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肌肉无力是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期下肢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1])。等速技术是目前安全、有效的肌力训练方法,研究证实等速肌力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运动及平衡功能~([2])。但目前研究多集中在下肢单一关节开链模式训练~([3—4]),对于多个关节共同参与的下肢等速闭链模式训练鲜见报道。本研究拟应用BIODEX S4多关节等速肌力评  相似文献   

2.
<正>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致死类疾病之一~([1])。脑卒中患者即使在发病后存活,仍有大部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运动功能障碍最为常见~([2])。运动功能障碍常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与社会参与能力的下降。通过积极、规范的康复治疗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3—4])。姿势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已成为康复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Bohannon等~([5])的研究显示,偏瘫侧姿势控制相关肌群的肌力较非偏瘫侧相差约30%,在多个运动方向  相似文献   

3.
正脑卒中患者会遗留各种功能障碍,其中步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1])。同时,步态的恢复也是大多数患者的首要目标,所以我们要应用各种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行走步态~([2—3])。脑卒中患者患侧髋关节伸展角度明显受限,髋关节屈伸运动角速度明显降低~([4])。而髋关节屈伸能力是决定脑卒中患者步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5])。所以,加强髋关节训练、提高髋关节的控制能力是提高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重要方法。近年来也有研究针对髋关节进行训练~([6—9]),但多在仰卧位下进行。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在站立位进行髋关节强化训练,观察脑卒中患者平衡功  相似文献   

4.
正高血压是众多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1]),不仅致死、致残率高,而且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消耗国家巨大医疗卫生资源~([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提出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3]),生活方式的改善仍然是基本的血压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减低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发病率~([4])。然而,高血压患者的健康行为不甚理想~([5]),特别是在运动锻炼方面尤为忽视~([6,7])。本文对高血压患者运动干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患者提供切实可行的运动  相似文献   

5.
<正>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指在无躯体参与运动时,有意识地在头脑中重现已经形成的动作表象或者形成新的动作表象~([1])。在国外大部分相关的MI研究中,受试者均在入选时接受MI问卷的评估~([2—3])。Malouin等~([4])综合了各种版本MI问卷的优缺点,在2007年编制了运动觉-视觉想象问卷(the kinesthetic and visual imagery questionnaire,KVIQ-20)及它的简版KVIQ-10,检查者根据受试者进行MI时的主  相似文献   

6.
<正>踝泵运动是指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外翻内旋活动,其能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发生,对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恢复至关重要~([1]),而踝泵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促进作用最强~([2])。但患者踝泵运动多由家属协助进行被动锻炼,主动运动依从性不高,训练效果不理想。笔者认为,可借助专项康复辅助工具,帮助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早期踝泵运动主动锻炼。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诊疗指南推荐的标准化治疗方案可改善AMI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但其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仍居高不下~([1-3])。循证医学证据表明,以运动训练为基础的心脏康复能显著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及心肌梗死后患者的生活质量~([4]),降低再住院率及远期死亡率~([5])。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心脏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延缓左心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下肢功能障碍主要涉及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减弱,长期轮椅生活,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也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对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效果~([2]),本研究通过各项评价指标客观评估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治疗下肢平衡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肢评估训练康复系统为下一步的推广应用提供基础,以提高医疗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正脑卒中后1周即可出现偏瘫侧肢体痉挛,进而引起肌肉无力及运动控制低下~([1])。下肢痉挛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导致足下垂、足内翻,严重影响患者步行功能、站立及转移。其中小腿三头肌痉挛是影响步行功能的重要因素~([2])。此外,因痉挛而增加的护理负担、劳动力的丧失及非直接费用均高于无痉挛患者~([3])。既往研究提示穴位针刺和温针灸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降低有一定疗效,但效果各异~([4—5])。研究证实,运动点作为神经肌肉接头最为丰富的部位,肉毒毒素运动点阻滞可有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肺部疾病。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COPD发病率为8.2%~([1]),居于我国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三位~([2])。近年来,运动作为COPD肺康复治疗的一种训练形式,在降低患者急性发作次数、减轻患者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能力以及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并在临床中得到  相似文献   

11.
<正>股骨颈骨折临床发病率高,约占全部骨折的5%,且老年女性人群发病率高于男性~([1])。股骨颈骨折后容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类型非常关键~([2])。目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又称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股骨颈骨折中应用广泛且效果满意,但假体周围感染(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PJI)是关节置换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3]),若不及时进行规范有效护理将会导致髋部剧烈疼痛、运动受限、残疾甚至死亡~([4])。神经症~([5])是  相似文献   

