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肾肉瘤样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诊疗及预后,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 报告1例肾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 论.结果 患者临床表现有右腰部扪及包块、消瘦、乏力等.术后病理检查见上皮和肉瘤样间质两种恶性成分,免疫组化染色癌组织角蛋白(CK)阳性,上皮膜抗原 (EMA)阳性.结论 肾肉瘤样癌临床罕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确诊依赖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根治性切除手术仍是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输卵管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卵管肉瘤样癌的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 输卵管肉瘤样癌1例,光镜下观察其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Leu-7、CD68、actin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并结合文献探讨该肿瘤的病理学表现及临床生物学行为.结果 光镜下肉瘤样成分与癌成分共存.瘤体多以肉瘤样成分为主,肉瘤样组织中未见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成分.免疫组化检测表明:CK7、EMA和Vimentin表达均呈强阳性;S-100蛋白、SMA、Leu-7、CD68和actin表达呈部分阳性.结论 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I对分期有帮助.确诊依靠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输卵管肉瘤样癌极为少见,该肿瘤早期就可发生血行转移,预后极差,早期发现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肉瘤样癌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肉瘤样癌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表型特征,探讨肉瘤样癌的诊断思路和诊断要点。方法收集45例肉瘤样癌,光镜下观察其各种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肉瘤样癌CK、EMA、S-100蛋白、Desmin、SMA及Vimentin等的表达情况。结果肉瘤样癌可发生于任何可发生癌的部位,几乎可见于任何类型的癌;大体形态各异,位于黏膜皮肤者常表现为息肉状;镜下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癌的特点表现为:成分少、分化高、部分仅仅表现为上皮内瘤变而无浸润癌成份。肉瘤样癌中癌的成份CK或EMA( )阳性率为100%,而肉瘤样成分CK阳性率为26%,EMA阳性率为17.9%。结论肉瘤样癌形态学结构复杂,可表现为各种类型肉瘤样图象;CK、EMA阳性表达率低。诊断要点:①可发生癌的部位,若发现肉瘤样结构,均应考虑到肉瘤样癌;②肉瘤样成分应>50%;③诊断中应在上皮成分与肉瘤样成分移行区域多取材仔细寻找浸润癌、原位癌成分;④CK、EMA阳性表达不应作为确诊肉瘤样癌的唯一依据,上皮指标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肉瘤样癌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肉瘤样癌(PLS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4例PLSC的临床、X线胸片、CT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PLSCX线胸片和CT均表现为肺内直径3.0cm~7.5cm团块状实质性病灶;肿块均为周围型;2例肿块边界清楚,密度均匀;2例病灶呈浅分叶状,有短毛刺;4例肿块均侵犯邻近胸膜;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左侧肾上腺转移。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3例单一肉瘤样癌,1例多形性癌为肉瘤样癌伴腺癌Ⅱ~Ⅲ级;4例波形蛋白(Vim)及细胞角蛋白(CK)均阳性,1例上皮膜抗原(EMA)阳性,1例S-100阳性。结论周围型PLSC在CT上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CK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5.
