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探讨软式内镜行环氧乙烷灭菌的纸塑袋包装方法。方法采用两种内镜纸塑袋包装方法(A组:用40 cm×60 cm×10 cm的立体纸塑袋,把内镜盘成40 cm的大小放入纸塑袋;B组:用尺寸25 cm×185 cm的纸塑袋,把内镜直接从插入部至操作部垂直装入纸塑袋),将消毒干燥完的内镜包装灭菌,比较两种包装方法的差异及操作人员偏好。结果共计720根软式内镜,包括260系列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均为清洗、消毒、漂洗、干燥后打包,由2名工作人员操作完成,方法 A与方法 B各包装内镜360根。两组内镜灭菌后包内指示卡均完成变色,灭均后指示卡变色率均为100%。A组平均每根内镜包装时间(82.8±11.4)s,B组为(23.6±3.4)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4.28,P0.001);A组5个包装袋发生破裂,B组2个包装袋发生破裂,两组包装破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7,P=0.447)。结论对软式内镜灭菌时,选用25 cm×185 cm的长形纸塑袋包装方便、省时、省力,符合供应室的灭菌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基于等效均匀剂量生物优化与基于剂量-体积物理优化在直肠癌逆向调强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探讨计划优化方法对计划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已接受调强放疗的直肠癌患者中随机选取15例,采用Varian Eclipse治疗计划系统,根据不同的优化方法分别制定三种逆向调强放疗计划,其中A组采用传统的剂量-体积(Dose-volume,DV)物理优化,B组采用等效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生物优化,C组优化是在物理优化基础上增加生物优化(DV + EUD),通过剂量学参数比较和评估三组优化方法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三组计划的靶区(PTV)剂量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在保护膀胱、股骨头方面,B和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两者均显著优于A组(P < 0.01)。在小肠方面,C组优于B组(P < 0.05),B组显著优于A组(P < 0.01),C组显著优于A组(P < 0.01)。结论 直肠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时同时使用物理和生物优化,可以在满足靶区剂量要求的前提下,更好的保护危及器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浓度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胰腺动脉检查中的显示效果。方法 将本院120例行腹部增强CT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各60例,分别注射300 mgI/ml(A组)和370 mgI/ml(B组)2种浓度对比剂,对比剂用量算法及注射速度两组一致,分别为0.5 gI/kg体重和4 ml/s。利用MIP(最大密度投影)、VR(容积重现技术)、MPR(多平面重组)等技术来显示胰腺动脉。结果 B组腹主动脉腹腔干开口处强化CT值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B组各胰腺动脉显示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B组各胰腺动脉显示率均高于A组,其中AIPDA、PIPDA、DPA、TPA、PMA、CPA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当注射370 mgI/ml对比剂检查胰腺动脉时,胰腺各动脉可获得较好的显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不同时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为手术时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85例符合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时机分为3组:A组在ERCP术后48~72 h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B组在ERCP术后72 h~6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5例),C组在ERCP术后6~8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0例)。对三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3组患者年龄和性别构成、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病率、住院时间、腹腔粘连程度、中转手术率和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低于B组和C组(P < 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人均并发症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B组和C组(P < 0.05),A组患者术后胆道损伤、浅表伤口感染、深部伤口感染、切口疝发生率均低于B组和C组(P > 0.05);3组患者术后行ERCP术比例和再入院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ERCP胆总管取石术后48~72 h内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头颈部恶性肿瘤(head and neck malignant tumors,HNT)精确放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2019年HNT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同一固定体位方法、治疗医师及技师,分别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常规方法,施行医学科普、个体化教育、医患沟通后放疗定位、摆位。调查医疗依从性、观察放疗反应、分析摆位误差、记录占机时间。结果 依从性A组96.5% > B组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皮肤急性放射反应A组 <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维绝对摆位误差:A组(0.69 ±0.29) mm、(0.97 ±0.69) mm、(0.79 ±0.47) mm < B组(1.39 ±0.81) mm、(1.87 ±1.19) mm、(2.50 ±0.99)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三维传统摆位误差:A组(0.73 ±0.39) mm、(0.51 ±0.69) mm、(0.74 ±0.17) mm < B组(1.32 ±0.76) mm、(1.89 ±1.21) mm、(1.37 ±0.57)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定位占机时间A组(145.15 ±28.45) s < B组(240.38 ±50.4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摆位占机时间A组(115.15 ±18.45) s < B组(173.38 ±24.45)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HNT精确放疗患者施行医学科普、个体化教育、医患沟通,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急性放射反应,降低摆位误差,缩短定、摆位占机时间。  相似文献   

6.
