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和胃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1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配宜 《新中医》2009,(3):47-48
目的:观察和胃法(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0例,以西医三联疗法(胶态次枸橼酸铋、羟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1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情况、Hp根治率、胃镜病理检查积分变化。结果: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胃镜、病理检查积分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对照组仅浅表性胃炎积分降低(P〈0.05)。Hp根治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0.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半夏汤心汤加味治疗Hp相关性胃炎属肝胃郁热型,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Hp根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枳实陷胸方及电针,对照组用雷尼替丁合吗丁啉,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胃镜、病理等客观变化,评价其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枳实陷胸方合电针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
王海燕  邓素萍 《新中医》2013,(11):36-37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四逆散加味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耐信和吗丁啉片,2纽疗程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反流性疾病问卷(RDQ)总积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RDQ总积分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9%,对照组为84.4%,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郁热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析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给予枳实陷胸方联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反酸烧心、胸骨后灼痛、胸痛连及两胁、口苦口干及大便不爽等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0.00%,对照组复发率为36.67%,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枳实陷胸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英连金和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3倒口服英连金和胃颗粒;对照组52例口服胃复春;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幽门螺杆菌(Hp)及血清免疫球蛋白改变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4.9%、63.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75.00%,对照组44.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IgA、IgG、IgM值均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英连金和胃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疗效优于胃复春。  相似文献   

6.
何剑荣  魏卓红 《新中医》2007,39(7):29-30
目的:观察和胃调肝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2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0例采用和胃调肝胶囊(组成:柴胡、桂枝、法半夏、黄芩、白芍、党参、佛手、厚朴、延胡索、蒲公英、白及、救必应、海螵蛸、茵陈、鸡内金、甘草)治疗;对照组50例用三九胃泰冲剂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Hp)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各项症状积分值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各项症积分值亦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P〈0.01),但治疗组在改善饱胀、嗳气、烧灼感等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和胃调肝胶囊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归莲活血解毒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胃癌前病变患者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予以归莲活血解毒方治疗,对照组予以胃复春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变化,并检测空腹静脉血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9%,对照组为64.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胃痛、胃及两胁胀满、大便干燥症状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ET显著降低,CGRP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归莲活血解毒方可改善胃黏膜血流量,促进腺体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胃肠安方治疗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脾虚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给予胃肠安方治疗,对照组予胃复春治疗,疗程4个月。观察两组证候积分、症状疗效、胃镜和病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安方可改善脾虚型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症状,逆转胃黏膜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维角度深入评价余氏萎胃复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且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方法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名,治疗组给予余氏萎胃复元汤,对照组给予中成药胃复春,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胃镜、胃黏膜病理组织、HP感染变化,并运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GLQI)和CAJ气阴不足兼热型证候积分标准,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改善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嗳气、食少、便溏、消瘦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胃镜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胃黏膜萎缩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组患者胃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HP感染控制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P〉0.05),患者生存质量评价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余氏萎胃复元汤相比中成药胃复春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赵文  魏明 《新中医》2012,(3):25-27
目的:评价奥瑞凝胶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服用奥瑞凝胶,每次30mL,每天3次,同时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疗程为8周。对照组31例:只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每次20mg,每天2次,疗程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指标、胃镜表现、血清胃动素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胃镜疗效治疗组32例,治愈24例,显效4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31例,治愈18例,显效1例,有效8例,无效4例。2组治疗后烦躁易怒、大便干结症状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胸骨后或心窝部烧灼样疼痛,反酸、嗳气,烧心,口苦、口干症状积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表明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尸〈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尸〈0.01),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cP〉0.05),2组治疗后血清胃动素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i奥瑞凝胶能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的的临床症状及食管黏膜炎症,且服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该药可以提高反流性食管炎(肝胃郁热证)患者血清胃动素水平,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反流;该药联合抑酸剂还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3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取合理饮食及常规降糖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汤,对照组给予吗丁啉。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糖、胃动素水平、胃排空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83.8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胃排空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P〈0.01);除空腹血糖外,组间其余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对糖尿病胃轻瘫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的变化情况,评价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安全性。【结果】(1)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 70.0%(21/30),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HAMA-14 评分和 PSQI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中医证候积分、HAMA-14评分和PSQ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均未见异常波动,血、尿、大便常规和肝、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柴胡陷胸汤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5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胃康2号。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临床疗效、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1%、86.6%;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总有效率分别为93.6%、80.O%;组间胃镜下食管黏膜炎症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组间治疗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疾病复发率分别为22.45%、58.9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康2号联合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脾虚气逆型糜烂性食管炎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胶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15.
卢晨  彭飞  葛慧颖  胡桂华 《光明中医》2008,23(5):615-6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DG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麦门冬汤。3个疗程即6周后,分别对所有病例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积分、总体疗效及血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无论是从总体症状改善上还是从整体疗效提高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都有非常显著下降(P〈O.01),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麦门冬汤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方面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GERD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观察组采取小陷胸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取西咪替丁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2.98%),显著高于对照组(55.32%),两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陷胸汤及其加减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苏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及依据。方法:对1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关布汀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胃苏颗粒加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心理健康情况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心理健康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高,优于单一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肾泄浊化瘀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益肾泄浊化瘀汤,对照组予包醛氧化淀粉,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1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Scr、BUN水平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泄浊化瘀汤有改善慢性。肾衰竭临床症状和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药穴指针疗法合温胆汤治胃热型胃食管反流病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临床疗效。方法: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对照组予奥关拉唑肠溶片20mg,早晚间隔12小时各服1次;西沙必利片10mg,每天3次,餐前30分钟服用,疗效程均为1个月。结果:两组症状积分总和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指针疗法结合温胆汤治疗胃热型胃食管反流病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泮托拉唑、多潘立酮、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地.均治疗1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反流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