黄斌 《现代实用医学》2013,(12):1402-1403
目的探讨膀胱肉瘤样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对5例膀胱肉瘤样尿路上皮癌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例镜下肿瘤组织由明确的上皮及间叶两种成分组成彼此移行,上皮成分呈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其间为肉瘤样成分(梭形细胞成分占4/5,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和血管肉瘤样占1/5)。肉瘤样成分均表达CK和Vimentin(5/5例)、EMA(2/5例弱阳性)、SMA(2/5例)、CD68(1/5例)、CD44V6(5/5例),P53(3/5例)核阳性表达。随访结果:1例行膀胱旷置术后2年存活,3例分别于第1次术后18、90、180d复发,失访1例。结论膀胱肉瘤样尿路上皮癌罕见,恶性度高,侵袭性强,病理检查是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徐军 《浙江实用医学》2010,15(4):302-303,333
目的探讨乳腺梭形细胞癌的生物学特点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形态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征。结果病理形态上≥80%区域为梭形(肉瘤样)形态,所有病例均至少呈一种细胞角蛋白阳性,其中阳性率最高的细胞角蛋白抗体包括Pan-CK(14/15,93.3%)和CK14(6/8,75%),其次是AE1/AE3(4/10,40%)、CK8/18(2/5,40%)和EMA(6/13,46.2%)。6例(40%)同时表达p63、CK14和SMA,提示向肌上皮分化。结论纯粹的梭形细胞癌较之普通型乳腺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要低得多。免疫组化分析时须使用一组细胞角蛋白抗体,包括CK14、pan-CK、AE1/AE3、34βE12等以证实或排除其上皮性来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探讨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组织发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病例10例,选用AE1/AE3,Vimentin,EMA,CEA,CK5/6,Calretinin,WT -1,SMA,CK7作为第一抗体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0例睾丸和附睾腺瘤样瘤的 AE1/AE3、CK7及 Vimentin 均呈强阳性,8例呈 WT -1及 Calretinin 阳性,5例呈 CK5/6阳性,2例呈 EMA 阳性,CEA 及SMA 均无表达。结论:男性生殖系统腺瘤样瘤为间皮起源,睾丸、附睾及其附近为常见部位;免疫组化结果可作为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其生物学行为良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房性肾囊性透明细胞癌(MCR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多房性肾囊性透明细胞癌进行光镜观察,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文献。结果肿瘤细胞主要由透明细胞组成。癌细胞免疫表型透明细胞角蛋白(CK)、AE1/AE3、EMA阳性表达,波形蛋白(Vim)、增殖细胞抗原(ki67)癌胚抗原(CEA)、P53、CD68阴性。结论多房性肾囊性透明细胞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  相似文献   

9.
子宫癌肉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 《辽宁医学院学报》2009,30(1):26-27,30,96
目的 探讨子宫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4例子宫癌肉瘤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光镜下,4例子宫癌肉瘤均可见明确的癌及肉瘤成分,癌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1例肉瘤成分为平滑肌肉瘤,2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肉瘤成分为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和平滑肌肉瘤. 免疫组化:癌区域细胞角蛋白(CK)阳性;平滑肌肉瘤区域波形蛋白(Vim)阳性、肌动蛋白(actin)阳性、结蛋白(desmin)阳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区域波形蛋白阳性、CD10阳性.结论 子宫癌肉瘤是侵袭性肿瘤,易发生子宫外播散、转移.免疫组化对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在腹膜恶性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对8例腹膜恶性间皮瘤进行标记,检测AE1/AE3、CK5/6、EMA、Vimentin、CEA、Calretinin、HBME-1蛋白表达,分析PMM的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结果免疫组化蛋白表达结果,AE1/AE3阳性8例,CK5/6阳性6例,EMA阳性6例,Vimentin阳性8例,Calretinin阳性7例,HBME-1阳性7例,CEA8例均阴性。结论免疫组化能明显提高诊断腹膜恶性间皮瘤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肺癌的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肺癌的病理学特征。方法采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20例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肺癌患者的病理学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15例为多形性癌,其中10例伴腺癌成分,3例伴大细胞癌成分,1例伴鳞癌成分,1例伴巨细胞癌成分;4例为梭形细胞癌;1例为巨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19例患者梭形细胞和/或巨细胞成分AE1/AE3阳性,20例患者Vimentin均为阳性,10例患者P53阳性,20例患者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均为阴性。结论伴有梭形和/或巨细胞的肺癌是一组分化差、含有梭形细胞、巨细胞和/或两种细胞混合成分的非小细胞癌,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AE1/AE3、Vimentin有助于确定其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肉瘤样癌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肉瘤样癌(SC)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化表达,探讨S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26例不同部位的SC作了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5例作了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26例SC中15例双相(明确的癌和肉瘤样成分),11例单相(完全为肉瘤样成分),肉瘤样成分为梭形细胞及多形性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26例SC的CK或Keratin在两种成分中均呈阳性表达。