张锋  张玲 《中国辐射卫生》2021,30(3):356-360
目的 评价90Sr-90Y敷贴联合鸡眼膏治疗鸡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鸡眼的85例患者,基于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28例,行单纯90Sr-90Y 敷贴治疗;B组27例,行90Sr-90Y 敷贴 + 间断鸡眼膏联合治疗;C组30例,行90Sr-90Y 敷贴 + 连续鸡眼膏联合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痊愈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治愈率分别为78.57%(21/28)、81.48%(22/27)及83.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26/28)、92.59%(25/27)、96.67%(29/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愈时间分别为(5.67 ±1.80)周、(2.82 ±1.11)周、(2.24 ±1.05)周,B、C两组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A组(P < 0.05);复发率分别为9.52%(2/21)、4.55%(1/22)、4.00%(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7%(1/28)、11.11%(3/27)、26.67%(8/30),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 < 0.05)。结论 90Sr-90Y敷贴+间断鸡眼膏联合治疗鸡眼的疗效好、复发率低,且治愈时间短、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数字化X射线摄影中照射野的大小对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10cm、20cm厚度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对比度细节体模(CDRAD2.0)组合用80kV自动曝光控制系统(AEC)摄影,记录相同曝光条件下不同照射野41cm×41cm,35cm×41cm,35cm×35cm,24cm×30cm,18cm×24cm的入射体表剂量(ESD)、剂量面积乘积(DAP)、管电流(mAs),计算图像质量因子(IQF)值,所得数据的差异比较用One-Way ANOVA分析和LSD-t检验。对3名医师阅片结果的一致性进行Kappa检验。结果 不同照射野,相同厚度组合的DAP、IQF值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2、14.23,21.38、19.82,均P < 0.05);ESD、mAs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0.329、0.347,0.029、0.535,均P > 0.05)。10cm、20cm厚度组合,照射野大小与DAP、IQF值呈正相关,与ESD、mAs无相关性。体模越厚,ESD、DAP、mAs增加越显著;体模增厚10cm,同一照射野的ESD、DAP、mAs分别增加约90%、74%、87%,IQF值增加约9%。结论 相同曝光条件下,照射野的大小与DAP、IQF值正相关,合理选择照射野,可减少受检者辐射剂量,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为开展辐射防护监测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介入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介入组眼晶体混浊、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异常率为24.0%、3.4%、3.7%,高于对照组的15.1%、1.1%、1.5%;介入组白细胞数(5.82×109/L)低于对照组(6.03×109/L)(P < 0.05);随放射工龄增加,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眼晶体、心电图、腹部B超、染色体畸变率等指标的异常率呈上升趋势,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呈减少趋势(P < 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产生一定的辐射损伤,放射工龄较长者尤为显著,应加强放射防护的监测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基于等效均匀剂量(Equivalent Uniform Dose,EUD)的生物函数与基于剂量体积(Dose Volume,DV)的物理函数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15例Ⅲ期非小细胞(NSCLC)病例分别设计4组不同放疗计划:A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DV);B组,靶区在使用物理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生物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物理函数优化(DV − EUD + DV);C组,靶区、危及器官均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EUD);D组,靶区在使用生物函数优化的基础上加入物理函数优化条件、危及器官使用生物函数优化(EUD − DV + EUD)。比较4组计划在剂量学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靶区方面:PTV:B组与D组D2%D98%D50%D105%Dmax数值相对较小(P < 0.05);C组相对最高(P < 0.05);均匀性指数:B组及D组结果优于其他两组(P < 0.05);适形性指数:4组结果相近(P > 0.05)。危及器官方面:肺组织平均剂量(MLD)、V5V10V20V30及心脏V30V40Dmean剂量参数结果相近(P > 0.05),脊髓:C组及D组D1%优于其他两组(P < 0.05);机器跳数(MU)方面,4组无差异(P > 0.05)。结论 靶区采用物理与生物函数优化相结合的优化方法在保证治疗的前提下可以提高靶区均匀性;脊髓采用生物函数优化或生物函数与物理函数优化相结合能显著降低脊髓受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8—2019年重庆市部分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甲状腺功能试验体检结果,了解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为提出合理的建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体检系统导出2018年2656份,2019年2922份,共计5578份体检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照组、放射组4项血常规异常率、染色体畸变和微核检出率和异常率、甲状腺功能(T3、T4、TSH)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放射诊疗和工业探伤四项血常规异常率、甲状腺功能(T3、T4、TSH)异常率、染色体畸变检出率、微核检出率和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染色体异常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0年组和10 ~20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20年组和≥20年组血小板、白细胞、血红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红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甲状腺功能3个工龄段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染色体畸变检出率两两比较 < 10与另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0 ~20与≥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异常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检出率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会对射线敏感的人体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一定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使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和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消化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某院消化内镜中心的109条消化内镜,根据编号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全自动清洗消毒机进行清洗消毒,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清洗消毒方法,对两组内镜不同部位进行采样。