12.
正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 LBP)是指腰痛症状持续超过12周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易复发的特点,同时由于患病给患者及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1]),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物理治疗主要包括运动疗法和物理因子疗法。目前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运动疗法可以预防cLBP的复发,提高患者生存质量~([1—3])。传统的运动疗法包括核心训练、麦肯基(Mc Kenzie)疗法、腰痛学院(back school)、瑜伽、普拉提、太极等~([2—3])。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尽管血运重建技术如手术血运重建术或经皮导管介入(percutaneous catheter intervention, PCI)的重大进展,血管生成疗法仍然是治疗缺血性疾病的中流砥柱~([1])。侧支循环对心肌缺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强化运动训练可促进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然而高强度运动在冠心病患者治疗中已被限制~([2])。因此,有必要探索安全的诱导血管生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偏瘫肩痛(hemiplegia shoulder pain, HSP)是临床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约21%—72%,可发生在偏瘫的任何时期,严重影响上肢功能的恢复~([1—2])。HSP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目前针对不同的病因缓解HSP的康复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如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3])、超短波、肌电生物反馈~([1])等,运动康复治疗和药物治疗,如神经阻滞、关节腔内注射类固醇激素~([4])和肉毒毒素注射等~([5])。HSP既影响患者  相似文献   

15.
<正>屈伸肘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动作,比如家务劳动,上肢肌肉力量的健身活动等,都离不开屈伸肘运动。长期使用屈伸肘运动工作的人,很容易发生上肢肌肉损害。上肢肌肉劳损患者经常采用自己习惯的姿势进行康复训练,然而往往不注重握姿的重要性,以致达不到预期的康复,效果甚至对肌肉造成二次损害~([1])。有研究表明,姿势负荷的不同,达到的康复训练效果也不同,比如国外Waterloo大学制定的姿势负荷评分办法~([2]);国内丁嘉顺等~([2])提出了静态姿  相似文献   

16.
正康复治疗师是儿童康复治疗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康复效果的重要保障。物理治疗师在治疗师群体中占比高、地位关键,是康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所在~([1])。传统管理模式是我国脑瘫康复机构主要的管理形式,在此管理模式下,物理治疗师职业倦怠严重,同时面临晋升门槛高~([2—3])、学历提升难~([4—6])、工资待遇低~([7])、心理压力大~([8—9])、工作负荷重且枯燥的窘境~([10]),自身价值难以体现~([7,11]),不仅导致专业队伍建设不稳定,而且还影响康复疗效。据文献报道,81.1%的治疗师有职业倦怠~([2]),25.6%的康复治疗师表示"未来考虑变换职业"~([12])。改变传统管理模式,降低物理治疗师的职业倦怠,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康复机构管理者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正脑卒中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功能障碍~([1]),其中下肢功能障碍是造成其跌倒及步行稳定性差的重要危险因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作为一种下肢功能训练新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康复临床治疗,国内有研究报道其对脑瘫、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2—3])。然而MOTOmed作为一种下肢训练设备无法兼顾训练躯干控制能力。躯干作为身体活动的中心是下肢进行功能活动的重要基础。本研究旨在探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躯干控制训练  相似文献   

18.
正1次可重复最大力量(one-repetition maximum,1-RM)定义为人体肌肉或肌群在单次最大努力中对抗施加阻力的能力~([1—3])。在运动训练中这一指标被用作标准负载单位。1-RM,具有较高的运动量量化精准度和较强的可操作性,且诸多研究使用%1-RM作为力量训练及效果评估的阻力设置单位~([4—7])。因此1-RM测试通常被应用在运动训练、大众健身、康复治疗等领域。随着数字化训练设备的发展应用,1-RM测试方法越来越多样化,同时准确度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讨目前常用的1-RM测试方法及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康复评估与力量训练强度指标的量化和规范化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针灸在临床治疗脑卒中患者各种功能障碍中已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报道证实,针刺特定的穴位,对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下肢功能障碍患者,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1-3])。现代研究表明,针灸能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肉痉挛,提高肢体运动能力~([4])。影像学研究也逐渐证实,针刺特定穴位时,特定脑功能区的局部脑血流量、葡萄糖代谢率和脑电图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通过重新分配功能提高完整皮质的代偿作用~([5])。  相似文献   

20.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指脑卒中后发生的表现为持续性抑郁心境障碍,具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及精神运动迟滞"三低"特征,以及由此引起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1])。缺血性脑卒中2周时,PSD的发生率为43.2%~([2]),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及康复效果,增加致残率,10年内的死亡率是一般患者的3.4倍~([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