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启泉运用花类药物治疗慢性胃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胃炎病程长,病机往往复杂,缠绵难愈且容易反复。刘教授在长期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发现并运用花类药物拥有的质轻、气味芬芳、生清降浊、作用温和等特点对慢性胃炎的治疗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教授左右学习,收益良多。文章将刘教授运用花药治疗慢性胃炎疾病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花药及慢性胃炎各自特点和联系方面记述了刘教授临床中诊治特点及临床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四逆痛泻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四逆痛泻方高剂量组和四逆痛泻方低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均采用番泻叶冲剂灌胃及夹尾刺激建立IBS-D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5-HT、IL-1β的含量及结肠组织VIP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四逆痛泻方通过降低5.HT、IL.1B和VIP的含量,使肠道的动力和敏感性及水和电解质的代谢恢复正常.恢复胃肠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IBS-D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和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每天灌服不同剂量(每L分别含有生药30,60,120 g)的化浊解毒方以及α干扰素(1 000 U.mL-1),按1 mL.(100 g)-1大鼠体质量给药,以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T6),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用MTT法检测HSC增殖、流式细胞术测HSC凋亡,ELISA法及RT-PCR法分别测细胞上清液中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以及细胞中PPARγmRNA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血清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浓度组均呈现出抑制HSC增殖的作用(P<0.05),以作用48 h最为明显,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与正常血清对照组比较,化浊解毒方药含药血清各个浓度组在作用48 h后,细胞上清液中的I型及Ⅲ型胶原的含量均降低(P<0.05),并上调PPARγmRNA的表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药能有效治疗肝纤维化可能通过上调PPARγ的表达起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降低肝星状细胞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肝复健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HF)模型大鼠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猪血清0.5ml,每周2次,共12周,建立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复健胶囊(1.8,3.6,7.2 g/kg)对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的影响,以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水平,并以鳖甲煎丸(3.6 g/kg)作为对照进行观察.结果 肝复健胶囊能明显减少该模型大鼠肝组织整合素α6表达,改善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HA、LN、Ⅳ-C、PCⅢ水平,抑制胶原纤维增生.结论 肝复健胶囊可能通过抑制整合素α6表达,减少胶原在肝内的沉积,达到抑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消痈方药大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小剂量组、阳性对照柳氯磺胺吡啶组,每组各10只。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的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解毒消痈方药大、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解毒消痈方药有下调促炎因子TNF-α及IL-1β的作用,存在效量关系,剂量增加能提高疗效,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及IL-1β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煎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二至煎组和西沙比利组4组,观察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和黏膜组织中的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含量的变化。结果加昧二至煎使C—IBS大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增加,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肠黏膜组织中SP和VIP含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加味二至煎通过调整胃肠激素分泌释放而调节C—IBS大鼠的肠运动功能,为临床治疗C—IBS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89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将2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口服肠癖康;耳穴组耳穴贴压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药穴组口服肠癖康加耳穴贴压;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均治疗4周。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和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药穴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P〈0.05)。4组治疗后免疫球蛋白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Cu、Fe、Zn均显著升高(P〈0.05),且药穴组治疗后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穴结合可调节机体免疫,补充微量元素,促进肠道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8.
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药穴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9例患者按双盲模拟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肠癖康口服、灌肠、耳穴贴压、柳氮磺胺吡啶模拟剂,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口服、庆大灌肠、中药模拟剂。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为86.5%、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中医证候指标、生存质量积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药穴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药穴结合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CMP-140、TXB2)的影响。方法:将262例UC患者随机分为4组。中药组45例口服中药方【黄芪、蒲黄(包)、党参、茯苓、厚朴、荔枝核、白术、川芎、木香、三七粉(冲)】。耳穴组48例取脾、大肠、内分泌、交感、皮质下,以王不留行籽贴在耳穴上。药穴组89例在口服中药同时加耳穴贴压。对照组8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2.0g。分别测定治疗前后CMP一140、TXB:的含量。结果:药穴组CMP-140、TXB:治疗后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药穴组与对照组、中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药穴组能明显降低CMP-140、TXB2含量。总有效率药穴组与中药组、耳穴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药组、耳穴组、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药穴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3组。结论:药穴结合能明显降低CMP-140、TXB:的含量,对UC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连金和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证候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英连金和胃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证候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英连金和胃方;对照组口服胃复春;治疗前后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及不同中医证型证候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为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连金和胃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