采用目测法结合ATP生物荧光检测法检测内镜的清洗质量,采用倾注培养法检测内镜的染菌量。比较两组内镜的清洗、消毒合格率。结果试验组共55条内镜,对照组共54条内镜。试验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94.55%,对照组内镜清洗总合格率为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试验组内镜阀门的清洗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表面、内镜管腔清洗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96.36%,对照组内镜消毒总合格率为85.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内镜管腔消毒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6.36%vs 85.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内镜表面、阀门两个部位的消毒合格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对于消化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要优于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如采用传统的手工清洗消毒内镜,则需要严格执行软式内镜的清洗消毒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内镜诊治发生交叉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滤膜法与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的效果及成本。方法随机抽取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12月清洗消毒后内镜,同一内镜分别采用滤膜法和涂抹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合格率、病原菌检出率、菌落计数及成本消耗。并利用问卷星与微信平台调查部分医院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检测方法现状。结果共检测软式内镜207支。滤膜法与涂抹法的检测合格率分别为78.26%、9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内镜清洗消毒后病原菌检出率、检出菌落数滤膜法均高于涂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7支内镜滤膜法较涂抹法每年增加经济成本1 498.48元,平均每支增加7.24元/次。使用滤膜法较涂抹法平均每支内镜多耗时62 s。共调查26所医院的内镜清洗消毒后检测方法使用情况,仅有2所医院使用滤膜法。对于使用滤膜法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医院最关注的问题为增加的经济成本。结论检测内镜清洗消毒效果时,滤膜法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出内镜洗脱液中的细菌,客观的反映内镜清洗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查找存在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方法 新内镜中心验收中采用人工和全自动机清洗方法模拟内镜清洗消毒流程,对终末漂洗用纯水及清洗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学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不合格原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结果 纯水供给管道消毒前后内镜终末漂洗用纯水检测合格率分别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200(186,213)、1.5(0,6)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酶液浓度调整前后人工清洗消毒内镜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00%、91.67%。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自身消毒前后,自动清洗消毒机空载运行后水标本检测合格率分别为30%、100%,染菌量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97.5(8,175)、4(1.75,6.00)CFU/10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管腔疑似有生物膜形成的内镜用2 000 mg/L过氧乙酸消毒后,合格率达100%。结论 新内镜中心纯水供给管道未消毒、内镜清洗环节中酶液浓度错误、AER未进行自身消毒、内镜管腔生物膜形成是此次新内镜中心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针对性改进后,问题得到解决。为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应积极重视新内镜中心启用前的验收工作,消除造成内镜消毒不合格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监测消毒后软式内镜在存放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以探讨软式内镜的安全储存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内镜中心的27条软式内镜进行前瞻性研究,2017年10月-2019年2月,纳入消毒后内镜生物学监测合格的内镜,并常温下储存24、48、72、168 h,监测内镜管腔及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同时监测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及其合格率。结果 108条次软式内镜分别储存24、48、72、168 h,内镜管腔与表面菌落合格率均为100%。其中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168 h的表面菌落数为0;108条次内镜储存24、48、72 h的管腔菌落数为0,储存168 h 107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0,1条次内镜管腔菌落数为6 CFU/件,但无致病菌。镜柜空气与物体表面菌落数合格率均为100%。结论 软式内镜高水平消毒合格后在合格环境下储存168 h是安全的,使用前可不必再消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现代一体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胃肠镜)有效消毒灭菌效果。方法采用五槽清洗消毒法和内镜一体化洗消中心清洗消毒两种方法对内镜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标准监测。48件使用五槽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4%,72件使用内镜一体化洗消中心消毒合格率为100%。