLBCL的PFS和OS的预测和判别能力优于NCCN?IPI(P=0.010和P=0.002)。结论:CAR为简单易行的参数,可作为预测DLBCL临床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156例初诊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的最佳临界值,并根据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水平组和高水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临床病理特征、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及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初诊DLBC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两组患者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国际预后指数评分、Ann Arbor分期、血红蛋白、结外病灶数目、B症状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水平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长于低水平组(P<0.05);高水平组患者的3年OS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67.1% vs. 86.7%,2=11.152,P=0.001),3年PFS率显著低于低水平组(56.8% vs. 74.3%,2=5.371,P=0.02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D-二聚体≥858μg/L是影响初诊DLBC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血浆D-二聚体升高与DLBCL患者生存不良有关,是初诊DLBCL患者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2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156例初诊为MM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计算LMR最佳临界值,并分析LMR与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的关系。结果 外周血LMR临界值为3.01时,据此将患者分为低LMR组(LMR<3.01,n=49)和高LMR组(LMR≥3.01,n=107)。中位随访时间30.5(3~75)个月,低LMR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55个月vs.未达到)和中位PFS时间(21个月vs.39个月)均显著短于高LMR组(P<0.05);低LMR组患者的OS率和PFS率均显著低于高LMR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高压(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associated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D?PH)中的变化及其与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4例CTD?PH患者临床资料。以入选的CTD?PH患者发生死亡事件作为状态变量,RDW作为检验变量,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确定RDW检验效能最佳的截断值,并以此水平将CTD?PH患者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RDW预测CTD?PH死亡事件的最佳截断值为16.3%(曲线下面积=0.729),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84.0%。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示RDW是影响CTD?PH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16.3%作为截断值将CTD?PH分为高RDW组(RDW≥16.3%)和低RDW组(RDW<16.3%)。两组比较发现,高RDW组患者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更高、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ricuspid annular plane systolic excursion,TAPSE)显著缩短、心功能更差。结论:RDW与CTD?PH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发生相关,RDW水平可作为推测CTD?PH患者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药治疗下晚期胃癌患者生存预后因素,并建立可靠的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我院肿瘤内科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晚期胃癌(AGC)患者的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资料、治疗相关资料、疗效评估、疾病转归等相关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将部分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筛选出影响AGC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R软件用于分析生存率及通过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生存列线图。编制校准曲线和一致性指数(C-index)以确定预测能力和判别能力。通过时间相关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以证实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转移部位数目、接受治疗线数、一线治疗疗效是否达到疾病控制率(DCR)、一线治疗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以及一线是否接受手术治疗与AGC患者总生存(OS)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一线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接受治疗线数、一线治疗PFS时间、腹膜转移与晚期胃癌患者OS显著相关,是影响AG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列线图的C-index为0.785(95%CI,0.744~0.826)。校准曲线也证实了模型与实际生存的一致性。此外,ROC曲线和DCA结果表明该模型对AGC患者OS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AGC伴腹膜转移患者生存期较短,而一线治疗PFS时间>7.0月、接受三线及后线治疗与较长的生存期相关;选择性对部分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含手术的系统治疗方案可改善其生存期。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是一个可靠的AGC预后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0.
背景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超高龄老年MM患者是一类特殊群体,其治疗决策和一般评价缺乏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在衰弱评估方面也有一定争议。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方案治疗初诊超高龄MM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同时评价超高龄MM患者一般状况的最佳评估模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收治的29例初诊超高龄MM患者病例资料,通过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病案系统进行生存随访,随访截至2023-04-01,本研究结局终点为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两药治疗组(n=18)和三药治疗组(n=1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征。采用老年评分系统(GA)评分、英国骨髓瘤研究联盟风险状况(MRP)评分和梅奥(Mayo)评分评估患者的衰弱状态,并进行疗效评价。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MM患者OS和PFS的生存曲线,不同影响因素的生存曲线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MM患者OS和PFS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中位PFS为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