Vimentin对明确的癌成分阴性,而绝大部分肉瘤样细胞强阳性,但其阳性强度及阳性细胞数量有明显不同。CD68和HMB-45均阴性。5例电镜下瘤细胞间可见不同发育程度的桥粒连接,其中1例有张力原纤维丝。结论 SC的病理形态学是复杂的,应当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DH)、恶性黑色素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等鉴别。免疫组化及电镜技术对SC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肺肉瘤样癌的临床症状、病理学特征A.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总结8例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肿物或病理活检,病理诊断明确为原发性肺肉瘤样癌。结果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气促、胸闷、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病理切片提示为大细胞或梭型肿瘤浸润,瘤细胞胞浆丰富红染,免疫组化染色Vinmentin、CK、EMA(+)等阳性。cT表现多为肺部团块影,边缘不清,病灶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伴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远处转移及局部组织破坏多见。结论肺的肉瘤样癌临床表现及cT表现上无特异性,不易与普通肺癌及肺肉瘤相鉴别,需要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脏肉瘤样癌(SHC)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识。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7例病理证实为SH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病理特征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SHC患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乏力、食欲下降或无症状;影像学表现不典型,CT表现具有癌及肉瘤双重特征,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7例患者中4例行根治性肿瘤切除,2例姑息性切除,1例单纯癌肿破裂修补;病理镜下见肿瘤明确的癌和肉瘤样双相成分,肉瘤样变区癌细胞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上皮样标志物CK阳性7例、EMA阳性5例、MSA阳性1例、CK7阳性2例、Hep Par-1阳性3例,间叶组织标志物Vimentin阳性6例、DES阳性1例。随访期内2例无瘤存活,2例复发、带瘤存活,3例死亡。结论:SHC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恶性肿瘤,是癌的化生变形,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细胞病理特征复杂多样,分化较差,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其对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16.
恶性小细胞肿瘤的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组织来源的恶性小细胞肿瘤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征,以提高恶性小细胞肿瘤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例恶性小细胞肿瘤,观察其对检测标记的反应。结果 26例中小细胞癌占6例,HE特点为核染色质密集,染色很深,核仁不明显,多伴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CK、EMA具有明显特异性。结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6例,LCA均为阳性,1例CK部分阳性,其余标记均为有性。滑膜肉瘤4例,Vim、EMA阳性,部分瘤细胞(小多边形细胞)CK阳性。血管外皮瘤3例,部分瘤细胞SMA阳性。横纹肌肉瘤2例,MG、MSA阳性。Ewing肉瘤2例,Vim、CD99(Mic2)阳性。小细胞骨肉瘤-Ewing瘤样型1例,Vim阳性。神经母细胞瘤1例,NSE、CHG-A阳性。恶性间皮瘤1例,CEA阳性。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对大部分小细胞恶性肿瘤有较明显的特异性,尤其对小细胞癌与间叶源性小细胞肿瘤间的鉴别。但间叶源性和/或起源未定的小细胞肿瘤间仅凭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尚难以准确诊断,还需仔细寻找HE形态特点,结合组织化学、电镜检查,必须时做遗传学和基因学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HL)的临床病理、组织来源及免疫组化特征。方法对5例SHL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用TTF-1、CK7、EMA、AEl/AE3、CK5/6、Vimentin、CD31、CD34、S-100、CgA、Syn、NSE、Calretinin、ER、PR、Ki-67共16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肿瘤组织主要由乳头状区、实性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4种组织形态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瘤细胞主要由立方细胞和多角形/圆形细胞组成。2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立方细胞表达AEl/AE3和CK7,多角形/圆形细胞表达Vimentin。结论 SHL的组织形态多样,SHL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结合多种免疫组化的标记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2例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免疫组化标记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由癌和骨肉瘤样成分构成,并可见癌与肉瘤性成分间的移行过渡.癌性成分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肉瘤性成分表现为低或高分化骨肉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癌细胞中CK和EMA呈阳性表达,肉瘤性成分表达vimentin,癌和肉瘤性成分均有少数细胞表达S-100蛋白.例1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和VEGF均呈高表达;例2癌及肉瘤性成分Ki-67均呈低表达,VEGF在肉瘤性成分呈高表达而在癌中呈低表达,部分癌细胞ER呈阳性.结论 含骨肉瘤成分的乳腺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上皮间叶混合性化生性癌,其诊断应分别标注癌及肉瘤的具体类型及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