结论运用现代一体化内镜洗消中心对内镜进行清洗消毒,可以提高内镜消毒效果,提高内镜使用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目前国内消化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范围内37所医院的消化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70.27%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数量为1~3条,奥林巴斯品牌最多(72.97%),48.65%的医院内镜中心每日使用探头的患者例数为0~5例;83.78%的医院采用专人清洗消毒内镜超声探头,人员主要以护理员为主(51.35%);清洗方法以"酶洗-擦洗-擦干"为主(89.19%),清洗时间以>1 min为主(62.16%);83.78%的医院内镜超声探头消毒方式为化学消毒剂浸泡,其中以邻苯二甲醛(70.27%)和全浸泡消毒(48.65%)为主;消毒时间以≥ 5 min为主(56.76%);27.03%的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进行灭菌,其中以"一用一灭菌"(21.62%)和过氧乙酸浸泡10 min(10.81%)为主;消毒灭菌后的内镜超声探头主要放置在内镜储存柜(56.76%);78.38%的医院对当日拟使用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再次消毒;56.76%的医院从未对消毒后的内镜超声探头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结论 37所医院对内镜超声探头清洗和消毒灭菌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建议尽快制定内镜超声探头清洗消毒相关国家标准,规范内镜超声探头的清洗消毒流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氧乙酸和环氧乙烷两种不同方法对胰腺包裹性坏死(WON)并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内镜的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患者使用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A组采用过氧乙酸浸泡灭菌,B组采用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滤膜法采集内镜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3个位点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比较两组内镜灭菌合格率、菌落数和检出MDRO情况。结果 共采集78条副送水内镜,A组和B组各39条,共234份标本,A组和B组内镜灭菌合格率分别为61.54%、100%。A组钳子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2.05%,送气/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89.74%, 副送水管道灭菌合格率为74.36%,B组3个位点灭菌合格率均为100%。A组钳子管道、送气/送水管道和副送水管道菌落总数范围分别为0~6、0~112、0~23 CFU,分离MDRO 36株,以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将A组15条不合格的内镜转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后,微生物学监测合格率达100%。结论 对于WON并MDRO感染(经皮/经胃)内镜下清创术的内镜,环氧乙烷低温灭菌方法更有效。对内镜的微生物学监测不能仅局限于钳子管道的监测,带副送水功能的内镜需监测副送水管道,以降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某院医用超声探头带菌状况,以及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超声探头的消毒效果,旨在为医用超声探头清洁与消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某三甲医院实际使用的普通超声探头和妇科经阴道超声探头标本274份,按不同采样时机分组:普通超声探头为接触患者后普通卫生纸擦拭前、普通卫生纸擦拭后、探头消毒后;经阴道超声探头为接触患者黏膜检查后且脱去一次性保护套后、探头消毒后。按不同消毒方法又分为2组:A组为消毒湿巾组(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B组为超声探头消毒器组,分别进行菌落总数计算及鉴定。结果共采集普通超声探头标本174份,其中接触患者后普通卫生纸擦拭前、普通卫生纸擦拭后、消毒后标本平均菌落数为1.61×10~4、1.57×10~3、2.41 CFU/件,3个不同采样时机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采集妇科经阴道超声探头标本100份,其中接触患者黏膜且脱去一次性保护套、经消毒后平均菌落数分别为13.20、0.24 CFU/件,2个不同采样时机平均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消毒湿巾和超声探头消毒器对普通超声探头进行消毒,平均菌落数分别为5、0CFU/件;对妇科经阴道超声探头进行消毒,平均菌落数分别为0.40、0CFU/件;两种消毒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超声探头消毒后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复合双链季铵盐消毒湿巾和超声探头消毒器对超声探头消毒效果均较好,可以推荐使用于超声诊疗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一次性无纺布包装器械包破损情况,分析包装破损的原因,通过改进包装方法提高包装完好性。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某院5 000个相同规格的手术器械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包装形式分为A—E组(A组:普通篮筐+一次性无纺布;B组:普通篮筐+一次性吸水衬纸+一次性无纺布;C组:平底篮筐+一次性无纺布;D组:平底篮筐+一次性吸水衬纸+一次性无纺布;E组:提篮+平底篮筐+一次性吸水衬纸+一次性无纺布),每组数量1 000个,观察记录自包装完成至使用前的七个环节(①包装操作完成;②装载至灭菌架;③灭菌后卸载至存储架;④装入运输车;⑤卸载至手术室存储架;⑥使用前放置在操作台;⑦使用前打开)器械包的破损情况。结果 A—E组包装破损率分别为21.7%、13.5%、8.8%、5.2%、0.1%,A组破损率最高,E组破损率最低,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①—⑦转运环节中包装破损率分别为0、0.24%(12件)、1.04%(52件)、1.44%(72件)、3.44%(167件)、0.30%(15件)、0.46%(23件),除环节①包装破损数量为0以外,各个环节均发生了包装破损,环节⑤破损率最高,器械包进入使用科室直至使用前,破损情况均在持续发生。结论 与使用普通篮筐比较,使用平底篮筐进行器械包装破损率更低,增加一次性吸水纸的保护可以进一步改善包装破损情况,器械包转运提篮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包装在转运、搬运过程中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滤膜法与倾注法检测内镜的消毒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所有科室的全部内镜,采用滤膜法与倾注法对内镜的消毒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共采集消毒后内镜192条,其中滤膜法与倾注法各检测96条,按消毒后内镜检出菌落数0、1~10、11~20、21~300、300 CFU/件进行分组,经秩和检验结果显示,鼻咽镜、支气管镜、胃镜和肠镜倾注法和滤膜法检测内镜消毒后菌落数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滤膜法检出的菌落数高于倾注法。倾注法检测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为91.67%,滤膜法为88.54%,两种方法的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P=0.630)。结论滤膜法比倾注法更能检出消毒后内镜残留细菌菌落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